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战法
十五.激将法——诸葛亮计激周瑜

十五.激将法——诸葛亮计激周瑜《三国三十六计》十五.激将法——诸葛亮计激周瑜此计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和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一操一”。
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达一江一东劝说孙权共同抗曹,鲁肃带他前去会见孙权。
诸葛亮见孙权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难以用言语说动,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语激他。
寒喧之后,孙权问道:“曹兵共有多少?”诸葛亮答:“马步水军,共100余万。
”孙权不信。
诸葛亮说:“曹一操一在兖州时,就有青州军20万;平定河北,又得五六十万;在中原招新兵三四十万,现在又得荆州兵二三十万:如此算来,曹兵不下150万。
我只说100万,原因是怕惊吓了一江一东之士。
”鲁肃听后大惊失色,一个劲向诸葛亮使眼色,诸葛亮却装看不见。
孙权又问:“曹一操一部下战将,能有多少?”诸葛亮说:“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不下一二千人!”孙权道:“曹一操一有吞并一江一东的意图,战与不战,请先生为我下决心。
”诸葛亮说:“曹一操一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又新破荆州,威震天下,现在即使有英雄豪杰要与他抗衡,也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才逃到这里。
希望将军您量力而行: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他抗衡,就不如早一点与其绝一交一;如果不能,为什么不依众谋士的主张,向他投降呢?”孙权道:“就如您所说的,那么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一操一呢?”诸葛亮说:“当年的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名壮士罢了,尚能笃守节义,不受侮辱,更何况身为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的刘豫州。
事业不成,这是天意,又岂能屈处人下?”孙权听了,不禁勃然大怒,退入后堂。
众人都笑诸葛亮不会说话,一哄而散。
鲁肃则一个劲埋怨诸葛亮,批评他藐视孙权。
诸葛亮笑道:“我自有破曹良策,你不问我,我岂能说?”鲁肃听罢,赶紧跑到后堂告诉孙权。
孙权回嗔作喜,又出来与诸葛亮相见,并设酒宴款待。
经请葛亮一番实事求是地分析,孙权果然进一步坚定了抗曹决心。
周瑜系一江一东主战派的核心。
古代战场上的排兵布阵

古代战场上的排兵布阵古代阵法,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
“八门金锁阵”是为了使占星术更方便而用的奇门遁甲方位术。
古代战场上的排兵布阵一、鱼鳞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
战术思想:“中央突破”。
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己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二、鱼丽阵阵名:鱼丽之阵,也称鱼丽阵解释:古代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
出处:《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
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
阵名内涵:”杜预注:“《司马法》:‘车站二十五为偏。
’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
五人为伍。
此盖鱼丽阵法。
”也就是说,郑国的军队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以偏师居前,让伍队在后跟随,弥补空隙。
这样的编队如鱼队,故名鱼丽之阵。
这是先秦战争史上,最早在具体战役中使用阵法的记载。
优点:这种鱼丽阵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车站中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对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三、雁行阵古代阵法,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一般弓兵用,以充分发挥射击兵种的威力。
本阵覆盖面较大,也可以用来包围敌军,但是冲锋能力不好,如遇到锥形阵,突破中军则容易全军大乱。
冷兵器时代以白刃战为主,雁行阵较为少用,但也应结合具体的情况。
四、锥形阵就是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队形,锥形阵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可以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锥形阵又叫牡阵。
锥形阵是一种古老的阵法,在当今出土的最早关于阵法记述的书籍《孙膑兵法》中就有锥形阵法的记录,孙膑将其列为十阵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阵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事实证明锥形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冲锋阵法。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三个故事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三个故事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三个故事
一、锦囊妙计捉住关公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蜀国将军魏延打算攻打刘备,他准备好十万大军,准备攻打刘备。
然而,他没有想到,诸葛亮已经早有准备,他先派张飞带领一支军队去把魏延围在一座山头,封锁了逃跑的道路。
诸葛亮又把一只大熊笼子拿出来,放在魏延面前,声称只要魏延自己走进笼子,就可以获得自由,否则就会死在里面。
魏延自己也看出,诸葛亮的计策实在是奇妙无比,他只得接受,便自己走进笼子,被诸葛亮送到蜀国,从而被捉住。
二、洛阳夹道战术
这个故事发生在蜀国与吴国之间,当时蜀国的大将黄忠和关羽被吴国的大将周瑜所包围,双方都不愿动手。
诸葛亮及时提出了一个计策:先让黄忠带着士兵,去攻打吴国的主要城市洛阳,以引诱周瑜出兵,然后再从夹道中攻打吴军。
黄忠果然如此行事,他率领军队攻打洛阳,周瑜听闻后,也派军队去拦截,于是,双方激烈地战斗在一条夹道
上。
经过诸葛亮的谋略,蜀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打败了吴军,从而使蜀国不败。
三、大雾引出江东
这个故事发生在蜀国与吴国的大战中,吴国大将周瑜派遣江东的两位将领黄盖和凌统,率军入侵蜀国,准备攻打刘备。
此时,诸葛亮对此状况感到十分焦急,他发明了一种神奇的计策:他在江东的海上,制造了一片大雾,使江东的两位将领黄盖和凌统无法知道自己的方位,无法继续前进。
后来,诸葛亮派张飞率领蜀国大军,从江东前往攻打江东,他们击败了黄盖和凌统,使江东之地完全沦陷,从而使蜀国得以保全。
以上就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谋略和机智勇敢,使蜀国得以保存,并多次取得了胜利,得以保护西山南面。
三国时期的名将谋略

三国时期的名将谋略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涌现出众多名将的时期。
这些名将们在战争中,通过不同的谋略和策略取得了不少胜利。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三国时期的名将谋略。
一、诸葛亮之空城计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谋士,而其空城计更是历史上著名的谋略之一。
在姜维率领的军队攻打汉中城时,诸葛亮派出马岱挡住姜维,自己却坐在城楼上吹起了笛子,接着城门打开,城内却一个人都没有,整个汉中城成了空城。
面对这种情况,姜维选择不进攻,而是退兵回去,这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
通过这个计策,诸葛亮成功的将敌军引入了陷阱之中,达到了破敌一方,减少自己方损失的效果。
二、曹操之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次战役,以曹操与孙权之间的较量为主要内容。
曹操率领着顶尖的精锐部队,但在赤壁之战中,却被孙权等人击败。
赤壁之战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孙权的统帅本领,但更重要的是为赤壁之战制定的策略。
此次孙权率领吴国军队,以诱敌深入为主要策略。
在孙权的精心策划下,吴国军队在赤壁之战中使用火攻,将曹操的战船一一烧毁,从而大胜曹操。
三、关羽之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武将,被称为武圣。
他的过五关斩六将更是成为了传说。
据史书记载,关羽为了救援曹操的大将郭淮,被曹操逮捕后,拘留在卢山的快马坞。
但关羽并不甘心这样死去,于是开始用谋略和武力逃脱。
他先是赠送给狱卒一部《春秋》,再用美酒好吃的食物贿赂他们,接着利用夜间带领几匹马绕道而行,避过了前方的两道关卡,又在第三道关卡的时候,通过放烟火引开了守卫,顺利通过,最后在第五道关卡中,与刘备的爱将赵云成为识破关卡,一路杀出重围,过五关斩六将。
通过这样的谋略和武力,关羽成为了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名将之一。
以上三个人物和事件,是三国时期涌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名将谋略。
他们在战争中,通过不同的谋略和策略,取得了不少胜利,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国志战略版】S级战法一览表

说明: 1、传承出处有两个武将时,排在首位的建议优先选择进行传承; 2、战法评级带有主观评价因素,仅供参考。
★★★☆
智计
陈宫、张纮
★★★☆
威谋靡亢 魏延、沮授
★★★★☆
因利制权 诸葛恪、SP刘晔
★★☆
横扫千军 赵云、关羽
★★★★★
焰逐风飞 SP周瑜、SP诸葛亮
★★★★
伪书相间 贾诩
★★★★☆
夺魂挟魄 小乔、蔡文姬
★★★★☆
万箭齐发 黄忠、夏侯渊
★★★☆
卧薪尝胆 孙权
★★★★☆
结盟
孙尚香
★★★★
刮骨疗毒 华佗
兀突骨
72 73
兵种
陷阵营 白马义从
高顺 公孙瓒
74
无当飞军 王平
75
先登死士 麹义
76
白毦兵
陈到
77
大戟士
张郃
78
八门金锁阵 曹仁
79
阵法
锋矢阵
黄月英、乐进
80
箕形阵
关银屏、SP袁绍
82
内政
经术政要 别具匠心
蔡邕 马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向披靡 马超、许褚
★★★☆
破阵摧坚 文丑、孙策
★★★☆
杯蛇鬼车 于吉、左慈
★★★★☆
四面楚歌 李儒、荀彧
★★★☆
诸葛亮兵法

诸葛亮兵法兵权、逐恶、知人性、将材、将器、将弊、将志、将善、将刚、将骄、将强、出师、择材、智用、不陈、将诫、戒备、习练、军蠹、腹心、谨候、机形、重刑、善将、审因、兵势、胜败、假权、哀死、三宾、后应、便利、应机、揣能、轻战、地势、情势、击势、整师、厉士、自勉、战道、和人、察情、将情、威令、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兵权原文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
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
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译文所谓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它是将帅建立自己的威信的关键。
将帅掌握了兵权,就抓住了统领军队的要点,好象一只猛虎,插上了双翼一般,不仅有威势而且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况都能灵活应变,占据主动。
反之,将帅如果失去了这个权力,不能指挥军队,就好象鱼、龙离开了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游的自由,在浪涛中奔驰嬉戏,也是不可能的。
逐恶原文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垮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
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译文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需要对之注意,他们是国家、军队混乱的祸患。
这五种人是: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德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费、穿戴与众不同的帽子、服饰、虚荣心重、哗众取宠的人;不切实际地夸大盅感民众人,制造谣言欺诈视听的人;专门搬弄是非,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兴师动众的人;非常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暗中与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人。
这五种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对他们只能远离而不可亲近。
知人性原文夫知人性,莫难察焉。
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占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简述诸葛亮治蜀的措施及主要成就

简述诸葛亮治蜀的措施及主要成就
诸葛亮治蜀,受到历史学家世人瞩目,是一个遗世罕见的画龙点睛之才,改变
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势力,其所涉及的影响更是贯穿至今。
诸葛亮以其过人的智慧及睿智,改革了蜀国的治理模式,实现了蜀国从黎庶民脉到立楚国家的腾飞。
诸葛亮首先在军事上有所改进,聘请蜀国技术专家,改革军事经费预算,实施
武器装备现代化,改变死守防守的战法,使蜀军从守势转变为攻势;此外,在金融上诸葛亮也用人民素质解决储藏货币、给付租关税、实现标准化置备、重建租税体系的智慧,扩充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让蜀国的国力持续发展。
同时,他还进行社会制度的改革,实施封建通制以调节内部矛盾,经济社会政
治秩序也得到稳定,社会秩序也处于安定之中。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以独到的见解,以生动历史和严谨实证既帮助忠臣实现了他们的忠义之死,也成就了孙权蚕食三分地藩镇百国,最终实现蜀国中华民族大梦的奇迹。
诸葛亮治蜀最终使蜀国成为三分吴越、拓荆楚的大主权,受到一国之主张一心
的尊敬。
其著名的“锥子战术”、科举制度改革以及财政方面的活动将使蜀国政府更加健全,使诸葛亮更加深入的治理国家并受到世界各界的追随,至今他的智慧与思想仍然不仅感动了今人,更在时代流转中发扬光大。
《三国演义》36回诸葛亮挥斩马谡泪

曹真精心来备战,姜维诈降把计施
曹真调兵遣将,准备迎战。王双为先锋,郭淮、张郃守隘口。姜维诈降巧施计。
曹军中计魏军败
费耀中计,曹军败。费耀自刎,其余皆降,蜀军大胜,收兵尽退。曹真得曹真闻之,忧成疾病。
孙权登上皇帝位,与蜀结盟共伐魏
吴王孙权在武昌筑坛,即位。后来与群臣商议共同联蜀抗魏。
诸葛妙计夺众城司马懿自愧不如
诸葛巧记连施,轻松拿下陈仓、散关、建威等。孔明连战连捷,魏兵连连败退。诸葛用兵鬼没,司马懿自愧不如。
【中国古典名著导读】
第三十六回 诸葛挥泪斩马谡 姜维施计破魏兵
马谡虽饱读兵书,熟悉战法,但由于刚愎自用,不听人劝,最终失了街亭。诸葛亮以法治国,斩了马谡,用以服众。
诸葛挥泪斩马谡
诸葛出师之际,赵云那里传来噩耗,国家损失一员大将,众人无不痛哭流涕。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计策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计策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蜀汉的名臣,他在蜀汉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造了许多经典的计策。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计策:
1.空城计:在对抗曹操的进攻时,诸葛亮利用了曹操的虚荣心理,采用了空城计。
他命令城中所有的灯都熄灭,城门敞开,让曹操误以为蜀汉军已经退去,进攻空城,最终诱使曹操败退。
2.木牛流马:在攻打南蛮时,诸葛亮为了克服山路崎岖难行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这是一种用木头制成的车辆,可以在山路上快速运输物资。
3.七星灯:在对抗孙权时,诸葛亮用七星灯计,诱使孙权撤军。
他在对岸竖起七盏明灯,孙权误以为诸葛亮大军已经到来,因而放弃了进攻。
4.连环计:在对抗曹魏的战争中,诸葛亮运用了连环计,分兵多路进攻,使曹魏军阵破碎,最终在街亭之战中大败曹魏。
5.隆中对:在刘备被驱逐到荆州时,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对话,说服刘备重新起兵攻打曹魏,最终夺取了汉中,开创了蜀汉的基业。
这些计策都显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华,被后人称为“卧龙凤雏”。
三国志中诸葛亮的谋略

三国志中诸葛亮的谋略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谋略家,他不仅是蜀汉的丞相,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通过他的智慧和计谋帮助蜀汉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将着重介绍三国志中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
一. 谋略1. 制定军事计划诸葛亮制定了许多有效的军事计划,如火烧连营、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等,这些计划在三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他根据地形、天气、敌情和自身力量等因素确定了战略方针,并且用补充兵力、分兵、伪装、掩护等手段增强了作战的灵活性。
2. 发号施令诸葛亮的治军之道有“仁、勇、严、饰”的特点,他对下属言必信、行必果,严格约束下属的作战行为。
同时,他不仅重视官兵之间的感情,和士大夫之间的交往,还十分注重文化的普及,大力推行“文治”政策。
因此他得到了众人的信任和支持。
3. 用智谋挽救形势在遭遇危机的时刻,诸葛亮总能凭借他超群的才智和胆略使形势逆转。
如当时蜀汉在与曹魏的战争中险些失败,诸葛亮就利落地运用“铁索横江”计划成功的让大军渡过长江。
而在蜀汉面临瘟疫时期,诸葛亮通过实行医治法、禁烧荒地、允许流民迁徙等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流行病的蔓延。
二. 智慧1. 能力自知诸葛亮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人,无法独立承担战争。
于是他积极推荐人才,建立了一支精干的部队和卓越的智囊团,为蜀汉在战争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 以德治军诸葛亮的军队非常严格,但是他并不是通过恐吓和惩罚来管理军队。
相反,他更倾向于让官兵感受到自己的尊重和关爱,推崇“仁爱之心”的管理哲学。
他通过发放赏罚和以身作则的方式,赢得了军民的信任和拥护。
3.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除了推荐人才和管理军队,诸葛亮还通过积极的社交活动和人脉关系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他十分注重与其他杰出人物的交往,如与孔明、周郎、鲁肃等建立友谊,亦与各位名将合作,如与赵云、张飞、黄忠等同事并进。
这样,他的影响力被扩大并且为他在蜀汉政治体系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中国通史诸葛亮治蜀观后感

中国通史诸葛亮治蜀观后感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领导能力,为蜀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治国思想和政策,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阅读了《中国通史》中关于诸葛亮治蜀的内容后,我对他的治理方式和思想理念产生了一系列的观感。
首先,诸葛亮治蜀的关键特点是他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
蜀地地势险要,气候湿润,较为适宜农业和居住。
而诸葛亮善于利用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合理规划农田和水利工程,从而增加了蜀国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他积极开发水利,修筑大大小小的水道和灌溉系统,使得蜀地的农田得到有效的灌溉,不仅解决了民生问题,还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粮草。
诸葛亮的治理方式体现了他善于发挥地理优势,有效利用资源的智慧和能力。
其次,诸葛亮治蜀还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谋略。
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他总是能够准确判断形势、稳定大局,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
他重视民生,注重财政管理,鼓励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推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得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同时,诸葛亮也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建设,为蜀国培养了一批才德兼备的人才,提高了国家的文化水平和综合实力。
他的政治智慧和谋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蜀国的稳定和繁荣。
此外,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治理手段也值得称道。
他提出了以"空城计"为代表的一系列军事策略,以小搏大的典型战法,巧妙地应对了外敌的进攻,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同时,他注重军队的训练和装备,完善了蜀国的军事制度和军队的组织结构,提高了军队的整体素质。
他的军事治理手段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最后,我对诸葛亮治蜀的经验和智慧深感敬佩。
他以高尚的品德、宏大的胸怀与智慧、卓越的才干治理蜀地,为后世政治家和管理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治国之道不仅在当时为蜀国带来繁荣与稳定,也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志孔明传》绝对详细攻略

《三国志孔明传》绝对详细攻略战斗功能设定:所谓战斗功能,也就是当孔明在战斗场景中,所能够使用和操作的功能。
胜战场地图和游走地图的切换通过“战斗胜利”来控制,也就是说,当在战场上满足“利条件”后,直接进入下一个游走地图或者战斗地图。
战斗功能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战斗指令控制”和“战场辅助”。
一( 战斗指令控制:在战场地图,到我方行动回合时,在我方NPC旁边自动弹出如下战斗指令控制菜单。
(图一)移动 1 移动 1 移动 1攻击 2 攻击 2 攻击 2物品 3 物品 3 物品 3绝技 4 术法 4 状态 4术法 5 状态 5 休息 5状态 6 休息 6休息 7当我方NPC此时的条件不满足上述的战斗指令控制菜单中的某一项,那么这一项就自动隐藏。
例如:当前NPC不满足“绝技”条件,那么“绝技”的按钮自动隐藏。
(图二)同时,如果当前NPC不具备上述战斗指令中的一项,那么这一项就自动隐藏。
例如:当前NPC不具备“术法”功能,那么“术法”的按钮就自动隐藏。
(图三)如果NPC已经完成了“移动”指令,那么所弹出的指令控制菜单则没有“移动”选项。
1) 移动:左键点击“移动”按钮时,控制指令菜单消失,同时在场景中以高亮方式显示当前NPC所能够移动的范围,点击鼠标右键(或者键盘的ESC键位)重新返回战斗指令控制菜单,同时亮显区域消失。
在移动范围以高亮方式显示的状态下,以鼠标左键点击移动范围内的任意格子,那么当前NPC直接移动到所点击位置,同时“移动”指令结束。
如果以鼠标左键点击移动范围外的任意格子,那么无响应。
NPC每一次(每回合)只能使用“移动”指令一次。
2) 攻击:左键点击“攻击”按钮时,控制指令菜单消失,同时在场景中以高亮方式显示当前NPC所能够攻击的范围,点击鼠标右键(或者键盘的ESC键位)重新返回战斗指令控制菜单,同时亮显区域消失。
在攻击范围以高亮方式显示的状态下,如果亮显区域内有敌对方NPC,以鼠标左键点击该NPC,那么当前NPC做出攻击该NPC的动作,同时“攻击”指令结束。
三国演义用过的兵法总结

三国演义用过的兵法总结
在《三国演义》中,许多策略和兵法被运用,它们包括但不限于:
1. 声东击西:诸葛亮派赵云在箕谷率领少量军队作为疑兵,自己欲率大军出斜谷,就是用的声东击西。
2. 无中生有:诸葛亮陷害司马懿,司马懿陷害诸葛亮,都是用的无中生有。
3. 暗渡陈仓:姜维挖地道企图去偷袭邓艾,就是用的暗度陈仓。
4. 隔岸观火:魏、蜀、吴三家时时刻刻都在用。
5. 笑里藏刀:陈登害吕布,逢纪献计佯许公孙瓒夹攻冀州韩馥,违背公孙瓒之计,就是笑里藏刀。
6. 李代桃僵:曹洪舍命救曹操,就是李代桃僵之计,舍掉一小将,挽救了大局(但结果小将也并没有牺牲)。
7. 顺手牵羊:刘备夺取荆州,就是用的顺手牵羊+浑水摸鱼。
8. 打草惊蛇:诸葛亮让刘备惊动乔国老和当地百姓,以保全自身性命,就是用的打草惊蛇。
9. 勤王图霸计:即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计属于典型的政治计谋。
提出此计的有荀彧、沮授,成功的是荀彧。
汉献帝即位后,接连遭受董卓、李榷、郭汜乱政。
在政局不稳、战事不断的年代,汉献帝过着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苦难生活。
尽管汉献帝如此狼狈,可皇帝毕竟是一面颇有号召力的旗帜。
对于这点,荀彧看得很清楚,听说汉献帝移驾洛阳,马上向曹操进言。
举晋文公
纳周襄王、汉高祖为义帝发丧的例子,说明勤王的重要性。
还提醒曹操,若不早图,别人将先我为之。
曹操何等人物,岂肯错过这样的好事,立即兴师勤王。
以上只是简要总结了《三国演义》中用过的部分兵法策略,还有更多策略和兵法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
诸葛亮兵法全文译文

诸葛亮兵法全文译文诸葛亮兵法全文译文《诸葛亮兵法(图文版)》内容包括:一、将苑,二、便宜十六策,三、诸葛亮传。
《将苑》包括五十篇,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为将之道,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诸葛亮兵法全文译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机形原文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
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
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
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译文大凡愚笨的人能够战胜聪明的人,是违反常理的偶然事件;聪明的人能够战胜愚笨的人,是合乎常理的必然事情;而聪明的人在一起交战,就全看掌握战机如何了。
掌握战机的关键有三点:一是事机,二是势机,三是情机,当事情已经发生,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时,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不能算是聪明;当形势发生变化,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时,去不能拿出克敌制胜的办法,也不够贤者的资格;当整个态势已经很明确对己方有利时,却不能断然采取行动,这也不能算是勇敢。
所以,善于指挥军队的将领,一定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取得胜利,即因机立胜。
重刑原文吴起曰: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
耳威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
三者不立,士可怠也。
故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矣。
译文吴起说:“军队中敲击鼙鼓、金锋的目的,在于引起士卒在听觉方面的敏锐注意力,听从指挥,挥舞旗帜,在于集中士卒在视觉方面的注意力,而各项法规、禁令及刑罚的目的在于管理士卒,节制士卒的行动。
”在军队中,用声音引起士卒的注意,要求士卒听从指挥时,发声的器具必须音质清脆宏亮;用旗帜来指挥士兵作战时,旗帜的颜色要鲜明、醒目;用刑罚、禁令来约束士卒的行动时,执法必须公正、严明。
如果做不到上述三点,军容就会紊乱,士卒就会涣散、懈怠。
所以说,在指挥部队的问题上,应该达到这样的程度:只要将帅的指挥旗帜挥舞摇动,部下就会英勇前进,只要将帅的命令一下,所有的士卒就会同仇敌忾,拼死上前,报效国家。
诸葛亮兵法

原文 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亡。”又曰:“善人教 民七年,变可以即戎矣。”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 知劝。然后习之,或陈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却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 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诸葛亮兵法.txt[2012-4-6 13:24:39]
者扶之, 有谋者亲之,有谗者覆之,获财者与之;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人, 不以宠而 作威;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得其财帛,不自宝,得其子女不自使。将能 如此,严号申令,而人愿斗, 则兵合刃接而人乐死矣。 译文 《书经》说:“戏辱君子,就无法得到他的真心,蔑视小人,也无法使他 们竭尽全 力为自己服务”。所以,将帅领兵的要诀是:广泛笼络部下的人心,严格有关赏罚的规 章和纪律, 要具备文、武两方面的能力,刚柔并济,精通礼、乐、诗、书,使自己在修 身方面达到仁义、智勇的内涵; 领兵作战时,命令士兵休息就应让士兵象游鱼潜水一样 不出声响,命令士兵出击时就应让士兵象奔跑中的獭 一样突跃飞奔,又快又猛,打乱敌 人的阵营,切断敌人的联系,削弱敌人的势力,挥动旌旗以显示自己的威 力并且让士兵 服从指挥,听从调动,撤兵时部队应象大山移动一样稳重,整齐,进兵时则要疾如风雨, 彻底 地摧毁败军败将,与敌交手则拿出虎一样的猛势;对待敌人,还要采取一些计谋: 面对紧急情况应该想办法 从容不迫,用小恩小惠诱敌进入设置好的圈套之中,想尽办法 打乱敌军稳固整齐的阵势,然后乱中取胜,对 小心谨慎的敌军要用计使他盲目骄傲起来, 上下不一,用离间术打乱敌军的内部团结,对异常强大的敌人想 方设法地削弱他的力量, 要使处境危险的敌人感到安宁以麻痹敌人,让忧惧的敌人感到喜悦,使敌人疏忽起 来; 对投到我军的战俘要以怀柔的政策来对待,要使部下的冤屈有地方伸诉,扶持弱者,抑 制气势凌人的部 下,对有智谋的部下要尽全力亲近他,用他做参谋,对巧言令色的小人 要坚决打击,获得了战利品要首先分 给部下;另外,还要注意这样几点:如果敌人势弱, 就不必用全力去攻击他,也不能因为自己军队力量强大 就忽视了敌人,更不能以自己能 力高强就骄傲自大,不能因为自己受宠就到部下那里作威作福;对于整个战 事的进行, 要先制定详实的计划,要有万全的把握才能领兵出征,不独自享受战场上缴获的财物、 布帛,俘 虏的男女人等也不自己独自役使。身为将帅作到了这些要求,严格号令,将士 一定会积极作战,在战斗中效 命疆场。
技战法经典案例

技战法经典案例引言技战法,这个词汇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并不常见,但在各种领域的竞争中,它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简单来说,技战法就是在技术竞争或者战斗中,利用技巧和策略来获取优势或者克敌制胜的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展示技战法的经典案例,来揭示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技战法的发展历程技战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和竞技中。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孙膑的“围魏救赵”和诸葛亮的“空城计”都是技战法的经典案例。
这些策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成功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战法也在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了更加丰富和复杂的体系。
典型技战法案例介绍1.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是孙膑的经典策略之一。
当赵国被魏国围攻时,孙膑建议齐国出兵,攻击魏国的首都,迫使魏国撤兵回防。
这样既解救了赵国,又保证了齐国的安全。
这个案例展示了技战法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攻击敌人的弱点来改变战争的平衡。
2. 空城计空城计是诸葛亮的一种策略,通过虚张声势,使敌人误以为有埋伏而不敢进攻。
这个策略成功地阻止了敌人的进攻,保住了城池。
这个案例展示了技战法在心理战中的运用,通过巧妙地影响敌人的判断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技战法在现代应用在现代社会中,技战法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
在商业竞争中,运用技战法可以获取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网络安全领域,技战法是防范网络攻击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技战法在现代应用中的具体实践。
1. 商业竞争中的技战法在商业竞争中,运用技战法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中获取优势。
例如,某手机制造商利用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具有创新功能的新产品。
由于其产品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很快就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个案例展示了技战法在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2. 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战法在网络安全领域,技战法是防范网络攻击的重要手段。
例如,某公司运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及时检测并阻止了一次黑客攻击。
诸葛亮的小故事

诸葛亮的小故事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不仅才华出众,智慧过人,还是刘备的重要谋士。
他在三国时期为刘备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并为蜀国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一次,刘备发现蜀国境内的一座山峰上有一片非常肥沃的土地,他想要将这块土地开垦出来,但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于是,他向身边的诸葛亮请教。
诸葛亮沉思片刻,然后给刘备提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
他告诉刘备,在山脚下修建一条水渠,利用山脚的溪水引导到山顶,然后从山顶向下引流,在河道的两侧开辟出田地。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山脚下的水资源,还可以解决山脚下土地的排水问题。
刘备听完诸葛亮的建议后,觉得非常有道理,立即动员大批民工开始修建水渠。
经过数月的努力,水渠终于建成了,溪水顺利地流向了山顶。
刘备和诸葛亮亲自带领百姓开始在山顶开垦土地,并种植各种农作物。
由于土地肥沃,加上充足的水源,这片山顶的田地很快就有了丰收的景象。
蜀国的人民看到这一幕,都对诸葛亮的智慧和伟大贡献深感敬佩。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诸葛亮不仅聪明过人,而且善于利用自然资源,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
他的智慧和勤劳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智慧农业的发展思路,即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寻求合理的农田布局,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诸葛亮的智慧和创造力不仅体现在农业方面,他在政治和军事上也有许多杰出的贡献。
他提出了'出使东吴,权宜之计',成功化解了东吴对蜀国的威胁,确保了两国的和平相处。
此外,他还设计了火烧连营和木牛流马等战法,为蜀国取得了多次重要胜利。
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使得蜀国在困境中能够生存下来,并在一定程度上与魏国抗衡。
总之,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智慧和贡献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论是在农业、政治还是其他领域,我们都可以从诸葛亮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诸葛亮的恐怖真面目_500字

诸葛亮的恐怖真面目_500字自从刘备去攻东吴,兵败了。
在临死之前交给诸葛亮托孤之任。
第一件事,就是选择进攻打魏军的进攻路线。
于是,诸葛亮从右边和左边去攻延安。
这时,有人插话了。
他叫魏延。
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对魏延很不好。
在魏延来投向刘备时,诸葛亮说:“连自己的主公都敢杀,这种人不值得要。
杀”但是,没杀成,所以诸葛亮以后对魏延冷眼相看。
魏延说:“丞相何不走中间的这条路呢?丞相只需给我5000精兵,我直捣延安。
”诸葛亮说:“这条路异常难走,很难行军,如被敌军发现,就会暴尸山谷。
”魏延又说:“曹睿肯定想不到我从这条路走,我只需精兵5000。
”孙子兵法里说过这样一个战法:奇正思想。
就是大部队跟敌军僵持着,小部队以寻来不及掩耳之势攻打,比可取胜。
魏延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诸葛亮说:“如果稍有不慎,全市必将暴尸山谷。
”诸葛亮拒绝了。
难道诸葛亮不知道奇正思想?不,诸葛亮知道,他就是不想让魏延成功。
魏延的成功,代表国家的成功,但不代表诸葛亮一个人的成功。
自从徐庶,庞统,诸葛亮之后,只有诸葛亮一个人活了下来。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后,连个接班人都找不到。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才只有诸葛亮一个,而别的人都死了。
如果有人跟诸葛亮智慧相同,诸葛亮就把他压下去,一个人独享主子的爱戴。
可惜魏延就是一个人才。
正是诸葛亮自私,小气,不容人的性格,造成了蜀汉灭亡。
从此,蜀汉走向了失败之路。
这正是现代人说的危机感。
往往以个优秀人士下面的人全是草包。
如果诸葛亮没有那么自私,历史可能会焕然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战法------三国鼎立由于市场每天都有三大批人在买卖外汇,以银行同业买卖为例,商业买盘只占每日成交量的两成以下,而“干炒”买卖的成交量却多达八成,因此,24小时外汇市场实际上乃是三大批市场人土互相投机买卖的结果。
事实上,每间银行都有为交易室的过夜盘定下上限,以控制外汇风险,所以,三大市场收市前都例行必有平仓的活动,这些正是即市炒家所注视的市场活动。
观察三大市场的买卖及平仓活动,往往可以洞悉到市场的规则,掌握到三个市场的升跌规律,便已可将之运用作为即市买卖的根据。
在外汇市场上,20世纪80年代的投资者多数将注意力集中在欧美市场,而其中更加注重纽约市,有分析者更只记录纽约的高低收市作为分析的根据。
不过,随着外汇市场不断地发展,欧洲汇市及东京汇市已经逐渐与纽约市平起平坐。
而且,曾有几次市场的逆转均从东京市场开始。
东京市场启示大1) 东京投资者在香港时间早上8时开始,便会根据他们对全曰市况的分析开出第一个价,而亚洲、欧洲及美洲市场便会根据这个开市价来厘定当日的买卖策略。
2) 东京投资者会在首两个半小时,即香港时间早上8时至10时半左右,一试当日的支持及阻力位,为亚洲、欧洲及美洲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买卖根据。
在普通市况下,波幅约为60—80点子,快市时则有100—120点子。
通常在这开市的两个半小时内的方向是十分清楚而明显的,是24小时外汇市场里面最容易买卖的时候,没有太大反复,有不少炒家便是专攻东京开市后的这两个半小时。
此外,依照日本炒手“肥水不流别人田”的作风,推高或推低日元的联手行动,时常会在澳洲市场至东京市场便开始进行,令欧美市场无法参与。
东京开市后的两个半小时通常是十分活跃,但11时过后汇市便会进入死寂的状态。
要等到12时半至1时,汇市才会回复生气,主要是因为这段是东京午饭时间,亚洲其他市场亦跟随东京在这段时间休息。
即市炒家通常会在东京汇市中段休息前,将手上的仓盘数目减低,以减少风险,因此,通常在11时前会有回吐出现,令汇价向波幅的中位方向反弹。
在趋势市时,若美元兑马克波幅为120点,则这个“饭前”回吐将有约40点子。
若普通市况,波幅为60—80点子的话,则反弹至中位的情况时常可见,亦即在香港早上11时左右,美元在支持位或阻力位上,会有30—40点子的反弹。
若11时左右汇价仍贴着全日高位或低位的话,则反映市场人士倾向十分明显,对后市的方向是强烈的启示。
若波幅有100~120点子,11时半已回到波幅的中央,即反弹50~60个点子,投资者要小心12时半至下午1时后,汇价会沿反弹的方向再试当日的新高或新低位。
至于即市炒家的买卖策略会是如何呢?通常,这批即市炒家会根据昨日纽约收市价,及全日最高或最低位,估计今日汇市的方向,并以开市价及头15分钟的表现,决定未来2小时的买卖力向。
落盘后若估计正确的话,通常在12时左右便在支持或阻力位上平仓。
若预期当日以上落市为主,便会在支持或阻力位上反仓博反弹。
东京在香港时间早上8时整开市。
不过大家知道,外汇市场是一个24小时的市场,纽约夏季时间以凌晨3时整收市,而冬季则以凌晨4时收市。
纽约至东京两大市场之间有数小时交投是十分薄弱的,分别由美国西岸及澳洲主导的。
这段时间,交投薄弱,是大户造市的黄金时间。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美国纽约收市至东京开市的四个可能性:第一,纽约收高,东京开高;第二,纽约收高,东京开低;第三,纽约收低,东京开高;第四,纽约收低,东京开低。
第一种情况,纽约收高,东京在比纽约收市价更高的价位裂口开市,反映市场人士急不可待人市,通常在东京开市头1小时,美元兑马克便会有50、60点子的上升,然后,至10时半左右试完阻力才出现回吐。
这个回吐,投资者要十分注意,一般情况下,汇价会回试纽约收市价的水平,技术上即补回开市的裂口。
这是一个即市炒家的黄金机会,即市炒家的策略多数会在开市揸货,到10时半左右便在当天第一个阻力反仓,到昨日纽约收市价平仓。
第二种过市的情况是:纽约收高,东京开低。
这种情况又分两个可能:第一,之前数日是窄幅上落;第二,之前连续几日上升,然后东京市开低。
这种过市的情况,反映纽约市的收市价并未为东京市场人士所接纳。
这种情况出现,往往是由于纽约收市后消息传出,对汇价不利,因此在西岸及澳洲市场,市场人士已经开始将汇价推低。
到东京开市,亚洲投资者多数会先跟红顶白,将价位推低,直至波幅有60—80点,短线炒家才会在低位平仓,造成反弹,试图回试纽约收市价。
若价位未能回到纽约收市价的话,则表明市势甚弱,汇价全日的走势将颇为偏淡,东京市收低的机会将颇大。
上面所指的另一个可能是,若处于上落市,纽约市收高,东京开低,市场情绪多数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东京市场早段经过50、60点子的沽售之后,汇价便会回试纽约的收市价,然后再在当日的波幅内上落,到纽约时收市在波幅中位的机会甚大。
总括而言,笔者对市况的假设是,一般情况下,若东京市场香港时间8时至11时以及12时半至下午2时左右两段时间汇价遭连续沽售的话,则至日本收市前1小时,即香港下午1时半至2时半左右,东京炒手便会陆续获利回吐,令汇价出现反弹。
而这时间,欧洲市场的投资者陆续加人,亦会趁低吸纳而令这段时间汇价出现反弹。
至于第三及第四种过市方式,即低收高开及低收低开,其实亦只是第一及第二种过市方式的相反,市场逻辑是一样的,不赘述。
一天的五段活跃时间在24小时的外汇市场里面,主要由三大市场主导:东京、伦敦及纽约市场。
事实上,有不少图表分析者将一天24小时以三个市场来划分,即将一天分成;个柱线图去分析,亚洲、欧洲及美洲的投资者活动无所遁形。
买卖日元会倾向在亚洲及美洲市场进行,因为亚洲市场是日本主要商业活动及日本经济消息公布的时间;而美洲市场方面,则由于美日贸易量大,美元兑日元的交易亦十分活跃。
即市炒家会避免在欧洲市场时间人市,以免受呆滞的市况所困。
欧洲市场方面,即市炒家则喜欢买卖美元兑欧洲贷币或炒卖交叉盘。
事实上,交叉盘的活跃程度在近几年已经吸引了不少即市炒家的参与。
到美洲场,无可否认乃是汇市最活跃的时间,各种货币交易都十分活跃。
整体而言,24小时外汇市场可分五段主要的活跃时间(香港时间):1) 8:00am至11:00am2) 12:00am¥2:00pm3) 3:00pm至6:30pm4) 8:00pm至10:00pm5) 11:00pm至3:00am笔者所讨论的即市炒卖方法,基本上着重短线的市场逻辑,对于支持或阻力位,甚少讨论。
不过,对于即市炒家而言,决定了方向后,支持或阻力便是重要的人市出市位。
笔者认为,汇市的大趋势对即市炒家是不太重要的,因为,即市炒家只希望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支持阻力位上入市及出市,甚少会冒过夜的风险。
因此,他并不介意与趋势相反来买卖,趋势对于即市炒家来说,只是24小时之中某段交易时间的方向而已。
若问一个即市炒家,美元后向如何?中长线走势如何?他只会说出几个大位,实际上不会太注意这个问题。
这是炒家与分析家的主要分别。
即市炒家十分着重当日的买卖波幅,去决定当日的支持阻力位,无招胜有招。
例如:若东京市买卖波幅有120点子,到欧洲市场,波幅到达180点子便预期会遇短期的阻力;而到达美洲市场时,则预期当天的高低波幅可能会有240点子左右。
这亦即是说,即市炒家最希望了解的,乃是当天每一个短期升跌浪的幅度;而实际波幅的大小,则视乎东京市场的表现,以及评估当天消息将对市况所作的影响。
就之前提及的五段主要买卖时间内,其中的市场升跌的可能性共有32种,16种以东京早市上升开始,16种以东京市下跌开始。
由于上升开始与下跌开始之后的演化逻辑是相同的,故以下只列出以东京早市上升开始后的全日16种可能的变化:(A) (B) (C) (D) (E)1) 升升升升升2) 升升升升跌3) 升升升跌升4) 升升升跌跌5) 升升跌升升6) 升升跌升跌7) 升升跌跌升8) 升升跌跌跌9) 升跌升升升10) 升跌升升跌11) 升跌升跌升12) 升跌升跌跌13) 升跌跌升升14) 升跌跌升跌15) 升跌跌跌升16) 升跌跌跌跌从16种市况的走势去了解,事实上在一天的五段交易时间区域里面,升跌比率为5:0、4:1或是0:5、1;4的都不会占太多,大部分市况都是2:3或是3:2的,相信占70%以上。
据笔者观察,汇市上升或下跌都不会超出三段时间区域的,因此,对即市炒家而言,当见到连续两段时间区域都是单边的时候,他们会倾向在第三段财间区域找机会平仓或博取反弹或回吐。
三大汇市各有炒法要有效地去分析外汇市场,必须将市场分成三市场来看,市场的逻辑才会较易掌握得到。
因此,我们在应用即市的买卖策略时,亦应以个别市场为目标:我们留意开市波幅,主要时间是:8:00am至8:30am2:30pm至3:OOpm8:20pm至9:00pm对于即市买卖策略,应用在24小时外汇市场的时候,是有调整的必要的。
分析家华达?博斯(Wal…te,Bre。
n)认为开市后的30分钟价位波动幅度,已足够反映当日的买家及沽家之间的力量,并且可以用之作为人市买卖的引发点。
不过,在外汇市场上,不同市场的特点会令开市后30分钟波幅的处理有不同的修订。
亚洲市的即市部署东京市场在香港时间早上8时整开始,照理开市波幅应为8时至8时半的一段时间,不过由于澳洲市在早晨6时已经开始,实际上不少大户已在澳洲市偷步,因此到东京8时开市后,如无特别事故,市场的波动一般都不会太大。
开市1小时后,即使突破开市30分钟的波幅,价位一般都不会有趋势出现。
因此,笔者认为,以东京市场的情况来看,开市的波幅应为8时至9时的这段时间,而常见的上下波幅约为40点子左右。
在平静的市况,市场在早上12时前出现趋势的机会不大。
东京投资者多会等候午市(即香港时间12时半后)才有所行动,因为东京午市连接欧洲早市,市场会较有连贯性。
所以,香港不少投资者亦会等候12时半的一段时间才人市以免被沉闷的市况所困。
若市况特别,开市1小时的波幅小,通常在早上便会有单边的市况出现。
这段时间是即市炒家最易看通的市况,不会放过机会。
到12时半后,即市抄家主要以早市最后半小时作为人市的参考。
顾名思义,即市炒家对于市况的认识不同于大户或中线投资者,他所关注的只是下半小时的市场方向,对于市场大势,他的兴趣不大。
因此,即市炒家在东京早市的策略可能到午市时便已经改变。
东京早市的策略决定于东京开市1小时的波幅。
到午市时,他所参考的只是早市最后半小时的波幅,以及午市开始的半小时波幅,亦即是香港时间早上10时半至11时,以及12时半至1时的波幅来决定东京午市的买卖策略,直至下午2时半收市为止。
主要的入市方法乃是根据突破波幅的方向,顺势而为。
欧洲市的即市部署到欧洲市场时,其实没有一个主要的开市时间,因为苏黎世、法兰克福及伦敦并非同一时间开市,值得参考的时间应为下午2时至3时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