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心理品质的特征、构成及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侦查心理品质的特征、构成及培养
时间:2003-11-9 13:40:11 来源: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作者:李锡海阅读223次
侦查主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提高在侦破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对各种心理疾患的免疫力,因而能有效地提高侦破效率。
所以,对侦查心理品质的研究,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侦查心理品质的特征
侦查心理品质是侦查主体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
它是影响案件侦破速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侦查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侦查心理品质有自身的一些特征:
(一)侦查心理品质具有稳定性
任何侦查主体,其心理品质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世界观和心理品质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两者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心理品质,而不是相反。
由于侦查主体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世界观是相对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所以,由世界观所决定的心理品质,必然也是相对稳定的。
正因为心理品质具有稳定性,所以在侦查主体的人生征途中,有好多东西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了,而在某些案件的侦破中所表现出来的火一样的情感、钢铁般的意志、敏锐的思维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却会日益鲜明动人,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正因为心理品质有这样一个特点,我们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某个侦查员心理品质的固有特征,在侦查中做到“人尽其才”,更好地侦破犯罪案件。
(二)侦查心理品质具有多面性
侦查主体的心理品质是由其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许多基本成分组合而成的,除了这些基本成分的主导方面之外,往往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其非主导方面的杂质。
所以,纯而又纯的侦查心理品质是没有的。
通常,我们讲某某侦查员进行现场勘查非常仔细,搞调查访问特别认真,一般是指其总体而言的,只要认真研究一下他勘查过的所有现场和搞过的所有调查访问,就会发现也有很多不仔细的地方和不很认真的时候。
有时我们说某某侦查员情感品质很好,意志品质很好,则一般是从其基本方面讲的,而在侦查中的某些方面,某个时候,或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和时候,也一定有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的表现。
平时在很多侦查员身上,我们能够见到自信与狂妄相随,执着与固执为伍,智慧时显得狡黠,温柔时又表现出怯懦。
心理品质的这种多面性,使侦查主体形成了立体式的品格,这似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作为侦查主体,认识到这一点,就要对自己的心理品质作出全面评估,以便扬长避短,且不可只看到好的一面,而忽视不好的一面。
(三)侦查心理品质具有潜在性
侦查主体在侦破中无时不在运用心理品质,却又很少有人注意到它,这是心理品质潜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正因如此,有些侦查员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攻克了很多疑难案件,但却不能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这除了缺少专门知识之外,主要是因为心理品质并非有形实物的模子,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素养在悄悄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侦查活动的开展。
侦查主体只有在自觉地反省自己的心理品质时,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和作用。
研究侦查心理学的目的之
一,就是要侦查主体充分认识这种无形的东西的价值,以使其在侦破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侦查心理品质的潜在性,还表现在它就象一粒正在休眠的种子,必须有显露和发展的时机,才能开花、结果。
有些侦查员要不是在一些大要案的侦查中担当重任,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大智大勇,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就不可能被认识。
实践证明,了解自己和他人潜在的心理品质不容易,发挥和挖掘自己与他人潜在心理品质积极的方面更要有个过程。
(四)侦查心理品质具有变异性
侦查主体心理品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异性是绝对的,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心理品质发生变异的原因,一是世界观能发生变异。
我们说侦查主体的世界观是相对稳定的,并不是说不能发生变化。
实际上,由于在侦查实践中经受磨炼的程度不同,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不一样,在政治上、道德上对自己的要求各异,侦查主体的世界观都在逐渐发生变化。
有的不断变好,有的逐渐变坏。
不管世界观向什么方向变异,都将导致其心理品质发生变异,只不过变异的性质不同罢了。
二是受年龄变化的影响。
侦查主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要经历从天真烂漫到世故老成,从幼稚单纯到多忧多虑的心理变化。
“年轻好胜,老来多谋”。
“年轻人相信许多假的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的东西。
”这突出反映了心理品质受年龄的影响而在发生变化。
三是受重大变故的影响。
生活中发生不幸事件,如突发疾病或车祸等;家庭中出现大的变故,如发生婚变或痛失亲人等;工作中出现大的挫折,如侦查中发生大的事故受到不公正待遇或处分等,都会对侦查主体的心理形成强大的冲击,进而导致其心理品质发生变异。
这种变异性,揭示了侦查心理品质可以改变的特性。
二、侦查心理品质的构成
侦查主体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它涉及到主体心理的各个方面,由多种具体的心理品质所构成:(一)认知品质认知品质是侦查主体在侦查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点。
由犯罪侦查的特殊要求所决定,侦查主体良好的认知品质应具有以下特点:1.感知快速准确。
侦查主体的感觉器官必须反应灵敏,机能健康,有很强的感知能力。
在侦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感知无误,准确地发现刺激源,查找到刺激物,迅速作出反应,并能正确分析其在案件侦破中的价值和作用,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比如,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时,能通过敏锐的观察,准确地感知犯罪嫌疑人发出的刺激信息,很快找到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对拒捕的犯罪嫌疑人,能快速准确地感知其发出的反抗信息,并立即作出正当防卫反应,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不仅能有效地保证自身安全,而且能很快将其制服,促进案件顺利侦破。
2.判断正确无误。
侦查主体在感知的基础上,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推动侦查活动向纵深发展。
其中包括对案件性质的判断,对犯罪动机的判断,对犯罪人数及其个性特征的判断,对侦查范围的判断等等。
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无误的判断,犯罪案件是不可能侦破的。
而且,在很多时候,要求侦查主体作出判断时,不仅要正确,而且要十分迅速,否则,就会贻误战机。
比如,追捕逃犯,只有根据有关线索,对其逃跑方向和路线作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才能抓住战机,将逃犯抓获。
否则,就会延迟抓获时间,甚至使其逃脱法网,对社会造成危害。
3.想象丰富开阔。
侦查主体的想象是和联想密切相联系的,它们都是分析和认识案情不可缺少的心理形式和工具。
犯罪案件发生后,侦查主体必须
根据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所得信息材料,运用科学的想象和联想,推断犯罪动机、犯罪成员情况和犯罪过程,然后再据此展开侦查,搜集证据,用事实来证明想象和联想的正确性,从而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认定或否定。
所以,侦查主体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对案件侦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侦查主体的想象力只有丰富、开阔,才能在侦查中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才能提高侦破效率。
侦查主体丰富的想象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经验、阅历和广博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一个侦查员经历的案子越多,阅历越深,知识越渊博,其想象能力就会越强。
所以,发展想象力这种心理品质,必须在学习科学知识、积累侦查经验、增强社会阅历这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二)情感品质
情感品质是侦查主体在情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点。
这些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善于控制和利用激情。
侦查中由于各种原因,会经常出现激情。
侦查主体处于激情状态时,容易失去理智而感情用事,出现过火行为,还会使自己的认识范围缩小,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及后果,与案件侦破不利。
只有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激情,才能避免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尤其对不良激情,必须采取转移注意、降低强度、延缓爆发时间等办法,予以控制,才能保证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2.保持恬静明快的心境。
侦查主体的心境积极与否,对侦查工作影响很大。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能使侦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大提高攻坚能力。
如果经常出现消极的心境,不仅能影响自己的干劲,而且会对同事产生不利的影响。
尤其是领导,如果心境不好,部属会产生一种压抑感,使其敬而远之,难以进行思想交流,严重影响侦查目标实现。
当然,由于侦查中不可能事事随心,处处如意,偶而出现消极的心境也属正常,问题是必须善于对自己的心境进行调节。
尤其是负责侦破的领导,遇到困难时,独自一人心境低落可以,一旦出现在部属面部,就应当精神焕发,谈笑风生,判若两人,这样才不致于把消极的心境传染给别人,避免影响侦查活动正常进行。
3.有一以贯之的热情。
热情综合了心境和激情的特点,但比激情持久,比心境强烈、深刻。
作为侦查主体,首先要对侦查事业有极大的热情。
如果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火一般的热情,创造一流的业绩就无从谈起。
有了这股热情,侦查过程中才能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才能不怕困难,完成各种艰巨的任务。
其次要对广大群众有极大的热情。
由犯罪侦查工作性质所决定,侦查主体的这种热情必须保持一贯的倾向性、深刻性、稳定性。
任何一个侦查人员,如果不是把自己的情感一往情深地指向人民,而是贪图私利,患得患失;如果不是使自己的情感深化到为祖国、为人民舍身忘死的程度,而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淡如水;那他就会失去搞好侦破工作的动力,也就根本不可能出色的完成各项侦破任务。
(三)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侦查主体在意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是:1.高度的自觉性。
侦查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进攻,因此,侦查主体对自己意志行动的目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地使自己的意志行动符合侦查任务的要求。
尤其是意识到自己的意志行动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危,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就会更加自觉地进行斗争,就会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做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坚决完成侦破
任务。
侦查主体的意志如果缺乏自觉性,就会在侦查中不坚定,无主见,容易受外界的干挠和左右,或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由此把侦查工作引向邪路,陷入被动的局面。
2.突出的果断性。
犯罪案件侦查中,情况千变万化,很多机会稍纵即逝,侦查主体的意志必须具有果断性,才能根据所获信息,明辨是非真伪,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决策,赢得宝贵的时间;做出决策之后,又会毫不犹豫地付诸侦查行动,必要时敢于冒一定的风险,决不迟疑后退。
当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原来的决策已不适应时,则要立即停止侦查行动或延缓行动,并制定出新的侦查对策。
侦查主体的意志如果缺乏果断性,就会在侦查中优柔寡断,把握不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或只凭主观臆想做出决策,进而轻举妄动,鲁莽从事,使侦查工作遭受损失。
3.顽强的坚韧性。
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一般都有一个预谋的过程,而且从预谋犯罪就开始做反侦查准备,犯罪后又会继续下去,给侦破案件造成很多困难。
所以,不少案件反复侦查破获不了。
这就要求侦查主体的意志,必须有顽强的坚韧性,侦查中要不怕挫折和失败,不怕任何困难,案件不破决不罢休。
实际上,不少案子都是在已无希望的情况下,又重整旗鼓,靠坚强的毅力,取得关键性的证据,拿下全案的。
侦查主体的意志如果缺乏坚韧性,就会错误地估计自己的侦查水平和能力,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垂头丧气,不敢进取,或放弃主观努力,最终导致侦查工作失败。
(四)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是侦查主体在个性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有:1.强烈的求成功动机。
追求侦破成功,是侦查主体突出的个性特点。
强烈的求成功动机乃是推动侦查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
具有这种动力的侦查主体,往往不会陶醉于目前的侦查成功,不会因为一个案件侦破了而固步自封,而往往把眼光放得更远,追求更多、更大、更疑难案件的侦查成功。
实践证明,侦破效率与侦查主体的求成功动机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求成功动机愈强烈,侦破的成功就愈大。
因此,优秀的侦查人员都有十分强烈的求成功动机。
2.广泛持久的兴趣。
浓厚的侦查兴趣,能促进侦查主体的思维活跃,观察敏锐,注意力集中,想象丰富,情绪高涨,因而是案件侦破的内驱力之一。
由于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弄清犯罪案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的知识,因此,侦查主体的兴趣必须十分广泛,才有利于搞好侦查工作。
侦查主体的兴趣如果缺乏广泛性,很多事情就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难把工作搞深搞透。
在现阶段,社会犯罪一直居高不下,侦破一个案件尚需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整个社会犯罪作斗争就更需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所以,侦查主体的兴趣又必须有持久性,才能把侦查工作搞好。
侦查主体的兴趣如果缺乏持久性,侦查中遇到困难和阻力,就会发生兴趣转移,那是不可能侦破犯罪案件的。
3.乐观自信的性格。
性格最能体现侦查主体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它是主体适应侦查环境需要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能保证侦查主体有效地进行各种侦查活动。
当然,侦查主体的性格不能像侦查能力那样直接决定侦查效率,但它对侦查活动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爱因斯坦指出,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就侦查主体而
言,乐观自信的性格是必备的个性品质。
因为犯罪侦查的特殊性,决定了侦查主体必须有这样的性格,才能在困难面前不泄气,勇往直前地把案件查清;才能在侦查过程中,根据所获信息对案情作出独立的判断和分析,使案件最终被侦破而不致于半途而废。
三、侦查心理品质的培养
侦查主体的心理品质虽与先天遗传素质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但从根本上讲却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
因此,要使侦查主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必须从多条途径进行有效的培养工作。
笔者认为,这些途径主要是:
(一)大力开展心理品质教育
***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侦查主体来说,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强大的凝聚力,无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