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
刑事责任是实施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又是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
我国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一般年龄界限是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即凡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在我国,已满16周岁的人,一般都经过一定教育,其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具备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恶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所谓年满16周岁,是指实足年龄达到16周岁,即必须是过了16周岁生日的第二天以后,才能认为是年满16周岁。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地方习惯用“虚岁”的计算方法,不能适用于刑法上所说的年龄。
对于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但是,考虑到有些犯罪社会危害性很大,如杀人、抢劫、强奸、爆炸等,后果很严重,这些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接近16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其是非观念和道德标准已经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为了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也是为了更好地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教育未成年人遵守法律,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这一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是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犯罪都负刑事责任,而是实施了法律明确规定的上述严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即有条件地负刑事责任。
刑法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结合未成年人的智力发育情况做出的。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同时,他们对社会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是非标准和道德准则,是应当知道,并且对此应当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因此,我国刑法规定这个年龄段的人犯上述几种容易识别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二、刑事责任年龄应该下调吗
(一)应该附条件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可“附条件降低”,对于严重暴力犯罪的累犯,应剥夺刑事责任
豁免权,针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与扩充入刑的犯罪行为。
(二)应该“理性看待刑事责任年龄”
民法典草案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由10岁降低到6岁,理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和认知能力都有所提高”。
而有专家认为,孩子变聪明了不意味着能承担刑事责任。
聪明是因为知识学的提前了,但是并不意味着身心各方面的能力都达到了。
(三)建立成体系的、轻重有别的不良行为早起干预机制
三、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应对所有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刑法第17 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该规定意味着: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若无其他原因(如精神病理作用)能证明其无刑事责任能力,都应当认定为犯罪,行为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这已年龄阶段即“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二)只对少数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刑法第 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该规定说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除上述8种具体罪行外,其实施其他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另外,根据刑法修正案三,投毒罪已经更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三)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
根据这一规定,所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都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完全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8种犯罪负刑事责任的规定,完全可以得出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任何危害行为都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