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济南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代码填写在下表内。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喜欢观察的小李在美丽的东湖公园的湖里发现了以下的物体,其中一组全属于生物的是()①水②泥沙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⑥鹅卵石⑦微生物⑧河蚌的外壳.
A.①②⑥⑧ B.③④⑤⑦ C.③④⑤⑧ D.①③④⑦
2.小月去野外扑蝶,还没有靠近,蝴蝶就飞走了,这最能证明生物具有下列哪种特征()A.由细胞构成B.需要营养
C.能生长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整个岩石圈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
4.)生物的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生物的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天气异常
C.环境污染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应用
5.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其中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A.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B.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C.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D.得出预想的结论
6.对照实验的过程中,应设置变量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
7.小明发现显微镜的目镜上有一些灰尘,他准备擦拭干净,那他应选用()
A.纱布 B.擦镜纸C.衣服 D.抹布
8.晓明做了一个实验,在玻璃上写了一个很小的“P“,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在视野里看到的物象是()
A.d B.P C.q D.b
9.下列有关显微镜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C.对光时,用高档物镜对准通光孔
D.粗准焦螺旋能大范围升降镜筒
10.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A.目镜上B.在装片上 C.在反光镜上D.在物镜上
11.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一个里面空白且有黑边的椭圆形的结构,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能变形和移动,则结构是()
A.气泡 B.液泡 C.细胞 D.细胞核
12.基因身份证为器官移植等提供快捷可靠的遗传信息,其制作材料主要来自人体细胞的()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
13.关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结构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要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这些结构
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都在线粒体
D.大蒜的味道来自于细胞中细胞核
14.生物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A.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
B.细胞分化、细胞生长和细胞质化
C.细胞生长、细胞特化和细胞分化
D.细胞分裂、细胞特化和细胞分化
15.一个细胞经过分化后能成为几个新细胞()
A.1 B.2 C.3 D.4
16.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变化循序排列为()
A.a→c→d→b B.a→b→c→d C.c→d→a→b D.a→d→b→c
17.关于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B.种子保留更多的水分能抑制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C.植物白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居室内一直放置很多的花卉,可以产生氧气,对人体健康有益
18.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指()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藻类植物 D.蕨类植物
19.当你进入树林中会倍感凉爽,不仅因为枝叶能遮挡阳光,还因为绿色植物有()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0.家庭中一般是利用冰箱来储存水果和蔬菜,利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冰箱能延长果蔬储存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C.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D.减少环境中氧气的含量,减缓呼吸作用
21.以下是几种关于人体的基本结构层次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系统
C.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
22.你熟悉的紫菜、墙藓、满江红、玉米依序分别属于什么类群?()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B.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C.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D.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
2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A.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裸子植物则不能产生种子
B.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C.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种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种皮包被
D.被子植物的种子小,被子植物的种子大
24.蕨类、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的生殖细胞是()
A.精子 B.孢子 C.种子 D.卵细胞
25.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多数植物的气孔主要位于叶片的下表皮,水分是从气孔散失的
B.叶片面积越大,植物散失水分越多
C.蒸腾作用强弱还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的影响
D.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成活率,可以保留更多的枝叶
2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
B.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
C.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
D.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27.人体与绿色开花植物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是人体具有()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细胞
28.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
b.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c.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d.盖上盖玻片;
e.将洋葱表皮放到一滴清水中央,用解剖针、镊子展开;
f.擦净载玻片、盖玻片.
A.acebdf B.facebd C.caedbf D.fcaedb
29.植物的组织不包括()
A.保护组织 B.结缔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30.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B.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C.绿色植物能制造温室效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二、非选择题(在[]中填写代码,在横线上填写结构名称。
每空2分,共40分)
31.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取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是白色的,不含叶绿体,其余部分是绿色的),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在C处上下两面盖上黑色纸片,如图所示.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结果:
(1)实验前将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实验中用脱去叶绿素,叶片由绿色变成色.
(2)A部分不显蓝色,说明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片的绿色部分B显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遮光的C部分不显蓝色,说明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32.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
(2)图甲中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功能的是[ ] ;
(3)犹如细胞门户,凡是进出细胞的物质都要由[ ] 控制;
(4)未成熟葡萄的酸味来自于图中[ ] 中的细胞液.
33.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名称:[1] 、[5] 、[6]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从[6]处进入叶内,[6]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组成的,所需水分由根部吸收,最后通过图中[ ] 运输而来.
34.请据图分析作答:
(1)生物体通过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煤、石油等燃料过程中、动植物体的遗体和排放物经细菌等的分解作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2)绿色植物通过作用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制造氧气,从而构成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维持这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平衡”.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代码填写在下表内。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喜欢观察的小李在美丽的东湖公园的湖里发现了以下的物体,其中一组全属于生物的是()①水②泥沙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⑥鹅卵石⑦微生物⑧河蚌的外壳.
A.①②⑥⑧ B.③④⑤⑦ C.③④⑤⑧ D.①③④⑦
【考点】生物的特征.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①水、②泥沙、⑥鹅卵石、⑧河蚌的外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⑦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B.
【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小月去野外扑蝶,还没有靠近,蝴蝶就飞走了,这最能证明生物具有下列哪种特征()A.由细胞构成B.需要营养
C.能生长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答】解:小月去野外扑蝶,还没有靠近,蝴蝶就飞走了,这最能证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的六大特征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整个岩石圈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
【考点】生物圈的范围.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家园,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以下150以内的水层中,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4.生物的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生物的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天气异常
C.环境污染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应用
【考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解答】解:栖息地被破坏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采和利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的原因.
5.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其中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A.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B.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C.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D.得出预想的结论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生物实验基本操作;归纳推理.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解答】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其中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所以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中,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故选:C
【点评】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掌握并进行探究实验的前提.要认真学习.
6.对照实验的过程中,应设置变量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专题】单一变量思想;种子的结构和萌发专题.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对照实验的过程中”,应设置变量的个数是“1个”.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的唯一变量实验.
7.小明发现显微镜的目镜上有一些灰尘,他准备擦拭干净,那他应选用()
A.纱布 B.擦镜纸C.衣服 D.抹布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此题考查了使用显微镜后的注意事项﹣﹣养护.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要定时检查、养护,保持干燥、清洁,机械部分运转良好.
【解答】解:显微镜的外表可以用纱布擦拭,而目镜、物镜是高精密的光学部分若需擦拭要用专门的擦镜纸,纱布、衣服、抹布纤维粗糙容易划伤镜头.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平时一定严格规范的使用显微镜.
8.晓明做了一个实验,在玻璃上写了一个很小的“P“,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在视野里看到的物象是()
A.d B.P C.q D.b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解答】答: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玻璃上写了一个很小的“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d”.A:d 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p”,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p 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d”,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q 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b”,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b 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q”,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学生容易误选D或C.
9.下列有关显微镜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C.对光时,用高档物镜对准通光孔
D.粗准焦螺旋能大范围升降镜筒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2)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解答】解:A、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碰到玻片标本.防止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故A正确.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乘积,故B正确.
C、对光时,应选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故C错误.
D、粗准焦螺旋能大范围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能小范围升降镜筒,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D 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倒立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0.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A.目镜上B.在装片上 C.在反光镜上D.在物镜上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解答时可以从污点可能出现的位置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表明污点在物镜上.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11.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一个里面空白且有黑边的椭圆形的结构,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能变形和移动,则结构是()
A.气泡 B.液泡 C.细胞 D.细胞核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显微镜中气泡的特点:气泡中间空白透亮、无结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轻压可以变形移动.
【解答】解:我们在制作玻片标本时,有时会留下气泡.只有了解气泡的特点,才能将细胞与气泡加以区分.气泡在视野中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有黑而粗的边缘.用镊子或是解剖针按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会移动;而植物细胞不会变形,也不会移动.
故选A
【点评】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气泡的特点.在制作玻片标本要防止产生气泡,目的是便于观察.
12.基因身份证为器官移植等提供快捷可靠的遗传信息,其制作材料主要来自人体细胞的()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
【考点】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具备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的作用,与遗传无关.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不断地流动,它的流动,加快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故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故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遗传物质载体位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13.关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结构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要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这些结构
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都在线粒体
D.大蒜的味道来自于细胞中细胞核
【考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专题.
【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如表所示:
项目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相同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
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不同结构无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上,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据此解答:
【解答】解:A、根据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正确;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要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这些结构,B正确;
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都在线粒体,C正确;
D、植物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物质如糖类、水等,酸味、甜味、苦味、辣味等物质在液泡内的细胞液里,所以大蒜的味道来自于细胞中液泡中,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14.生物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A.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
B.细胞分化、细胞生长和细胞质化
C.细胞生长、细胞特化和细胞分化
D.细胞分裂、细胞特化和细胞分化
【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专题】归纳推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专题.
【分析】(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解答】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或由器官构成系统,由系统进一步构成人或动物).
所以,生物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共同结果.
15.一个细胞经过分化后能成为几个新细胞()
A.1 B.2 C.3 D.4
【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专题】归纳推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专题.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解答】解:细胞分化是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而细胞的数目不变,因此,一个细胞经过分化后只能成为1个新细胞;只有细胞分裂才能增加细胞的数目.细胞分化如图:
.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化的过程和特点.
16.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变化循序排列为()
A.a→c→d→b B.a→b→c→d C.c→d→a→b D.a→d→b→c
【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解答】解: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a染色体复杂加倍、c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核、d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核、b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17.关于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B.种子保留更多的水分能抑制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C.植物白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居室内一直放置很多的花卉,可以产生氧气,对人体健康有益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新信息筛选题;热点问题;类比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