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潮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7九下·宁河月考) 请根据下面这首诗,补全小说《水浒传》的回目:“___________;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正确的一项是()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魁奇伟丈夫。

A .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B . 杨志押送金银担
C . 吴用智取生辰纲
D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 (2分)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认为,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______________。

它不仅造就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①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②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

A . ③①④②
B . ③②①④
C . ①④③②
D . ②③①④
3. (2分)(2020·平阴模拟)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阅读《儒林外史》,我们可以了解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及精神面貌。

B . 《骆驼祥子》以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为线索,描写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一生。

C . 被评价为“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的大科学家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D .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很多都身怀绝技,比如戴宗的“射箭术”、花荣的“神行术”、安道全的“医术”等。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
4. (3分) (2020七上·洪湖月考) 请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词语,要求将词语书写在田字格内,书写要美观。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tuán jĭn cù,美不胜收。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5. (7分) (2020七上·颍州期末)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②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④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静以修身,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⑥潮平两岸阔,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
6. (3分) (2019七下·襄汾期末)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

请你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请你仔细观察下边题为“孝”的漫画,并向同学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寓意。

(不少于50字)
(2)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五、名著阅读 (共3题;共4分)
7. (1分) (2019八下·潜山期末) 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塑造了________这一英雄形象,这部小说回答了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________。

(2)《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傅敏的,“书”指的是________。

8. (2分) (2019八上·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我一边和A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

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选文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 A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个人物?()
甲:毛泽东乙:周恩来丙:朱德丁:彭德怀
(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 . 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如朱德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

C . 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 . 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9. (1分)(2018·泰州) 名著阅读
(1)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填空。

那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你虽有此善心,又蒙A教诲,愿入沙门,只是我又没斧凿,如何救得你出?”那猴道:“不用斧凿……”
“此善心”具体指________,A是________(人物),三藏救得那猴出来的方法是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 . 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充满了情趣。

B . 《水浒传》中,高俅被梁山好汉擒捉上山,宋江安排筵会给他压惊,请他促成招安。

高俅回京后,立即奏请招安。

于是,皇帝派人去梁山泊招抚。

C . 看着面对困难依然干劲冲天的筑路队员们,朱赫来感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D . 飞岛国国王迫使地上人民归顺的极端手段是让飞岛直接落到他们头上,将人和房屋一起毁灭。

E .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

祖母叫她阿长,是因她身材高大。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2020七下·遂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怯,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请简要分析。

七、课外阅读 (共1题;共16分)
11.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①一寺临河干________
②二石兽并沉焉________
③遂反溯流逆上矣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②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3)选出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文章以寻找石兽为线索展开情节,详细描写人物语言,对寻找过程则一笔带过。

B .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遂反溯流逆上矣”。

C . 按照老河兵的说法,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证明了老河兵的学识渊博。

D . 最后一段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2. (17分) (2020七下·哈尔滨期中) 阅读课文《老王》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老王
杨绛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佝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髙。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 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尘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着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真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了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⑪ “早埋了。


⑫“呀,他什么时候……”
⑬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⑭我没再多问。

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色死灰” “僵尸” “骷髅” “白骨”等词,让人感到可怕。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3)选文第⑦中“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回答。

(4)作者一家为老王已经做了很多,可是文章结尾处却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中“愧怍”你如何理解。

(5)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语言质朴,描写细腻而真实,平和的语调中,时时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B . 第①段中的“镶嵌”是比喻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当时身体僵直的形态。

C . 老王给作者送鸡蛋,是他想用简单实在的方式来表达谢意。

D . 第⑨段中画线部分是心理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善良,对不幸者的关爱和同情。

13. (9分)(2019·四川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像大多数夫妻日常吵架那样,往往是从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开始的——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

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

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

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

两人互相顶嘴,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

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她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

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

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

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她的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好像节气一进“七九”,封冻河面的冰片就要化开那样。

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

可是……老头儿也总该回来了。

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

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

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正下得紧。

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

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

⑦一看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

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学生剧团。

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

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

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

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

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

曾经,每逢下雪天,她就不
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

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

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她想到楼上邻居李老头,文化大革命初期老伴被折磨死了。

尽管有个女儿婚后还同他住在一起,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

星期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年轻人和老年人总是有距离的。

年轻人应该和年轻人在一起玩,老人得有老人为伴。

⑩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

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

尽管老头儿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⑪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

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

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1)小说中的老婆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3)第⑦段插叙了老夫老妻五十年前的往事有什么作用?
(4)小说最后一段写老婆子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就在屋里!”结合全文谈谈“老头儿是否在屋里”,并说明理由。

九、作文 (共1题;共1分)
14. (1分)请以“自信,让我生活更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
答案:4-1、
考点:
解析: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答案:5-1、
答案:5-2、
考点:
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答案:6-1、
答案:6-2、
考点:
解析:
五、名著阅读 (共3题;共4分)答案:7-1、
答案:7-2、
考点:
解析: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考点:
解析: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略
七、课外阅读 (共1题;共16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答案:12-5、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答案:13-4、
考点:
解析:
九、作文 (共1题;共1分)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