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明“昔人” 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 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 达了诗人因“昔人”的离去和自己的漂泊而产生的 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 6 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感情。
示例一:意境: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
7
阔大,气象雄浑。示例二:修辞:运用对偶,增强音韵美 和语言气势。示例三:炼字:“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
4.王维,字_摩__诘__,_唐___朝诗人,有“_诗__佛___”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_诗__中__有__画___;观摩诘之画 ,画__中__有__诗_____。”
5.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 表现了诗人孤寂的情感。(意近即可)
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 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明“昔人”已
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 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了诗人因 “昔人”的离去和自己的漂泊而产生的孤独、寂寞和惆 怅,重在抒情。
5 D(应该是间接呈现)
《使至塞上》
《野望》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东皋(gāo) 徙倚(xǐ) 驱犊(dú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东皋薄暮望___接__近___ (2)徙倚欲·何依___徘__徊___ (3)·长·歌怀采薇_采__食__野__菜__,__比__喻__隐__居__不__仕__
··
3.根据提示默写。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景的对偶句是:_树__树__皆__秋__色___ ,山_山__唯__落__晖_____。 (2)王绩在《野望》中,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抒发自 己弃官隐居后心情的诗句是:_相__顾__无__相__识__,_长__歌__怀__采__薇__ 。
6.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 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 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 “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 的感情。
7.本诗的颈联写得很传神,请你从意境、修辞、炼字等方面任 选一点进行赏析。
5 示例: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
面镜子,明亮耀眼;仰视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 面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6 C(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钱塘湖春行
1 啄 mò dī
》
2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乱花渐
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云生结海楼 水面初 平云脚低
1 延 蓬 雁 sài hòu yān
2
(1)慰问边关守军 (2)典属国的简称 (3)飘飞的蓬草, 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4)指烽烟
3 (1)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 长烟 落日圆
4 摩诘 唐 诗佛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表现了
5 诗人孤寂的情感。(意近即可)
2汉.解·塞释(下sà列i)句中加候·点骑词(hò的u意) 思。燕·然(yān) (1)单车欲问边__慰__问__边__关__守__军____ (((234)))·属征大··国蓬漠·过出孤·居汉烟·延塞直______指典飘______烽属飞______烟国 的______的蓬______简草____称,____古____诗__中__常__用__来__比__喻__远__行__之__人___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
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示例一: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 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 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示例二: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 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 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示例三:品技巧: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 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 气的形象写照。
。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3)《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欣
赏美景转变为深沉的乡思之叹,含蓄委婉。
3.李白,字_太__白___,号_青__莲__居__士___,因贺知章赞他“公非人世之人 ,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而被世人称为“诗_仙__(_谪__仙__人__)__”,是盛唐时 期著名的浪__漫_____主义诗人。
示例一:意境: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 大,气象雄浑。示例二:修辞:运用对偶,增强音韵美和语 言气势。示例三:炼字:“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 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两 个字不仅写出自然之景,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任选一点 进行赏析即可)
《渡荆门送别》
13 唐诗五首
1 gāo xǐ dú
快速对答案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野望》
2 (1)接近 (2)徘徊 (3)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 3 (1)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2)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4 描绘了一幅层层树林染上了金黄的秋色,峰峦叠嶂在夕阳的
余晖中更显萧瑟的画面。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江入大荒流_辽__远__无__际__的__原__野___ (2)云生结海·楼·
_海__市__蜃__·楼__·。__这__里__形__容__江__上__云__霞__多__变__形__成__的__美__丽_景__象_____ (3)仍怜故乡水__喜__爱____
·
5 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6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
落寞心绪。
《黄鹤楼》
1
(1)飘飘荡荡的样子 (2)分明的样子 (3)草木茂盛的 样子 (4)故乡
2 (1)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2)日暮乡关何处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诗想象大胆、奇特, 被人誉为“神来之笔”,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美妙 的画面。
示例: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 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视天空,云气簇拥而来, 就像海面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6.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离开家 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 ,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 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 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3 A(第二联为颔联)
“争”字写早莺争先恐后抢占向阳的树的情景,“啄”字
4 则是写燕子衔泥筑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早春西湖生机勃
物的景象。
5 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或“对西湖
早春美景的热爱或赞美之情”也可)。
“乱”字写出了花的颜色和种类的繁多,“浅”字写出了
6 草的柔嫩。这两个字紧扣初春景物的特征,表现了春的妩
第一幅是水中映 月图,第二幅是 天边云霞图
《钱塘湖春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zhuó(啄)春泥 2.根据提示默写。
没马蹄( mò) ·
白沙堤·( dī)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几__处__早__莺__争__暖__树__,谁__家__新__燕__
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
的感觉。两个字不仅写出自然之景,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
。(任选一点进行赏析即可)
《渡荆门送别
1
(1)辽远无际的原野 (2》)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
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3)喜爱
2 (1)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2)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
流 (3)仍怜故乡 万里送行舟 3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谪仙人) 浪漫
4.第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层层树林染上了金黄的秋色,峰峦叠嶂 在夕阳的余晖中更显萧瑟的画面。
5.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颔联和颈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 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 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6.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 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 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白云千载空悠悠___飘__飘__荡__荡__的_样__子______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分__明__的__样__子________ (3)芳草萋·萋·鹦鹉洲__草__木__茂__盛__的__样__子______ (4)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故__乡______
示例一: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 4 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
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 的万里长江图。示例二: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 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 广阔胸襟。示例三: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 ,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 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
··
3.根据提示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的 心情的诗句是:_征__蓬__出__汉__塞___,_归__雁__入__胡__天___。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传神笔法刻画出奇
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是:_大__漠__孤__烟__直__,_长__烟__落__日__圆__。
2.根据提示默写。 (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 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富有蓬勃朝气的诗句是: _山__随__平__野__尽__,__江_入__大__荒__流___。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山__随__平__野__尽__, 江入大荒流
___________”两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营造了神秘的意境。
B.颔联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
愁思做了铺垫。
C.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下江上明朗的日景
。
D.尾联徘徊低吟,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
。
应该是间接呈现
《使至塞上》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居yán( 延 ) 征péng( 蓬 ) 归yàn( 雁 )
媚动人,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天的喜爱之情。
7 同:都是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春
景的喜爱之情。异:《钱塘湖春行》侧重于描写“春 行”所见早春之景,如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 描写时善用拟人的修辞,如“争”字形象地写出了早 莺向阳欢歌的情景;《春题湖上》侧重于描写“湖上 ”之景,以“湖”起笔、收笔,描写时巧设比喻,如 山松似翠,水月似珠,稻如碧毯,蒲如青罗,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西湖神韵。
··
2.根据提示默写。 (1)崔颢《黄鹤楼》中描写登楼所见美景的诗句是: _晴_川__历__历__汉__阳__树__,__芳__草__萋__萋_鹦__鹉__洲___。 (2)《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与马致远《天 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的诗句是:日__暮__乡__关__何__处__是__?_烟__波__江__上__使__人__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