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2019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岛市2019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请小朋友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在下面四组加点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3分)
A.凝.(nínɡ)重气概.(ɡài )塑.(shuò)料霎.(shà)时
B.调节.(jié ) 恶劣.(liè)阻.(zhǔ )挠瘦削.(xiāo)
C.严肃.(sù)归宿.(sù)松脂.(zhī)勉强.(qiǎnɡ)
D.清爽.(shuǎnɡ)唱和.(hè)腹.(fǔ)部荡漾.(yànɡ)
2. 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3分)
“兜”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第七笔的名称是________。

“兜”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作用和口袋相同的东西;②环绕,围绕;③承担。

“不要兜圈子”的“兜”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出事我兜着”的“兜”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3. 圈出下列词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组()。

(3分)
A. 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形影不离同舟共济
B. 毫不犹豫生死与共议论纷纷奔走相告
C. 脚踏实地火冒三丈心安理得起早贪黑
D. 无地自容沁人心脾忍俊不禁鹅毛大雪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2分)
描写描绘
(1)这幅画卷深入细致地()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5. 句子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3分)
A. 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 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 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D. 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6. 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都正确的是()(2分)
①他触.目伤怀,自然感情不能自已。

②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A. 触(感动)鼎(大)
B. 触(接触)鼎(古代的一种锅)
C. 触(接触)鼎(大)
D. 触(抵)鼎(正在)
7.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朴素的——衣着 B.明亮的——教室
C.敏捷的——思维 D.坚强的——目光
8. 排列错乱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借着楼道的灯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

②我关上楼道的灯,摸黑下了楼。

③写完作业,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④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又上了楼。

⑤我快速收好书包,熄灭灯,走出教室。

⑥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关。

A. ⑤⑥①④②③
B. ③⑤⑥①④②
C. ③⑤①⑥②④
D. ③⑤①⑥④②
9. 按要求改写句子。

(4分)
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0分)
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

⑤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35分)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3分)
《青海高原一株柳》(片段)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

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

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

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

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1)为下列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
婀娜多姿
A.姿态各异,美丽娇媚,轻盈柔美
B.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越寻常
(2)为下列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
艰苦卓绝
A.姿态各异,美丽娇媚,轻盈柔美
B.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越寻常
(3)片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是( )。

(3分)
A.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

B.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C.漫天飞舞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

D.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

(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在这段话中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这是( )手法。

(3分)
A. 对比
B. 夸张
C. 比喻
D. 拟人
(5)“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意思的是( )。

(3分)
A.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B.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怎样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C.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不要怎样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D.青海高原上的这A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2分)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

这片广表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漂头。

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

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

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城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式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恢宏气度、展现出的艺术形式和的文化内涵。

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

遵义,延安,红岩材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

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⑥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

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

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

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

(1)第①自然段从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分)
(2)第②自然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 ________ ;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分)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3分)
A.精关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 的文化内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自然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

请写10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14.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关心我们的人:老师、父母、同学……有许多事情令我们感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使我们健康成长。

我们对此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满怀感激。

那么,就让我们用笔写出我们的这份感谢吧!请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写出你的感动。

字数在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 C
2. D;dou;儿;竖提;②;③
3. A
4.(1)描绘(2)描写
5. C
6. B
7. D
8. D
9. ①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就把他叫了出来。

②我看着搪瓷碗。

10.①天涯若比邻②天生我材必有用③青青子衿④举杯邀明月⑤白露为霜
二、阅读理解 (共35分)
11. (1)A(2)B(3)C(4)A(5)A
12.(1)地理位置;土地面积。

(2)华夏文明的发展史(华夏文明的发展、华夏文明)。

;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3)C;A;B。

(4)历史悠久和资源丰富。

(5)能围统“得”与“失”的辩证关系进行较为充分的议论,语言通顺。

三、作文(30分)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