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监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监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量也在逐年加大,要想保证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完善公路监理制度,促进公路工程和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对此,有关教育部门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为国家的公路工程建设事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文章从当今高等职业教育中《公路工程监理》课程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改变教学策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从而推动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公路工程监理》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策略
前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前者注重专业技能和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后者则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成为学术型人才。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对公路工程的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对此,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开办了《公路工程监理》课程,具体让学生对公路建设中的工程监理和项目审核进行学习。
但当前公路工程监理课程存在教学方案不完善、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再加上高职学生具有的学习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特点,更加大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对高质量公路建设人才的培养难度。
对此,应该及时转变公路工程监理课程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一、《公路工程监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对《公路工程监理》课程安排的教学时间太少,往往少于32课时,这对提高学生的公路工程专业知识水平是十分不利的。
在我国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公路的建设量大大增加,相关技术人员为了应对日渐繁荣的市场经济,及时更新了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理念;在保证工作质量的
前提下,将环保材料作为公路建设的主要原材料,避免项目工程的开展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利用高科技设备实施公路后期的修补工作。
在这种新环境下,《公路工程监理》课程的内容大大增加,不仅会加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负担,而且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任务也会变的异常艰巨。
假如相关课程的教学时长过少,就会影响课程的正常进度,学生无法及时地学习到公路工程监理的专业知识,既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和综合水平的提高,也违背了新时代背景下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
2.授课方式过于单一
大多数教师在《公路工程监理》课程的课堂上只采用讲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使教师无法将课程中晦涩难懂的知识讲得清晰透彻。
课堂气氛调动不起来,不仅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从而不能集中精力进行课上学习,而且因为教学效果不佳,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削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课程的正常开展,不利于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
3.不注重课程学习的实践活动
一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只注重学生对《公路工程监理》课程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无法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得不到实现,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减小了公路工程监理课程开展的实际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无法在第一时间向国家上交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阻碍了公路工程的建设和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公路工程监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应该纵观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局,深入研究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并及时发现两者的关联性。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相应的课程标准和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学会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从而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对《公路工程监理》课程的教学要求。
1.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时间
面对内容丰富、知识涉及范围广的《公路工程监理》课程知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精简,适当去除教学实际意义相对较小的知识,加大与专业知识关联性强的知识的篇幅,从而在院校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促进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种解决办法是在保证专业的其他学科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公路工程监理课程的教学时间,将原来的32课时延长到40课时甚至更长,或者让学生分阶段进行《公路工程监理》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最基本的时间保障。
在大一开设较为简单的公路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例如大学体育、基础监理理论、道路与桥梁、英语、大学生职业教育指导与规划等,在大二开设专业难度较高的课程,比如合同管理、公路测量和勘探、工程项目成本预估、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等,在大三上半学期开设公路工程的监督与维护、项目成果汇报、职业道德素养等,最后选择合适的公路工程建设单位让学生外出实习,真正实现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融合,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促进公路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开展和我国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2.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1)教师在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中,除了采用讲述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列举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公路工程监理课程知识进行理解。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过硬的教学水平。
教师应该通过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深入分析教学案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例如,在进行关于青藏高原公路建设的课程讲解时,应该将课程中出现的公路在极低温度下的建设难度、注意事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仔细讲解,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对课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由此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疑点难点,同时开拓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把“课程思政”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对教师而言,不仅要教会学生公路工程监理课程的基础知识,还要及时更新落后的教育观念,把正确的道德观传递给学生,引导学
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从而全面发挥教师在国家教育事业的作用。
(2)如今,我国科技水平发展越来越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给国家教育事业也带来了福音。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课前制作好的课件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可以将音效、动画、图表、视频等增加到课件中,使课程效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了趣味性,从而调动了课堂学习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服务水平。
3.增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师在公路工程监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专业书本知识的教学,则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增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不仅如此,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向专业人士请教,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由此可见,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公路监理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效率,又可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公路建设人才。
三、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就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公路监理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将公路工程的课程特点与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实现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目标,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惠英.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分析[J].职业时空,2011(3).
[2]蒋丽珍.高职高专公路工程监理实践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职业时空, 2011.(3).
[3]唐智彬,石伟平国际视野下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 2012,(3):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