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管理系统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用具有如下的特性:
(1)效用是主观的,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的效用不同; (2)效用是多属性的,收益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评价者的价值
观念、行为偏好等决定了评价方案效用值的大小;
(3)效用是评价与决策环境的产物,同一个评价者在不同的环 境条件下,对同一个方案会有不同的价值感。
2019/11/24
2019/11/24
5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一、系统评价概述
上述两方面的特性共同决定着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的总 价值,因此,在系统评价时,往往要将系统的价值进行 多个方面的衡量与评价,这就要对系统的价值属性进行 合理有效的划分。
为了全面、科学地评价系统方案的价值,应该进行技 术评价、经济评价、生态环境评价和系统综合评价。
典型的数学规划方法有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 规划、动态规划、多目标规划等。
此外,还有期望值理论,主要是根据评价方案期望值 的大小进行评价与决策,它适用于程序性的、可重复多 次的决策问题。
2019/11/24
20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他认为所有的自然语言均是模糊的,比如“红的”和“老
的”等概念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因而是不明确的和模糊的。

扎德教授在1965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模糊集合》
(Fuzzy Sets),文中首次提出表达事物模糊性的重要概念:隶
属度函数,从而突破了19世纪末笛卡儿的经典集合理论,奠定
了模糊理论的基础。
2019/11/24
8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一、系统评价概述
2.定性指标的主观性影响。
对于定量指标,通过指标的实际取值和评价标准的比 较,容易客观地得出评价方案优劣的顺序。
但对于定性指标的评价,由于没有明确的数量表示,一 般根据评价专家的主观感觉和经验进行打分评测,这是主 观性很强的评价。评价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受评价人员 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个人经验和偏好的制约,很难做 到评价的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信息完全明确的系统称为白色系统, 信息完全未知的系统称为黑色系统, 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
2019/11/24
18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二、系统评价的基本思路
系统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种:
(1)元素(参数)信息不完全;
(2)结构信息不完全;
2019/11/24
9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一、系统评价概述
3.评价方案各有优势与不足。
系统评价一般是多指标多方案评价,有一类评价指标可 能是取值越大越好,而另一类指标可能是取值越小越好, 各指标的量纲可能也不一致,各方案同一指标的取值又不 完全相等,从而造成无法直接比较方案优劣的情况。
2019/11/24
16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二、系统评价的基本思路
模糊数学着重研究“认知不确定”一类的问题,其 研究对象具有“内涵明确,外延不明确”的特点。
由于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没有绝对明确 的界限,因此具有模糊性。
模糊综合评价就是利用模糊集理论对某一评价方案 各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凭经验借助于隶属度函数 进行处理;然后根据给定的标准,得出综合性的评价意 见。
2019/11/24
17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二、系统评价的基本思路
4.灰色理论。
评价需要信息才能做出结论。可以用“黑”表示评价 信息缺乏,‘‘白’’表示评价信息充足,而用介于 白与黑之间的“灰”表示评价信息不甚全面、不甚确 切的情形,也就是说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 具有灰色性。
益和造成的负面影响而进行的评价。
这三项评价都是单项目评估。
系统综合评价是以系统思想为指导,统筹兼顾各个子系统 的局部性要求,从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对系统的功能或有效 度(价值)进行的全面衡量。它是在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生态 环境评价等单项评价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整体价值评价,是对系 统方案价值的大小进行的综合评定。
13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二、系统评价的基本思路
评价方案的优劣可以通过评价主体的效用来对各替代 方案进行相对比较。
即“效用”只意味着选择顺序,既没有标准也不是数 量,故要建立具有与效用相同的选择顺序的数量函数,即 效用函数。
所谓效用理论就是用数学方法来描述效用与效用函数 的关系,它是以评价主体个人的价值观为基础而建立起来 的数学理论,根据评价者给定的效用值的大小进行方案优 劣的评价。
2019/11/24
3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一、系统评价概述
(一)系统评价的概念
所谓评价就是根据预定的目标,对评价系统的价值属性 进行测定和度量,测度过程既包括客观定量的计算又包括主 观效用的测评。
所谓系统评价,就是综合评定系统的价值。具体地说, 它是根据事先确定的系统决策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提炼, 利用综合评估模型,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对系统各种方案 的价值属性进行评定,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社会效益好的最佳方案。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本章要点 系统评价的一般含义 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系统评价的发展趋势 专家群体评价法的三项基本工作内容 层章 管理系统评价
所谓系统评价是指根据预定的系统目标,对各种可选 方案进行评审和选择,找出可行或最优方案。通过特定的 原则和步骤,依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得出的系统评价结 果,是选择方案或衡量系统工作效果的客观依据。
(3)边界信息不完全;
(4)运行行为信息不完全。

灰色理论研究对象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贫信
息”不确定性系统,着重研究概率统计、模糊数学所不能解决的“小
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它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
开发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确切描述和认识,其特点是“少数据建模”。

它是华中科技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创立的,其主要内容包
多指标排序法是针对多方案多指标的评价问题,通过统 一指标的量纲和极性,使不同性质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 实现方案价值的排序。
模糊评价是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模糊矩阵,通过聚类 分析综合评价方案各指标的实现程度。
灰关联评估是根据灰关联度实现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还可以通过两两因素的关联分析,实现同类因素的归并, 从而达到简化复杂系统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问题定量化处理,这方面可以采用半定量化方法和计算
机系统仿真技术。
2019/11/24
12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二、系统评价的基本思路
常用的评价理论如下:
1.效用理论。 最早科学地提出评价问题的是冯·诺伊曼(Von .Newmann)
的效用理论。我们把备选方案的有用程度,或者说对评价者 的主观价值称为效用(utility),效用的量化表现就是效用值。
相对于某一个评价指标,甲方案可能最好,但相对于另 一个评价指标,乙方案可能最佳。
正因为评价方案各有优势与不足,所以建立评价样本值 矩阵的流程要科学,可以先召开研讨会,让评价人员能够 理解评价指标的含义及相应的评分准则,以提高评分的可 信度,但也增加了系统评价的难度。
2019/11/24
10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定性评价法是根据专家群体的经验和知识做出评定结 果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用;不足之处是主观性太强。
因咨询形式不同,衍生出多种专家咨询的方法,应重点掌 握德尔菲法和集成研讨厅法。
2019/11/24
2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常用的管理系统定量评价方法中:
层次分析法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多准则评 价方法,其原理是把复杂问题按属性的逻辑关系逐层分 解,形成层次结构,并用一定标度把主观判断客观量化, 进行层次排序。
括:灰色建模、灰色预测、灰关联分析、灰色统计、灰色聚类、灰色
决策和灰色控制。
灰色系统理论着重研究“外延明确、内涵不明确”的对象。
2019/11/24
19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二、系统评价的基本思路
5.优化理论。
评价客体的数学模型本身也可能成为评价函数。
数学规划本身具有普遍性和严密性,得出的评价也是 比较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凡事有一个优化的概念,带 着优化观念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数据、建立模 型。
这里所指的系统价值是指系统的运行效果或决策目标的
实现程度。
2019/11/24
4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一、系统评价概述
价值属性具有两方面的特性:
(1)相对性。
(2)可分性。
系统的价值属性包括许多价值要素。从影响产品需求 的竞争因素而言,其价值要素主要有:产品的功能 F(function)、成本C (cost)、质量Q(quality)、时间 T(time)、品种V(variety)、服务S (service)、环境 E(environment)、资源R(resource)。它们构成了产 品竞争力测评的大类指标。
2019/11/24
6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一、系统评价概述

技术评价是评定系统方案能否实现所需的功能及其实现程
度,主要方法有可行性分析、可靠性评价等;

经济评价是利用经济理论对系统方案的经济效益作出的定
量评价,主要方法有价值分析法、成本效益法、利润评价法等;

生态环境评价是针对系统全生命周期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利
2019/11/24
15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二、系统评价的基本思路
3.模糊理论。

模糊理论是在美国加州大学的扎德(L.A.Zadeh)教授1965
年创立的模糊集合理论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模糊集合、
模糊关系、模糊逻辑、模糊控制、模糊测量等理论的泛称。
早在20世纪20 年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罗素 (B.Russell)就写出了有关“含糊性”的论文。
2019/11/24
14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二、系统评价的基本思路
2.数量化理论。 主要是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数量化,这时需要收集足够
数量的样本数据,同时要能识别这些数字所揭示的规律性。 概率统计方法研究的是“随机不确定”现象,着重于
考察“随机不确定”现象的历史统计规律,考察具有多种 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随机不确定”现象中每一种结果发生 的可能性大小。 其出发点是大样本,并要求对象服从某种典型分布。
评价主体因评价时所代表的利益不同,所持的立场、观
点和标准将受到相应的影响,对价值属性的认识和估计就 会持一定的态度和观点。
因此,评价主体选择要恰当,应根据具体情况分组,设 立相应的评价人员权重。
2019/11/24
11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二、系统评价的基本思路
(一)系统评价的理论
第一类是以数理为基础的理论,它通过数学理论和解 析方法对评价系统进行精确的定量描述和计算;
第二类是以统计为主的理论,通过统计数据来建立评 价模型,这是一种实验性的评价方法;
第三类是仿真和辅助决策理论,主要用来处理不经常
或不重复出现的非程序性决策问题,评价者对这类问题
缺乏经验,需要制定决策准则和提供评价信息,将定性
2019/11/24
7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一、系统评价概述
(二)系统评价的复杂性
1.评价目标的多样性。
一般不能基于一种指标的优劣做出决定。评价指标体系 的设计要合理,其权重分配要科学;指标的评分标准(评 语等级)的设置要做到客观、量化、可操作性强;确定其 优劣次序时,常常需要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加以评价,这就 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评估。
第1节 系统评价原理
一、系统评价概述
4.人的价值观起主导作用。
评价是由人来进行的,评价方案以及指标的选择都是由 人确定的,因此人的价值观在评价中起很大作用。
由于个人偏好不同,对同一评价客体,不同人可能有 不同的价值评定。
也就是说,评价对象的价值不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而
是由评价对象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所相对地规 定的属性,是由评价主体确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