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二地理试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原创)下图为英国两个著名自然景观图,图甲为位于爱尔兰大西洋边的“巨人之路”,由数万根大小不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
图乙为多佛白崖,位于位于英国英吉利海峡比奇角,长5公里,最高处高差110米,由细粒石灰石组成。
回答第1-2题
第1-2题图
1.关于图甲与图乙景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岩石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B.图乙岩石崖壁上能发现古生物残骸
C.图甲与图乙现阶段以海浪侵蚀为主
D.夏季图甲与图乙的崩塌速度最快 2.在下列四份气候统计资料图中,与图甲、图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③
B.甲—④,乙—①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④
(原创)旅游和互联网正演绎着一场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双“十一”过后,浙江长兴农民将本地生产的红心火龙果、香蕉等农产品通过物流发往上海。
融合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休闲观光农业,为农户带来“四季不断”的收入。
采摘游、家庭农场、私人定制等手段,让农产品价格翻了几番。
根据材料回答第3-4题。
3.浙江长兴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热带种植园农业
B.混合农业
C.水稻种植业
D.休闲观光农业 4.导致当地农业生产形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①气候变暖 ②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③农业生产私有化 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⑤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⑥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②⑤⑥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原创)根据下表数据,回答第5-6题
① ② ③ ④
510152025300501001502002501
4710
降水
气温
510152025300
50100
15020025014710
降水
气温
5101520253005010015020025014710
降水
气温
510152025300
501001502002501
4710
降水
气温
图甲
图乙
204060801000
20406080100甲
乙
丙
丁
年龄中位数
预期寿命
城市化水平
5.若这四个国家为卡塔尔、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则按甲乙丙丁排序正确的是:
A.中国、印度、卡塔尔、澳大利亚
B.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卡塔尔
C.卡塔尔、印度、澳大利亚、中国
D.卡塔尔、中国、印度、澳大利亚
6.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列与年龄中位数直接相关的是:
A.城市化水平越高,年龄中位数越小
B.老龄化越严重,年龄中位数越大
C.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年龄中位数越大
D.人口数量越多,年龄中位数越小
(原创)雪道是指有坡度的滑雪道,下图是我国截至2014年滑雪道总面积分省统计图(单位:万平方米)。
读图,回答第7-8题。
7.浙江省比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湖北省雪道面积都要大,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降水、面积、地形、纬度 B.面积、纬度、经济、降水 C.面积、纬度、地形、经济 D.纬度、面积、经济、地形 8.关于雪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越往北,人工雪滑道比重越大
B.越往南,雪道使用的季节越长
C.越往西,雪道分布的海拔越低
D.越往东,雪道分布的密度越大 (原创)下图为2016年2月3日,高分四号首次传回的卫星影像图(之一),高分四号卫星
4.43
25.3
11.41
1.52 8.51
35.73
19.53
98.29
246.8
99.94
216.75
415.52
71.64
237.58
1.8
3.13 15.48.07 3.04
3.38
10.4
0.45
1.83
1.53
0.21
74.74
城市化% 年龄
第7-8题图
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遥感卫星,能够高时效地实现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可见光50米分辨率、中波红外400米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获取。
回答第9题。
9.与传统的近地轨道运行的遥感卫星相比,高分四号的优势有:①一次成像范围广②全天候观测全球各地③几乎可实时进行监控④遥感图像地面分辨率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原创)在不跨过任何大洋的前提下,下图①-⑤两点连线,是你可以在陆地上走的最长的直线距离,据图回答第10-11题
10.①②③④⑤地,自然景观变化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温带荒漠-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常绿阔叶林—温带荒漠—常绿硬叶林
C.热带雨林—热带荒漠—温带荒漠—落叶落叶林—常绿阔叶林
D.
热带雨林—热带荒漠—常绿硬叶林—温带荒漠—常绿阔叶林
成像时间:14:09:06 成像时间:14:14:07
成像时间:14:19:07
成像时间:14:24:08
传感器:中波红外400米 接收日期:2016年1月8日
高分四号卫星澳大利亚火灾影像
0°
0°
60°
120°
30°
① ②
③
④
⑤
第9题图
第10-11题图
11.某人从①地(8°N)出发旅行到⑤地,到达②地(28°N)时,发现该日②地与①地正午
太阳高度相等,到达③地(32°N)时,又发现该日③地与①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在这段时
间内,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⑤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B.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始终在变小
C.②地③地的昼长在不断变长
D.④地的昼长始终是五地中最长
地表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随坡度不同而不同。
读我国某山地坡面不同坡度夏至日前后太阳辐射量图,回答第11题。
12.该山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往往以吸
附或游离状态分布在古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储量初步估计是天然
气储量的4倍。
读“各钻井某页岩层顶部高程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右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
图1为某时刻我国部分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水平方向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C.丙地的风向为西南风,风力大
D.丁地位于锋后,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
15.当甲地的天气系统彻底消失时
A.泰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
B.好望角地区炎热干燥
C.上海寒冷干燥
D.英国伦敦高温多雨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5分)
图1
16.(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0分)
材料1: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主要采用水平井和岩层压裂技术(目前主要为水力压裂,高压泵将混合着压裂砂的大量水加压注入井底)开采。
美国的页岩气层厚度较大、埋藏较浅,目前开发一口页岩气井的费用仅为470万美元,但是第二年产气衰减率较快,需要较多的气井投入。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页岩气的技术储备, 21世纪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2014年页岩气产量达到3400亿米3。
材料2:美国本土页岩气开采区域和天然气管道分布图:
(1)描述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特征 (8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东北部大规模开发页岩气的有利条件?(10分)
(3)根据页岩气的生产特点,分析页岩气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6分)
(4)说出图中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走向,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其地势低缓的原因。
(6分) 17.(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阿巴拉契亚山脉
100 120 40
80
美 国
页岩气开采区域 盆地 天然气管道
60 120
80
加 拿 大 墨西哥
第
12题图
材料1:我国中西部部分区域的地形河流与1月等温线的分布图
材料2:核桃最佳种植的条件: 年均气温(℃) 降水(MM ) 无霜期 光照(小时) 9~16 900
≥210天
≥
2000
(
1)描述该区域地形特点(8分)
(1) 描述该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1分)
(3)图中A 地位于我国甘肃省陇南大巴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核桃产地,根据材料1和材料2分析陇南地区种植核桃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地理参考答案1
等高线
0℃
等温线
河流
城市
山峰 3000
m 2000
m
500m
500m
A
℃
-8℃
-16℃
500m 1000m 105°
30°
35°
4℃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D D C C A B
7 8 9 10 11 12
C D B D D B
13-15BCB
二、综合题
16.(30分)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或大部分位于30°N~50°N之间)(2分);海陆位置:地处北美洲大陆中部(2分),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2分),北临加拿大,南接墨西哥(2分)
(2)储量大,埋藏浅,容易开发(2分);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2分);基础设施好,天然气管网发达(2分);人口城市密集,工业发达,市场广阔(2分);长期技术积累,开发技术成熟(2分);专业化程度高,成本低(2分);市场经济发达,融资环境好(2分)(任答五点,每点2分,共10分)
(3)消耗大量水资源;造成地下水污染;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打井多,占地面积大,破坏地表植被。
(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4)东北西南走向(2分);处于板块内部,内力活动微弱;长期受外力侵蚀。
(4分)17.(26分)
(1)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4分),地势由西部向东部降低。
(4分)
(2)分布特点: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数值由东部、南部向西部、北部降低(2分);西北部等温线分布密集(西北部温度差异大),东南部稀疏(2分);盆地气温比周围高(2分)。
(3分)
原因:北部地区纬度较高(南部纬度低),离冬季风源地近;西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冬季温度低;西部地势落差大,温度垂直差异明显;盆地有四周山地的阻挡冬季风,热量不易散失,故冬季气温高。
(8分)
(3)有利条件:属于亚热带气候,气温适宜(热量条件适中);降水适宜;无霜期长;地处于山地坡地上,排水条件好;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好。
(任答四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