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重庆铜梁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重庆铜梁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的等待
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的房间关窗时,我们还没有起床,不过我发现他好像生病了,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蹒跚,似乎动一下就会疼痛至死。
“哪儿不舒服了,宝贝儿?”
“头痛。
”
“赶快回床上躺着去。
”
“不,我没事儿。
”
“你先回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去看你。
”
不一会儿,他穿好了衣服,坐在火炉旁。
这个九岁男孩看上去又虚弱又可怜,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烧得很厉害。
“上床躺着,”我说,“你发烧了。
”“我没事儿。
”他说。
医生很快来了,给孩子量了休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
下楼后,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胶囊,并交代如何服用。
一种是退烧药,一种是止泻药,还有一种是抗酸药。
他解释说,流感病菌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存活。
他似乎对流感很在行,还说只要发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只是轻度流感,只要当心别引起肺炎,就没有什么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孩子的休温和服药的时间。
“要不要我读书给你听?”
“好的,您想读就读吧。
”孩子说。
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
他静静地躺在床上,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似乎漠不关心。
我大声读起霍华德·派尔的《海盗故事》,可我发觉他根本没有听。
“感觉怎么样,宝贝儿?”我问道。
“目前为止,还是那样儿。
”他说。
我坐在床脚,自顾自地念着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吃另一种胶囊。
按理说他应该睡着了,可是我抬头一看,他正神情古怪地盯着床脚。
“怎么不去睡会儿?吃药的时候我会叫醒你。
”
“我还是醒着好。
”过了一会儿,他冲我说道:“爸爸,要是您觉得心烦的话,就不用在这儿陪我。
”
“没有什么可心烦的。
”
“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
”我以为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按医嘱给他吃完药,我便出去了。
户外有些寒冷,天空中下着雨加雪,飘洒在地西,形成一层薄冰,那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丛、修剪过的树枝、草坪和空地,似乎都被笼罩在寒冰里。
我牵着小爱尔兰塞特犬出门,沿着大路和结了冰的小溪往前走,可是,要在光溜溜的冰面上站立和行走,真是有点困难。
红毛犬连趺带滑,一路趔趄,我也重重地掉了两跤,猎枪都被甩了出去,在冰面上滑出去老远。
一群鹌鹑躲在悬着树枝的高高的堤岸下,被我们惊飞了,我立刻举枪击落两只。
有几只仍然栖息在树上,其他大部分都钻进了灌木丛。
要想把它们赶出来,你得在生长着灌木丛的土地上跳几下。
结果,你在这些又滑又有弹性的树枝上摇摇晃晃,还没站稳时,它们又飞了出来,你很难瞄准。
我击落了两只,放跑了五只。
不过,我在动身返程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不禁窃窃自喜,还剩下许多,改日再来寻觅猎捕。
回到家,家里人告诉我孩子不让任何人进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
”
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还保持着我离开时的姿势。
他面色苍白,但两颊烧得通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
我测了他的体温。
“多少?”
“一百来度吧。
”我说。
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刚才是一百零二度。
”他说。
“谁说的?”
“医生。
”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
“我不担心,”他说,“可是我忍不住。
”
“不要想。
”我说,“放松点儿。
”
“我挺放松的。
”他说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
显然,他在极力克制自己。
“喝点水,把药吃了。
”
“您觉得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
”
我坐下来,打开《海盗故事》,读给他听,但看得出来,他根本没兴趣。
于是我停了下来。
“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
“你不会死。
你这是怎么了?”
“哦,不,我会死的。
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
“人发烧到一百零二度是不会死的,你真是在说傻话。
”
“我知道会的。
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告诉我,发烧到四十度就活不了了。
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
原来自早上九点起,整整一天时间,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儿,”我说,“哦,可怜的傻宝贝儿,这就像英里和公里的问题。
你不会死的。
那种温度计不一样。
用那种温度计测,三十七度是正常体温。
而用这种温度计测,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
“您肯定?”“十分肯定。
”我说,“这就像英里和公里的换算一样。
你知道,就好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换算成多少公里一样。
”“哦。
”他说。
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
第二天,他轻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次写到小男孩眼睛“盯着床脚”,表现小男孩紧张害怕但又竭力克制自己的心理。
B. 作者没有对“我”的外貌进行描写,没有心理描写,但读者能感受到“我”内心的痛苦。
C. “我宁愿醒着”,意思是儿子认为自己快死了,担心一睡着就醒不来,所以宁愿“醒着”。
D. 小说用语平易朴实,却蕴含着深沉炽热的情感;文笔冼练,与《老人与海》的语言类似。
2.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小男孩的性格特点?
3. 《祝福》中的标题,有其独特的魅力,本篇小说以“一天的等待”为标题,又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
《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
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
他曾斩钉截铁地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已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
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
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
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
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
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
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
”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
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
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
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
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4.下列关于“人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B.孔子认为纠正人性之恶要靠后天学习。
C.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D.盂子认为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圣贤。
5.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孔子对“礼”非常重视的一项是()
A.毫不迟疑地攻击管仲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
B.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自己的得意门徒颜渊。
C.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仍想去回拜他。
D.因为“礼”的需要,孔子去见了南子,使子路很不高兴。
6.作者认为孔子和孟子思想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孔孟二人的个性不同。
B.孔孟对“礼”的态度不同。
C.《论语》与《盂子》的取材记载不同。
D.两人所处时代局势发生了变化。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第二天清早,她(秋分)就同高翔和李佩钟上了一辆大汽车,回深泽来。
她们路过蠡县、博野、安国三个县城和无数的村镇,看到从广大的农民心底发出的、激昂的抗日自卫的情绪,正在平原的城镇、村庄、田野上奔流,高翔到一处,就受到一处的热烈欢迎。
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
秋分一下车,就有人悄悄告诉她:“庆山回来了,现在五龙堂;你们坐汽车,他赶回来了一群羊!”
秋分没站稳脚,就奔到河口上来。
船上的人和她开玩笑说:“不回来,你整天等,整宿盼;一下子回来了,你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在船上,秋分就看见在她们小屋门口,围着一群人。
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有一个高高的个儿,穿一身山地里浅蓝裤褂的人,站在门前,和乡亲们说笑。
她凭着夫妻间难言的感觉,立时就认出那是自己一别十年的亲人。
她从船上跳下来,腿脚全有些发软,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嚎啕大哭一场。
人们冲着她招手、喊叫,丈夫也转过身来望着她,秋分红着脸爬上堤坡。
乡亲们见她来了,说笑着走散了,庆山望着她笑了笑,也转身进小屋里去。
公公从河滩里背回一捆青草,撒给那几只卧在小南窗下面休息的山羊。
高四海摸着一只大公羊的牴角说:“你也还没有吃饭吧?快到屋里和他一块儿做点吃的。
”
秋分走进屋里来,好像十年以前下了花轿,刚刚登上这家的门限。
她觉得这小屋变得和往日不同,忽然又光亮又暖和了。
自己的丈夫,那个高个儿,正坐在炕沿上望着她,她忍不住热泪,赶快走到锅台那里点火去了。
她家烧的是煤,埋在热灰下面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她的手一触风箱把,炉灶里立时就冒起青烟,腾起火苗儿的红光来。
望着旺盛的火,秋分的心安静下来。
她把瓦罐里的白面全倒出,用全身的力量揉和了,细心切成面条儿,把所有的油盐酱醋当了佐料。
水开了,她揭开锅盖,滚腾的水纷纷窜了出来,秋分两手捧着又细又长、好像永远扯不断的面条儿,下到锅里去。
忽然,在炕角里,有一个小娃子尖声哭叫了起来。
高庆山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个不到两生日的孩子睡醒了,抓手揪脚的哭着。
“唔!这是哪里来的?”庆山立起身来,望着秋分。
“哪里来的?”秋分笑着说,“远道来的。
你不用多心吧,这是今年热天,一个从关东逃难来的女人,在河口上叫日本的飞机炸死了,咱爹叫把这孩子收养下来。
要不,你哪里有这么现成的儿子哩!”
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
吃饭的时候,高翔赶来了,两个老同志见面,拉着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庆山从里边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高翔说:“这是我的介绍信,组织上叫我交你的,还怕路上不好走,叫我换了一身便衣,赶上一群山羊。
路上什么事也没有,没想到和你碰的又这样巧。
”
高翔看完了信说:“你来的正好。
在军事上,我既没有经验,新近遇到的情况又很复杂。
你先不用到高阳去,就帮我在这里完成一个任务吧!”
庆山正要问什么任务,高翔的爹领着小女孩来看儿子了。
秋分拉着小女孩问:“你找谁来了?”
小女孩慢腾腾的说:“俺爹!”
秋分指着高翔,小女孩没想到她的爹竟是一个完全面生的人,不敢走过去,高翔过来把她抱起。
秋分又逗她:“谁叫你来找爹?”
小女孩笑着说:“俺娘!”引得人们全笑了。
庆山对高翔说:“我好像从没见过她,长的这样高了!”
秋分说:“你哪里见过她,你们走的时候,她娘刚刚坐了月子!”
高翔拍拍怀里的孩子,放在地下,笑着说:“我马上要和庆山哥谈谈这里的情况,开展工作,你们先到外边去玩一会儿。
”
高四海、高翔的父亲抱着孩子出去了,秋分噘着嘴说:“我听听也不行吗?”
“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
“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
他两个在屋里谈着,秋分她们就坐在堤坡上等着,天上出着星星,高翔的小女孩指着:
“又出来一颗,爷爷,那边又出来了一颗!”
一直等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他们还没有谈完。
高翔的父亲对高四海说:“你说盼儿子有什么用,盼的他们回来,倒把我们赶到漫天野地里来了。
”
高四海抽着烟没有说话,大烟锅里的火星飞扬到河滩里去。
儿子回来,老人高兴,心里也有些沉重。
他们回来了,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议着闹事了。
那些狂热,那些斗争、流血的景象和牺牲了的伙伴的声音、面貌,一时又都在老人的眼前,在晚秋的田野里浮现出来,旋转起来。
老人有些激动,也感到深深的痛苦。
自从儿子出走,斗争失败,这十年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当爹娘的,当妻子的是怎样熬过了这十年的白天和黑夜啊?再闹起来!那次是和地面上的土豪劣绅,这次是和日本。
人家的兵强马壮,占了中国这么大的地面,国家的军队全叫人家赶的飞天落地,就凭老百姓这点土枪土炮,能够战胜敌人?他思想着,身边的草上已经汪着深夜的露水,高翔的小女孩打着呵欠躺在她爷爷的怀里睡着了。
(节选自孙犁《风云初记》)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翔、高庆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斗争,小说开头写他们回到家乡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人民对抗日斗争的衷心支持和保家卫国的激昂情绪。
B.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为主,并辅以语言、动作描写。
面对高翔的拒绝,秋分以一句“等着你考察!”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C. 小说并未直接描写激烈、血腥的战争场面,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为了抗击侵路者而造成的父子分离、夫妻离散、父女不相识。
D. 小说的结尾借高庆山父亲高四海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交代了时代背景,既表现了老人复杂的心理,又让读
者看到了他不同一般的思想觉悟。
8. 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内容的深刻含义。
9. 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小说在叙事上的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传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B.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C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
日
D.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后因称字为表字。
B.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
汉隶在东汉时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C. 太尉,是三公之一。
三公是国家最高官职,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政、监察。
D. 山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谓之阳。
如《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 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焦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 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 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13. 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陈克:南宋词人。
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
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B.“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词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在吴兴”“别愁”“孤影”。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15.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反问句式指出“惑”存在的普遍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一诗中,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中国有16700000名教师,每个教师就是1/1670000。
有人据此写出下面画线的句子。
请仿照画线句分别为建筑从业者、外卖从业者、医护人员写几句话,要求句式大体致。
(注:中国有500000名建筑从业者,700000 名外卖从业者, 170000名医护人员)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
就注定
你是不同分母上的“1”
(教师) 当你离开自己的孩子
却走到更多孩子身边的那一刻
你是“1"
(建筑从业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外卖从业者)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医护人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也许
你只是奋斗在中国的一个“1”
但中国却因为每一个“1”的奋斗而伟大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面文段是一则活动方案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问题(包括标点符号),请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
①11月9日是全国“119”消防日。
②为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③形成各级各部门工作合力,④持续增强全市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有效加大全民消防安全意识,⑤不断提升全市抗御火灾风险能力,⑥有效遏制和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⑦弄成良好的消防环境,⑧根据“XX省消防总队关于做好消防宣传活动准备工作的通知”的安排部署,⑨特制定“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
四、写作(60分)
19.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亲历过、听说过许多“错过”。
错过一场精彩的比赛或演出,错过一次与家人或同学难得的团聚;一时犹豫,错过了展示自己的绝好机会;一场误会,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一次退缩,错过了不会再来的机遇……有些错过可以轻轻放下,有些错过却刻骨铭心,永难忘却.
根据上面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解答本题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
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B项,“没有心理描写,但读者能感受到‘我’内心的痛苦”错误,文中有心理描写,比如“我以为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也没有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原文表述为“不过,我在动身返程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不禁窃窃自喜,还剩下许多,改日再来寻觅猎捕”,从“我”外出打猎的行动以及“窃窃自喜”等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