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桓温第二次北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都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桓温第二次北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都是什么?
导语:桓温北伐,是东晋时期将领桓温分别于永和十年(354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及太和四年(369年)发动北伐北方十六国的战役。

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
桓温北伐,是东晋时期将领桓温分别于永和十年(354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及太和四年(369年)发动北伐北方十六国的战役。

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其余两次皆被击退,成效不大。

背景
永和七年(351年),后赵灭亡,后赵将领姚弋仲降晋,其子姚襄亦随父归降,皆获东晋遥封官职及爵位。

次年姚弋仲死,姚襄依从父亲遗命南奔东晋,驻屯谯城。

永和八年(352年),姚襄在谢尚兵败后退屯历阳,并大行屯田及训练将士。

然而因为殷浩忌惮姚襄,竟多次派刺客刺杀他,又派魏憬意图偷袭他,最终令姚襄决心叛晋。

永和九年(353年),姚襄就于殷浩北伐期间临阵叛晋,倒伐攻击殷浩,不但令殷浩北伐失败,更盘据淮河一带,在盱眙建立根据地。

永和十年(354年),江西流民郭敞等人在东晋侨置陈留郡的堂邑叛乱,捕掳陈留太守刘仕向姚襄归降。

因着临近东晋赖以自守的长江天险,于是令东晋朝廷十分震惊,立刻加强对京师建康的防守。

然而,姚襄没有南进,反倒北归,于是转据许昌。

原本降晋的周成又于永和十年叛晋,进据洛阳。

姚襄据许昌后就于永和十二年(356年)起兵进攻洛阳。

另一方面,完成第一次北伐而回荆州的桓温多次上表请求迁都洛阳,修复在洛阳的皇家园陵,但都未获批准。

随后又升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专委讨伐姚襄之任。

而因此就促成桓温发动第二次北伐。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