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昌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
顺昌县人民政府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一、编制矿产资源规划的目的和依据 (1)
二、规划适用范围 (1)
三、规划适用期限和基准年 (1)
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2)
一、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
二、上轮规划实施概况 (2)
三、矿产资源现状及供需形势 (6)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11)
一、规划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三、规划目标 (13)
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5)
一、公益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5)
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15)
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21)
一、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 (21)
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规划分区 (21)
三、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28)
四、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 (30)
五、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31)
第六章矿业权市场建设 (33)
一、规范矿业权市场机制 (33)
二、矿业权有偿出让计划 (33)
第七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33)
一、总体要求 (33)
二、矿山保护和治理控制指标 (34)
三、矿山生态环境重点保护与治理规划分区 (34)
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区域和工程规划 (34)
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措施 (35)
第八章保证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37)
一、加强领导、大力宣传、提高规划意识 (37)
二、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体系 (37)
三、全面实施矿产资源规划 (37)
四、推进地质矿产勘查投资主体多元化 (41)
五、依法行政管理,保证规划实施 (41)
第九章附则 (42)
附图:
1.顺昌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图(1∶100000)
2.顺昌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与保护规划图(1∶100000)
3、顺昌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100000)
4、顺昌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图(1:100000)
附表:
1.顺昌县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2.顺昌县2007年度主要矿区储量基本情况表
3.顺昌县2007年度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
4.顺昌县2007年度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5.顺昌县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6.顺昌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表
7.顺昌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
7-1.顺昌县2007年矿产资源勘查项目一览表
8.顺昌县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表
9.顺昌县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
9-1.硕顺昌县2007年主要矿山采矿权登记表
10.顺昌县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11.顺昌县主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指标规划表
12-1. 顺昌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区表
12-2.顺昌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规划表
13.顺昌县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表
14.顺昌县县级以上(部分)文物保护单位表
15-1.新建矿山最小开采规模目录
15-2.已建生产矿山最小开采规模目录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矿产资源规划的目的和依据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法保护矿产资源,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对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南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及《顺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顺昌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适用范围
《规划》是指导我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和改善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划》适用范围为顺昌县所辖行政区域内。

《规划》的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附件中所列的全部矿种。

三、规划适用期限和基准年
《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2010年为规划近期目标年,2015年为规划中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远景目标年。

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一、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顺昌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位于闽江上游金溪、富屯溪交汇处。

位置介于东经117°29′-118°14′,北纬26°38′-27°02′之间。

东与建瓯市相邻,南与延平区、沙县接壤,西与将乐县毗邻,北连邵武、建阳两市,县域面积1985平方公里。

县辖7个镇、4个乡和一个街道办事处。

全县常住人口24.6万人。

“十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速度与全市基本同步。

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51013万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4%),比上年增长20.78%,是近十年增幅最大的一年。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8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5.4:38.3:36.4调整为2007年的23.5:34.3:42.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481万元,比上年增长27.44%;农林牧渔业产值127915万元,比上年增长14.91%;财政总收入26129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344万元,比上年增长22.2%。

财政收入占GDP的7.4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139万元,比上年增长23.48%。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0元,比上年增长21.43%;农民人均纯收入5123元,增长13.52%。

“十五”期间,我县矿业经济发展与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基本同步,2007年,全县矿业总产值(原矿)8608.98万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12.08%。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度矿业及以矿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约4.60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48亿元)的16.06%,矿业开采及矿产品加工已成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二、上轮规划实施概况
(一)规划实施成效
首轮规划期间,在顺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紧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目标,结合本县实际做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规划部署和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首轮规划确定的目标,矿产勘查和矿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1、公益性地质调查取得新进展
完成县域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地灾调查与区划、防治规划编制,为我县经济建设布局、城镇规划、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及其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

积极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提交了顺昌山后多金属矿详查基地,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普查找矿步伐。

2、矿产资源勘查取得较好成果
2000年以来,我县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步伐不断加快,在我县境内开展矿产勘查的单位不断增多,勘查项目逐年增加,至2007年在县境内登记勘查项目17项,地勘投入资金的渠道呈现多元化局面,企业和私人投资矿产勘查已成为我县的地勘投资的重要来源。

投资方向主要为铜、铅、锌、萤石等金属、非金属矿种的勘查,有力地促进了矿产勘查的步伐,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勘查找矿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了黄梓厂、仁寿、小王历、山后、南舟等一批较有发展远景的萤石铅、锌、多金属矿产地,探明小型萤石矿床和铅锌矿床各一个,探求萤石矿石量201.14万吨,铅锌矿石量200万吨。

3、矿业开发稳步发展
2000年以来,矿业开发在我县得到较快发展,2007年末,矿业及以矿产品为原料加工的产值约4.60亿元,比2005年增长21.05%,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6.06%。

同时,在矿产开发利用中采用新技术,提高矿产品价值上也
取得一些新进展,主要是:
(1)发展下游产业,提升萤石资源的价值,建成一年生产2万吨氢氟酸生产线;
(2)积极采用新技术,提炼蛇纹岩中的金属镁已经论证(蛇纹岩经核实矿石资源储量为198.69万吨),即将转入开发,届时将新增矿业产值近千万元。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调整逐步优化
首轮规划期间,严格按照《顺昌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设置新的矿业权,对原有的矿业开发利用布局进行必要的调整。

基本实现了禁采区内不设立矿业权,无矿产勘查和采矿活动;限采区内严格限制开采规模,并逐步减少矿山数;鼓励开采区内矿山数逐渐增加。

坚持执行矿山最小开采规模的规定,对资源不清、生产水平低、规模小、效益差以及设置在禁采区内的矿山实行关闭、淘汰或停产整顿,增加有一定规模和开发远景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矿山企业。

至2007年末,全县共有主要矿山数15个(不含建筑用石料、砖瓦用粘土矿山),矿山总数得到有效控制,开采规模、生产水平、经济效益都得到显著提升。

5、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逐步规范、矿业权管理得到加强
首轮规划期内,我县对矿业秩序进行了清理整顿,无证勘查、越界勘查、以探代采、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矿产资源列入规划管理,制定了查处无证非法勘查、采矿的相关工作制度,建立联络员制度,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监督网络,矿业权管理不断加强。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从“治乱”“治标”逐渐向“治散”、“治本”推进,基本建立了规范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秩序。

6、积极培育规范矿产资源要素市场,发挥市场配置对矿产资源管理的基础性作用
首轮规划期间,认真贯彻“在探索中培育,在培育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的指导思想,积极培育和推进矿业权市场,建立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相关制度,为实现市场配置对矿产资源管理的基础性作用打下良好基础。

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和《福建省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运作,成功出让洋墩萤石矿探矿权和大历蛇纹岩、洋口石灰岩采矿权,出让价款165.63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观本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目前矿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对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法律地位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强制性不够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矿产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其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宣传普及和提高。

同时,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信息系统亦需要加强。

2、矿政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不强,少数干部群众对于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依法办矿的意识薄弱。

另一方面,国土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协调难度大,矿政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浪费现象较严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重开发、轻保护,只顾短期效益,不顾长远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矿山开采回采率未达应有标准的要求、综合利用水平低,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4、矿山经营方式粗放,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不高
2007年度本县拥有主要矿山生产企业15家(不含砂、石土矿山),其中大型矿山1家、中型矿山2家,小型矿山12家,小型矿山占80%。

由于多数矿山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生产技术水平低、经营粗放,因此,本县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及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和提升。

5、地质勘查工作仍然滞后,影响矿业发展
由于近年来地勘队伍投入地质找矿的资金大幅度下降,加之矿产勘查投入风险大、周期长,企业对勘查投资不足或不愿意投资等因素影响,我县金属矿产勘查步伐仍较缓慢,资源储量增速偏低,储备不足,矿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6、矿山环境保护措施还不很完善,恢复治理工作仍须加强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尚未全面实施,应进一步落实和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还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任务还较艰巨,有待进一步努力和提高。

三、矿产资源现状及供需形势
(一)矿产资源现状与特点
1、矿产资源现状
顺昌县位于闽西北隆起带中段西南部,元古界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出露较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我省重要成矿区之一。

迄今县境内已发现矿产有27种,主要有铜、铅、锌、锡、钼、金、银、稀土等金属矿,非金属矿有:硫铁矿、萤石、石灰岩、白云岩、叶腊石、高岭土、石英、钾长石、蛇纹岩、石墨、透闪石、陶土、耐火粘土、饰面用花岗岩、辉绿岩、矿泉水以及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建筑用石料等。

现已知矿床、矿(化)点共126处。

目前已探明具有一定资源储量的矿产有12种(详见插表2),主要为水泥用灰岩等非金属矿产。

在探明的矿产中有:石灰岩矿床大型、中型各一处,小型3处;水泥用粉砂岩中型矿床2处;白云岩、蛇纹岩小型矿床各1处;萤石矿床中型、小型各一处;小型水泥用粘土矿床床1处(详见插表1)。

2、矿产资源特点
我县从现已知资料表明,矿产资源特点为矿产分布相对较集中,但规模不
大,亦较简单。

从矿产种类上划分,以水泥用灰岩等非金属矿产为多,金属矿产较少;从矿产规模上看,小型矿床多,大中型矿床少。

3、矿产资源潜力
根据我县现有矿产资源特点、赋存情况和开采条件分析,可划分为:
优势矿种:石灰岩及水泥配料用粉砂岩;
次优势矿种:萤石、铅锌、蛇纹岩、石英矿;
紧缺矿种:煤炭、石油等。

(二)矿产资源供需预测
我县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为水泥原料、配料用矿产和萤石、铅锌及建筑用砂、石、土等。

其中水泥原料、配料用矿产和建筑用砂、石、土矿产是市场需求较旺、资源保证程度较高的矿种;萤石矿国家政策性限量开采,而县内资源亦有限;铅锌矿具有较好的资源前景和市场需求,但保有资源储量不多。

我县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煤等能源矿产资源几乎为零,全部依赖县外供给,须大力发展水力资源,弥补能源矿产匮乏的困境。

根据矿产品市场需求预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加大、速度加快,对水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中大型项目建设必需的散装水泥、高标号水泥、低碱水泥、矿渣水泥都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因此,本县石灰岩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规模生产将具有较强的市场竟争力。

现保有的水泥原料、配料用矿产资源丰富,勘查工作程度高,资源储量可满足规模发展的需求。

产业结构调整后,国家对萤石矿实行保护性限采,这将影响我县萤石矿开采速度,另一方面却有利于现有资源在规划期内的保证程度。

而且,随着氟化工业的发展,矿业产业链得以延长,萤石精加工、深加工产品产值必然有所增加。

但必须十分注重后续资源的勘查和充分利用县外资源。

根据我县矿产资源现有开发情况及我县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预计
各期主要矿种开发情况如下(见插表3):
2010年石灰岩800万吨,水泥用粉砂岩80万吨,萤石12万吨。

2015年石灰岩1000万吨,水泥用粉砂岩100万吨,萤石12万吨。

2020年石灰岩1000万吨,水泥用粉砂岩100万吨,萤石12万吨。

表1 顺昌县矿产资源一览表
表2 顺昌县 2007 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表
表3 顺昌县规划期内主要矿种开发量
(三)矿产资源保证程度
根据顺昌县“十一五”规划期内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品需求量的预测,和2007年主要矿种开发利用及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情况,我县矿产资源中可保证规划期需求的矿种主要有水泥用石灰岩、水泥用粉砂岩、蛇纹岩,萤石矿和铅锌矿等基础储量偏少,难以满足规划期内矿业发展的需要;而本县需求量大又无资源的矿种有石油、天然气、煤炭及铬铁矿等。

具体分析如下:1.石灰岩
我县水泥用石灰岩矿产资源丰富,现保有基础储量资源量共约20109万吨,按平均回采率90%计算,可采资源储量约18375万吨,现洋姑山矿区正进入高产期,东坑矿区尚未开发利用,以规划期年产800万吨开采量计算,现有资源储量可保证今后23年左右开发利用的需求。

2.铅、锌矿
铅锌为具有开发潜力的矿种,目前保有铅锌资源含量约18998吨,但现有基础储量偏少,须加强加快地质勘查,增加基础储量,为建立矿业经济提供资源保障。

3.萤石
是我县重要需求矿种之一,目前保有矿石资源储量约200万吨,但其中基础储量约116.67万吨,按开采平均回采率80%计算,可采矿石资源储量约为93万吨,以规划确定年采矿石12万吨计,现保有的萤石矿基础储量能满足7-8年开采需求,但无法满足本县氟化工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须加大勘查投入,增加基础储量。

4.煤炭
我县合成氨、水泥等行业对煤炭需求量巨大,年消耗量已达57万吨,随着这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势必进一步上升。

而我县煤炭是紧缺资源,全部依靠县外调入。

5.蛇纹岩、高岭土、石英石
蛇纹岩、高岭土、石英石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但须积极寻找市场,并开展深细加工应用研究。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规划指导思想
本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矿业经济,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和“开发和节约并举,以节约为主,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及保障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以建设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利用型产业为主导的生态经济县为目标,在服从省、市总体规划的总量调控、结构调整和总体布局的前提下,从县情、矿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依靠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推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要多渠道引入资金,加强潜在矿产资源勘查力度;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矿产,鼓励优势矿种矿山企业规模发展,扩大矿业经济总量,增强我县矿业竞争能力,提高矿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坚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效益协调统一,依法行政,促进矿业发展科学有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实现矿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在高新技术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实现矿业经济与其他产业经济和谐持续发展。

(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以南平市和本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依据,用“大资源”的系统思维,结合我县的矿情、市场与远景预测,权衡矿产资源与其它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利弊,统筹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根据我县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自然地理条件及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的实际,密切结合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与长远的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协调发展。

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从实际出发合理制定矿产资源的开采量。

同时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运用创新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采、选回(采)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鼓励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向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

(五)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矿业市场经济
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调控资源利用总量,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实现矿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增加矿产资源的后需储备
充分调动多种经济所有制的积极性和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地质大调查和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鼓励和强化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储备总量和综合利用水平。

(七)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正确处理好矿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矿产资源与其它自然资源利
用的关系、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实现科学发展。

(八)与上级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根据省及南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以上轮“顺昌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3年)为基础,结合本县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本县优势,实事求是,抓住重点,协调发展。

(九)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可行,符合实情,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目标
(一)规划总目标
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提高我县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充分利用县内外资源和市场,保障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2010年规划(近期)目标
积极争取并支持国家出资在我县开展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同时要增强商业性勘查项目和规模,重点勘查铜、金、银多金属和石英等非金属矿产,适度开展萤石矿勘查;矿山总数控制在18个以内,其中普通建筑用石料矿山3个,(详见插表4),全县矿业采选业产值达12800万元,比2007年增长47%;萤石矿年生产能力(矿石)控制在12万吨以内;调整提高大中型规模矿山的比例,延长并完善产业链,形成萤石开采—选矿—加工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矿产品比例;矿山综合采选回收率在2007年的基础上提高3—5%,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破坏性开
采等现象基本消除;矿山污染环境及破坏生态状况基本得到控制,历史遗留已闭坑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30%,已建和新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100%,“三废”达标排放;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矿山“三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建立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矿产资源管理机构,确保矿业秩序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2015年规划(中期)目标
全县矿山总数不突破18个,其中普通建筑用石矿山3个,全县矿业采选业产值达20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56.3%,年均增长9.3%;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全面实现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基本形成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并与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相促进的矿产资源勘查新局面;矿业权市场进一步完善,矿业权全部以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出让;主要优势矿种资源可供性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矿山综合采选回收率比2010年有明显提高;历史遗留已闭坑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35%,已建和新建矿山治理率达100%;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矿业产业链基本形成,矿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程度更进一步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矿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四)2020年远景目标
全县矿山总数不突破35个,其中普通建筑用石料矿山3个,全县矿业采选业产值达24000万元,比2015年增长31.0%,年均增长5.56%,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全面实现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基本形成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并与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相促进的矿产资源勘查新局面;矿业权市场更加完善,矿业权全部以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交易出让;主要优势矿种资源可供性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引进新技术,提升矿山企业技术含量,使矿山综合采选回收率在2015年基础上得到显著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