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75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将患者分为普通模式组和人性化模式组。

普通模式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人性化模式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

结果①人性化模式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著比普通模式组高,P<0.05;②人性化模式组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显著比普通模式组好,P<0.05;③人性化模式组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普通模式组低,P<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其手术并发症。

标签:人性化护理模式;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结直肠癌为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多行手术治疗,但术后生活质量低下,需加强护理[1]。

本研究就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75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将患者分为普通模式组和人性化模式组。

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直肠检查和内窥镜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

其中普通模式组共37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15例,年龄43~75岁,年龄平均值(54.73±4.28)岁。

体重42~74kg,平均(6
2.52±1.79)kg。

人性化模式组共38例,男患者25例,女患者13例,年龄43~76岁,年龄平均值(54.45±4.92)岁。

体重42~75kg,平均(62.19±1.63)kg。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普通模式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手术前常规准备,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生命体征的监测。

人性化模式组在普通模式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

①健康教育:针对患者文化水平、健康知识需求等采取不同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结直肠癌相关发病知识的讲解,说明手术治疗原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并满足其基本需求[2]。

②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并根据其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疏导,使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改变错误观念,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对焦虑紧张的患者,应给予音乐疗法、深呼吸、全身放松训练等促进患者身心放松,提升其手术信心。

③松弛疗法:指导患者进行头部放松,闭目,压紧舌头,将嘴唇紧闭,注意力集中于头部,两边面颊感到紧张,后松开牙关,逐渐松弛头部各肌肉,30min/次,1次/d。

指导患者进行四肢放松,两手握拳,或弯曲手腕,紧绷肱二头肌并耸肩,后伸展双腿,轻抬腿或脚趾朝上,同时勾起脚尖内翻,后逐渐松开,找到最舒适体位,保持全身肌肉松软[3]。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①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②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③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对本次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水平等的满意水平。

满分为10分,得分≥9分:非常满意;7~8分:比较满意;<7分:不满意。

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

1.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PSS21.0软件,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取χ2检验(均以百分比%表示),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采取t检验(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

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值低于0.05。

2 结果
2.1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比较人性化模式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著比普通模式组高,P<0.05,见表1。

2.2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比较人性化模式组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显著比普通模式组好,P<0.05,见表2。

2.3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人性化模式组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普通模式组低,P<0.05,见表3。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程序化、细节化、专业化护理措施,在护理前需进行全员培训,确保所有护理人员理解人性化护理理念、要求和特点,并提升护理责任感,关怀患者,将患者需求置于第一位[5]。

在人性化护理中,需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改变其错误认知,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并发挥家属情感支持作用[6,7]。

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后,因对疾病知识了解不足,可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对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后,可通过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其心理顾虑和焦虑感;通过松弛疗法,可有效放松患者身心,对其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有益[8,9]。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模式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著比普通模式组高,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显著比普通模式组好,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普通模式组低,说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其手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郸小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
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8):91-91.
[2]贺屏.人性化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7):6044-6045.
[3]杜鹃.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3(17):250-251.
[4]杨丽萍,刘钦志.人性化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14):260-261.
[5]吴秀华.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5(19):248-249.
[6]慕楠.人性化护理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5):195-197.
[7]Mocellin,M.C.,PastoreESilva,J.D.A.,Camargo,C.D.Q,.et al.Fish oil decreases 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 improving nutritional prognosis and plasma fatty acid profile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Lipids,2013,48(9):879-888.
[8]孙娜.人性化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14(z2):126-126,127.
[9]Eiber,M.,Fingerle,A.A.,Brügel,M.et al.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and multi-slice CT[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81(4):683-6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