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作文《____即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作文《____即景》
一、教学目标
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通过《____即景》这一习作训练,旨在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学生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景物的细节,提高观察力和感知力。
2. 掌握写作方法:学生需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以及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技巧。
3. 提升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景物的形态、色彩、大小及动态变化,并展开联想,使文章生动具体,情感丰富。
4. 增强自信心与分享意愿:通过习作的交流,学生应乐于分享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表达的快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二、题目解析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____即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将题目补充完整。
题目中的“即景”意味着眼前的、当下的景物,且这种景物在短时间内有所变化。
学生可以选取的自然现象包括风、雨、雷、雾、日出、日落等;自然景观则包括山水田园、荷塘湖泊、公园美景等。
通过细致观察这些景物的变化,学生将所见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
示例题目: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夕照即景
三、写作指导
1. 审题与立意
首先,学生需要明确题目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且便于观察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作为观察对象。
确定题目后,思考自己对这一景物的感受和情感,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2. 观察与记录
仔细观察:确定观察对象后,进行细致的观察。
注意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声音等方面的变化。
记录要点:用笔记或脑海中的记忆记录下景物的关键变化点,这些将成为文章的重要内容。
3. 构思与布局
确定顺序:根据观察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顺序进行描写。
如果是写自然现象,可以按时间顺序(如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如果是写自然景观,则可按空间顺序(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等)。
安排结构:文章一般包含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开头可以简单介绍观察的时间和地点,引出观察对象;主体部分详细描写景物的变化,注意突出动态变化和细节;结尾部分可以总结观察感受,升华主题。
4. 写作技巧
运用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描写景物,使文章更加立体生动。
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情景交融: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使文章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
5.修改与完善
初稿完成后,学生应仔细阅读并检查文章,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和完善。
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忙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四、重难点分析
1. 重点
细致观察与记录: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并准确记录下来,这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按顺序描写:无论是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学生都需要有条理地描写景物,使文章脉络清晰。
运用多种写作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2. 难点
抓住景物的动态变化:学生需要敏锐地捕捉到景物的动态变化,并用语言文字生动地表达出来。
情感融入: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如何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使文章富有感染力,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五、情境创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____即景》这篇习作,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1. 实地观察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户外观察活动,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作为观察对象。
如观察雨中的公园、夕阳下的湖面等。
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并记录下关键的变化点。
2. 多媒体展示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景物的变化。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景物的特点和变化过程,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景物的特点、变化过程、观察感受等。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启发、补充观点,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思路。
4. 示范引领
教师可以先写一篇示范作文,比如《晨雾即景》,通过这篇示范作文,向学生展示如何捕捉景物的细节、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以及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示范作文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写作范例,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写作要求和方法。
《晨雾即景》示范作文片段: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羞涩地躲在云层之后,大地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晨雾悄然而至。
我站在窗前,望着这片被轻纱笼罩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宁静与期待。
起初,雾是淡淡的,仿佛是大自然最轻柔的笔触,在天地间勾勒出一幅幅朦胧的画卷。
远处的山峦,在晨雾的轻抚下,变得柔和而遥远,宛如水墨画中的淡影,引人无限遐想。
树木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害羞的少女,轻轻遮掩着自己的面庞。
渐渐地,雾气浓了起来,四周的景色变得更加模糊。
我走出家门,踏入了这片雾的海洋。
脚下的路面,湿漉漉的,仿佛被晨露亲吻过一般。
我伸出手,试图
触摸这轻盈的雾,却只感受到一丝丝凉意和湿润,它们悄无声息地从我的指尖滑过,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四周的声音也变得异常清晰。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清脆悦耳,穿透了雾的屏障,显得格外动听。
近处,树叶上的露珠滴落的声音,宛如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
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和花草的芬芳,瞬间充满了我的胸腔,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终于挣脱了云层的束缚,金色的阳光穿透晨雾,洒在了大地上。
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被点亮了。
晨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消散,露出了它原本的模样。
山峦、树木、房屋……一切都变得清晰而生动,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洗礼,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我站在那里,望着这片重新焕发生机的世界,心中充满了感慨。
晨雾虽美,但它终究是短暂的;而生命,却如这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这份美好和感悟深埋心底,继续前行在我的人生路上。
5. 互动环节
在示范作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环节。
首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示范作文的感受和看法,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
然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示范作文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6. 写作实践与反馈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观察所得,开始自己的《____即景》习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
习作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互改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和进步,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情境的创设和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不仅能够掌握《____即景》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为自己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作文范例:晨曦即景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轻掀开夜色的帷幔,大地便悄然苏醒,迎来了它一天
中最温柔、最宁静的时刻——晨曦。
这不仅仅是一天开始的序章,更是大自然最纯粹、最动人的画卷。
今天,就让我用稚嫩的笔触,为您描绘这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晨曦即景。
天边,还挂着几颗不愿离去的星辰,它们闪烁着微弱而坚定的光芒,仿佛是在向即将来临的白昼做最后的告别。
渐渐地,一抹淡淡的蓝灰色开始在东方蔓延,那是晨曦的前奏,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拉开序幕。
在这宁静的蓝灰色中,一抹温柔的橘红悄然探出了头,那是太阳的先遣部队,带着温暖和希望,轻轻触碰着沉睡的大地。
这橘红越来越浓,越来越亮,仿佛是大自然最精湛的画师,在天边铺开了一幅绚烂的画卷。
随着太阳的逐渐升起,大地上开始弥漫起一层轻纱似的薄雾。
这薄雾如同害羞的少女,轻轻遮掩着山川河流,为它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心生向往。
薄雾中,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那是晨间最早的乐章,它们或在枝头跳跃,或在空中翱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着新的一天。
这些鸟儿似乎也被这晨曦的美景所吸引,纷纷驻足观赏,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当太阳完全跳出地平线,金色的阳光便洒满了大地。
此时的田野,仿佛被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辉,麦浪翻滚,金光闪闪,美得让人心醉。
农民伯伯们早已起床,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劳作。
他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锄头,在田野间穿梭忙碌。
他们的身影在金色的阳光下拉长,显得格外坚韧和伟岸。
田野间,不时有微风拂过,带来一阵阵清新的泥土气息和花草的芬芳。
这清新的空气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仿佛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随着这微风烟消云散。
农民伯伯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见证着大自然的奇迹。
随着阳光的普照,小镇也逐渐苏醒过来。
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开门迎客,热气腾腾的早餐摊前围满了早起的人们。
他们或匆匆赶路,或悠闲地品尝着美味的早餐,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晨曦中的小镇,显得格外宁静和祥和。
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房屋、忙碌的人们、悠闲的狗吠……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和繁忙,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活的悠闲。
走在小镇的街道上,你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那是教堂在为新的一天祈福。
这钟声悠扬而深远,仿佛能洗净人们心中的尘埃,带来一份宁静和安详。
你也可以看到老人们在公园里晨练的身影,他们或打太极、或舞剑、或散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健康和快乐的笑容,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活力。
晨曦,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之一。
它不仅带给我们温暖和光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希望和力量。
在晨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也可以看到人们勤劳和奋斗的身影。
晨曦教会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清晨,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时光。
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昨日经历了多少风雨和坎坷,只要心中有阳光和希望,就一定能够迎来新的明天。
同时,晨曦也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付出。
我们要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赐予;也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回馈社会。
七、教师点评:
这篇《晨曦即景》的作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晨曦这一自然景象的美丽与宁静,展现出了小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动人,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幅美丽的晨曦画卷之中。
首先,小作者能够抓住晨曦的特点进行描绘,从初醒的天边、轻纱似的薄雾、金色的田野与忙碌的身影以及晨曦中的小镇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晨曦的美丽与魅力。
同时,小作者还能够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晨曦的韵味和气息。
其次小作者在描绘晨曦的同时还能够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使得文章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景物描写上更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小作者通过晨曦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了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节奏感和连贯性使得整篇文章读起来流畅自然、一气呵成。
同时小作者还能够注重细节描写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和富有画面感。
比如,对农民伯伯们勤劳身影的描绘,对小镇上人们生活状态的刻画,都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晨曦中的那份宁静与和谐。
然而,作为一篇小学五年级的作文,虽然《晨曦即景》已经相当出色,但也有一些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另外,小作者在描绘晨曦美景时,虽然用了很多生动
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但偶尔也可以尝试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想象,使文章更具个性和深度。
比如,可以思考一下晨曦对于自己成长的意义,或者晨曦中所蕴含的哲理和启示等。
总的来说,《晨曦即景》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作文,小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晨曦画卷。
在未来的写作道路上,相信小作者会继续保持这份热爱和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对于教师而言,在点评这样的作文时,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保持对写作的热爱和兴趣,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和风格,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