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与竞技套路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与竞技套路的区别
现在练习杨氏太极拳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拳友却搞不清传统套路与竞技套路的根本区别到底有哪些,造成现在很多人练的是传统套路动作,但是演练方法却是竞技套路的练法,失去了传统套路的精髓,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味道,为此,本文将从“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等八个内外要素逐一分析对比,希望对拳友们对真正的传统套路的练法有所了解,摆脱目前杨氏传统套路演练的误区,真正得到传统套路的精髓。
一、传统套路与竞技套路的对比:
(一) “手法”的对比:
手法不仅指手部的动作,而是技击技法的总称。
传统套路竞技套路
1 许多动作的幅度较小,接近实战应用动作幅度变大了,与实际应用有距离
2 许多手法比较复杂手法简化了
3 很多定势之间有比较多的小动作很多小动作没有了
结论:
传统套路是从实战动作改编而来,故动作幅度小,速度快,很多动作也不是很美观;竞技套路要求美观,需要加大动作幅度,减少小动作。
(二) “眼法”的对比:
眼法被现在很多拳友所忽视,实际却是有很高的技击作用的。
另外,眼法还包括面部表情等内容,而面部表情也是内功内劲修炼的组成部分。
传统套路竞技套路
1 手随眼走眼随手转
2 眼有虚实变化眼没有虚实变化
结论:
传统套路有练习内劲的功能,而内劲讲究意为先,眼是意的外在表达形式,故眼法是一切动作的领路人,眼到手才到,这也符合实战要求。
另外眼的虚实变化实际是内劲蓄和发的外在体现,是所谓“全身皆太极”的体现,也是内功的表现。
竞技套路重视动作外在美,眼法很难比较,加上很多人认为“眼随手转”是正确的误区,造成演练者不重视眼法。
(三) “身法”的对比
身法包括了头、胸、腹、臀、背等各个部分,是在拳法中起到统帅和中轴作用的。
传统套路竞技套路
1 在过渡动作中有转折吞吐起伏等变化动作过程身形呆板
2 强调头部对全身虚实变化统领作用头部没有虚实变化
结论:
传统套路从实战和内劲练习要求出发,要求身法有一定的虚实变化,即所谓的“转折吞吐起伏”,其中头部在身法变化中起统领作用,而竞技套路则过分强调所谓“安舒中正”,把它作为杨氏太极拳的特点,造成身法呆板,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
(四) “步法”(腿法)的对比:
步法不仅指脚步移动的方法,而且还包括踢腿法,是拳法的基础。
传统套路竞技套路
1 步型有高低变化步型高低基本没有变化
2 出步时抬腿很低出步时高抬腿
3 虚步转弓步时后脚跟为轴脚尖内扣虚步转弓步时后脚尖为轴脚跟外转
4 弓步大腿与地面成45度夹角弓步大腿基本成水平
5 弓步时前腿与地面垂直弓步时前腿膝盖与脚尖垂直
6 踢腿高度不过腰踢腿高度过腰
7 踢腿快速踢腿很慢变成了高控腿
结论:
传统套路在步法和腿法上贴近实战和内劲要求,但美感不足;竞技套路美感好,但与实战与内劲要求脱离。
(五) “精神”的对比:
精神是修炼内功内劲的首要方面,现在许多拳友们不太重视,许多人松得精神也没有了,内功内劲更不用谈了。
传统套路竞技套路
1 全神贯注全神贯注
2 神分阴阳不分阴阳
3 神含实战意识不要求
4 神到气到形到没有体现
结论:
对精神的要求与对外形动作(俗称拳架子)的要求,在传统套路中是同等重要的,某种角度讲更重要,而且有很多明确的要求和练法,因为这是练习内劲内功的必要法门,可惜,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竞技套路除了要求全神贯注外,对这方面就不是太重视。
(六) “气”的对比:
内劲是气的运行结果,内功的重要内容就是练气的运行。
传统套路竞技套路
1 强调“以神领气”以静为主,不强调“以神领气”
2 要求气分阴阳循环变化没有气的阴阳循环变化
3 要求气的阴阳循环变化带动形的变化没有气的变化带动形变化
结论:
气在传统套路中是非常重视的,从技击要求来说,必须做到“以神领气、气分阴阳、气带形动”,这是内功内劲训练的基础,久练就能培养出内劲
(七) “力”的对比:
力是由本力和气力二个方面构成的,本力是指人全身肌肉本身具有的力量,气力就是指气与本力结合而发出的力量。
传统套路竞技套路
1 强调“力由气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2 在很多定势时会有微小的发力的表示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结论:
传统套路从技击内劲训练出发,要求在不用拙力的同时,做到“力由气生”,表现在很多杨澄甫早期传人中,定势结束时由于神到气到,所以会有很微小的发力的表示,当然表现程度有比较大的差异,其中武汇川一派的发力表现更明显;竞技套路则没有这个方面的要求。
(八) “功”的对比:
功分内功和外功二种,内功修炼以精气神为主,以内劲为追求目标。
外功修炼以腰腿、力量等为主,以拳架工整规范、有难度为目的。
传统套路竞技套路
1 注重修炼内功,对外功要求不高对外功要求高,尤其是腰腿功要求高
2 内功修炼分上中下三个丹田没有要求
结论:
传统套路注重内功内劲的修炼,外功(腰腿力量等)是在练出内功后再追求的。
而内功修炼是从下丹田开始,逐步向中丹田、上丹田发展,最后上中下三个丹田合二为一,内功才能成功,内劲就能自然出来;竞技套路注重外形美观,对腰腿功要求高,但没有内功方面的明确要求和练法。
二、造成差异的原因: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各自的目标取向不同,真正的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要求和练法与现在的竞技套路存在很大差异,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以前杨氏太极拳的传承上,分为对外和对内两种练法,
对外的公开的练法与现在大多数人的练法差不多,不讲内功内劲的要求和练法,只讲要放松柔和的练法,老一辈称为“卫生拳”,实际就是起到养生健身作用而已,真正讲内功内劲的练法只在少数入室弟子内部传授,结果造成一套拳架二套练法;
第二,由于练习杨氏太极拳的人群以养生为主要目的,再加上老前辈们的保守思想,内功内劲的练法的传承逐渐出现断层;
第三,在杨澄甫的《太极拳全书》中的提出的如:用意不用力、放松、含胸拔背等各项要求,只是最基础的,真正要练出内劲还有更细致的练法,过去只有口传心授,不对外公开,更不会整理成文;
第四,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一文谈的多是太极拳内功内劲练成后的结果和用法,并没有谈到多少练法,以它为练拳的指导会造成很多误区;
第五,建国后强调健身,抑制技击,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造成许多老前辈不愿再讲内功内劲方面,在杨氏太极拳领域尤其如此;
结束语:
本文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重新引起杨氏太极拳友们对传统套路中内功内劲修炼的重视和研究,更加全面地认识传统套路的内涵,避免传统套路与竞技套路日益接近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