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五 近现代历史上的改革 人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五近现代历史上的改革
1。

(2019·肇庆模拟)(15分)
材料鸦片战争后,《大清律例》日渐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

1911年1月25日,清政府颁布了由沈家本主持制定、由日本法学家冈田朝太郎等人起草的《大清新刑律》。

它确立了近代的罪刑法定主义,规定“凡律例无正条者,不论何种行为不得为罪",告别了古典刑律法有明文规定不论罪者才不为罪的泛罪化倾向;大量减少死刑,废除酷刑与肉刑,以自由刑和罚金取代了古典的体罚与劳役,实行感化教育,将未成年犯羁押惩治场而非监狱;在很大程度上修改了等级意识,对尊亲属范围予以大幅度限缩,内乱(指家庭内部的乱伦行为)罪区分首从、情节定罪量刑,不再一律处以死刑。

当然,革新之余,也有妥协,清廷在新刑律后附加《暂行章程》,对古典礼教民俗予以集中加强维护,如对尊亲属的犯罪处刑要重于对卑亲属犯罪的处刑等。

——摘编自陈新宇《从〈大清新刑律>
百年看新旧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刑法改革的主要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刑法改革的影响。

(7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1911年1月25日,清政府颁布了由沈家本主持制定、由日本法学家冈田朝太郎等人起草的《大清新刑律》”得出借鉴西法等;第(2)题根据材料“它确立了近代的罪刑法定主义,规定‘凡律例无正条者,不论何种行为不得为罪’,告别
了古典刑律法有明文规定不论罪者才不为罪的泛罪化倾向”得出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传统的刑法思想和原则,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基础等。

答案:(1)特点:借鉴西法(近代化);罪刑法定化(或:法律对犯罪和刑罚有明文规定);刑罚轻刑化、人道化;量刑渐趋公平、平等;按情节定罪量刑;既有革新,又有妥协(或不彻底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8分,答对4点即可)
(2)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传统的刑法思想和原则,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或:推动了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代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权;有利于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客观上有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刑法改革未能挽救清朝统治。

(7分)
2.(15分)
材料1926年,国民党中央及各省市联席会议作出关于“减轻佃农田租百分之二十五" 的决定,史称“二五”减租。

1927年6月17日,浙江省政府首先响应国民政府号召通过了减轻佃农租额25%的决议,同年11月,又公布了《本年佃农交租实施条例》,规定“正产物全收50%为最高租额,佃农依最高租额减25%交租”。

1928年7月,省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十七年佃农交租章程》及《佃业理事局暂行章程》来督促和落实减租政策。

有研究认为浙江的减租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927年为发动时期,因农民对于减租多未明了,主持减租机关亦未普遍设立,只有一部分县份实行减租;1928年为极盛时期,减租普遍推行,而佃业纠纷亦
多;1929年至1931年为衰退时期,由于政府作出停止减租的决议,
地主乘机活动,多方阻挠,“减租之推行乃日就衰落”;1932年以后为没落时期,“减租已不能切实执行”。

由此可见,浙江的减租实行不久就停止了。

——摘编自《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二五”减租运动的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浙江“二五”减租运动失败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1927年6月17日,浙江省政府首先响应国民政府号召通过了减轻佃农租额25%的决议,同年11月,又公布了《本年佃农交租实施条例》,规定‘正产物全收50%为最高租额,佃农依最高租额减25%交租’”得出运动开展较早等。

第(2)题据材料“1927年为发动时期,因农民对于减租多未明了,主持减租机关亦未普遍设立,只有一部分县份实行减租”得出政府对农民的宣传发动不够等。

答案:(1)特点:运动开展较早;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设立机构来督促落实;呈现阶段性;效果有限。

(每点2分,任意4点9分)
(2)原因:政府对农民的宣传发动不够;地主的多方阻挠;政府贯彻执行不力中途停止。

(6分)
3.(15分)
材料1934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中国共产党力量不断发展,蒋介石将其看作“最大而且最近”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