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的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一·名词解释

1、自治市

2、逆城市化

3、郊区化

4、“时空压缩”效应

5、都市连绵区

二·填空

1、在城市内部,()的发明导致城市中铁路和火车的出现。

2、为防御侵占和保护领地的需要,统治阶级把()看做是立国的一项根本方略。

3、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最显著的特点。。

4、一个城市的发展始终受到()的推动。

5、就郊区化的动力而言,()扮演了主导作用。

6、中国的经济改革以()为主要特征。

7、郊区化研究首先要有()和郊区的地域界定。

8、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历来比

较显著。

三·判断并改错

1、自从地球上出现城市以来,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2、1949-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其主要任务是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

活动。

3、自从地球上出现城市以来,按其发展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城市产生及早期发

展阶段、中世纪阶段、工业化时期、当代城市化。

4、衡量人口城市化水平是否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应把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就业的非农业化

水平相比较,因为两者都属于人口的结构指标。

5、土地批租使得土地的极差地租得到体现,进而优化了农村的土地利用。

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都市连绵区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它们作为中国

经济核心地区的特征将日益明显。

7、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中国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8、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从长期的短缺经济转为一定条件下的

供大于求,通缩转为通胀的趋势。

四·简答

1、当代世界城市化有哪些特点?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形成的原因有何区别?

3、研究中国城市的发展史有何意义?

4、近现代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5、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流动具有哪些特点?

六·论述

结合当前情况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自治市”也称“自由城市”、“帝国城市”,它实际上是以城市为中心、辖有周围农村的

一种政体。

2、逆城市化是指大量城市人口流入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一种人口分散过程。

3、郊区化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

阶段。

4、即发达国家要花上百年时间完成城市化,然后进入郊区化阶段,而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在

较短时间里就从城市化阶段进入到郊区化阶段。

5、是若干个都市区沿综合交通走廊连绵分布而形成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是国家

的经济核心区。

二·填空

1、蒸汽机

2、筑城

3、起伏波动

4、向心力与离心力

5、地方政府

6、放权

7、城市中心区

8、省际

三·判断

1、× 4000改为5000

2、√

3、√

4、√

5、×农村改为城市

6、√

7、×大都市化趋势明显改为大城市、城市群的发展加速

8、×通缩转为通胀改为通胀转为通缩四·简答

1、答:a、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1%,经半个世纪至2000

年上升到47.1%,增加了18个百分点。

b、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当代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数量增长迅速,并且规模

也在不断扩大。

c、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伴随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出现了若干个大

都市区在空间上集聚成片的现象。

2、答:一方面,发达国家大都市区的不断增加市是城市化进入到郊区化阶段的产物;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大都市数量的迅速增加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3、答:研究中国城市的发展史,不仅有助于完整的理解当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有助于

中国城市体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乃至中国城市更新、重建等方面的研究。

4、答:a、二元结构的城市体系:在这个二元结构中,近现代工商业城市居于统治地位。

b、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城市主要在南方的趋势发生了逆转,

北方再次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区,其中东北成为我国近现代城市化速度最快的

地区。

5、答:a、外出劳动力以中西部地区为主

b、外出劳动力主要流向沿海地区的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c、这些特点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一致的

六·论述

答:

1、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我国城镇人口的总数量巨大,差不

多是美国总人口的两倍,但GDP总量只有美国的1/9,反映了我国城镇人口人均创

造的财富很低。加之我国城市化在快速增长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因此,

今后我国在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应更关注城市化的质量。

2、城市化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是城市

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起伏波动还影响着各级城市数量的变化,正常的城市化进程必须要有政治稳定作保证。

3、城市化水平的省级差异显著: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城

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历来比较显著。总的趋势是,东部地区(包括东北)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中部地区居其次,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最低。在各地城市化进程中,有两个地区值得特别关注,一个是上海市,另一个是东北地区。这两个地区都是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有很大差异。

4、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一个城市的发展始终受到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推动,这两种力

量的对比、转换,导致城市发展出现阶段性,郊区化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郊区化研究首先要有城市中心区和郊区的地域界定。

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周一星认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和珠

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两个都市连绵区,并认为辽中南、京津唐已有都市连绵区的雏形。其中演化过程模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中小城市独立发展阶段;都市区形成阶段;都市区轴向扩展形成联合都市区阶段;都市连绵区雏形阶段;都市连绵区成型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都市连绵区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它们作为中国经济核心地区的特征将日益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