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人性思想内化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舜明于庶物 , 察 于人伦 ,由 义行 , 非行f _ = 义也。(《 离娄下》 )
德 约束 ,因 “ 羞恶 ” 的 “ 羞” ,就 是 自己在 之 心 ,人 皆 有 之 ;羞 恶 之 心 ,人 皆有 之 ;恭 敬 之 心 ,人 羞 耻 、惭愧 、懊悔 ,并 有 歉 意 的一 种心 里 状 态 。这 种强 调 内在 的 皆有之 ;是 非之 心 ,人 皆有 之 。恻 隐之 心 ,仁 也 ;羞 恶 之 心 ,义 道 德约束 在儒 家思 想 中由来 已久 。孑 L 子 已开其 端 ,经 曾子 ,到 孟 三年 之丧 ” 时 说 “ 食 夫 稻 ,衣 夫 也 ;恭 敬之 心 ,礼也 ;是非 之心 ,智 也 。仁 义 礼 智 ,非 由外 铄 我 子 最后 完成 。孔 子在 与 宰予 论 “
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 , 犹其有 四体也。(《 公孙丑上》 ) 死。 ” 日 :“ 未知生 ,焉知死 ? ” (《 论语 ・ 先进》 ) 孟 子在说 明仁 义礼 智 “ 四端 ” 是人 自身 内在 固有 时 ,是基 于 孔 子对彼 岸或 难 以把握 的东 西 ,采取 很 理智 的避 而不 谈 的态 个假 设 的基 础 之 上 。他 先 设 定一 个 特 殊 的场 景 ,突然 看 到一 个 度 ,所 以儒家 思想 中并 没 有 提供 一个 像 西 方 意义 上 的宗 教 ,可 以
“ 君子所 性 ,{ _ 义礼 智根 于心 。 ” (《 尽 心上 》 ) 他认 为 这些 道 德 属 伦理 心理 以空前 的哲学深 度” ,并提 出 “ 羞恶 之心 ” 。 性本 于人 心 ,并 通过一 个假设 把仁 义礼 智 “ 四端 ” 与恻 隐 、羞 恶 、 2 外因对 人性 的约束 恭 敬 、是 非 “ 四心” 结合 ,完成 了人 性 内容 的 内化 ,如 : 从结 合外在 的道 德 约束 来 看 ,更能 显 出孟 子 提 出 的 内在 道 德 所 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 今人 乍见孺子将 入于井 ,皆有怵惕 约束在儒 家思想 中的 意 义。在 外 在 的道 德 约束 中 ,宗教 信 仰 提 供 恻 隐之心 ,非所以 内交 于孺子 之父母 也 ,非所 以要誉 于 乡党 朋友 也 , 的约束是 极其重 要 的 部分 ,而 儒 家思 想 中宗 教 性很 弱 ,这 透 过 孔
也 ,我 固有 之也 , 弗 思耳 矣 。( 《 告 子上》 )
锦 ,于 汝安乎 ” ( 《 论语 ・ 阳货 》 ) 。在是 否遵守外 在 的规范时 ,孑 L
孟 子 日 :“ 尧 舜 ,性之 也 ;汤武 ,身 之也 。……君 子 所性 ,仁 子诉诸 内在道 德 约束 ,即人是 否 心 安。 曾子 也重 视 内 在 的道 德 约 束 ,主要表现 在 自我反省上 , “ 曾子 曰 : ‘ 吾 日三 省吾 身 ,为 人谋 义礼 智根 于心 。 ”(《 尽 心上 》 )
的 内容 ,并通过 一个假 设把 仁义礼 智 “ 四端 ” 和 “ 四心” 结合 ,完成这 些道德 属性 的 内化 。这种 内化所 带来 的内在道德 约束 在儒 家 思想
中有重要 意义 。 关键 词 :孟子 ;人性 ; 内化
中图分类 号 :G 6 4 1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7 )1 1- 0 1 9 6 — 0 1
孟子 人性 内容的 内化 是 与 《 中庸 》 中的人 性 内容 天 命 观相 对 另一种 是外在 的 ,包 括社会舆 论 和来 自宗教 信仰 的约束 。 而 言的 。《 中庸》 中说 “ 天命 之谓 性 ” ,那 人性 的 内容 自然 都 是上 1 内因对人性 的 约束
孟 子把 道德属 性 内化 于人 心 ,形成 “ 四端 ”与 “ 四心 ” 的结 天赋 予 的。而孟 子却把 人性 的 内容看 作是人 自身 内在固有 的 , “ 这 就 是说 ,不 能 把 ‘ 义 礼 智 圣 ’这 些 道 德 品格 当作 服从 外 在 的 合 ,而 “ 四心 ” 中 的 … 羞 恶之 心 ’ 与 ‘ 恻 隐之心 ’是构 成 内在 道德 意识 的两个重 要来 源” 。尤其 是 “ 羞恶 之心 ”给 人 以内在 的道 ‘ 命’ ,而应 当作 内在 的 ‘ 陛” ’ 。这在 《 孟子》 一书 中多次 出现 :
孟子 曰 :“ 尧舜 ,性者 也 ;汤武 ,反 之也 。 ”(《 尽心下 》 )
而不 忠乎? 与朋友 交而不信 乎?传 不习乎 ? ”(《 论语 ・ 学 而》 )孑 L
孟子认 为仁 义礼 智 这些 道 德 属性 是 人 自身 内在 固有 的 ,而不 子 、曾子虽重 视 内在 的道 德 约束 ,但 并 没有 为 这种 内在 的道 德 约 是外 在赋 予 的 ,并 为 这 些 道 德 属性 找 到 了 内在 的根 据 ,即人 心 。 束找依 据 。而在孟 子这里 得 到完 成 ,不 仅直 接 内化 于人 心 “ 赋予
摘要 :孟子 在谈论 “ 性” 即 “ 人之性 ” 时 ,从 人 与其他 动物之所 以区别 的角 度 ,他 只把 “ 人 之所 以异于 禽兽 ” 的方面 看 作是 人 性 的 内 容 ;从人 自身所 固有 的角度 ,他虽看 到 “ 耳 目之欲 ” 等 自 然属 性和 “ 仁义 礼智” 等道 德属 性两个 方面 ,但他 只把道 德属 性为看 作 是人 性
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 ,无恻 隐之心 ,非人也 ;无 羞恶之心 , 非 子 的思想 可 以说 明 : 人也 ; 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 ;无是非 之心 ,非人 也。侧隐之心 ,仁 之 子 不语怪 、力 、乱 、神 。( 《 论语 ・ 述 而》 ) 端也 ;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 心 ,礼之端 也 ;是非之心 , 智 之 季 路问事 鬼神 。子 日 : “ 未 能事 人 ,焉 能 事 鬼? ” 日:“ 敢 问
百 家争 鸣
I
一 - 。 。 :-- : : : : : 器: :
浅 析 孟 子 人 性 思 想 内化 及 其 意 义
宋有博 ( 西北 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作者简 介 :宋 有博 ( 1 9 8 7一) ,男 ,汉族 ,甘肃靖 远 ,硕 士 ,西北师 范大学 ,马克思 主义基 本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