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华东理工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上海的国家重点大学,其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拥有卓越的声誉。
攻读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研究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一、入学要求1.学历要求:申请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备本科学历,获得相应学科的学士学位。
2.学术要求:研究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能够适应所选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要求。
3.英语要求: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应通过华东理工大学指定的英语能力测试。
二、学制和课程要求1.学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其中前两年为学习阶段,第三年为研究和论文撰写阶段。
2.培养目标: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扎实专业基础的高水平科研人才。
研究生期间需要完成规定的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并通过学位评定程序,获得硕士学位。
3.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设置旨在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具体课程安排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而定,一般包括学科前沿讲座、研究方法与实践、学术讨论等。
三、导师选择和指导1.导师选择:入学后,研究生需要选择指导教师进行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指导和实践指导。
2.研究生导师应具备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同时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充分的责任心和热情。
3.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定研究生的学习计划,并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提供学术指导和帮助。
四、科研训练和学术活动1.科研训练:研究生期间将参与科研项目,并通过参与实验、研究、调研等方式培养科研能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2.学术活动:华东理工大学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议、学术报告等学术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五、学位申请和论文撰写1.学位申请:研究生完成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后,可以申请参加学位评定。
申请学位评定需要满足学校规定的学业要求和学术要求。
华东理工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规定

华东理工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规定校研〔2014〕75号(1993年6月制订,2014年7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港澳台地区)(以下简称“硕士生”)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硕士生选拔的科学性、公平性、安全性,切实保证硕士生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招收硕士生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科学选拔、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三条学校设置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执行教育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下达给学校的招生规模和计划;领导、协调我校硕士生招生工作;制定和审批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指导全校硕士生招生录取工作。
第四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研招办”)在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硕士生招生工作,其具体职责是:执行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办法以及学校相关具体规定;负责编制硕士生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目录(简章)、招生宣传资料;负责报考咨询和研究工作;组织命题、考试、考核、评卷、复试、录取及体检等工作。
第五条各院(系)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指导小组,由院(系)主管领导任组长。
其主要职责为:负责对本单位硕士生招生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负责组织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命题、阅卷、评分等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复试方案、内容、要求、程序和评价评分标准等。
第三章考生报名与资格审查第六条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为:公开招考、推荐免试两种形式。
第七条报考我校硕士生的考生须在教育部指定网站报名,具体参见当年公布的《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港澳台地区考生报名和考试的时间及地点均由国家教育部统一指定,具体参见当年公布的《华东理工大学面向港澳台地区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校研〔2014〕73号(1985年6月制订,2014年6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授权,学校授予的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及专业学位授予。
授予学位专业或领域的申请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条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各级学位所要求的学术水平者,都可以按照本细则的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二章学士学位第四条符合本细则第三条规定的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本科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达到下列条件者准予毕业。
(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五条符合第四条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决定授予学士学位,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的具体要求详见《华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第三章硕士学位第六条符合本细则第三条规定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具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修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同等学力人员还需通过全国水平考试)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符合学校申请硕士学位要求,达到下列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第七条硕士学位的授予工作定期进行。
第八条硕士学位的课程学习和要求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必须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通过规定的课程学习(同等学力人员还需通过全国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和取得规定的学分。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1985年6月制订,1991年1月、1994年6月、1995年3月、1998年7月、2001年7月、2002年10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和完善研究生的学籍管理,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本校接受学历教育的研究生。
第三条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原则是:围绕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任务,坚持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为主,充分调动研究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第四条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第五条新生凭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和学历证明,在规定日期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
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到者,须凭有关证明请假。
第六条除单位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不转户口、档案外,外地籍学生要将户口、组织关系迁入本校。
第七条在健康复查中发现患有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经校医院证明,在短期内可以治愈的,由本人申请,所在学院负责人签署意见,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
报到时怀孕超过四个月的女研究生,暂缓报到,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不享受在校研究生的待遇,并应于下学年开学前向所在学院提出入学申请。
因病保留入学资格的,应同时附县级以上医院康复证明书,经校医院复查合格者,报研究生院审核同意,方可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第八条新生入学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研究生院批准,取消其入学资格:1.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超过两周不报到者;2.在三个月内健康复查中,不符合国家招生体检标准者;3.保留入学资格期满的新生,逾期不办理申请入学手续者,或虽申请入学但经复查不合格者;4.在报考过程中有徇私舞弊行为者,或入学前有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严重道德问题不宜入学者,一经查实,不受时间限制,即取消学籍,予以退回。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方案Materials Processing Engineering080503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建于1993 年,1993 年开始招收硕士生,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
本专业设有高分子材料系、无机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材料实验中心,拥有材料加工、材料结构分析等多种设备,主要研究有:材料成型加工、反应性加工、聚合物合金、材料结构与性能、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技术、导电材料等。
一、培养目标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材料成型加工、反应性加工、聚合物合金、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材料深加工技术、导电材料、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材料在高、新技术上的应用和发展动向,能够创造新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进行材料加工工程研究能力,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组织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1.材料成型加工工艺与技术研究成型加工工艺条件与材料结构、形态和性能的关系,运用计算机模拟和优化加工工艺,对材料或制件进行改性和高性能化。
2.反应性加工跟踪研究快速反应过程动力学、结构形态的发展、流变行为等,优化配方和加工工艺条件,以制备高性能的材料或制件。
3.聚合物合金研究多组份、多相聚合物材料优化技术和方法,制备高性能聚合物合金。
4.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研究晶态或非晶态材料结构、织构与材料宏观物理性能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定量或半定量化。
5.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技术研究淬火、退火等深加工技术对非金属材料结构、织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深加工技术以实现材料物理性能的改善。
6.导电材料加工研制与开发具有导电性的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技术,以满足新产品的应用要求。
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 5年。
课程学习应在前4个单元内完成,其中专业必修与选修课在前2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 5年。
华东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9 学分,6 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位课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华东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工程领域(代码:085237)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2015 年 6 月修订
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领域依托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两个专业和设计学硕士点。我校工业设计 和产品设计专业开设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拥有一批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 教授八名,副教授十六名,硕士生导师二十三名。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以工业设计专业理论为基 础、以设计创新为导向的教学风格。我院教学和实验设施全面,配备有艺术工学实验中心、数字媒体实验 室、成型工艺实验室、协同设计创新中心等。并设有设计与艺术研究所、旅游与会展研究所、居住形态与 城市文化研究所、广告与品牌文化研究所、USRP 创新教育基地,配有为专业研究的资料室。为经济社会输 送了一大批设计中坚力量和高级设计人才。
七、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业设计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实际工程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 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科学技术人性化研究或技术转化方案 研究、软件界面设计或应用软件开发、设计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 综合运用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体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具 有先进性、实用性。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 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需经所在工程领域的领导小组和 双导师审核通过。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工程硕士从事毕业论文的工作内容、所取得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华东理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 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知识产权归属。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参照《华东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的统一要求》。 2、论文评审与答辩 (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 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 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二)攻读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 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三)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 2 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 应由 3~5 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 3、学位授予 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经审核通 过,获得本领域工程硕士毕业证书。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授予其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华 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
华东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暂行规定

华东理工大学文件校研〔2014〕70号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学校和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论文评阅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特制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暂行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7月25日内发:各学院、所,机关各部门,奉贤校区管委会,金山科技园管委会,后勤—1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2014年8月14日—2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暂行规定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学校和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论文评阅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现将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等规定如下:一、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一)所有学位申请者的学位论文(不含军工保密论文及外国留学生论文)在按正常程序送审、答辩前,必须在本校进行首次重合率检测。
所有申请者不能提前通过其他非本校授权账户自行检测。
(二)如论文作者被检测系统识别出已在校外通过其他途径自行检测的,则被视为第一次检测不合格。
检测不合格的学位申请者,至少半年后方可重新申请检测。
(三)对文字重合率<30%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在参考检测报告并确认无学术不端问题后,可按正常程序组织学位论文送审。
(四)对文字重合率≥30%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须参考检测报告并全面审查学位论文后,根据以下具体情况作出处理:1. 指导教师应指导研究生认真修改学位论文,对修改后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须对文字出现重合率较高的部分及其修改情—3 —况作出说明,并向所属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书面报告,报告须由指导教师本人签名。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认后,应当再次进行检测,复检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送审。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工本科专业原为抗生素工学专业,建于1954年,1980年改为生物化工专业。
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9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点,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本专业背靠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生物化工系、生物化学研究所,配有各种全自动发酵罐、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主要研究领域有:采用基因重组微生物及非重组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优化,动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及过程优化,组织工程,生物催化,代谢工程,生物反应过程的检测、模拟和控制,海洋生物技术,环境生物工程,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过程的放大,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等。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的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掌握应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生物反应器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化过程检测与控制等生化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熟悉生物工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进行生物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硕士生的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
三、研究方向1. 生化反应工艺与工程。
2. 生物反应器工程。
3. 生化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
4. 生化分离工程。
5. 细胞培养工程。
四、培养计划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组及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等。
五、课程设置(一)总学分本学科硕士生应完成不少于29学分的课程学习,一般在入学后的3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提倡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提高创新能力。
华东理工研究生管理规则

华东理工研究生管理规则
首先,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则涵盖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业要求、学术道德、奖惩制度等方面。
在招生方面,规定了招生计划、招生条件和程序等内容,确保了招生的公平和透明。
在培养方面,规定了研究生的学习期限、学分要求、课程安排等,以确保研究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科研能力。
其次,研究生管理规则还包括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要求。
这些规定主要涉及学术诚信、学术研究的规范性等方面。
研究生被要求遵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同时要尊重学术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学术权益。
此外,研究生管理规则还包括了研究生学业评定和奖惩制度。
学业评定主要包括研究生的考试成绩、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等方面的评定标准,以确保对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进行客观评价。
奖惩制度则是为了激励研究生努力学习和科研,同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以维护学术秩序和学校的声誉。
总而言之,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则是为了保障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这些规则
涵盖了招生、培养、学术道德、奖惩等方面,旨在培养优秀的研究生,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术进步。
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1986年制订,2005年8月第6次修订为了发展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提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根据国家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硕士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各学院、学科根据自身特点,按照一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硕士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求做到: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
2.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3.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的专业知识。
至少学习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科学、技术研发能力,具有较好的管理工作的能力。
4.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
5.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硕士生的学制为2-2.5年,一般为2.5年,根据自愿和鼓励原则,条件成熟的部分学科可实行2年制。
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
三、研究方向硕士学位授予的一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应设置相应数量(每个二级学科不超过4个)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应适应国家建设对人才结构需要,适应学校学科规划和发展的需要,把握学科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体现本学科的实际情况。
研究方向应具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并注意根据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有计划地进行调整。
四、培养计划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组及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等。
五、课程设置和学习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可以具备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华东理工研究生管理规则

华东理工研究生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研究生的管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华东理工大学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华东理工大学各研究生院系及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的研究生的管理。
第三条研究生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诚信,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学术造诣。
第四条学校研究生院系应当加强对研究生成长过程的管理与服务,为研究生提供健康、安全、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五条研究生院系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及服务工作,并配备专职辅导员和管理人员。
第二章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第六条研究生招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择优选拔,公开、公平、公正。
招生工作要确保招生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七条研究生导师要严格履行研究生导师的责任,尊重研究生的人格尊严,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指导。
第八条研究生导师要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研究生成长规划,指导其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第九条学校对研究生进行全面培养,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科前沿动态和市场需求,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第十条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是体系,完善研究生课程设置,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第三章研究生学业管理第十一条研究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学习纪律,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和科研项目。
第十二条研究生要按时完成各项学业考核和学科竞赛,认真执行学术规范,如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等。
第十三条学习期间,学校要对研究生进行定期学业成绩考核,对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奖励,对成绩较差者进行矫正和帮助。
第十四条研究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后,必须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纳入研究生管理系统。
第十五条学校要定期组织研究生学业管理考核,对学业不合格者进行严肃处理。
第四章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管理第十六条研究生要遵守学术规范,树立正确的科研道德观,对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生物工程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学科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学两个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原名生物化学专业)建于1972 年,1990 年开始招收硕士生。
本专业设有应用生物学系、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技术实验中心。
拥有HPLC、荧光成像系统、荧光分析系统、高速冷冻离心机、凝胶成像系统、蛋白电泳及电转移系统、发酵罐、酶标仪、PCR 等研究教学设备。
主要研究领域有:酶及应用酶学、基因工程、药用生物技术、新型反义核酸药物、分子免疫、酶工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微生物学专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本专业拥有全自动发酵罐、尾气分析仪、高效液相分析仪、气相分析仪、毛细管电泳、双向蛋白电泳仪、质谱仪等专用仪器设备,长期从事微生物菌种选育和代谢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的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熟悉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进行生物学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硕士生的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
三、研究方向1. 分子生物学。
2. 酶及应用酶学。
3. 微生物生理学。
4. 工业微生物。
5. 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和应用。
6. 生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四、培养计划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组及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等。
五、课程设置(一)总学分本学科硕士生应完成不少于27学分的课程学习,一般在入学后的3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公共课10学分(微生物学二级学科)或7学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学位必修课4学分,专业英语1学分,学术讲座2学分,人文社科或管理类辅修课2学分,研究方向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微生物学二级学科专业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专业选修课不低于5学分。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811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年7月修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四个二级学科,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近年来,本学科瞄准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围绕复杂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和优化中凝炼的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工特色背景,在“工业过程建模、控制与优化”,“复杂系统控制理论”,“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理论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研究方向,已培养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1. 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
2. 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3. 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至少学习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其他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科学、技术研发能力,具有较好的管理工作的能力。
4.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
5. 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
、学制和学习年限硕士生的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
三、研究方向1. 工业过程建模、控制与优化2. 复杂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3. 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4. 故障检测、诊断及工况监控5. 生产计划与生产调度6. 系统工程7.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8.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四、课程设置和学习1. 本学科硕士生应完成不少于32学分的课程学习,一般在入学后的前4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2. 根据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的原则,硕士生可选修其他高校具有优势、符合本学科培养要求的课程。
经导师和学院核准后,学校承认校外学分。
硕士生可选修数学或其他同类学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选修课作为本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学分认可。
华东理工大学保研细则

201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是重要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为了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突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确保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我校201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如下:一、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生类别201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分校内录取和推荐校外两类。
其中校内录取分为硕博连读、学术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三种培养方式;推荐校外分为自由推荐校外和与校外对等互换两种。
被录取的校内推免研究生,其人事关系转入我校并在学校参加就业者,研究生第一学年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第二学年起按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执行;入学后人事关系不转入我校、不在学校参加就业的研究生全部为委托培养研究生,委托培养费用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已录取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可转为硕士研究生。
二、推荐免试研究生候选人成绩计算将推荐免试研究生候选人(以下简称候选人)大学前3学年必修课程平均成绩和复试成绩进行综合考察,按照综合成绩作为推荐免试研究生校内录取和校外推荐的依据。
综合成绩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一)报考校内免试研究生1.报考理工科专业候选人的综合成绩计算方法:综合成绩=本科必修课程平均成绩×40%+复试笔试成绩×40%+复试面试成绩×20%。
2.报考文科专业候选人的综合成绩计算方法:综合成绩=本科必修课程平均成绩×30%+复试笔试成绩×40%+复试面试成绩×30%。
(二)报考校外推荐免试研究生1.理工科学院候选人综合成绩计算方法:综合成绩=本科必修课程平均成绩×40%+复试笔试成绩×40%+复试面试成绩×20%。
2.文科学院候选人综合成绩计算方法:综合成绩=本科必修课程平均成绩×30%+复试笔试成绩×40%+复试面试成绩×30%。
本科必修课程平均成绩计算方法详见《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免试硕士研究生候选人推荐工作的实施细则》(校教[2010]28号文)。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设有化学系和制药工程系、精细化工研究所、药物化工研究所、工业催化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现有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 40 人(其中兼职导师12人)其中2人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人已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资助。
其中应用化学二级学科是国内最早从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
1996年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0年和2001年又相继被确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3年12月“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催化二级学科于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工业催化剂"硕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
1986年开始招收有机化工(工业催化方向)博士研究生,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
设有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室、环境催化研究室、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催化研究室和催化剂制备工程研究室。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
本学科的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现代实验合成技术、产品表征的现代研究方法及技术;熟悉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技能和总结归纳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化工生产工艺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研究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初步的计算机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熟练地进行文献收集和交流;具有较好的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的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多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健康的思想和体魄,良好的社会主义法制精神,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高效发展;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专业所在院(系、部)
研究生姓名
学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入学日期
填表日期
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制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四份。
专业所在院(系、部)、研究生部培
养科、指导教师、研究生各留存一份;
二、本培养计划由指导教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
研究生的原有基础和具体情况出发,在聘任前完成;
三、培养计划中所修课程,研究生可以根据开课情况和个人能力调整具体修
课学期;
四、表中的“课程类别”只需在有关栏内打“√”记号;“教学形式”需填
写每种形式的学时数;
五、表中的“必要教学环节”需根据所选择的学制,按要求规定应填写最晚
完成的时间;
六、表中“选修课”的内容必须填写本人选修的课程。
选修的本科阶段课程
不填学分;
七、本培养计划作为指导教师任期考核的依据之一,同时也是作为研究生完
成培养计划的依据。
课程安排
必要教学环节
论文安排。
华东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专业学位学制为 3 年,培养年限为 3-5 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 5 年。
1/5
三、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 重要。
(一)课程学习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 途径。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 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
400/4 400/4
依据工 作经历
必修
邓卫平 邓卫平
备注:不具有 2 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必须修满 8 学分;具有 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须 提供相应材料)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必须修满 4 学分(选专业实践 2),同时要求在专业基础课、选修课模 块中各加选 2 学分。
√
√ √ 徐君蔚等
16/1
√
王荣发
16/1
√
黄时进
16/1
√
陈荣
32/2
√
张晓东
32/2
√ √ 汪金爱
16/1
√ √ 朱姝
至少
16/1
√√
汪军
选修
32/2 2 学分 √
周伟
16/1
√
陈万思
16/1
√ √ 瞿炎辰
16/1
√ √ 杨桂菊
16/1
√
√
刘金祥
16/1
√
徐玉兰
4/5
4. 专业实践(必修) 4- 8 学分 018F085235E059 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实践 1 018F085235E060 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实践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理工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1986年制订,2005年8月第6次修订
为了发展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提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根据国家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硕士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各学院、学科根据自身特点,按照一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硕士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求做到: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
2.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3.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的专业知识。
至少学习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科学、技术研发能力,具有较好的管理工作的能力。
4.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
5.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2-2.5年,一般为2.5年,根据自愿和鼓励原则,条件成熟的部分学科可实行2年制。
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
三、研究方向
硕士学位授予的一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应设置相应数量(每个二级学科不超过4个)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应适应国家建设对人才结构需要,适应学校学科规划和发展的需要,把握学科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体现本学科的实际情况。
研究方向应具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并注意根据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有计划地进行调整。
四、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组及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
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等。
五、课程设置和学习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可以具备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具体要求如下:
1.总学分
理工科≥27学分,一般在入学后的2个学习单元(一个学期)内完成。
文科≥32学分,一般在入学后的3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为给研究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提倡研究型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应适当减少课堂学时数,每门课的学时一般不超过32学时,学分不超过2学分。
学位课中数学课、一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平台课程的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但一般不超过48学时/3学分。
2.学分分配
理工类硕士研究生学分分配表
培养要求的课程,经导师和学院核准后,学校承认校外学分。
鼓励研究生选修其
他学科的课程作为本学科的专业选修课程。
4.课程设置表中设置的课程有一定的选修空间,研究生一旦选定某门课程,则必须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考试不及格或无故缺考者,在学习年限内可有一次重考机会,重考与它届研究生同卷同堂进行,不再另行安排补考。
参加重考前一个月须到研究生院办理重考手续,取得考试资格。
重考仍未通过或学习年限内仍然不参加考试的,予以退学。
六、中期检查
1.硕士生中期检查在第2学期末或第3学期初进行,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
2.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学分和成绩、思想表现和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和论文开题报告。
七、提前攻博
为使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鼓励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提前攻博。
提前攻博的相关条件和实施办法按照《华东理工大学关于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
八、论文发表
按《华东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暂行规定》执行。
各学院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要求。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1.基本要求
(1)硕士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
(2)从事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3)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4)学位论文要求选题新颖、概念清楚、立论有据、分析严谨、计算精确、数据可靠、言简意赅、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5)论文工作初期作开题报告;论文进行过程中,硕士生应至少向导师组作一
次论文中期进展汇报,接受导师组对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其中学位论文正文字数要求参照《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6)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参照《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的统一要求》。
2.开题报告
硕士生应首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重视文献知识产权,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3.论文内容
(1)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
(2)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
(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5)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必须明确指出,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本人的具体工作。
4.论文内容知识产权
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的工作内容、所取得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华东理工大学。
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知识产权归属。
十、学位授予
凡通过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及导师组审核,认为论文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可以组织论文评阅、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