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课(一)
教学设计课题:考场作文如何快速拟题
课型:研究课
授课者:周学武
班级:九年级(5)班
考场作文如何快速拟题
同心二中周学武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能从“无话题”作文中寻找话题;能将大话题化小拟题。
2.培养学生的审题速度。
3.提高学生的拟题质量。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1.采用例析法,学生探讨法,教师点评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言:敞开你的心扉——说一说(投影)
1、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结合自己写作中经验,谈谈你在作文命题中经验或困惑?
2、当你面对半命题作文或材料式的话题作文,你是怎样命题的?
3、在考场上你是如何快速命题的?
二、中考阅卷老师心得及基本标准(投影)
心得:1、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开放性着实给考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形式竞相登场,各显风姿;考生作文个性彰显,百花齐放,群芳斗艳,美不胜收。
但一些考生在这
种命题体制下却变得不知所措,很难适应,以致于信口开河,离题万里。
2、在中考评卷中,阅卷老师一贯反对抄袭和信口开河的“狂作”。
如果你的中考作文信口开河,那得分肯定不高。
3、还有的考生作文外表花哨,内容空洞。
基本标准:我们从中考作文阅卷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阅卷者大都看重审题立意,将是否切合题意作为一条重要的评分标准。
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成绩一般不会及格。
近几年各地中考的作文题虽进一步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审题艺术。
题意把握得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作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得分的重码。
三、例文欣赏取长补短(一)(中考低分作文)(投影)
☐作文题目:我想起了——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500字的文章。
1. 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2. 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如果不可避免,请
用××代替。
☐3、下面的文章在中考评为三类文,只得了25分,请同学朗读,大家倾听,想一想:这位考生作文得低分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起了很多
“嗖”的一声,高大的雄鹰如利箭般从矮小的乌鸦头顶掠过,眼神中或许还带着不屑。
从那时起,一只过着平静生活的乌鸦的心中就泛起了层层涟漪,它不甘心当雄鹰的看客,它要和雄鹰一样!
于是,乌鸦展开稚嫩的双翅开始努力学习,它放飞了一个梦想——飞翔之梦。
现实是无情的,它的双翅被阵阵狂风刮得伤痕累累,还遭到了同伴的嘲笑。
但它却决不向困难低头,它对自己说:“我要做一个勇敢的鸣鹄!”虽然最终再怎么努力,乌鸦也只能抓住山羊的一缕毛,而且为之付出了将生命交于别人宰割的代价,但它依然自豪地说:“我为梦想而奋斗,无悔这一生!”
也许有人会感叹乌鸦的不自量力,一只乌鸦,飞到九天之上就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还妄想从高空俯冲下来抓住比它的身躯大几十倍的山羊,简直是鸡蛋碰骨头!可是当你抬起头,看见那些满足于平庸过一生的乌鸦,你会有什么感想?和它们比起来,这只乌鸦的行为还显得这么可笑吗?
认识,是人类逐渐积累起来的,它是人们宝贵的财富。
就像故事里的这位牧羊人,他清楚地知道,一只乌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抓住一只山羊。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那我们的认识就无法继续累积。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一种温驯的小鸟是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猛禽的。
不断地扇动翅膀,羽翼就会变得更为丰富、更有力量。
经过一辈接一辈的努力,最终必然能成为一只自由在大地上空飞翔的飞鸟。
乌鸦能抓住山羊的故事,完全可以用另外一个版本来讲述。
一个人挥舞着双翅,希望能飞到月亮上。
月亮上,吴刚问嫦娥,这是什么?嫦娥说,这是一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人。
吴刚说,这个人很可爱!
最终,在飞翔之梦的激励下,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人类飞到了吴刚的身边。
毫无疑问,在飞翔之梦的指引下,我们还将飞得更远,飞向更多星球。
有梦的乌鸦,早晚会成为自己心中的那只雄鹰。
(二)例文欣赏取长补短(中考低分作文)(投影)
这篇文章的得分:内容15分+表达10分+发展0分=总分25分教师点评优点:首先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从语言表达还是构思立意方面来看,这位考生的写作功力并不差,可为何不能得到高分呢?得低分原因有三:一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显得太大、太泛,以致考生无法集中笔墨来抒写;二是考生信口开河,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一根串起全文的红线;三是切题不紧,属于“貌合神离”的作文。
特别是文章的最后部分,不知所云,显得前后游离、松散,不着边际,以致本文被列为了三类文。
一位名家曾讲过,“方向比距离更重要”,方向一偏,“全盘皆输”!
1、请看下面一篇命题做作文,文采飞扬、立意较高的美文。
因为此文语言清新脱俗,层次明晰。
但为什么仅得19分?
这篇文章的得分:内容3分+表达16分+其它0分=总分19分
题目:我们的心近了
雨是世上最纯洁的事物,因为她是天使的琉璃泪洒落在人间,聚集,聚焦,向着远方,流淌,流淌……——题记
朦胧淡雅的春雨
春天的雨细腻而且悠扬,像是守候在江南一方的柔弱女子,手执雨伞淋漓于雨中,那份久违了的感觉又从这绵绵细雨中故土重逢。
春
天的雨,给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种景物的朦胧跃然眼前,仿佛眼前便是春雨中的江南,令人心驰神往却又始终捉摸不透,觉得可爱又可恨。
她呼唤着希望的到来,滋润了世间万物……
伴随着她悠扬动人的“沙沙”声,我的心也随之飘荡……
你听,多美!
激情澎湃的夏雨
夏天的雨粗犷豪放,丝毫不像春雨的悠柔绵长,他尽情地放纵自己的情感,喜时彩虹傍出,怒时天空作吼,替其驳斥,似乎他就是主宰世界的神,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命令着一切。
我热爱夏雨,不仅因为他的气势磅礴,更因为他从骨子里散发出的那一种对情感的自由放纵。
他更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以自己独特的行为来释放感情,那种单纯的喜怒哀乐,伴着他铿锵有力的雨声,敲开了我的心扉,驻足于我的心房……
你听,多美!
萧瑟凄冷的秋雨秋天本身就是伤感的杰作,因此在文人眼里,秋雨自然便成了离别之苦,化作一觞凄凉之酒,冷了孤心,伤了灵魂。
“莫听穿林打叶声”,秋雨似乎就是如此残酷,拍打着伤痕累累的残叶,直至凋落。
秋雨到来的日子,人世间也苍凉了许多。
那种悲寂的静在风中酝酿,最终化作一首首诗,留传千古,是谁如泣如诉的哭?
浸染在秋雨中,用心体会着词人的境界,仿佛化作秋雨,一同落入雨声之中……
你听,多美。
雨是世间最美丽的事物,闲暇之时,别忘了收拾自己的心灵,听听那雨声,听听那
教师讲解:如果单看这篇文章,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篇文采飞扬、立意较高的美文。
因为此文语言清新脱俗,层次明晰。
但为什么仅得19分?我们回头看一下作文的题目——“我们的心近了”。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要求很清楚,要写心与心的贴近,要写情与情的融洽,但此文却信口开河,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雨”的特征与美丽,写出了对自然的感悟。
一位名家曾讲过,“方向比距离更重要”,方向一偏,“全盘皆输”!因此,我们的考生千万不能像写日记一样去写考场作文,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而是要抱着“鲜花”(话题)跳舞,这样才会更加楚楚动人、靓丽多姿!
教师讲解:如果单看这篇文章,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篇文采飞扬、立意较高的美文。
因为此文语言清新脱俗,层次明晰。
但为什么仅得19分?我们回头看一下作文的题目——“我们的心近了”。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要求很清楚,要写心与心的贴近,要写情与情的融洽,但此文却信口开河,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雨”的特征与美丽,写出了对自然的感悟。
一位名家曾讲过,“方向比距离更重要”,方向一偏,“全盘皆输”!因此,我们的考生千万不能像写日记一样去写考场作文,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而是要抱着“鲜花”(话题)跳舞,这样才会更加楚楚动人、靓丽多姿!
四、“授人以渔——听一听记一记(投影)
方法一、定文体,扬长避短
1、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
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羊非马的“四不像”文章。
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
例如:作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但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
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
《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
《说说课文中的“梦”》《梦的成因》宜写成说明文;
《梦想中国足球》《让美梦成真》宜写成议论文。
又如:
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园林绿化都离不开它。
请以“树”为话题为文。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我家的小桃树》;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方法二、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和拟题技法。
例如:语文课不单是语言训练课,更是人生教育课。
它使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懂得做人的修养。
但上语文课,有的同学很喜欢,有的同学不那么喜欢。
请以“语文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感受激情,《多味的语文课》;
发挥想象,《虚构的语文课》;
片断组合,《语文课剪影》;
联系实际,《语文课之我见》等。
又如:手,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真正得力的助手,是我
们吃、住、穿、玩的主要工具。
纤纤玉手,是女
性美的象征。
请以“手”为话题为文。
我们可这样拟题:
《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
这些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从而顺利展开思路。
三、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
上添花。
☐例如:当我们不如意的时候,一曲哀歌常使我们热泪纵横;当我们事事顺畅的时候,我们常常想纵情欢歌。
音乐,与我们的
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作文。
☐一般拟题:《谈音乐》《音乐与人生》《生活中不能缺少音乐》《音乐的价值》
☐运用修辞:
☐①《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
☐比喻新颖,过目难忘
☐②《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
☐对比鲜明,各显其妙
☐③《“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巧用借代,别出心裁
☐④《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
☐采用设问,耳目一新
四、巧点化,妙趣横生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句以及成语俗语等适当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是考场中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
例如:
①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
②以“假日”为话题,可引用歌曲名《自从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
☐③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④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
☐⑤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
☐用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看来,平时多背点古诗词名句,平时多留意歌曲、俗语、歇后
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素养,对作文拟题的好处也是
非常明显的。
五、新视角,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
方法有:
①违反常情式拟题
《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
②借用数字式拟题
《1234567 i》,抒写音乐情怀;
《7+1>8》,论述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五、课堂思考与训练
☐观看下面“春夏秋冬”图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打算写一篇作文。
先看看如何拟定一个漂亮的题目?
(只要与其中一个画面有关就行)
参考文题:
☐春天的故事(声音、脚步……)(记叙文)
☐把绿色还给大地(议论文或散文)
☐小荷才露尖尖角(议论文)
☐在烈日和暴雨下(记叙文)
☐落叶遐想(散文)
☐化作泥土更护花(议论文或抒情散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议论文或抒情散文)
瑞雪兆丰年(说明文)
六、思考与练习(投影)
练习一:罗素为爱情、知识、对人类的同情而活。
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们也有。
请以“我活着的理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练习二:通常人们拍集体照时,摄影师总是提醒人们“精神集中点,全往镜头看”。
人们也总是瞪大眼睛看镜头。
可是,眼睛瞪久了就会疲劳,没感觉眨眼睛而照片上却出现几个睡眼迷离的不雅形象。
一次,某摄影师拍照前告诉大家全闭上眼睛,等他喊到“三”时一起睁眼看镜头。
结果是照片上无一人闭眼,效果极佳。
请联系生活实际,自拟文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六、结束语:送给大家一句话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给你的文章一双秀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