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河南省市级优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2、教材分析:《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4.1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种群的特征”,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2.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

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

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2.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列举种群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3【课时安排】 1课时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问题逐步解决。

教学内容是按照教材顺序安排的,采用先阅读再分析探究后归纳总结的模式。

4、授课过程
(一)种群概念:由此过度引入本节课
1. 生答定义
2. 师生共同提炼概念要点:①一定地域内②同种生物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出示学习目标并展示自主学习内容
1、种群有哪些特征?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哪些?
(四)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的数量。

探究: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由学生阅读课本,讨论,总结,试着回答相关问题样方法:适用范围,样方数量的确定等。

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操作过程,计算公式,注意事项等。

看课本62-63页自主学习
1)出生率和死亡率:概念、表达方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2)迁入率和迁出率:概念、举例
3)年龄组成:概念、类型、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4)性别比例:概念、类型、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指导学生看书,找到有关概念。

2、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有何意义?你现在能理解我国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了吗?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总结: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通过思考和解决强化知识,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4、年龄组成:什么是种群的年龄组成?包括几种类型?图形如何?分别有那些特点?你能设计一个表格来反映吗?研究意义如何?
巡视,指导学生,特别是画图表,纠错,点评。

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讨论,画图表,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总结:年龄组成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年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5、性别比例:讲述: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种群的性别比例可分为三种类型:雄多于雌;雌雄相当;雌多于雄。

设疑:你能就三种性别比例类型举例吗?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何影响?
介绍有关应用:生产上常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解、记忆,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回答:
(1)雌雄相当:高等动物。

(2)雌多于雄:人工控制的种群如象海豹。

(3)雄多于雌:社会性昆虫如家白蚁。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就会下降,种群密度就会明显降低。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讨论: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害虫雄性个体可以减少害虫的数量,是什么原理?由学生讨论后作答。

6、探究: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关系如何?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答案。

(五)种群的空间特征
1、定义
2、种类
5、课堂小结:
1.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么?(种群密度)
2.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出生率和死亡率)
3.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年龄组成)
4.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什么?(性别比例)
6、巩固练习:由学生个别和集体作答相结合来完成。

7、谈谈收获:及时小结,强化记忆,较好地掌握有关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总结:任何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最终都要落实到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上。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的最直接因素。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注意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