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师试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联香道师(高级)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分数
考试地点:培训单位:
考生姓名:考生性别:考生年龄:考试日期:
证件类型:证件号
一、选择题(6小题,共60分)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吸取他人生活的经验教训,才能使自己不犯错误
③正确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要避免重蹈古人覆辙
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某知名企业家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②“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成败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
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未成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表明()
①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随着人们对再生资源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垃圾”不是被随意丢弃,而是不断变成“资源”。
人们处理“垃圾”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安溪是铁观音茶的故乡,他们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了产地认证。
不同产地的茶叶有不同的味道。
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
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②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④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香道师通过肢体语言、优美言辞来诠释香道文化;以优雅娴熟的点香、闻香手法,唤出袅袅淡淡的沉香香气,使人静心、静神,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香道师的言辞及其点香、调香、熏香的手法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
①不是纯自然的活动,具有满足人们需求的社会属性
②凝结人类创造性劳动,能满足人们高雅的审美情趣
③发挥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脑加工改造的物品
④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香道·人道·天道
香道源于人道。
环形香、线香、粉香等本就与生活十分密切。
奶奶念经要点佛香,父亲驱除家中秽气要点线香,我读唐宋诗文时也与香道雅韵不期而遇。
像“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李白),像“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白居易),还有“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陆游)等等,都是。
香是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香文化随着祭祀祖宗、奉天敬神就开始了,并逐渐成为文人的独特爱好。
如屈原的《离骚》,还有孔子《漪兰》之曲的形成传说等。
至唐代,香文化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唐代是一个逐渐重视人的时代,强调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
在初唐日渐勃兴的文学风气推动下,品香有燃、熏、置、煮、佩等多种方式,并被赋予了三种境界:得气、得神、得道。
香文化也从闻香、品香而形成了由闻香、赏烟、养生、悟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
同时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闻香识人”,沉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香道也是天道,是“禅意”。
《楞严经》纪录高僧围绕沉香与佛对答,香严童子的回答是,“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踪)”。
无独有偶,这种禅意也出现于诗人陈与义的《焚香》诗中:“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在这种境界里,香味不是从木中来,不是从火中来,也不是从空中来,更不是从烟中来,而是从心中来。
这“心”,就是人的本真。
正因如此,《圣经》里有沉香树是上帝亲手所栽的叙述,佛教把沉香当成敬佛圣品。
中国哲学始终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发展境界,也是人类共有的一个“梦”。
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香道源于人道”的一项是(20分)
A.香与生活关系很密切,就连清洁空气都会用到香。
B.无论是祭祀祖先还是礼佛敬神,人们都离不开香。
C.香是中国文人的独特爱好,吟诗作文也离不开香。
D.在唐代文人的推动下,香文化逐渐发展成“香道”。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0分)
A.无论是屈原的《离骚》,还是孔子的《漪兰》之曲,都证明着香文化已逐渐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独特爱好。
B.香文化有“得气、得神、得道”三种境界,而且逐渐摆脱了闻香、品香的雏形,进而形成完整的香道体系。
C.沉香被称作是“香中之王”,但有意思的是,香味不来源于树本身,而是被人们视作“天地灵物”的树脂。
D.《楞严经》中香严童子的回答与陈与义的《焚香》诗,都说明香气不来自木头,也不来自烟火,只来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