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人物的生存与叹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根人物的生存与叹息
作者:刘娜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12期
摘要:贾樟柯的电影以透视底层边缘人物命运的视角来展现叙事美学的深刻内涵,现代叙事伦理有两种: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贾樟柯电影以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为主,通过运用长焦镜头和时代符号的流逝与见证这一艺术手法,来对草根人物的个体存在和生命偶在进行揭示。
关键词:叙事伦理;电影叙事;生存与叹息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096-01
贾樟柯的电影一直以来以对边缘城镇小人物的生存透视为主导方向,一举使他成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
他的电影《小武》、《站台》、《三峡好人》等已是我们所熟识的经典之作。
或许由于贾樟柯本人这种独特的乡土情怀以及他的独特生命体验,因此他的电影大多都是以底层小人物为影片的主人公,在一种近似生活本真的真实画面中来展示他们的生活状态。
他的电影善于追求生活现象的还原,着力把那些处于边缘化的草根人物的真实生活形象不假雕饰地呈现出来,给观众一种震惊的艺术力量。
它通过对平淡生活的复制,不求轰轰烈烈的故事发生,有的只是舒缓的情节和平凡的叙述。
在真切的故事中,用纪实的手法为草根人物书写他们在时代的背景下所体验的社会现实与生存的真实状态,体现了电影叙事美学的深刻内涵。
刘小枫先生在《沉重的肉身》中写到:“叙事改变了人的存在和空间的感觉,当人们感觉自己的生命若有若无时,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不堪时,当我们的生活想象遭到挫伤时,叙事让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觉,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空间……”或许正因如此,电影叙事彰显了叙事所特有的魅力。
通过贾导的电影叙事,我们获得了一种深刻的美学启示与人文情怀。
贾樟柯的电影,一种平淡的叙事,更是一种生活的可能,包含了一种伦理性的构想。
伦理是对人类生活应然状态的一种规定。
叙事,尤其虚构叙事,是对生存的一种展示,加深我们对应然生活的理解。
因此,贾樟柯的电影蕴含着深刻的叙事伦理思想。
刘小枫先生在《沉重的肉身》中讲到:“叙事伦理学是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现代的叙事伦理有两种: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贾樟柯的电影作品,大多是以自由伦理的个体小人物叙事为主体。
自由伦理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偶在个体的生活事件所构成的。
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的教化是抱慰、是伸展个人的生命感觉。
”
贾樟柯电影一直对小城镇充满关切。
他的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物。
贾导善于捕捉普通人的生存状况,这种对草根人物的始终如一的关注,使得他的电影充满着温暖的人情关怀。
在对都市神圣性的消解中,展现了他小城镇视域下的独特印记;在对平凡生命的个体叙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长焦镜头的聚集作用和象征时代特色的符号参照物,深刻地体现了对历史变迁的凝视与沉思。
第一,长焦镜头的展示,见证着生命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长焦头主要强调它的刻意性和“诗意情怀”。
如《三峡好人》中韩三明站在楼顶上,镜头从他的脚底下慢慢上遥,景头处全是破乱的瓦砾、年代久远的砖房,在此我们可以感觉人物内心的凝重,以及对三峡历史变迁的流逝与迷茫之感。
贾樟柯的电影,如此多地使用长镜头,也许是为了达到一种间离的艺术效果,让观众在欣赏影片中,有充足的时间去回味与反思。
但它凝聚着更为深刻的美学内涵,从中可以看出时间流逝的痕迹。
在静止的画面面前,其他的都停滞了,唯有时间在流逝。
用长焦镜头,更能把人物的个体叙事用一种具有真实体验的情形给展现出来,表现了对个体存在的独特发现。
对人物背景,生存环境的深度聚焦,更能营造出一个细致而真诚的发生。
第二,象征时代符号的大量出现,见证了存在的瞬间,时代的印记。
“在生命流转的过程中,总有许多让我们难以忘记的东西……贾樟柯电影中关于声音符号的运用,最常见的就是广播、即时声响,如《站台》中广播传出刘少奇平反的新闻,《三峡好人》中的流行歌曲《酒干倘卖无》等”。
贾樟柯电影中所表现的对生命流逝情怀的抒写,暗含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在时代滚滚的背后,展示的是一个个平凡人物的存在与真实写照,而恰恰正是在这种流逝中,在长镜头的人物、场景、对话的刻意描摹中,我们领略了贾樟柯电影在直陈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时,所体现的审美追求与文化意蕴。
在边缘化小人物、草根人物的整体书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背影在流逝,看到了平凡的生命对充满蒙昧的世界的挣扎;看到了那样的岁月里,普通人的激情与奋进。
然而一切平凡的弱势群体,却依然在存在与虚无中无法找到出路。
影片深刻展现了对“人”的发现,在一阵阵触动心扉的感动里,我们都有一种无法释怀的叹息,存在是多么的艰难。
但愿我们在体验真实的同时,更要学会深思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1]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2]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