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3000贴膜用于维护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患者局部皮肤过敏情况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V3000贴膜用于维护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患者局部皮肤过敏情
况观察
目的了解IV3000贴膜用于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发生情况。

方法将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IV3000贴膜组和3M-HP组,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皮肤过敏的发生率。

结果IV3000贴膜组局部皮肤过敏发生率(2.86%)低于3M-HP组(13.89%)(P<0.05)。

结论IV3000贴膜用于维护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患者引起局部皮肤过敏的发生率低于3M-HP组。

标签:IV3000贴膜;PICC置管;皮肤过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辅助化疗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术后的治疗,并很快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普遍认为乳腺癌术后4~6个疗程的联合化疗即可产生最佳的辅助化疗疗效[1]。

乳腺癌术后患者只能用健侧肢体输液,且化疗对血管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

为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常选择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2]。

虽然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置管维护使用的透明贴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但临床仍有过敏案例的发生。

笔者所在科对透明膜过敏患者改用IV3000透明膜,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科乳腺癌术后采用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共71例。

随机分成两组,均为女性患者,一组36例,年龄29~65岁,采用美国3M透明贴膜固定穿刺点皮肤;另一组35例,年龄35~77岁,采用IV3000透明贴膜固定穿刺点皮肤。

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两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后均每7 d对导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肝素帽等维护。

维护时采用聚维酮碘原液以穿刺处为中心,肘上、下10 cm进行消毒、待干,分别用10 cm×11.5 cm 3M-HP透明贴膜和10 cm×12 cm IV3000透明贴膜紧贴于穿刺点皮肤固定。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两组贴膜有渗血、渗液或卷边,立即予更换。

夏天气温超过30 ℃的非空调环境下,PICC置管采用以上同样的方法每周维护2次。

1.2.2评价方法评价PICC置管贴膜处及周围局部皮肤是否出现痒、红、水泡,甚至破溃、化脓等过敏现象。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用Fisher s Exact检验进行统计
分析。

2结果
IV3000透明贴膜组患者局部皮肤仅1例出现红、痒症状,其过敏的发生率为2.86%。

3M-HP透明敷贴组患者局部皮肤有1例出现红、痒、水泡症状,3例出现红、痒症状,1例仅皮肤瘙痒,其过敏的发生率为13.89%。

可见IV3000透明贴膜组患者局部皮肤过敏的发生率远低于3M-HP透明敷贴组患者局,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过敏的发生情况见表1。

表1IV3000透明贴膜组和3M-HP透明敷贴组
患者局部皮肤对比情况
组别例数完好
皮肤过敏
痒红水泡破溃
IV3000透明贴膜组35341100
3M-HP透明贴膜组36315410
3讨论
3.1皮肤过敏发生的原因PICC置管患者局部皮肤发生过敏的原因很多,除通常引起皮肤过敏的内源性因素(包括年龄、种族、性别以及患者自身的高敏体质等)[3],还有一些引起置管处局部皮肤过敏外源性因素,如透明敷贴的粘胶过敏、消毒剂过敏等。

目前,笔者所在科常使用的3M透明贴膜粘贴牢固,能防止细菌和水的侵入,减少感染机会,便于观察局部皮肤,价格适中,为临床所接受。

但其透气性比较差,尤其夏天气温较高,汗液较多,部分患者还对贴膜上的粘胶过敏,这些都可以使PICC置管局部皮肤发生过敏。

3.2IV3000贴膜减少局部皮肤过敏发生IV3000贴膜不但具有防止水及细菌侵入,防止感染,易观察,粘贴牢固等优点,其还具有高透气性,保持与皮肤同步呼吸,提供上皮细胞再生的湿润环境,低致敏性粘合剂,减少了PICC置管患者局部皮肤过敏的发生。

3M透明贴膜组有13.89%出现皮肤过敏症状,而IV3000贴膜组皮肤过敏发生率为2.86%(表1),可见IV3000贴膜减少局部皮肤过敏发生具有优越性。

IV3000贴膜组有1例发生轻度过敏,分析该患者为过敏性体制,采用地塞米松外涂患处,增加维护周期,每3天使用IV3000贴膜贴膜换药,两周后好转。

针对以上情况,每周使用IV3000贴膜对PICC置管进行维护,如夏天气温超过30 ℃的非空调环境,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维护次数,每5天或4天1次。

如皮肤局部有红、痒不适也需增加维护次数,每3天1次,同时可以辅以地
塞米松外涂。

参考文献
[1]沈镇宙,陈灿铭.可手术乳腺癌系统性辅助化疗.临床外科杂志,2005,13(5):265-266.
[2]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3]岳志瑛,余春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皮炎的防治进展.华西医学,2009,24(5):1296-12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