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摘要: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强硬的基本功,能说、能写、能文;必须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包括高水平的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必须充满人格魅力,拥有崇高的师爱、丰富的内涵和张扬的个性。
关键词:语文教师素质基本功知识人格魅力
安团花(1969—),女,山西平遥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平遥县岳壁二中。
“现在的语文越来越不好教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了。
”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牢骚话。
究其原因,责任在语文老师自己。
语文教学之所以陷入这样的困境,是因为许多语文老师没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没有及时完善知识结构,没有过硬的基本功让学生折服,没有广博的知识让学生敬仰,没有足够的人格魅力使学生留恋语文课堂,以至于语文课堂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唤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关键。
那么,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笔者认为,“说一口好话,写一手好字,作一篇好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1.要当好语文老师,必须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叶圣陶先生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换句话说,语文课其实就是语言课,其中所学的文字、文章都是为语言的记录、理解和表达服务的。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中学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掌握普通话,并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师说普通话,不仅应当抑扬顿挫、而且还应准确、明白、生动、形象,条理清晰,富有吸引力。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准确再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用声音重塑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把学生带入作品创设的情境,使他们的心灵得到艺术魅力的感染和高尚情操的净化。
2.要当好语文老师,还必须能写一手正确规范的汉字。
写字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手段,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文化素养。
被誉为广州教育界“语文王”的黄永光在接受采访时说:“没有书法的语文教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文以载道、书以载文,这个书就是书法。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可是目前,书法教学在学校教育中长期缺失,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遗憾。
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好的书法技能,语文老师的字是学生的活字帖,老师的字工整美观,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形中也会帮助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天长日久,学生自会受其感染,写出和老师一样漂亮大方的字。
3.要当好语文老师还必须会写文章。
于漪老师曾说:“语文老师必须会动笔写文章,自己无写作甘苦,无书面表达的真切感受,写作教学往往空对空,指导干巴巴,点不到关键处。
”这段话明确指出了教师写作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能把自己创作某篇文章的完整过程及感受详细地讲述给学生听,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就会慢慢点燃学生作文的兴趣之火,让学生爱上写作。
因此,语文老师必须会写文章。
其次,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
新课程改变了一本教科书一统天下的局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
语文教师要想创造性地、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具有高水平的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
1.具有丰富的语文学科知识是成为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必要条件。
语文学科知识就是语文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学等。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传授的内容是教师所掌握和了解的知识。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呈递增关系,正所谓“学高为师”。
有人曾经说过,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而现在的形势是,自己不能光有一桶水,而应该有一溪活水。
一位具有丰富的语文学科知识的老师,他在语文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必定更具有指导性。
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性素养的同时,也应该从多方面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2.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会让一个语文老师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敬仰。
这里所说的文化知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语文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广泛性和综合性,这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文学修养。
教师具备了这一修养,可以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变得丰富生动,增加知识传授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具有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是新世纪语文教师素养的关键。
教育学科知识主要指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更重要、更直接的是中学语文教育学和教材教法。
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既是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研究者,教育学科知识的掌握有助于语文教师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特点,并按照这些规律和特点设计语文教学方案,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第三,语文教师应该是充满人格魅力的人。
人格魅力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总和。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指语文教师在人格方面表现出来的很能吸引学生的能力,是语文教师内在素养和秉性的总和,是语文教师能力、情感、意志、气质等方面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
教学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模仿力强的青少年,对他们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1.有人格魅力的语文老师一定是心中有爱的,对学生的爱会使他们在课上课下都焕发出神采,并产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这样的老师会热爱并尊重每一位学生,
信任每一位学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具有这种师爱的教师,会使学生对其产生异乎寻常的向心力,会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和由衷敬佩。
2.有人格魅力的语文老师也一定是个内涵丰富的人。
课堂上他会是学生眼中的百宝箱,时不时地在学生面前拿出一两件珍宝,让学生惊叹向往。
拥有“百宝箱”的语文教师,是学生敬慕的对象;拥有“百宝箱”的语文教师,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这个“百宝箱”就是语文教师的内涵。
一个语文教师应是内涵无限大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3.有人格魅力的语文老师也一定是个性张扬、充满活力的人。
个性张扬的语文老师,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学理念,会用自己的个性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的再创造,让学生自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这样的语文老师会以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来诠释知识,感化熏陶学生,让学生终生不忘。
综上所述,如果每个语文教师都具有过硬的基本功,都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都具有足够的人格魅力,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有发出“语文课学不学都无所谓,语文课上不上都一样”的感叹,语文教学就一定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