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docx.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算除法
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材第23~24页例5、6及“做一做”,第26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理,学会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理,学会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2.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 358÷6 217÷7
605÷5 488÷4 288÷8
【新课讲授】
(一)创设情景。

出示猪八戒吃西瓜动画:有四个西瓜,猪八戒全吃完了。

听完后,让学生用自己
的话叙述动画的内容。

引入数学问题:
通过动画,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生:4÷4=1
(2)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也没分到,怎样用算式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二)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例5。

(1)0÷5=_______
结合导入,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5×0=0,所以0÷5=0。

(2)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吗?
(3)做一做。

0÷2 0÷4 0÷8 0÷102384393
(4)观察后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设置另一情境:
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0÷0=?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能确定,因此0不能作除数。

(6)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出示教材第23~24页例6情景图,说出信息。

寻找信息,列出算式:
208÷2= 216÷2=
(1)计算208÷2
①学生独立计算。

②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汇报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竖式:
④讨论:哪种算法正确?你是怎样判断的?
交流得出:a和b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c算错了,因为208÷2的商是三位数,而不是两位数,十位上0除以2得0,这个0写在十位上,如果不写商就是两位数了,104×2=208,而14×2=28,所以商是104。

教师强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十位上的0÷2=0,这个0一定要写,0起占位的作用。

⑤说一说,a和b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明确: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写竖式时,可省略用0作被除数的这一过程,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得出的竖式要简便些。

(2)计算216÷2
①先判断商的位数,再独立计算。

②说出计算过程,问:为什么十位上商0?0不写行不行?
③探索简便写法。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1、2题。

第2题进行笔算。

订正时,说出算法。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

3.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1~2题,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提醒大家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课后作业】
1.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3~4题。

2.完成同步中本课时练习。

教学板书:
商中间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做除法时,中间的0不能省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然后再运用它进行计算,并掌握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及0占位的知识,为后面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练习我也是分层设计,首先进行基本的计算练习,然后是判断改错,最后是思维拓展。

思维拓展题的设计不仅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更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材第25页例7和“做一做”,第27页练习五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除法计算中,当不够商1时写0占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商末尾有零的除法,解决笔算除法的难点。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进行商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
306÷3= 816÷4=
组织学生独立算一算,并用乘法进行验算,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方法和过程。

师: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是0时,怎么办?为什么?
2.教师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新课讲授】
教学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7情景画面和应用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板书:650÷5=
②组织学生试算,遇到什么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让学生提出在试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谈一谈解决的办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分别把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③用计数器帮助理解算理。

请一名同学在计数器上把650平均分成5份,并说一说分的过程。

学生试拨,在百位上拨一颗珠,还余1,与十位上的5一起组成15个十,所以十位上拨了就正好除尽,个位上的0怎么办?
学生讨论商个位不写0行不行?
④对照刚才的拨珠子的过程想一想,黑板上的几种算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方法简便些?
⑤教师边板书计算过程,边讲计算方法。

当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时,就在它个位上占位。

(2)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前两小题。

做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中互相检查,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

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7第(2)题。

①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解答计算,共同讨论计算过程中的问题。

②教师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245÷8=(根)……(元)
个位还余5,为什么商的个位上写0?
生: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就商0。

③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后两个小题。

做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中互相检查,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

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课堂作业】
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5~6题。

先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中本课时练习。

教学板书:
商末尾有0的除法
例7:(1)650÷5=130(根)
(2)245÷8=30(根)……5(元)
不够商1,就商0。

做除法时,除到十位,刚好除尽,个位不是0时,只需在个位上补0就可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是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但商的中间或末尾却有0的笔算除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当商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要在那一位商0占位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还增加了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发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商中间或末尾有0。

即:先让学生举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例子,再从这些例子中发现其中的奥秘。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对于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如何会出现0的情况更明确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