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上《身体的结构》精备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人体的基本结构、骨骼和肌肉的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认识骨骼、肌肉、器官等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身体结构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兴趣,培养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体各个器官的作用及其相互联系。
2. 教学重点:人体的基本结构、骨骼和肌肉的组成、主要器官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骨骼模型、肌肉模型、器官图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的结构,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人体模型,讲解人体的基本结构。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认识骨骼、肌肉、器官等组成部分。
3. 实践活动:(1)小组合作,用画纸、彩笔制作人体结构图。
(2)各小组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2)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教师点评指导。
5. 随堂练习:(1)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教师针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人体结构基本结构:头、躯干、四肢骨骼:颅骨、躯干骨、四肢骨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器官:心脏、肺、肝脏、胃、肾等2. 重点、难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人体的基本结构。
(2)画出骨骼、肌肉、器官的组成图。
2. 答案:(1)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头、躯干、四肢。
(2)骨骼包括颅骨、躯干骨、四肢骨;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胃、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程度如何?(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3)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人体科普展览,加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

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身体的结构》。
内容主要包括: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介绍,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相互协作的关系;以及人体基本组织结构和细胞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人体的奥妙,激发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人体结构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
教学重点: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器官系统挂图、PPT课件。
2. 学具:显微镜、载玻片、切片、放大镜、人体器官图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人体的外部结构,提出问题:“我们的身体内部是如何构成的?各器官有什么功能?”2. 新课内容:(1)介绍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展示相关挂图和PPT课件。
(2)详细讲解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
3. 实践操作:(1)分发人体器官图卡,让学生进行匹配游戏,加深对器官的认识。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了解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
4. 例题讲解:讲解与人体结构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体主要器官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2. 各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
(2)举例说明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
2. 答案:(1)略。
(2)例如:当人体运动时,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相互配合,完成运动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对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仍有待加强。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精品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结构》精品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结构》这一章节中,深入学习人体基本结构。
具体内容包括:解人体主要部位,如头部、躯干和四肢;探讨人体各部位功能;研究骨骼和肌肉协调运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体主要部位及其功能;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探究身体结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体各部位功能及骨骼与肌肉协调运作。
教学重点:掌握人体主要部位及其功能,培养观察、描述和探究身体结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骨骼和肌肉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测量工具(如软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身体主要部位,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头部、躯干和四肢功能,让学生解各部位作用。
3. 实践活动:a. 让学生用画纸和彩笔描绘自己或同学身体结构;b.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身体各部位长度和宽度,记录数据;c. 观察骨骼和肌肉模型,探讨它们在运动中协调运作。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骨骼和肌肉协调运动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教材中动作,感受骨骼和肌肉协调运作。
六、板书设计1. 人体主要部位:头部、躯干、四肢;2. 人体各部位功能;3. 骨骼与肌肉协调运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堂所学,描述自己身体一个动作,分析骨骼和肌肉协调运作。
答案示例:我在做跳绳动作时,腿部肌肉收缩,牵动骨骼运动,实现跳跃。
2. 课后实践:观察家人或朋友做不同动作时,骨骼和肌肉协调运作,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解人体结构及其功能,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身体结构关注程度,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拓展延伸。
如:探讨人体其他系统结构和功能,解身体保健知识等。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安排与指导;2. 例题讲解深入与清晰;3. 作业设计针对性与实践性;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深度与广度。
教科版科学四上4.1《身体的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4.1《身体的结构》教案一. 教材分析《身体的结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体基本的结构组成,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人体的各个系统以及它们的功能。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形象的插图,引导学生探索人体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他们在前三册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科学知识,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认识人体的各个系统以及它们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关注身体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体基本结构的认识,各个系统的功能理解。
难点:对人体各个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人体结构。
2.实验材料:准备人体模型、器官模型等,方便学生直观认识。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婴儿出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新生命的起点是什么?让学生回顾前三册所学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呈现(10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体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人体各个系统的名称。
2.老师讲解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人体的结构。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分发一个人体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讨论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
2.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人体各个系统是如何相互配合的?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备课设计 教科版

《身体的结构》一、教学内容分析:《身体的结构》主要由三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身体的外部形态,二是观察身体内部有什么,三是身体怎样工作的。
在教学过程中,用文字描述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学会和同学交流,并相互评价,在评价中获取和巩固新知;观察内部主要是启发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推测身体内部有什么,希望通过看、摸、听等多种感官的亲历活动,激发它们观察和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总体概略地了解,同时培养学生充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
在生活中,他们已经观察过自己的身体,但这种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向更深层次研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知道人体外形的特点和人的许多功能密切相关。
2、过程与方法能用多种方法观察人体的特征;用文字描述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学会和同学交流,并相互评价,在评价中获取和巩固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能联想人的身体如果左右不对称,生活中将会怎样,提高想象能力。
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引起对自己身体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究和发现人身体特点的欲望。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有机地整合单元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他们自觉地建构关于人身体特点的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者和发现者,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观察记录表百宝箱(笔、橡皮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特点有关)1.师:同学们都知道青蛙是捕虫的能手,同学们,青蛙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殊的本领呢?2.师: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来伪装保护自己。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优质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结构》优质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结构》这一章节中,深入探讨人体基本结构。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人体各大系统,解骨骼、肌肉、皮肤等组织基本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探究人体各部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人体基本结构知识;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3. 增强学生对身体爱护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体各大系统相互关系,以及骨骼、肌肉、皮肤等组织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人体基本结构,解各部位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结构图、骨骼模型、肌肉模型、皮肤模型;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人体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身体是如何构成?各部位有什作用?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骨骼、肌肉、皮肤等组织基本功能和相互关系,举例说明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绘制一张人体结构图,标出骨骼、肌肉、皮肤等组织,并简要说明它们功能。
4. 分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人体基本结构:骨骼、肌肉、皮肤等;2. 各部位功能:支撑、运动、保护等;3. 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身体”为主题,绘制一张人体结构图,标出骨骼、肌肉、皮肤等组织,并详细描述它们功能。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人体基本结构知识,但部分学生对各部位功能理解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关于人体结构资料,解更多有趣知识,提高对身体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例题讲解,还有分组讨论和作业设计。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对人体结构产生浓厚兴趣。
因此,我会准备丰富多样教具,如人体结构图、骨骼模型等,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对人体结构有初步认识。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身体的结构教材内容简析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单元的第一课。
在这一课中,主要让孩子比较宏观地认识人体的结构组成。
通过对人体外形的观察,划分身体结构,同时发现人体外形左右对称的特点,以及其特有的相互协作的功能;其次将观察的视角转变为身体内部的观察,不同观察方法的使用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身体内部的一些信息;最后以身体各部位能做不同的事,让学生从功能的视角来划分身体结构,引出深入的思考。
本课有两个主要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出人体从外形上看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第二个活动“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利用气泡图的方式,把多个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在后继的学习过程中身体各个部位功能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将会成为研究的主线索,所以这里的教学设计也是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等等。
2、人体的外部结构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结构特点可以多种感官感觉或借助工具观察。
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眼看、触摸、手捏、耳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激发学生对了解自己身体的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索精神,感受健全的身体有利于更好的生活,体会残疾人的不便。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知道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通过填写气泡图,了解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是密切配合、共同工作的。
教学难点:1、能够应用各种观察方法感觉身体内部的结构存在。
2、通过对气泡图的分析,理解根据功能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教学准备人体图、气泡图圆片、PPT课件、亚运会体操视频剪辑、螳螂捕蛇的惊险视频、跳绳、毽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蜗牛和蚂蚁的判断引出看、摸等方法判断动物身体的结构。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教案

小学科学《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身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初步了解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并且左右对称,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有顺序、有目的地利用各种方法对身体结构进行观察,学会做观察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懂得尊重、关爱残障人。
教学重点:1、了解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
2、身体的工作是由各个部位共同完成的。
教学难点:1、观察身体的内部器官2、做好观察记录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表、课件、跳绳执教:林立春(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蜗牛图片师:我们观察过蜗牛,蜗牛的身体结构分为哪几个部分?师:我们可曾想过自己的身体结构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探究身体的结构二、观察身体的外形揭示课题、板书:身体的结构一、身体的外形师:观察要有目的、按顺序进行,你打算怎样观察身体?对照人体图观察,人的身体从外形上看,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总结外部特点: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比较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有什么特点?(左右对称)体验活动:师: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很多人身体的残疾,给生活带来了很大不方便。
试试用单手系红领巾,谈谈有什么感受?小结;对身体残疾需要帮助的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
三、观察身体的内部师:我们对身体的外部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我们要观察哪里?板书:身体的内部身体的内部怎么观察?想想医生是怎么给病人看病的?身体的内部很多是看不到的,但可以通过耳朵听、手触摸或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在小组里,先看一看,再听一听,摸一摸,把你用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和用手能摸到的身体的内部有什么,告诉小组同学,填写在记录表里。
汇报交流。
纠正不合理的想法四、身体怎样工作师: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在生命活动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
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1 身体的结构|教科版(2)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身体的结构一、教学内容及分析《身体的结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一节课,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是后续学习的线索,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并尝试以功能的不同划分身体的结构,引出深入的思考。
本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我们的身体,观察活动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身体外部,二是身体内部。
第二部分是身体是怎样工作的,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身体有许多部分都在共同参与。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人体的外形特征和结构有着非常丰富的感性认识,他们已经知道人体的一些外部器官,如眼、口、鼻子、手、脚等,但是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到对身体结构的划分,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人体外形左右两部分的对称性及这种结构的优越性,对于人体的内部结构,学生对一些内脏器官有所了解,但不同的学生对人体内部结构的了解而不同,大多数学生对于人体各个系统或器官的具体位置及功能没有太多的了解,面对这种情况,本节课将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观察身体结构,并认识到人体各部分协调各种的关系,从而建立保护身体、呵护身体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过程与方法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
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结构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以及认识人体左右对称的特点。
2.教学难点感知身体的内部结构。
五、教学准备为全班准备:课件为小组准备:记录单六、教学环节(一)课程导入出示动物影子,猜一猜分别是哪些动物,引出课题,教师板书。
(板书:身体的结构)(二)认识人体外部结构及特点1.观察模特,用怎样的顺序来观察人体呢?用从上到下的方法来观察人体。
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

1.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人体的结构组成。
2.新课导入:
(1)介绍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各部分在人体中的具体作用。
3.例题讲解:讲解一些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4.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显微镜观察细胞组织图片,分析其结构特点及功能。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指导
1.课后反思:
补充说明:课后反思应具体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反思,培养其自我评价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2.拓展延伸:
补充说明:拓展延伸活动可以是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或资料搜集等。教师应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如推荐阅读材料、指定探究主题等,确保拓展活动能够有效开展,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1)简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明人体的、系统之间的关系:细胞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系统是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组合。
(2)示例:心脏是一个器官,由心肌组织、神经组织、血管组织等构成,其主要功能是泵血,为全身各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情景导入
1.利用生活实例、故事或疑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导入要紧扣教学内容,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完整、系统,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身体的结构教科版

4.1《身体的结构》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科学观点:1人体依据外观特色能够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假如依据做事情的不一样人体还会有不一样的结构区分。
2人体的外面特色能够直接察看到,内部的特色能够借助一些工具察看到。
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察看方法并联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依据察看目的的不一样,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察看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察看活动中,将想象与实质的察看区分开,保证察看活动的真切性。
2.对研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觉人体结构的精良与和睦之美。
二、教课要点:身体由哪些部分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色。
三、教课难点:察看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课准备:记录纸、人体基本结构模板等。
五、活动过程:(一)引入: 1、我们是真切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摸摸自己的手臂,领会感觉。
2、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由昆虫蚂蚁导入。
老师问:三年级观察过蚂蚁,你知道蚂蚁的身体结构能够分几部分?(二)察看人的身体。
1、察看身体的外形。
老师问:那么我们的身体结构是由哪几部分构成?让学生察看到人体能够分红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
让学生各样猜想判断。
(用人体模型演示板书,对于脖子学生可能不注意,用贴模型发现有空位的方法。
问:你们看看这样有没有问题?)。
板书:身体的结构。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指着模板提出问题:假如重新顶开始,经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
这里要修业生详细说出如何对称。
经过议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侧和右侧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单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并且地点都是同样的,即一一对应的)教师演示把模型对折,亲眼看到左右对称,直接印象加深记忆理解。
(2)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类结构的利处。
活动: 1 体验用闭眼单脚站立活动:2让学生用一只手戴红领巾,让学生领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巧;教师问: 1 有什么感觉?2是否是每一个人都左右对称的?你会想到什么人?3我们应当怎么做?领会残疾的不方便处,提示学生关爱残疾人。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精备教案 教科版

一、课时安排:一课时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过程与方法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根据观察目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三、教学重点: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选择有效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气泡图的分析,理解根据功能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四、教学策略:本课主要围绕观察和体验活动开展探究学习。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
以教师的评价语言鼓励、唤醒、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五、教学准备:气球、糖果、人体内部结构图。
六、教学过程:1.引入师:小朋友们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
你们认识我吗?预想生:不认识。
师:那我得自我介绍一下。
(师板书:叶俊杰)你们应该怎么叫我?预想生:叶老师。
师:还可以怎么叫呢?(生默然,师指着名字)谁敢叫我的名字?预想有人敢叫的话,马上应声“到”,没人敢叫出现冷场的话,就指着自己的名字问:有人愿意吗?生:(大声)叶俊杰。
师:(立正)到。
师:还有谁愿意这样叫?预想会有更多的学生叫师:大家一起来吧生:叶俊杰。
师:(双手抱拳)在下便是。
师小结:名字是给人叫的。
你们可以叫我叶老师,也可以对我直叫其名。
这不是没礼貌,因为我是你们的大朋友。
总之,你们想怎么叫就怎么叫。
师:大家知道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吗?生:不知道。
师:那老师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身体的结构”(板书)。
(开场白时间要简短,目标要贴心:真心诚意地做学生的朋友;设计很简洁,但功能不一般,一个“立正到”一个“双手抱拳在下便是”,包蕴着尊重、信任、激励、关爱与温暖。
不要把开头搞的太花哨,抓住关键直奔主题,按照“观察身体外形——身体的内部——身体的工作”的顺序,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必要的时间基础。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教案设计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教案设计教科版1、知道人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组成,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特点。
2、知道人体各个部分的活动与结构相适应。
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多种观察方法了解身体外部结构的特点。
2、能由粗到细地观察身体,不断发现身体外部结构的新特点,不断修正、完善对身体结构的认识。
3、能用科学的语言表达人体的各个部分。
科学态度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身体结构有较强的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
3、意识到科学锻炼身体才能正常发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身体外部的构造。
教学难点:描述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习惯用语转换为规范用语。
教学准备:两支铅笔、人体结构图、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前测导入。
1、谈话:每一种动物都有独特的身体结构,人也有与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结构。
大家都熟悉自己的身体吧,你们认为我们的身体外形结构是怎样的?能不能一起来画一画?2、简笔画人体外形图,交流。
3、问题: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4、谈话揭题:究竟人的身体外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我们身体的结构还有哪些奥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吧(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组成。
(一)观察身体外部结构。
1、指出人体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不断更改不完善的看法,讲解规范各部分名称,建构新概念。
3、体验人体左右对称之美。
4、游戏巩固:老师说四部分外形名称,学生做动作。
5、小结:从外形上看,我们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组成。
三、认识人体各个部分的活动与结构相适应。
1、身体可以分成四大部分,我们还能分再细些吗?如四肢……2、观察四肢:对比分析上下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1)上肢活动灵活方便做各种工作。
(活动:手臂曲伸、旋转;手指活动)(2)下肢粗壮承受全身重量。
(曲膝下蹲,单脚支撑)(3)小结: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不相同,有明确的分工,尤其上下肢的明显分工更是人类与其他身体结构相近的动物如猩猩、猴子有着本质的不同。
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教案:《身体的结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二节《身体的结构》。
本节课主要介绍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建立对人体结构的基本认识。
2. 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理解人体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结构图、人体模型、PPT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婴儿出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兴趣,提问:“人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2. 新课导入:介绍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3. 课堂讲解:通过人体结构图和模型,详细讲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结合PPT和教材,讨论人体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作用。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剪下人体结构图,按照人体的八大系统进行分类,并贴在黑板上,讲解每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6.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回答问题,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体的结构八大系统:1. 运动系统2. 消化系统3. 呼吸系统4. 循环系统5. 泌尿系统6. 神经系统7. 内分泌系统8. 生殖系统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列出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描述人体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作用。
答案:1. 运动系统:负责运动、支持和保护。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4.1《身体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4.1《身体结构》教案一. 教材分析《身体结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人体各个器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白各个器官之间是如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人体器官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基本结构。
2.让学生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及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各个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人体器官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功能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人体器官的结构。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体器官的认识和看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加深对器官结构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体器官的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制作模型的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各个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人体器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所认识的器官。
2.呈现(10分钟)介绍人体各个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展示图片和模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体器官的认识和看法。
教师可以给出几个讨论话题,如:“你觉得哪个器官最重要?为什么?”、“你认为人体器官之间是如何相互配合的?”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4.巩固(10分钟)学生动手制作人体器官模型,加深对器官结构的理解。
教师可以提供制作模型的材料和指导,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教科版科学四上《身体的结构》精备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身体的结构》精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四上》的《身体的结构》一课,主要介绍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明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结构,认识各系统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探索人体内部的奥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身边的人体结构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人体内部结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进一步拓展对人体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及其功能;2.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奇妙之处;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难点:对人体内部结构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思考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体结构的相关图片和视频;2.准备人体模型或拼图;3.准备讨论问题和思考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婴儿出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人体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课《身体的结构》。
2.呈现(10分钟)展示人体各个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的结构。
引导学生关注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操作人体模型或拼图,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人体的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小组内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结构与生活、健康的关系,举例说明人体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以上是针对《教科版科学四上》中《身体的结构》一课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身体的结构》备课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身体的结构》备课设计庆元县江滨小学吴丽珍一、教学内容分析:《躯体的结构》要紧由三个活动组成,一是观看躯体的外部形状,二是观看躯体内部有什么,三是躯体如何样工作的。
在教学过程中,用文字描述记录和出现观看结果,学会和同学交流,并相互评判,在评判中猎取和巩固新知;观看内部要紧是启发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估量躯体内部有什么,期望通过看、摸、听等多种感官的亲历活动,激发它们观看和认识自己躯体的爱好,对自己的躯体有一个总体概略地了解,同时培养学生充分运用感官进行观看的适应和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以直截了当爱好为主。
在生活中,他们差不多观看过自己的躯体,但这种观看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向更深层次研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人的躯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明白人体外形的特点和人的许多功能紧密相关。
2、过程与方法能用多种方法观看人体的特点;用文字描述记录和出现观看结果,学会和同学交流,并相互评判,在评判中猎取和巩固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人体差不多组成的观看中,发觉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能联想人的躯体假如左右不对称,生活中将会如何样,提高想象能力。
体验躯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躯体,关怀和善待躯体有残障的人。
引起对自己躯体的爱好,激发进一步探究和发觉人躯体特点的欲望。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注重表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依照学生的求知需要有机地整合单元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他们自觉地建构关于人躯体特点的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者和发觉者,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进展。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观看记录表百宝箱(笔、橡皮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躯体特点有关)1.师:同学们都明白青蛙是捕虫的能手,同学们,青蛙什么缘故会有这些专门的本领呢?2.师: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来假装爱护自己。
小学科学四年级《身体的结构》备课教案

身体的结构一课时一、画龙点睛: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二、教学目标: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3、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过程与方法:1、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身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
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
教科版科学四上《身体的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身体的结构》教案“躯体的结构”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第四单元“我们的躯体”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
在这一课中,要向学生们介绍关于躯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躯体的外形划分和依照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引出深入的摸索。
观看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本课要紧有两个要紧活动:第一个活动:“观看我们的躯体”,学生要通过观看和讨论提出人体从外形上看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有什么特点?内部有什么?第二个活动:“躯体如何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躯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利用气泡图的方式,把多个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形表现出来。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曾经学习过“观看我们的躯体”,对人体的外部结构进行过初步的观看,但并未探讨过人体的内部有什么?躯体结构的不同划分方式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浅显的,探究的途径也是比较简便的,只要方法得当,学生对这些内容会有专门高的探究爱好,也将会由此获得比较丰富的认识,进展他们的观看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依照外观特点能够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假如依照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人体的外部特点能够直截了当观看,内部的特点能够借助一些工具观看。
过程与方法:1、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看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躯体内部的结构。
2、依照观看目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看结果区分开,保证观看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躯体感爱好,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策略:本课要紧围绕观看和体验活动开展探究学习。
以小组合作为要紧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
以教师的评判语言鼓舞、唤醒、鼓舞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依照观看对象的不同,选择有效的观看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气泡图的分析,明白得依照功能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的结构(精备—小学科学研修班南田镇小公开课教案)
一、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过程与方法
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根据观察目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三、教学重点: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选择有效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气泡图的分析,理解根据功能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四、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围绕观察和体验活动开展探究学习。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
以教师的评价语言鼓励、唤醒、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五、教学准备:气球、糖果、人体内部结构图。
六、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小朋友们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
你们认识我吗?
预想生:不认识。
师:那我得自我介绍一下。
(师板书:叶俊杰)你们应该怎么叫我?
预想生:叶老师。
师:还可以怎么叫呢?(生默然,师指着名字)谁敢叫我的名字?
预想有人敢叫的话,马上应声“到”,没人敢叫出现冷场的话,就指着自己的名字问:有人愿意吗?
生:(大声)叶俊杰。
师:(立正)到。
师:还有谁愿意这样叫?
预想会有更多的学生叫
师:大家一起来吧
生:叶俊杰。
师:(双手抱拳)在下便是。
师小结:名字是给人叫的。
你们可以叫我叶老师,也可以对我直叫其名。
这不是没礼貌,因为我是你们的大朋友。
总之,你们想怎么叫就怎么叫。
师:大家知道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吗?
生:不知道。
师:那老师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身体的结构”(板书)。
(开场白时间要简短,目标要贴心:真心诚意地做学生的朋友;设计很简洁,但功能不一般,一个“立正到”一个“双手抱拳在下便是”,包蕴着尊重、信任、激励、关爱与温暖。
不要把开头搞的太花哨,抓住关键直奔主题,按照“观察身体外形——身体的内部——身体的工作”的顺序,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必要的时间基础。
尽量简约导入时间,缩短第
一、第二个的活动时间,把重点放在第三个活动上。
)
2.揭题:身体的结构
3.观察人的身体外形
师:今天老师免费为大家当一回模特,观察下老师身体的外形,你会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
预想生:从头到脚或者从上到下?
(避免接下去外形汇报时没有按照顺序来汇报,让学生明白观察的有序性。
)师:那就请同学们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用简单的圆形和长方形画出老师的外形,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我请最快的三位同学展示。
(为什么一分钟,虽然是个小细节,我觉得一分钟可以避免学生把身体外形往细节处话,第二也让学生意识到效率问题,为接下去的探究活动节省时间。
)
交流展示,学生的前概念
师:他们都画了哪些相同的地方?漏掉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头、颈、躯干、四肢)
特别颈部容易漏掉,教师这时要特别强调注意一下。
体验活动1:我说你做
师:我说一句话,你们做一个动作,可以吗?点点你的头,转转你的颈,举起你的上肢,跺跺你的下肢,摇摇你的躯干。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身体外形的组成及特征,个人觉得这个活动非常好)
师:大家也活动筋骨了,接下来出到填空题考考大家,我的身体有左()右()。
生汇报:如左手右手,左脚右脚等
(很自然的引导学生发现人体的对称性。
)
师:人体的对称性有什么作用?
体验活动2:同桌之间互相系红领巾,一个同学用双手,一个同学用一只手。
请两个同学,一个同学一只脚站立,另个同学双脚站立,一起想后转。
学生交流体验到的现象
小结:人体的对称性让我们保持平衡,让我们更加的方便。
关爱残疾人教育
3.观察身体的内部
师: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序的,刚才我们观察了外部,现在我们应该观察哪里了?
师:你会用什么方法观察?(如果学生说不出方法的话)
师追问:我这里有个黑袋子,让你们猜里面有什么东西?你们会用什么方法?
预想学生:看,摸,闻,摇起来听听等。
师:这个黑袋子就像我们人体身上的皮肤,把里面的一些内脏器官都给包起来了,所以我们也可以用这些观察方法来感觉推测内部的组成。
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4.身体是怎样工作的
师:那我们的身体是怎么样工作的,引我们常常的写字这个动作为例,我们身体都有哪些部分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气泡图表示)
可追问:你们在写字的时候呼吸停止了吗?心跳停止了吗?那它们有参与吗?
师:老师为同学们选了吹气球,原地跑步,吃糖果,深呼吸,这几项活动,随机发给大家,请同学把气泡图完成
(这几个活动的安排,隐含的意义是人体的工作是分功能的,有负责运动的器官,有负责笑话的器官,有负责控制和协调的器官,有负责血液循环的器官,有负责呼吸的器官等。
)小结:人体不仅仅能从外形上划分,也可以从功能上划分,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
5.总结,布置作业
6.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身体的结构
外形:头、颈、躯干、四肢
推测身体内部的组成方法:看、听、闻、摸
一项运动需要多种身体多个部分的共同参与
身体一个部分可以参与到多项身体活动中去
7.教学反思:在这一课中,要向学生们介绍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引出深入的思考。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引入部分,我曾经考虑过很多方法,一直在想如何既能简洁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什么魔术、图片、录象、实验等,以前我也是这样想和做的。
后来觉得课初的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根本就不需再去刻意激发兴趣。
而且,一开始若把兴趣完全激发,若后面没有更吸引人的活动,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失落心理,严重影响后面的学习效率。
我安排了3个观察活动,按先后顺序分别是“观察身体的外形”和“观察身体的内部”再到“身体的工作”。
从易到难,符合教学规律。
而且我觉得这三个活动要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这样才能节约出活动时间,放在活动三身体是怎样工作上,但在这些活动中,都必须让学生在观察结果的同时要注意关注过程。
不足:在活动二这个环节中,自己没有把表格的意图说明白,因此学生在记录的时候弄不清楚该写什么,因为一定要注意除了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指导外,也要对学生进行记录数据的指导。
活动三虽然学生做了很多的体验活动,我也在活动的选择上思考了一番,选择了不同的活动,其中预想就是能让学生感知到人的身
体有负责运动的器官,有负责消化的器官,有负责指挥协调的器官,但是也是在记录气泡图出现问题,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学生活动有余,思考不足,没有让学生感知到身体的结构除了按外形来分外,还可以按照功能来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