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2相互作用课件 沪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页,共13页。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是万 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重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三种常见的力
弹力
重心
定义 相关因素

摩擦力
互 作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页,共13页。
一、知识特点 本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是整个物理学的核心内容,有如 下特点: 1.从力的概念(gàiniàn)出发,通过研究重力、弹力、摩擦 力,逐步认识力的性质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时所遵守的平行四 边形定则. 2.以受力分析为基础,以正交分解为基本方法研究共点力 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一页,共13页。
1.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Ⅰ
2.形变、弹性、胡克定律(hú kè dìnɡ lǜ)
三年3考
3.矢量和标量

4.力的合成和分解

5.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年3考 Ⅰ
三年1考 三年11考 三年10考 三年2考 三年5考
第十一页,共13页。
2.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1)弹力是本章的重点,杆的弹力方向的确定是本章的难点.弹 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要注意形变量可以(kěyǐ)是伸长量,也 可以(kěyǐ)是压缩量;绳的弹力必定沿绳并且产生的是拉力,不可 能是支持力;杆的弹力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其方向要根据状 态进行具体分析. (2)摩擦力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结合具体的实例,判断摩 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摩擦力的有无,特别是静摩擦力,要注意结合 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
第二页,共13页。
1.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三种性质力的产生条件,掌握弹力、静摩擦力 有无的判断方法以及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 3.本章的重点是力与物体的平衡,尤其是摩擦力和物体的平衡两知识点, 往往与牛顿(niú dùn)运动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有时 还与电场及磁场中的带电体的运动相结合,题目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 能力要求也较高.
第九页,共13页。
二、复习方法及重点难点突破 1.复习方法 对本部分内容的复习应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方法及能力的培养 整体法、隔离法、分解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 法、图解法等是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复习时应通过具体实例 分析,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不同的方法,以培养和提高(tí gāo)学 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等.
第十二页,共13页。
(3)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关键(guānjiàn)是加 强受力分析训练,提高正确受力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整体法、隔 离法、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第十三页,共13页。
第十页,共13页。
(2)注意养成良好的受力分析习惯 受力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理解和掌握各 种常见力的基础上,多做一些(yīxiē)受力分析的习题,在练习 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受力分析习惯,提高受力分析的熟练性、 正确性、规范性. 受力分析时,对弹力和静摩擦力方向的确定要高度重视.静 摩擦力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力,它的大小、方向都会随其他 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分析静摩擦力时,应结合物体的运动状 态和牛顿定律进行分析.对于弹力应掌握各种情况下弹力的方向, 同时对杆的弹力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