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中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总30小题,共60分)
1、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没有虎门销烟就没有鸦片战争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贩运鸦片④林则徐的禁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没有虎门销烟仍然会有鸦片战争,英国仍然敢贩运鸦片,林则徐禁烟活动的确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林则徐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禁毒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2、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

该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鸦片战争后中国国和英国签订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开放通商口岸、打开中国市场的确也是鸦片战争的目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
3、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

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兔首、
鼠首的被掠夺是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而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事情,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而非鸦片战争的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4、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外,内公文,无论京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近代中国的外交是不平等的外交,不可能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不得提书‘夷’字”意在强调清政府的外交出现近代化趋势,“天朝上国”规制受到了明显的冲击,这也是整个材料的主旨,而C、D两项均是不能揭示材料的主旨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天津条约》的规定5、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 )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符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特点,“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特点,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才是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的本质的原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
6、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
(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清政府并不是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外交上也没有出现制度性变化,国际地位也未得到提高,在多处设置领事馆只是在强调清政府顺应世界潮流出现外交的近代化,即清政府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外交转变
7、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革命精神不彻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太平天国有非常明确的现实的革命目标,也对西方列强侵略有足够的警觉,太平天国革命精神也非常彻底,采用了“宗教”、建设“天国”意在强调太平天国并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8、“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

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

”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所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地区的农民斗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天兵”是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而不属于朱元璋、鄂豫皖根据地以及北伐战争,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而非其他的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9、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太平天国运动的确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但建立的却是小农经济,是违背近代化的。

“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和近代化无关,太平天国运动实施《资政新篇》,是中国的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中国近代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0、《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

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

”这反映了义和团()A.滥杀无辜百姓 B.盲目排斥洋货 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洋纸、火柴”均是属于洋货,正是由于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盲目排外,特别是排斥洋货而造成了这些悲剧,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而非滥杀无辜百姓等选项,在义和团看来这些百姓是该杀的,并不是无辜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
11、一名学者针对其研究收集了以下资料:①北洋舰队的有关文献记载;②明治维新后日本内政外交的档案;③李鸿章所著的《李文忠公全集》。

由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对象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均没有北洋舰队,八国联军侵华是北洋舰队早就全军覆没了,其实北洋舰队就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全军覆没的,所以该学者研究的对象只能是甲午中日战争,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12、近代某条约规定,“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口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这一规定()
A.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B.使列强获得在长江口岸的通航权
C.便于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D.使中国丧失了更多领土主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该条约是马关条约,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中重庆、苏州、杭州等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列强们的侵略势力沿着长江流域深入到内地,所以这一规定便于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其他选项均不能揭示材料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
13、1898年,义和团运动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

这主要是因为它( )
A.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B.以打击西方侵略者为主
C.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D.顽强抗击八国联军入侵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部分清政府官员之所以支持义和团运动是因为义和团的扶清灭洋,义和团并不反对清政府,而以打击西方侵略者为主,其他几个选项均不能解释这个原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14、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
致远”号撞向敌舰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
A. 反抗外来侵略
B. 推翻清朝统治
C. 掀起民主革命
D. 寻求救国之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致远”号撞向敌舰、台湾军民誓师抗日是直接反映反抗外来侵略,义和团战士是反帝运动,也是反抗外来侵略,反抗外来侵略才是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其他几个选项均和图片的主题无关,例如义和团战士并不推翻清朝统治,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反抗外来侵略
15、“日本臣民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这项规定应出自下列哪一条约(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规定指的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而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在甲午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的规定,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
16、《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辟通商口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不是赔款、割地,也不是增辟通商口岸,而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因为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直接和中国的民族工业竞争,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巨大的障碍,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
17、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以
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该条约是指《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而非1900年,清政府不是开始被列强控制而是完全被列强控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马关条约》而非《辛丑条约》,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严禁、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
18、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辛亥革命追求自由、民主、平等,使称谓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变化,在称谓上实现了人格的平等,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称谓变化
19、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下列哪些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的中国各报刊上(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而非1912年,新文化是在1915年而非1912年,抗日等也非在1912年,“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均和1912年密切相关,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共和、三权分立等
20、“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辛亥革命并未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皇帝倒了”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B、C两项属于辛亥革命,但不能揭示材料的主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
21、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④革命成功需要抓住时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①④
【答案】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与洪秀全
22、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五色旗的寓意是五族共和,象征着五个较大的民族的团结和共和,其他几个选项均不能揭示出五色旗的寓意。

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五色旗的寓意
23、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了封建帝王的历史,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历史,所以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只能是辛亥革命而非其他的选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帝王专制史’与‘民主政治史’的分界点
24、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

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要注意关键词——爆发了,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的历史事件中适合“爆发了”的只有五四运动,其他的历史事件均不适用“爆发了”,另外,“愤怒了”指的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了愤怒,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25、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 )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①②③
体现的是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精神,④体现的是五四运动的反封精神,所以这些历史事件均是五四精神的具体的体现,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26、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

这说明五四运动()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五四运动并不是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也不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更未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当然“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也是在强调五四运动是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才发生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27、下图为某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角,之所以能出现这个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
A.学生的示威游行 B.工人的广泛参与
C.商界的积极响应 D.北洋政府主动配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图片反映的是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被罢免,而罢免三个卖国贼是由于北洋政府迫于工人运动的压力而罢免的,而非学生的示威游行等选项的因素所造成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28、五四运动具有新时代特点表现为()
A.无产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B.由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C.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D.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因为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才是五四运动具有的新时代特点,其他几个选项均不能反映出“新时代”特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29、五四精神包括( )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民主与科学精神③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④绝对平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30、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的警察送到各警察分局分所,而那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的警察演讲起来,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

这说明五四运动()A.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专制的革命运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意在强调广大人民的觉醒、广大人民的觉悟,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并不起主导作用,C、D两项均是适合五四运动的,但均和材料主旨无关,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
31、(12分)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45周年的特别之年。

为此,全国各地纷纷举办活动,予以庆祝。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1)材料一武汉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2分)辛亥革命曾得到海外华侨和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海外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2分)阐述你的理由。

(2分)
材料二下面是新华网近期刊出的两则文章节选:
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

——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
如果去掉人们人为地附加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意识形态光环,辛亥革命是很悲哀的……辛亥革命的意义没那么大,辛亥革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2011年12月15日对历史学家、满清学者萧功秦的访谈
(2)你认为这两位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2分)请说明理由?(4分)
【答案】31、(1)武昌起义爆发地(或湖北军政府所在地)。

(2分)备选城市:东京,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地点。

(或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地点)。

(4分)
(2)不矛盾,角度不同。

(2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前者的观点。

(2分)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后者的观点。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辛亥革命的首义就是在武汉,所以武汉的得票肯定遥遥领先,本题其实是在考查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关系。

海外城市作为备选项既可以选东京也可以选檀香山,此题其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