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1-2022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分项选编:基础知识综合题、综合性学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综合题、综合性学习题一、基础知识综合
第二枚名为“虎蕴吉祥”,描绘了面容温wǎn的虎妈妈带着两只小虎的温馨.场景,寓意儿孙兴旺、家庭美满。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虎象征着健康,人们用“”“”比喻身体的强健虎象征着威猛雄武,《诗经·鲁颂·泮水》称勇武之臣为“娇娇虎臣”,《尚书·牧誓》称武王有“虎贲三百”;虎象征着权力,国家用兵的兵符、使臣所持之节都以虎字命名为“虎符”“虎节”。

崇虎爱虎的文化情结,凝结着中国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对吉祥平安的qí愿。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juān刻chù立温wǎn qí愿
(2)给加点字注音。

昌.隆( )温馨.( )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正式亮相”是主谓短语,“气宇轩昂”是补充短语。

B.第二段画横线处可填“虎虎生威”“生龙活虎”两个成语。

C.“崇虎爱虎的文化情结,凝结着中国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对吉祥平安的qí愿。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崇虎爱虎”。

D.语段第二段运用了引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2022春·甘肃武威·八年级统考期末)班级开展“文化寻根之旅”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下面是历史组搜集到的资料,请按照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①在距今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祖先的盛器可能是一片芭蕉叶,一只贝壳,甚至是鸵鸟蛋壳。

这些天然的盛器因陋就简,很不方便。

有一天,他们在无意之中发现,被水浸湿后的黏土可塑.,晒干后再用火烧,会变得坚硬而结实,这样陶器便应.运而生。

这是人类制造业漫长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②凡是有人类聚居的地方,几乎没有哪个民族不会制陶,制陶应是文明自然演绎.的结果,却又是文明chū jí阶段的产品,存在诸多quē xiàn,注定要逐渐被历史淘汰,蜕.变为瓷器。

(1)下列成语与第①段中“因陋就简”的“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小失大B.因利乘便C.因地制宜D.因噎废食
(2)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塑.(suò)应.运而生(yīng)B.演绎.(yì)蜕.变(tùi)
C.可塑.(sù)应.运而生(yìng)D.演绎.(yī)蜕.变(tuì)
(3)阅读第①段,结合语境将拼音所对应的汉字工整地写在下面括号内。

chū jí( )
quēxiàn( )
9.一位同学在排版时不小心打乱了一段话的语序。

为使语言连贯请你重新排版,正确的一项是()
①景德镇瓷器不惟为宫廷所重,也是民生所系,更是外销所倚。

①景德镇宋时的青白瓷在上海、广东、河北、福建、江西、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河南、陕西、四川、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均有出土。

①朝鲜半岛、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巴基斯坦,甚至非洲地区都有青白瓷遗存。

①景德镇早在700余年就成为瓷业中心,这里瓷器铺店,鳞次栉比;车马帆船,川流不息;商贾拱手,杯来杯倾……可见赢得宋真宗皇帝年号“景德”的,不能是别处,只能在这里。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
10.同学们来到瓷器店对笔筒上的书法内容纷纷品评。

(1)请你选出对书法作品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属于楷书,笔画平直,字体方正。

B.作品属于隶书,蚕头雁尾,字体方正。

C.作品属于篆书,笔画圆润,体正势圆。

D.作品属于行书,结构简省,端庄流畅。

(2)左面的书法作品内容出自①___________(朝代)的作者孟子的作品《①________》。

11.小茗同学在这次“文化寻根之旅”中深有感触,写下了一段话。

请你选出【甲】【乙】处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泥土的变化融入了一呼一吸,几与手艺人的生命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甲】拉坯时留下的指纹【乙】滴漏的泥浆,刻画时刀的划痕,抑或是彩绘时留下的笔痕,无不是手艺人瞬间流露的心语。

浓厚的感情,安
排得恰到好处时,一块泥胚、一片淡墨,也见出生命洋溢。

A.【甲】逗号【乙】逗号B.【甲】逗号【乙】分号
C.【甲】句号【乙】顿号D.【甲】句号【乙】分号
12.(2022春·甘肃武威·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022年2月4日晚,举世① 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序章尽显中国文化自信,鸟巢外绚丽的烟花向世界展示了一② 美妙的画卷.。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盘桓鸟巢,每个创意都让人拍案叫绝,从普通中国人手手相传国旗,到五星红旗与冰雪五环交相辉映,每种情怀都直抵人心。

纵观整个冬奥会开幕式,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气息完美融合,场景之美令人目不③ 接。

这是中国给全世界的浪漫,这温情的浪漫传递着中国人民祈盼世界携手同行迈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juǎn diàn B.juàn dìnɡC.juàn diàn D.juǎn dìnɡ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①瞩①副①瑕B.①嘱①副①瑕
C.①嘱①幅①暇D.①瞩①幅①暇
二、综合性学习
13.(2022春·甘肃酒泉·八年级统考期末)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以“演讲”为主体的“活动•探究”单元,请完成
【任务二】撰写演讲稿
下面是同学撰写的演讲稿,请协助修改。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个人要想得以顺利成长,其根本就是做人诚实守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不诚信,那必将一事无成。

那些到处招摇撞骗的人,编织着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谎言,然而在真相面前终难自圆其说,必将受到法律的【甲】。

我们只有言而有信,才能更好地安住身心、谋求发展。

_________。

一个社会要想得到良好发展,其基石就是人与人之间能够诚信相待、和谐相处。

然而,现实中总有人丧失道德底线,做出失信行为,破坏社会和谐。

儒家“五经”之一的《春秋》早就提出社会成员之间应“讲信修睦”,至今“诚信”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可见,社会的良好发展需要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

让我们【乙】诚信,如宋代韩愈所说,做一个“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的人。

(2)依次填入演讲稿【甲】【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制约坚守B.制裁固守C.制裁坚守D.制约固守
(3)依据上下文,用“不但……而且……”的句式在第二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过渡句。

(4)演讲稿中引用了儒家经典和韩愈说的话,但是经典内容的出处和韩愈所属的朝代写错了,应分别改为:“五经”之一的《______》____代韩愈。

(2022春·甘肃酒泉·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学校八年级拟举行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4.有同学搜集了下面一组故事,准备以“唯有勤奋,不负青春”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 )(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①孙康映雪①车胤囊萤①岳母刺字①苏秦刺股
15.请你为这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50字左右)。

材料:
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孙金龙认为“运动最忌盲目”。

他的建议是:要做2~3分钟的热身活动;其次,向专业的教练请教,学会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是避免运动创伤的前提。

再次,运动应循序渐进,制订合理的计划。

最后,结束时要适当地放松,轻敲打敲打或拍打拍打各个关节,给全身关节进行“按摩”。

19.李强同学因体重超标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请你劝说他。

20.(2022春·甘肃白银·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初二
(6)班将举办一次“以和为贵”主题班会,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本次主题班会需要表演几个节目,请你参考示例设计,再设计一个节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节目一:朗诵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分小组朗诵比赛,了解关于“和”的名言警句。

节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次主题班会前,每位同学们写了一句关于“和”的宣传标语,班会课上将评选一条作为班级的宣传标语。

经过初赛,有两条标语进入决赛,班委会决定投票选出优胜者。

请问你选哪一条?并说明理由。

①和为贵,万事顺①人贵在和,心境则宽
21.(2022春·甘肃天水·八年级统考期末)综合运用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
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只填序号)①仍怜故多水,万里送行舟。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①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①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①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参考答案:
1.(1)端午节
(2)七夕节
(3)中秋节
(4)重阳节
(5)春节
【解析】(1)
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和文化常识的积累。

从“时逢端午”“屈子”“汨罗”这些关键词可知,这副对联写的是端午节,因为“屈子”指的是屈原,“汨罗”是屈原投江的地方。

(2)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文化常识的积累。

这两句诗出自元代卢挚的《沉醉东风·七夕》,意思是: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七夕指的是农历的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织女相会之日,由此可知,这两句诗写的是七夕节。

(3)
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和文化常识的积累。

从“中天皓月”“乐团圆”这些关键词可以判断出,这副对联写的是中秋节,因为中秋节皓月当天,合家团圆。

(4)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文化常识的积累。

这两句诗出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

从“重阳日”“菊花”可知,这两句诗写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

(5)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文化常识的积累。

这两句诗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从“爆竹声”“一岁除”可知,这两句诗写的是春节。

2.yì lí shè guǎng 3.色彩斑斓销声匿迹4.;5.A 6.如:大自然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的语言令我痴迷
【解析】2.熠熠(yì yì):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黧黑(lí hēi):形容人的脸色黑,面目黧黑。

拾级(shè jí):指逐级登阶。

粗犷(cū guǎng):粗鲁强横;粗率豪放。

3.色彩斑斓(sè cǎi bān lán):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黄土高原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腰鼓令我陶醉”“壶口大气磅礴、震耳欲聋的瀑声令我震撼”“勃朗峰色彩斑斓、白云缭绕的景观令我流连”均为并列关系,形容学习语文的感受;括号内应使用分号。

5.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含褒义。

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真实。

在此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课本的内容很好,名声与实际相符,故填A。

6.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

仿句,要求有四,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

根据“黄土高原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腰鼓令我陶醉;壶口大气磅礴、震耳欲聋的瀑声令我震撼;勃朗峰色彩斑斓、白云缭绕的景观令我流连”,应使用“……的……令我省略号”的形式,表达阅读语文课本里的内容后自己的感受。

示例:桃花源安详平和、美丽富足的环境令我神往。

7.(1)镌矗婉祈
(2) chāng xīn
(3)B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镌刻(juān kè):雕刻的意思。

矗立(chù lì):高耸地立着。

温婉(wēn wǎn):意思是温和柔顺婉约有度。

祈愿(qí yuàn):意指请求、祈祷、希望等。

是寄托一种愿望,希望能梦想成真。

(2)本题考查注音。

昌隆(chāng lóng):兴盛。

温馨(wēn xīn):温和芳香。

(3)A.有误。

“正式亮相”是偏正短语,“气宇轩昂”是主谓短语;C.有误。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文化情结”;
D.有误。

语段第二段运用了引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

故选B。

8. B C 初级缺陷9.D 10. A 战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C
【解析】8.(1)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

因陋就简: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

因:就着,顺着。

A.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因:因为;
B.因利乘便:凭藉有利的形势。

因:顺着;
C.因地制宜:宜,适当的措施。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因:依据;
D.因噎废食:因为吃饭噎住过,索性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因:因为;
故选B。

(2)本题考查注音。

A.可塑.(suò)—— sù,应运而生(yīng)——yìng;
B. 蜕.变(tùi)——tuì;
D.演绎.(yī)——yì;
故选C。

(3)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chū jí:初级,最低阶段的。

quē xiàn:缺陷,欠缺,不完备。

9.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通读全部句子可知文段说明对象是景德镇瓷器,故①句为开头,先介绍景德镇这个瓷器中心;①句中的“不惟为宫廷所重”是对①句“可见赢得宋真宗皇帝年号‘景德’的,不能是别处,只能在这里”的照应,故①句衔接①句;①句的内容是对①句的“民生所系”的照应,①句的内容是对①句的“更是外销所倚”的照应,所以①句接①句,①句最后,故排序为:①①①①;
故选D。

10.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鉴赏。

(1)常见字体及特点,篆书:“体正势圆”,笔法瘦劲挺拔,笔画均匀,粗细一致;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形体扁平,横长竖短;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用笔细腻,放纵流动,行云流水,飘逸而端庄;草书:“状似珠连绝而不离”,结构简省,笔画勾连,不拘章法,笔势流畅。

这幅书法作品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属于楷书;
故选A。

(2)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是:天将降大任于斯先苦其心志劳其其体肤空乏其身其所为所以动心。

这内容是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

1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泥土的变化融入了一呼一吸,几与手艺人的生命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句意完整,应用句号;“留下的指纹”和“滴漏的泥浆”都是“拉坯”时造成的,是并列短语,中间应该用顿号隔开。

故选C。

12.(1)C
(2)D
【解析】(1)
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画卷:拼音为huà juàn,成卷轴形的画。

积淀:拼音是jī diàn,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举世瞩目:拼音是jǔ shì zhǔ mù,意思是指的是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

一幅:拼音是yī fú,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

目不暇接:拼音是mù bù xiá jiē ,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故选D。

13.(1)示例:①模拟演讲,体会感觉①思路展开①组内模拟互评
(2)C
(3)示例:诚信不但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且是社会良好发展的基石。

(4) 礼记唐
【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①根据“阅读演讲词,把握演讲词的特点,模拟演讲,体会演讲的感觉”可概括为:模拟演讲,体会感觉。

①根据“在思路展开方面,有的围绕一条主线层层深入,有的多线并进结尾深化”可概括为:思路展开。

①根据“然后,组内边模拟,边点评”可概括为:组内模拟互评。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甲:制约,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则前者制约后者。

制裁:对犯罪行为的强力约束。

句中用来形容招摇撞骗的人受到法律的强力约束,故选制裁。

乙:坚守,坚固的防守,不轻易放弃。

固守,保卫和防守得非常坚固或主观固执地遵循。

句中用来形容对诚信的坚持和守护,故选坚守。

故选C。

(3)本题考查过渡句。

根据第一段“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知本段写的是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根据第二段“一个社会要想得到良好发展,其基石就是人与人之间能够诚信相待、和谐相处”可知本段写的是诚信是社会
良好发展的基石,故过渡句可以写为:诚信不但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且是社会良好发展的基石。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儒家“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礼》提出社会成员之间应“讲信修睦”。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14.①① 15.表达通顺流畅,用语得体规范即可。

【解析】14.本题考查故事主题探究。

①高山流水:讲述俞伯牙和钟子期知音难觅的故事,赞美友谊的可贵;
①孙康映雪:讲述晋代孙康借着微弱的月光看书的故事,赞美勤奋读书;
①车胤囊萤:讲述晋朝人车胤以萤火虫照明,刻苦读书的故事,赞美勤奋读书;
①岳母刺字:讲述岳母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表现母亲对孩子的教导;
①苏秦刺股:苏秦为了制止打瞌睡,在困倦时用锥刺大腿,赞美勤奋读书;
故不符合“唯有勤奋,不负青春”主题要求的两项是:①①。

15.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

围绕“我的青春我做主”主题,注意称呼和用语得体。

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

青春的美丽,不是街衢流行的名牌时装;青春的旋律,不是吉他弹奏的缠绵忧伤;青春的快乐,不是车轮旋转的郊外飞扬。

青春不仅仅是一声声的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源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我的青春我做主”的豪言壮语。

16.(1)示例一:家因和谐而温馨,校因和谐而宁静示例二:以和为贵,百事顺利
(2) 例如:“和”之典故“和”之俗语“和”之名言
(3)要有称呼,理由充分,语气委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
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

此题要围绕“以和为贵”来写,言简意赅,有宣传性、鼓动性来拟写即可。

示例:手拉手,心连心,和谐校园大家建;建设和谐校园,你我共同参与;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校园是我家,和谐相处靠大家;等等。

(2)
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能力。

此题结合“和”的主题,按照示例补充两个栏目即可。

示例:如:“和”之图片;“和”之趣事;等。

(3)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要求本着“和为贵”思想劝说父母,注意态度及语气,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示例:爸爸、妈妈,俗话说“和为贵”,请你们不要吵了,你们这样争执,也解决不了问题呀!妈妈,疫苗接种是国家的防疫大计,只有全民接种,才能形成有效的防疫屏障,保卫国民的健康,保证国家经济的向好发展。

而且疫苗是足够安全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响应号召,积极接种疫苗。

没有必要再观望了,您说对吗?
17.体育运动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意近即可)18.示例:①体育运动易损伤,要多听专家的建议;①体育运动易损伤,运动结束时要适当地放松自己。

19.示例:李强同学,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促进学习,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还能帮你有效瘦身,让我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好吗?
【解析】17.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结合材料“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多方面的功能。

它的实际效果超出了增强体质的作用,有促进青少年身心协调发展的全面效应;它也超出学校教育的范畴,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同时它还超出了学生时代的时间界限,具有终生的意义”可知,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体育运动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协调发展,可以提高青少年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

据此分析作答。

18.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

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如针对材料表格中“损伤主要类型”及所占比例,可提出体育运动易损伤,要注意方法的建议;针对材料“他的建议是:要做2~3分钟的热身活动”,可提出体育运动损伤比例高,要做好热身运动,向教练请教的建议;结合“学会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是避免运动创伤的前提”,可提出体育运动损伤比例高,要学会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的建议;结合“结束时要适当地放松,轻轻敲打敲打或拍打拍打各个关节”,可提出体育运动易损伤,运动结束时要适当地放松自己的建议。

19.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劝说类口语交际,称呼要得体,态度要诚恳,用语要礼貌,语气要委婉。

劝说注意要切合材料内容进行劝说,注重“身心健康”方面的劝说。

李强:小华同学,你好!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陶冶情操,长期坚持锻炼还能帮你有效瘦身,所以不要逃避了,让我们一起去享受体育运动吧!
20.(1) 示例:节目二:品读经典故事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关于“和”的经典故事,理解“和”的内涵。

(2)①和为贵,万事顺。

“和”是万事顺利的开端,句式简洁,体现了“和”的重要性,也符合中国人对“和”的理解要求;①人贵在和,心境则宽。

该句强调人以“和”为贵,才能使心境开阔,句式整齐,意境深远。

【详解】(1)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该题中所设计的节目要与“和”有关,且与示例的格式保持一致。

在说明设计意图时,要联系所给节目,且与示例所给节目句式相似,语句通顺,富含深意。

例如:节目二:举行演讲比赛;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以个人为单位,表达自己对“和”的看法。

(2)本题考查对宣传标语的理解能力。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选择哪一个作为宣传标语,然后解释自己选择的理由。

示例1:我选“和为贵,万事顺”。

中国人自古讲究“万事和为贵”,意思就是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和和气气,如此才能使事情更加顺利。

“和为贵,万事顺”一句表达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示例2:我选“人贵在和,心境则宽”。

这句话应理解为:人最重要的就是和气,如果能够做到“和”,那么这个人的心境自然就会显得十分开阔。

这句话给人一种劝告勉励之意,让人感觉意境深远。

21.(1)① (2)示例: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3)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详解】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

(1)本题考查诗句欣赏。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但其中并无思乡情绪。

其他几句都是思乡有关的,故选①。

(2)本题考查古诗积累。

陆游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根据他所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可拟写谜面为: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3)此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作答时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具体方法是:抓关键词语;关注重要句子;如果有导语就要抓住导语进行归纳,因为导语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

细读这则新闻可知,新闻主体是古诗词诵读比赛,事件是圆满结束,据此作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