社工师培训社会工作实务之应试攻略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工 缘缘可考虑将目标焦点设为: 1)通过促进小文个人的成长,增强她对环 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 2)通过各种方法治愈小文的抑郁症,消除 其病理阻碍,鼓励其重回工作岗位; 3)通过联动各子系统,帮助小文及其家庭 发掘各方资源,满足生活需求,营造一个有 利于小文家庭朝更明朗方向发展的外部环境。
(4)提出介入策略 1)从服务方法入手 2)从服务内容入手 3)从服务的形式入手 实施行动——介入:执行服务计划
案例:单亲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小丽的故事 小丽是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父母在她五岁的时候 因爸爸有婚外恋而离婚了,小丽和在企业人事部门 工作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对小丽要求很严格, 每天必须按时回家,稍有不慎便会遭到母亲的责怪 和批评。小学的时候小丽的成绩不错,上了初中后 妈妈发现小丽开始不爱上学,不爱说话,性格内向, 经常因作业和上课的纪律遭到老师的投诉。后来发 展到逃学、上网、甚至彻夜不归。现小丽的母亲带 着小丽前来社工服务机构求助。 小丽有哪些困境?提出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1)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需要引导并且恢复重 建;
(2)鼓励服务对象认识现实世界并确立自己的人生 目标。
问题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根据上述 案例中描述的情况分析社会工作者对方华做了哪一 阶段的工作?并针对方华的问题提出具体社会工作 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分为接案、预估、计划、 介入、评估和结案等六个阶段。 案例中的我们的社会工作者通过主动接触方氏兄妹, 是属于非自愿性服务对象,了解了服务对象的基本 情况,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并通过访谈、家访、与居委会工作人员面谈、低保 人员基本资料等收集了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并进行 了专业的判断,完成了社会工作通用过程的接案和 预估阶段的工作。
题型三:分析运用通用过程模式提出某一案 例的介入策略应考虑的因素
案例:文龙,男,3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入 狱两年,刑满释放后,其妻提出离婚,文龙 因没有固定工作又有前科而未获得儿子的监 护权。文龙入狱前向来视其子如宝贝,但其 前妻却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文龙看望儿子,这 使文龙非常沮丧。他心情懊恼时就去喝酒, 喝醉后或神志不清或大发雷霆,起先只是偶 尔打骂自己的老母亲,但近段时间几乎每天 都喝得酩酊大醉并虐待老母亲。矫治社工小 A接案后,逐步对此案采取了一系列干预。
这类题型的答题思路要分两步走:一是问题的 陈述与分析,着重分析给定的案例情境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和案主需求;二是具体的方案 设计。方案设计需要掌握个案介入计划、小 组工作计划和社区活动计划的基本要素,按 照相应的格式设计即可。
答题思路之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需要的评估:本案例中的服务对象已满足和 未满足的需要。 可利用的资源:自身的资源、系统的资源、 环境的资源。 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并确定先后次序。
社会工作者还跟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 解到了兄妹俩的整个成长史,初步判断兄妹俩的问 题: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正常的认知能力、自我管理
能力;经济生活拮据、社会交往贫乏等问题。主要是 由于自幼生活在一个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缺少必要 的社会化环境和教导。
根据这些情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商议达成了初 步协议:
第三步:将问题进行优先次序的排列: 小丽上网彻夜未归为第一要解决的问题 小丽的学习问题 小丽的家庭关系问题 小丽的人际关系问题 小丽的情绪问题 第四步:分析小丽问题的成因 小丽的问题不是个人原因单独造成的,而是个人、 家庭、社会综合原因所造成,根据多元因素决定论 和人与环境的实务视角,对小丽进行综合介入。
第一步:这是属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步:针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四个需要(生存需 求、发展需求、受保护需求、社会化需求),找出 小丽存在的问题: 父母亲离婚后,母亲失衡的心态,使得小丽缺少正 常的家庭成长环境(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 母亲管教过严,缺少正常的同伴交往,缺乏应有的 人际交往技巧,适应能力弱(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 需要;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 母女关系紧张, 学校的老师的批评,有严重的挫折感(获得良好的 心理发展的需要); 彻夜不归,可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严重的越轨行 为。
(4)方案评估 1)评估的内容 ——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服务介入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如 时间等) ——工作者的角色实现情况 2)评估的方法 ——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同行的评估 ——服务机构的评估
个案工作服务方案实施策略要点
在本案例中,求助者是##,反映的是()问题。 通过和##的会谈,以及##会谈、了解到事情的 基本情况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进行了会谈, 通过和她的会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开始进入接 案阶段。
题型一:根据案例情况,分析问题,提出介入 策略
(1)通读案例,认真理解案例本身的事实,判断属于哪 个实务领域的个案(儿童、老人、妇女、社区?);
(2)根据服务对象的现状,联系该群体的需要,找出 问题/困境,包括显在问题和潜在问题;确定问题 的优先次序
(3)分析问题的成因,选择相关的理论依据,针对服务 对象的问题提出介入策略要点或解决方法,注意要 结合相关的政策、文化习惯、传统的处理办法,注 意法与情的结合。
(4)与学校的老师沟通,改变对小丽的教育方法,鼓励小 丽参加集体活动、成长小组,建立健康的学习环境。
题型二:分析案例中的四个基本系统及其对社会工 作实务的意义。 案例:小丽的案例 改变媒介系统:社会工作者 服务对象系统:小丽、妈妈 目标系统:妈妈、爸爸 行动系统:学校老师、小丽的同学
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 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提供了工作的 介入蓝图。在四个基本系统不断地互动,从而实现 助人的目标。作为改变媒介的社会工作者是帮助服 务对象改变的重要人物,而对于各系统的分析与运 用则是实现助人目标的重要工具。
根据社区居委会的情况介绍,社会工作者到方华的 家庭中进行探访,并与兄妹进行了面谈,了解到了 如下的情况: (1)一房一厅的家居凌乱不堪,妹妹蓬头垢面, 家里水电已年久失修; (2)兄妹辍学在家,无所事事: (3)妹妹的社会交往圈子很小,在现实生活中除 了哥哥几乎没有交谈的对象,而寄托于网络世界; (4)服务对象每月前半月花完低保金,后半月靠 邻居接济和挨饿度日。 (5)对于方氏兄妹的问题,新闻媒体已作报道, 一些热心的邻居已经开始关注,对于方华来说最开 心的日子就是父亲生前好友陈爹爹每年过年来看望 他们的时候。
题型五:根据所列出的案例的具体情况,分 析案例的实务过程(社工服务属于哪个阶段? 抑或社会工作者完成了哪个阶级工作?) 方法步骤1:对照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 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确定所完成的阶段及工 作任务。 方法步骤2:根据所列问题的需要,对照一、 二章的理论重点。
案例:
方明和方华是一对孤儿兄妹。方明17岁,方 华15岁。父亲原来在某市一童装厂(集体性 质)上班,父亲身患精神病、糖尿病、心脏 病,后从1984年开始在家吃劳保,每月劳 保金74元,后来社区居委会为他们办理了低 保,(每月356元),直至2003年4月15日 在医院过世。母亲在13年前就失踪了,外婆 年事已高,无法照顾兄妹俩。社区居委会为 兄妹俩办了低保,安装了水电,学校免收兄 妹俩的学费。
问题: 试析社工小A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对文龙进 行帮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该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 (1)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时,社会工作者 应考虑到以下三大因素,即:助人过程各阶 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工作过程可能是 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 考。
(2)上述案例中,在文龙母亲遭受危机的情况下, 社工小A首先应保护文龙母亲的人身安全,将其带 离危险的环境,即进行直接介入; 其次,由于整个助人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 直线式的,对服务对象的理解又是一个随时间不断 深入的过程,而且问题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改变,这就要求社工小A在与文龙交流时不断发现 新问题并不断修正完善原来的计划,在完成每一项 工作后都要回过头来看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否需 要进一步跟进; 最后,社工小A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 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过 程。
答题要点: (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社会工作实 务活动涉及的三个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 统和宏观系统。 上述案例中的微观系统即小文的个人系统, 包括小文的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等子系统; 中观系统是对小文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小 文的母亲、小文的工作伙伴和朋友; 而宏观系统即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 括小文的工作单位、所在社区等。
潜在问题和显在问题。 系统问题和具体问题
答题思路之服务方案设计 (个案、小组、社区服务方案)
(1)服务方案的目的与目标 1)目的(介入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后的结
果) 2)目标(每一阶段要改变或实现的指标,并
确定先后顺序)
(2)方案实施策略(做什么?) (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介入的计划) 策略一 可以从服务内容入手:个人、家庭、社区等 策略二 可以从服务方法入手:个案、小组、社区方法等 策略三 可以从介入形式入手 1)直接介入(对服务对象直接提供的服务) 2)间接介入(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的服务, 改变环境的工作)
可以应用预估中的
社会生态系统图方法
媒体
网络
寻找问题根源
邻居
学校
方明
方华
外婆
图示说明: 强关系——
居委会
弱关系
恶劣关系——
男性
女性
同辈群体 家庭及社会系统
2、方案设计题也是给出一个案例情境,要求考 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设计出环节完整、严密、 可行性强的服务方案。
命题的思路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针对个人或 家庭的服务方案,如个案介入计划;二是针 对小部分人群的服务方案,如小组工作计划 书;三是针对大部分人群的服务方案,如社 区活动策划方案。
题型四、根据某一理论框架设计介入策略 社工缘缘近日接到一个案例:小文,女,27 岁,幼年时的一场高烧使其双耳失聪,而后 其父母离异,小文由母亲照顾至今。前段时 间,母亲发现小文出现了种种抑郁症状,并 悄悄辞去了在印刷厂的工作。 试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此案例, 并为社工缘缘设计简单的工作介入目标。
社工师培训社会工作实务之 应试攻略篇
案例分析题的命题方式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中,各个阶段上具体
方法的运用。如接案的步骤与技巧、预估的基 本步骤与主要方法的运用、制订服务计划的方 法、介入策略、评估的方法与技巧、结案的主 要内容、结案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表现采用 不同的处理方法等。这些会结合具体的案例让 考生进行分析,考生必须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实 务的通用过程。 二是各类对象在不同领域中面临的困境与介入策 略分析。这些会从一些理论视角提出问题,让 考生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分析,答题时应注意 困境的分析应与介入策略的分析相对应。
(3)方案执行(介入行动)(如何做) 答题要点:根据案例的具体情况从实务层面 提出具体的行动,调动各方资源,在政策、 制度的框架内连接问题和服务,回应计划内 容,确定具体的操作步骤,要兼顾解决问题 的优先次序,充分利用各方优势。 主要包括:按照介入计划和设定的目的、目 标提供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联系服务机构、 监督执行进度、处理执行过程中的危机等。
第五步:提出介入策略:
(1)危机干预:解决小丽彻夜不归的问题
(2)个案工作方法:与小丽沟通,了解成长经历感受,对 自身的看法/问题,澄清父母亲的婚姻关系、母亲的教育方 法,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帮助建立正确的成长观 念(正确的认知方法)
(3)与小丽的妈妈和父亲沟通,告诉他们小丽对家庭的看 法,改变他们的沟通方式,提供必要的家长辅导,可以帮 助小丽妈妈建立单亲母亲的支持网络;参加家长培训班, 改变教育方法;协助小丽父母改变关系,共同为女儿的成 长做出必要的努力;(建立正常的家庭交往关系)
⑴ 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初次见 面,了解此次会谈目的。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同理心、 尊重、真诚等技巧以及接纳、非评判等原则和## 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同时会谈选择一个安全、温 馨、舒适的场所,这可以帮助###或####在 放松的状态下说明事实,澄清期待。社会工作者初 步了解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