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左传》中的⼈物与事件是按照历史资料来编写的,但作者在记叙这些历史⼈物和事件时,也表现出⼀定的思想观点和政治倾向。

下⾯是分享的国学宝典《左传》:昭公⼆⼗⼋年。

欢迎阅读参考!
《昭公⼆⼗⼋年》
【原⽂】
【经】⼆⼗有⼋年春王三⽉,葬曹悼公。

公如晋,次于乾侯。

夏四⽉丙戌,郑伯宁卒。

六⽉,葬郑定公。

秋七⽉癸巳,滕⼦宁卒。

冬,葬滕悼公。

【传】⼆⼗⼋年春,公如晋,将如乾侯。

⼦家⼦⽈:「有求于⼈,⽽即其安,⼈孰矜之?其造于竟。

」弗听。

使请逆于晋。

晋⼈⽈:「天祸鲁国,君淹恤在外。

君亦不使⼀个辱在寡⼈,⽽即安于甥舅,其亦使逆君?」使公复于竟⽽后逆之。

晋祁胜与邬臧通室,祁盈将执之,访于司马叔游。

叔游⽈:「《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道⽴矣,⼦惧不免。

《诗》⽈:『民之多辟,⽆⾃⽴辟。

』姑已,若何?」盈⽈:「祁⽒私有讨,国何有焉?」遂执之。

祁胜赂荀跞,荀跞为之⾔于晋侯,晋侯执祁盈。

祁盈之⾂⽈:「钧将皆死,憖使吾君闻胜与臧之死以为快。

」乃杀之。

夏六⽉,晋杀祁盈及杨⾷我。

⾷我,祁盈之党也,⽽助乱,故杀之。

遂灭祁⽒、⽺⾆⽒。

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其母欲娶其党。

叔向⽈:「吾母多⽽庶鲜,吾惩舅⽒矣。

」其母⽈:「⼦灵之妻杀三夫,⼀君,⼀⼦,⽽亡⼀国、两卿矣。

可⽆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是郑穆少妃姚⼦之⼦,⼦貉之妹也。

⼦貉早死,⽆后,⽽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有败也。

昔有仍⽒⽣⼥,鬒⿊⽽甚美,光可以鉴,名⽈⽞妻。

乐正后夔取之,⽣伯封,实有⾗⼼,贪婪⽆餍,忿类⽆期,谓之封⾗。

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

且三代之亡,共⼦之废,皆是物也。

⼥何以为哉?夫有尤物,⾜以移⼈,苟⾮德义,则必有祸。

」叔向惧,不敢取。

平公强使取之,⽣伯⽯。

伯⽯始⽣,⼦容之母⾛谒诸姑,⽈:「长叔姒⽣男。

」姑视之,及堂,闻其声⽽还,⽈:「是豺狼之声也。

狼⼦野⼼,⾮是,莫丧⽺⾆⽒矣。

」遂弗视。

秋,晋韩宣⼦卒,魏献⼦为政。

分祁⽒之⽥以为七县,分⽺⾆⽒之⽥以为三县。

司马弥牟为邬⼤夫,贾⾟为祁⼤夫,司马乌为平陵⼤夫,魏戊为梗阳⼤夫,知徐吾为涂⽔⼤夫,韩固为马⾸⼤夫,孟丙为盂⼤夫,乐霄为铜鞮⼤夫,赵朝为平阳⼤夫,僚安为杨⽒⼤夫。

谓贾⾟、司马乌为有⼒于王室,故举之。

谓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余⼦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

其四⼈者,皆受县⽽后见于魏⼦,以贤举也。

魏⼦谓成鱄:「吾与戊也县,⼈其以我为党乎?」对⽈:「何也?戊之为⼈也,远不忘君,近不逼同,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

虽与之县,不亦可乎?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

」其兄弟之国者⼗有五⼈,姬姓之国者四⼗⼈,皆举亲也。

夫举⽆他,唯善所在,亲疏⼀也。

《诗》⽈:『唯此⽂王,帝度其⼼。

莫其德⾳,其德克明。

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王此⼤国,克顺克⽐。

⽐于⽂王,其德靡悔。

既受帝祉,施于孙⼦。

』⼼能制义⽈度,德正应和⽈莫,照临四⽅⽈明,勤施⽆私⽈类,教诲不倦⽈长,赏庆刑威⽈君,慈和遍服⽈顺,择善⽽从之⽈⽐,经纬天地⽈⽂。

九德不愆,作事⽆悔,故袭天禄,⼦孙赖之。

主之举也,近⽂德矣,所及其远哉!」
贾⾟将适其县,见于魏⼦。

魏⼦⽈:「⾟来!昔叔向适郑,⿀□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往,⽴于堂下。

⼀⾔⽽善。

叔向将饮酒,闻之,⽈:『必鬷明也。

』下,执其⼿以上,⽈『昔贾⼤夫恶,娶妻⽽美,三年不⾔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

其妻始笑⽽⾔。

贾⼤夫⽈:「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遂不⾔不笑夫!」今⼦少不扬,⼦若⽆⾔,吾⼏失⼦矣。

⾔不可以已也如是。

』遂知故在。

今⼥有⼒于王室,吾是以举⼥。

⾏乎!敬之哉!⽏堕乃⼒!」
仲尼闻魏⼦之举也,以为义,⽈:「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闻其命贾⾟也,以为忠:「《诗》⽈:『永⾔配命,⾃求多福』,忠也。

魏⼦之举也义,其命也忠,其长有后于晋国乎!」
冬,梗阳⼈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

其⼤宗赂以⼥乐,魏⼦将受之。

魏戊谓阎没、⼥宽⽈:「主以不贿闻于诸侯,若受梗阳⼈,贿莫甚焉。

吾⼦必谏。

」皆许诺。

退朝,待于庭。

馈⼊,召之。

⽐置,三叹。

既⾷,使坐。

魏⼦⽈:」吾闻诸伯叔,谚⽈:『唯⾷忘忧。

』吾⼦置⾷之间三叹,何也?」同辞⽽对⽈:「或赐⼆⼩⼈酒,不⼣⾷。

馈之始⾄,恐其不⾜,是以叹。

中置,⾃咎⽈:『岂将军⾷之,⽽有不⾜?』是以再叹。

及馈之毕,愿以⼩⼈之腹为君⼦之⼼,属厌⽽已。

」献⼦辞梗阳⼈。

【译⽂】
⼆⼗⼋年春季,鲁昭公到晋国去,将要到乾侯去。

⼦家⼦说:“有求于别⼈,⽽⼜跑去安安稳稳地住着,有谁还来同情您,还是到我国和晋国的边境上等着好。

”昭公不听,派⼈请求晋国来⼈迎接。

晋国⼈说:“上天降祸鲁国,君王淹留在外,也不派⼀个⼈来问候寡⼈,⽽是跑去安安稳稳地住在甥舅的国家⾥,难道还要派⼈到齐国迎接君王?”让昭公回到鲁国的边境上,然后派⼈迎接。

晋国的祁胜和邬臧互相交换妻⼦。

祁盈准备逮捕他们,去问司马叔游。

叔游说:“《郑书》有这样的话:‘嫉害正直,这样的⼈多的是。

’⽆道的⼈在位,您恐怕不能免于祸患。

《诗》说:‘百姓的邪恶很多,⾃⼰不要再陷⼊邪恶。

’暂时不执⾏,怎么样?”祁盈说:“对祁⽒私家的讨伐,和国家有什么关系?”于是就逮捕了他们。

祁胜贿赂荀跞,荀跞为他在晋顷公⾯前说话。

晋顷公逮捕了祁盈,祁盈的家⾂说:“同样是⼀起被杀,宁可让我们主⼦听到祁胜和邬臧的死讯,我们也可以痛快⼀下。

”就杀了这两个⼈。

夏季,六⽉,晋顷公杀了祁盈和杨⾷我,杨⾷我,是祁盈的党⽻,并且帮着祁盈作乱,所以杀了他,于是就灭亡了祁⽒、⽺⾆⽒。

起初,叔向想要娶申公巫⾂的⼥⼉做妻⼦,他的母亲要他娶她的亲族。

叔向说:“我的母亲多⽽庶兄弟少,舅家⼥⼉不易⽣⼦,我把这作为鉴戒了。

”他的母亲说:“巫⾂的妻⼦杀死三个丈夫,⼀个国君,⼀个⼉⼦,灭亡⼀个国家,使两个卿逃亡了,能够不作为鉴戒吗?我听说:‘很美丽必然有很丑恶的⼀⾯。

’那个⼈是郑穆公少妃姚⼦的⼥⼉,⼦貉的妹妹,⼦貉早死,没有后代,⽽上天把美丽集中在她⾝上,必然是要⽤她来⼤⼤地败坏事情。

从前有仍⽒⽣了⼀个⼥⼉,头发稠密乌⿊⽽⾮常美丽,头发的光泽可以照见⼈影,名叫‘⽞妻’。

乐官之长后夔娶了她,⽣下伯封,⼼地和猪⼀样,贪婪没有个满⾜,暴躁乖戾没有限度,⼈们叫他⼤猪。

有穷后羿灭了他,夔因此⽽不能得到祭祀。

⽽且夏、商、周三代的被灭亡,公⼦申⽣的被废,都是由于美⾊为害。

你娶她做什么呢?有了特别美丽的⼥⼈,就完全可以使⼈改变。

如果不是极有道德正义的⼈娶她,就必然有祸。

”叔向害怕,不敢娶了。

晋平公强迫叔向娶了她,⽣了杨⾷我。

杨⾷我刚⽣下来,⼦容的母亲跑去告诉婆婆,说:“⼤弟媳妇⽣了个男孩。

”叔向的母亲⾛去看看,⾛到堂前,听到孩⼦的哭声就往回⾛,说:“这是豺狼的声⾳。

豺狼似的男⼦,必然有野⼼。

不是这个⼈,没有⼈会毁掉⽺⾆⽒。

”于是就不去看他。

秋季,晋国的韩宣⼦死了,魏献⼦执政。

把祁⽒的⼟⽥分割为七个县,把⽺⾆⽒的⼟⽥分割为三个县。

司马弥牟做邬⼤夫,贾⾟做祁⼤夫,司马乌做平陵⼤夫,魏戊做梗阳⼤夫,知徐吾做涂⽔⼤夫,韩固做马⾸⼤夫,孟丙做盂⼤夫,乐霄做铜鞮⼤夫,赵朝做平阳⼤夫,僚安做杨⽒⼤夫。

认为贾⾟、司马乌曾经给王室出过⼒,所以举拔他们。

认为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是卿的庶⼦中不失职、能够保守家业的⼈。

另外四个⼈,都先接受县的职务然后进见魏献⼦,是由于贤能⽽加以提拔的。

魏献⼦对成鱄说:“我把⼀个县给了戊,别⼈会以为我是偏袒吗?”成鱄回答说:“哪⾥会呢?戊的为⼈,远不忘国君,近不逼同事,处在有利的地位上想到道义,处在困难之中想到保持纯正,有保持礼义之⼼⽽没有过度的⾏动,即使给了他⼀个县,不也是可以的吗!从前武王战胜商朝,⼴有天下,他的兄弟领有封国的⼗五⼈,姬姓领有封国的四⼗⼈,都是举拔⾃⼰的亲属。

举拔没有别的条件,只要是善的所在,亲密、疏远都是⼀样的。

《诗》说:‘只有这位⽂王,上帝审度了他的内⼼,认定了他的美德名声,他的德⾏在于是⾮明辨,是⾮明辨就能为善,就能为⼈师长做⼈君王,成为这个⼤国的君主,能使四⽅顺服。

与⽂王⼀样,他的德⾏,从没有悔恨。

既承受了上帝的福佑,还要延及到他的⼦⼦孙孙。

’内⼼能制约于道义叫做‘度’,德⾏端正反应和谐叫做‘莫’,光照四⽅叫做‘明’,勤于施舍没有私⼼叫做‘类’,教导别⼈不知疲倦叫做‘长’,严明赏罚显*严叫
做‘君’,慈祥和顺使别⼈归服叫做‘顺’,选择好的⽽跟从叫做‘⽐’,⽤天地作经纬叫做‘⽂’。

这九种德⾏不出过错,做事情就没有悔恨,所以承袭上天的福禄,以利于⼦⼦孙孙。

现在您的举拔,已经接近⽂王的德⾏了,影响会很深远的啊!”
贾⾟将要到他的县⾥去,进见魏献⼦。

魏献⼦说:“⾟,过来!从前叔向到郑国去,鬷蔑⽒得丑,想要观察叔向,就跟着收拾器⽫的⼈前去,⽽站在堂下,说了⼀句话,说得很好。

叔向正要喝酒,听到了鬷蔑的话,说:‘⼀定是鬷蔑。

’⾛下堂来,拉
着他的⼿上堂,说:‘从前贾⼤夫长得丑,娶了个妻⼦却很美,三年不说不笑。

贾⼤夫为她驾着车⼦去到沼泽地,射野鸡,射中,她才笑着说话。

贾⼤夫说:“才能是不能没有的,我要是不能射箭,你就不说不笑了啊!”现在您的外貌不扬,您如果再不说话,我⼏乎错过和您见⾯的机会了。

话不能不说,就像这⼀样。

’两个⼈就像⽼朋友⼀样。

现在你为王室出了⼒,我因此举拔你。

动⾝吧!保持着恭敬,不要损毁了你的功劳。


孔⼦听到魏献⼦举拔的事,认为合于道义,说:“举拔近的⽽不失去亲族,举拔远的⽽不失去应当举拔的⼈,可以说是合于道义了。

”⼜听说他命令贾⾟的话,认为体现了忠诚,说:“《诗》说,‘永远符合于天命,⾃⼰求取各种福禄’,这是忠诚。

魏⼦举拔合于道义,他的命令⼜体现了忠城,恐怕他的后代会在晋国长享禄位吧!”
冬季,梗阳⼈有诉讼,魏戊不能判断,把案件上报给魏献⼦。

诉讼⼀⽅的⼤宗把⼥乐送给魏献⼦,魏献⼦准备接受。

魏戊对阎没、⼥宽说:“主⼈以不接受贿赂名闻于诸侯,如果收下梗阳⼈的⼥乐,就没有⽐这再⼤的贿赂了。

您⼆位⼀定要劝谏。

”两个⼈都答应了。

退朝以后,在庭院⾥等待。

送饭菜进来,魏献⼦叫他们⼆⼈吃饭。

等到摆上饭菜,两个⼈三次叹⽓。

吃完了,让他们坐下。

魏献⼦说:“我从我伯⽗、叔⽗那⾥听说过:‘只有吃饭的时候忘记忧愁。

’您⼆位在摆上饭菜的时候三次叹⽓,为什么?”两个⼈异⼝同声说:“有⼈把酒赐给我们两个⼩⼈,昨天没有吃晚饭。

饭菜刚送到,恐怕不够吃,所以叹⽓。

上菜上了⼀半,就责备⾃⼰说:‘难道将军让我们吃饭会不够吃?’所以再次叹⽓。

等到饭菜上完,愿意把⼩⼈的肚⼦作为君⼦的内⼼,刚刚满⾜就⾏了。

”魏献⼦辞谢了梗阳⼈的贿赂。

扩展阅读:
思想倾向
《左传》中的⼈物与事件是按照历史资料来编写的,但作者在记叙这些历史⼈物和事件时,也表现出⼀定的思想观点和政治倾向。

这种思想在伦理道德、政治主张、强调等级制度、尊卑观念等⽅⾯接近儒家。

⾸先,揭⽰了社会变⾰的历史趋势。

作者以敏锐的历史眼光,记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公室的卑弱和⼤夫的兼并,表现了新旧势⼒的消长,揭⽰了社会变⾰的趋势。

作者在记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做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通过对事件过程的⽣动描述、⼈物⾔⾏举⽌的展开描写,来体现道德评价。

⽐如庄公⼗年叙述“曹刿论战”中曹刿与鲁庄公的⼀段对话,就是通过曹刿的话语传达出作者的思想。

同时,《左传》创⽴了“君⼦⽈”的新形式,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议论,对事件或⼈物作出道德评价,以此表明作者的态度。

其次,强调⼈的意义,重视民的作⽤。

春秋时期,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变⾰的⼴泛兴起,神的地位逐渐下降,⼈的地位逐步上升,⼀些进步的政治家已经理性地认识到⼈在社会变⾰中的重要意义。

昭公⼗⼋年记载,夏五⽉⽓候⼲燥,因⽽宋、卫、陈、郑等不少国家都发⽣了⽕灾。

郑⼤夫裨灶主张⽤宝物祭祀神灵以祈求福佑,⼦⼤叔也认为宝物具有“保民”、“救亡”的作⽤,⽽郑相⼦产则提出“天道远,⼈道迩”的观点,认为靠“天道”⽆法解决⼈事的问题。

结果是郑国没有进⾏祭祀,由于加强了⼈的管理,也没有再发⽣⽕灾。

桓公六年记载随国⼤夫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后致⼒于神。

”庄公三⼗⼆年记载周⼤夫史嚚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这些记载都鲜明地表现出,在天与⼈的关系上,《左传》更强调⼈的意义。

《左传》还注意暴露丑恶,褒扬美善。

作者本着“不隐恶”的态度,对统治阶级内部的⽭盾,诸如勾⼼⽃⾓、争权夺利、僭越篡逆、互相残杀和贵族们的荒*⽆耻、奢侈糜烂的⽣活以及他们虚伪*诈、贪婪残暴的性格,进⾏了如实的记录和描写。

宣公⼆年记载的“晋灵公不君”,写晋灵公不⾏君道,暴虐成性,从⾼台上⽤弹⼸射⼈取乐,只因煮熊掌不熟便杀了厨师,最终酿成了晋国的政治灾难。

《左传》更注重褒奖美善,记述了许多⼈物不顾个⼈安危奔赴困难的感⼈事迹,歌颂了这些⼈物的爱国情怀。

如僖公三⼗三年记载的“弦⾼犒师”,为郑国争取了主动,使来犯者不敢轻举妄动;定公四年,吴军⼊郢,楚⾂申包胥哭秦庭感动了秦哀公,出师击退了吴军,挽救了楚国;定公⼗年齐鲁夹⾕之会中,孔⼦以智慧、以勇武、以礼仪保护了鲁定公,收回了被晋国占领的的鲁国边⾢,打击了晋定公的嚣张⽓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