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语言的魅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e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情感真实,富有哲理,语言优美,有美好的意境。教学时,力求体现自
主阅读,自行探究,自我体验。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 要内容,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后,再引导学生抓住“三 次 笛声”这条主线,启发学生体会在不同环境下强强听到爷爷笛声的不同感受 。指 导学生通过找、画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想象,互相交流讨论等 方法理 解课文内容。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2 语言的魅力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文:22 语言的魅力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 改革阅读教学上有 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盲老人的可怜。 2. 通过前后对比,体会语言的魅力。
呢?” 此时, 你是一位衣着华丽的绅士, 你会 想——(读) 此时,你是一位贵妇人,你会想—— (读) 此时,你是一位普通的市民,你会想 ——(读) 我们都是来来往往过路的行人, 我们会 想——(齐读)
1
9.小结,升华。 “春天到了,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 ” 这
拓展练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 字训练,同时也渗透了思想教育。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
妙。 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 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现实生活 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
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
爷的芦笛声。
2. 3.
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 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
2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4* 爷爷的芦笛
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 2. 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
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 到底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
3. 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到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读 的美 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 丽,爷爷芦笛声的美
2
通过创设情境,反复朗读,填空 练习,去领悟情感,与文本,作者
师: 把自己当作盲老人, 读一读这段话。 实现视界的融合,心灵的碰撞。
再一次齐声朗读“是的,春天是 美
好的„ „ 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3 创设情境,反复朗读“是的,春 天是 美好的„„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 心
4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2 语言的魅力
叫人陶醉呢?” 。
5. 师: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6.
课件播放春天图片,学生欣赏,体 会
“良辰美景”的意思。 ( 展示课件示第五 —十二屏) 7.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到了 什 么?(播放音乐) ( 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生:一片漆黑。 生: 春天这么美好, 可盲老人什么也看 不见,多可怜呀! 8.(1)师:当我们,还有那些衣着华 丽的绅士、 贵妇人陶醉于春天的美景时, 可 是看到这牌子上的字时, 心里有什么感受?
(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 “ 海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学 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 生入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 感受到海水是如何的汹涌, 含义。
3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4* 爷爷的芦笛
引导学生写一句和爷爷的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名 言 或警句。 三、总结全文,提升认识
姗 姗 而去 . . 景 衣衫褴. 褛 .
2
衣着. 华丽 魅 . 力
良辰. 美 绅 . 士
读词语。 无动于衷 莺歌燕舞 衣衫褴褛 姗姗而去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 议。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 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 2. 自读课文,自行探究课文意思, 并 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同桌一起讨论、 交流。 四、写字指导 1.记忆字形。 1 比一比。 记忆会写字,与熟字进行区分 绅—伸 辰—晨 比较,并练习一字组多词,再进行 2 重点强调。 魅(半包围结构,鬼字托个“未”字 书写练习,这样才学得扎实。 ) 丐(共四笔) 酸(左边为“酉” ) 3 一字组多词。 4 书写指导。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生字生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以孩子们喜欢的话题拉开了课 堂的序幕,同时拉近了孩子与文本
2. 师:你能想象到语言的作用有多大 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记
忆字形。
2. 反馈自学情况: 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四年级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自 学能力,放手让孩子先自学,再根 据孩子的自学情况进行教学, 省时、 省力。
1.
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 的
2. 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 3. 检测生字和新词。
新词。自学生字和新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2.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
3. 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 , 课文写了
、感知课文,抓住主线 几次芦笛声?都是怎样的芦笛声?快速默读课 文,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词语。
2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2 语言的魅力
第二课时 一、背诗,导入 1. 师:春天已过去,让我们吟诵一些 描 写春天的诗句,记住春天的美丽吧! 背诵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初 (生背诵杜甫的绝句《江畔独畔寻花》 、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为下面的学习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 苏轼的《惠崇春江 做了情感铺垫。 晓景》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展示课件第三屏) 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 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爷 爷吹芦笛的图片,可极大提 设计说明
2. 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 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领 芦笛,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妙声音。 围绕这 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 次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 请大家一起学习《爷爷的芦笛》 , 走进故事中寻找 答案吧! 3.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2. 试着写几句有魅力的话。
板书设计: 语言的魅力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姗姗而去 春天到了,可是„ „ 满意地笑了
5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4* 爷爷的芦笛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文:4* 爷爷的芦笛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课文写了少年强强到海边找爷爷, 并独自在爷爷的小闸屋里过夜, 历经恐惧, 在爷爷的笛声中变得勇敢起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要想健康成长, 就得经 历风雨、见世面,在实际的锻炼与挑战中学会坚强。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强强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 长 不结实”这句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
搜集大海波浪滔天的图片或音像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1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4* 爷爷的芦笛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 不
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3.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孩子健康 成长的重要作用。 4. 会认“闸、撼、颠、簸、哆、嗦”等 6 个生字。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3.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会认“魅、绅、姗、辰”等 4 个生字,会写“魅、黎、丐、牌、绅、衷、 辰
、酸”等 8 个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 酸”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 有魅力。 教学难点: 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 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3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2 语言的魅力
(2)修改之后:笑着 有感情地读第 5 自然段, 读出老人开心 的语气。 过渡:让· 彼浩勒简单地添加了几个 字, 让事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行人从无 动于衷到解囊相助, 老人也因为这句话从悲 伤叹息到开心地笑了, 此时, 你们心中会有 什么疑问? (生: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师: 让我们从最后一自然段来寻找答案 吧!
„„便姗姗而去了。 ” (板书:无动于衷 去)
2 3
理解“无动于衷、姗姗而去” ( 展示 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同情, 读出 看到诗人修改之后的话后,行人 发生 (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 ) B:老人的变化。 (1)修改之前:叹息、悲伤 指导朗读,读出悲伤的语气。
课件第三屏)
对路人的不满。
4
了什么变化?
2. 引导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芦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的教学策略关键是“主线”
的设计,本环节设计旨在引 领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 一主线,为后文学习做好铺 垫。
笛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 1.课文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爷爷的芦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 展示课件第 四
屏)
2. 师:春天到了,有什么样的美丽景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 入美丽的景色中,接着感受盲老人 什么也看不见, 利用这巨大的反差, 强烈对比,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 生共鸣。
色?
3.
生读“是的,春天是美好的„„怎 么不
4. 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 然后谈画面
富有诗意的语言,能产生这么大的作
—。 (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 (学生畅所欲言)
用,
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就在 于—
师:一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 也看不见! ”深深地打动了人心,触动了人
2
的情感,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四、拓展 1. 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精彩的、有魅力 的
语言。 ( 展示课件第十五屏)
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 、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 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 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可这次海边之
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 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 展示课件第五屏) 1.默读 7—13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 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 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学 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 2. 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 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培养 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 情又是怎样的? (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 习惯。 恐惧, ( 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 (三)思考:是什么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 二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展示课件第七屏) :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这句话)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 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 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 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一些语言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激
发人们的想象,这是语言的魅力。 ( 板书课
题) 二、精读感悟课文重点段 1. 课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指的是哪一 句 ? 直取文章中心,围绕着“春天到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 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这句话 2. 师:这是诗人让·彼浩勒给盲老人 修 展开教学。 改后的一句话, 木牌上开始时怎样写的?
课前准备:
课件、春天图片、音乐。
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1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2 语言的魅力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 1.谈话引入。 在你的生活中, 有没有什么话让你最难 忘,能说说为什么吗? 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语言所产生的 巨大作用。
3. 板书:语言的魅力
3.
(我什么也看不见。 ) 师:添加了六个字让行人和盲老人 发
4. 生汇报交流。
生了什么变化? A:街上过往的行人。
1
生读相关语句: “街上过往的行人 淡淡一笑 姗姗而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找出行人和 老人的前后变化, 再引导学生质疑: 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语言的魅 力到底在哪儿呢?有了疑问才会有 下边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