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养身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道“养生”与“养身”的区别吗?

朱林勇收集、整理、转帖

“养身”不等于“养生”。--你会问:养生不就是为了保养身体吗?

可千万不要以为养身就这么简单--真要这样认为的话,你肯定把身体仅仅当成了一坨肉加200多块骨头再加无数根毛的组合体了。

“养”是保养、养护、调养、补养、休养、养心、养性、养神及养精蓄锐等意思。

生”是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存、长生、生生不息等意思。

养生需要养德行,养性情,调阴阳,和气血,顺自然,谨五味,强体魄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

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我国中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

因此此“养生”不同于彼“养身”。

养生先养心

有人把“养生”单单理解为“养身”、“健身”,因而忽视了“身心健康”工程的许多软件,诸如“心潮”、“心理”、“心

寒”、“心怀”、“心火”、“心悸”、“心焦”、“心气”、“心曲”、“心神”、“心术”、“心髓”、“心性”、“心绪”、“心态”之类,常常被置之度外,更不晓得如何医治自身的种种“心病”。其结果,就是心死而人亡。

其实,不论从人的生理、心理上看,养生与养心,养身与养性,必须样样顾及。况且,“心”主其中,要占首位,已属定位。就心理而言,一个人如果心性不佳、心绪不宁,势必吃不香睡不甜,干什么都心猿意马,心慌气躁,心惊胆战,乃至心劳日拙,心力衰竭,还能谈得上健康吗?所谓保证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素——生命线与生命力,历来都要物质、精神并重。所以,人们对于“生活”一词的解释,也决不会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见其表而不明其里。譬如日常生活中除了必需的饮食男女,还有不可或缺的政治生活、组织生活、民主生活、精神生活、文体生活等等。人属有灵魂有思想有智慧有感情的“万物之灵”,“养身”不只满足于脑满肠肥,饮吃终日而无所事事,还必须有适度的劳力、劳心与劳神。“劳者”,动也。就是说,人要劳身骨,多动脑筋,才能生而活之。惟此,才与一般动物有本质上的区别。

按通俗说法,心与脑是共用的。因为,通常也把“心”看作思想、感情。如用心记与用脑记,费尽心机与绞尽脑汁,并无两样。所以,养心与滋脑相一致。心平气和以养性,清心醒脑以养神。其目的都是为了养身、健身。脑衰心竭便是人之真老真死。

心与脑都是人体的司令部,一旦关门停业便无“战事”,或者指挥失灵就会打乱仗,导致全军覆灭。所以,对于每一个人,合理的美容美发很需要,不但益于仪表礼节,且能怡人悦己,间接有利健康。但这不过是治标而并非治本。从根本上说,还是善用心勤用脑吧。据专家研究证实,勤劳者比懒惰者长寿,爱动脑者比昏庸者健康,乐观者比哀伤闷愁者漂亮。至于经常讲究养心养性养神的人,就不用多说了,起码可以大大减少抑郁症、神经衰弱症与精神病。总之,禅家最讲一个“静”字。心静才能细细审察事态,体味

世道,感悟人生。这对内心世界的要求是很高的。心宽体胖,心静身健,心平气顺,心正行端,等等,早已是尽人皆知的普通常识,就看我们能否运用与掌握了。既要平和,又要欢怡,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品德修炼。就当作一次炼“狱”吧,值得!

养身是身体的保养,注意身心的健康?

养生是在肉休健康的情况下,经神世界的丰富?

養生:尋求長生不老?健康、长寿?

養身:營養保健,保持身體各樣物質的平衡?

虽然说养生与保健都是为了自身的健康,但严格来说还是有的:养生注重的是根本的调节,涉及每一个日常细节,确保身体的健康发展;保健注重的是对已经病变的身体进行调节,以期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养身是好好的养护身体.而养生是身体和精神方面都包括了。

养生之道

1.[/B]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2. [/B]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

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

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B]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4. [/B]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5. [/B]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

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6.[/B]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7.[/B]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8.[/B]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9.[/B]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0. [/B]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11. [/B]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