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春季教研工作计划模版(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小学春季教研工作计划模版本学期,数学教研二组在学校校长室及教科研处的直接指导下,秉承学校师资发展目标“一年熟悉,三年成熟,五年骨干”的培养策略,致力于实现“爱生乐业、悦己乐群、善教乐研”的教师成长目标。
教研组深化“教师教研能力提升”活动,构建以学校为本的教研模式,旨在及时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作目标
1. 持续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对备课、讲授、批改、辅导、检查等常规工作进行严格把控。
2. 完善教研机制,积极开展校本研修。
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鼓励教师从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形成研究课题,并通过自我反思、同伴协助、专业扶持等方式,分析问题,探寻解决策略。
3. 推进青蓝互助活动,促进新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加强对新教师在备课、教案撰写、上课、作业布置、辅导学困生等方面的管理。
二、措施预想
1. 专业引领,明确方向
为确保教研活动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我们将为教师提供以下学习机会:
(1)校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通过“师徒结对”方式,实施“青蓝结队工程”,签订师徒带教协议。
本学期师徒结对名单如下:
蔡秀丽-洪伊雯、廖冬敏-王金龙、洪背清-柯纯纯。
开展“师徒听课日”及“师徒备课日”活动,以促进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校外: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并邀请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及教研员进行实地指导。
本学期计划聘请卓老师和姚老师等专家对学校的校本研修、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跟踪指导。
2. 立足课堂,深化改革
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核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集体备课,互动研讨
探索备课制度改革,实施集体备课制,遵循“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原则。
鼓励教师使用电脑输入教案,提倡备多板块、移动式、个性化的教案,以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2)主题研讨,提高效益
针对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的现状,本学期设立三个研讨主题,包括“新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研讨专题”、“年段专题研讨课”,以促进教师梯度成长。
本学期还将组织以下活动:
参加教师阅读写作比赛;
学习教材分析和光盘;
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
举办“教学日记”评选;
落实校级小课题申报活动;
参加讲坛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____月份:
1. 参加校级第____届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2. 参加省级第____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3. 参加市级小学各学科优课、微课比赛;
4. 开展讲坛活动;
5. 各教研组开展常规公开课教学及常规教研活动;
6. 出版____月份校本教研工作简报;
7. 开展“教学日记”评选;
8. 开展市级及校级课题研究活动。
____月份:
1. 参加校级学科类课程标准知识竞赛;
2. 举行校级语文、数学(或语文数学英语)试卷命题比赛;
3. 参加市级小学数学学科“数学思考”践行课标主题系列研讨活动;
4. 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
5. 开展“教学日记”评选,出版____月份校本教研工作简报;
6. 开展讲坛活动;
7. 开展市级及校级课题研究活动;
8. 举行校级数学知识竞赛。
____月份:
1. 参加市级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评选活动(五年级);
2. 参加市级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基地校“教科培一体”现场研讨活动;
3. 参加省级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4. 整理教学日记及论文,准备出版第三期《行知集》;
5. 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
6. 开展“教学日记”评选,出版____月份校本教研工作简报;
7. 开展讲坛活动;
8. 参加《____教研》征稿活动。
2024年小学春季教研工作计划模版(二)本学期,中心小学的教学研究与教育工作,遵循市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____年____市初等与学前教育工作意见》以及市进修学校制定的《____年____市小学教研工作计划》的指导原则,紧密结合本校实际,确立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工作目标。
旨在坚持不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强化课堂教学实效性,加强校区间的互动交流,推动学校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一、构建三级校本教研体系,推动学校均衡发展。
本学期,我们继续巩固“中心-学点-学校”的三级校本教研架构,强化各级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构建高效的教研网络,以实现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中心小学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举办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活动,语文科目聚焦于“凸显学生阅读实践过程的模式研讨”,数学科目则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主题,涵盖高、中、低三个年级段。
各学点应每月组织一次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具体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各校应加强互动,共同研讨,
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校际教研活动,力求教研活动具有“小型化、实用性、灵活性、精准性”的特点。
各学点需培养教研骨干,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或班级共同进步。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坚持常规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
本学期,各校应严格遵循《____市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确保教学环节紧密相连,逐级落实。
各校应科学规划课程安排,全面开设课程,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避免随意调整课程安排。
各校应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和档案管理。
中心小学计划在学期初、中、末各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并将不定期对各校进行教学常规调研。
调研过程中,将组织教研人员通过听课、座谈、调查、测试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学实际情况,并根据调研结果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控。
鉴于本学期时间紧迫,教材繁多,毕业考试临近,各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班工作。
在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减轻学生负担。
特别是语文科目,今年是实施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的第____届,六年级下册为新教材,教师需深入研究教材,全面掌握课程标准。
在日常教学中,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补充遗漏,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班级及格率。
精心组织毕业前的复习工作,制定复习计划,备课充分,针对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本学期,我们将以“提升毕业班教学质量”为主题,开展期初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期中召开毕业班工作经验交流会;复习阶段,针对“如何上好复习课”进行研讨,并组织多次模拟测试。
各校应关注毕
业班工作,从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毕业班质量稳步提升。
三、开展多样化研修活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1. 各校应组织教师参与以“要做教书人,先做好读书人”为主题的“书香校园”活动,培养教师的阅读习惯。
2. 各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采取集中学习、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包括专题讲座、集训研究、课堂观摩、问题讨论、说课评课、校本教研和跟踪指导等环节,并进行考勤记录和资料归档。
3. 开展以课例为载体,以“两读”为导向的教学研讨活动,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
4. 各校应组织教师学习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即将发布的《学科教学要求》,并开展相关研讨活动。
5. 各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市、片、中心小学各级各学科的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全面发展。
本学期,学校将适量举办学生竞赛活动,初步规划如下:
1. 小学生书画竞赛。
2. 小学生技能素质竞赛。
3. 小学生“庆六一”手抄报评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其全面发展。
2024年小学春季教研工作计划模版(三)
在遵循教育部门相关工作要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方案以学校整体工作部署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致力于深化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核心,坚持质量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贯彻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工作目标
1. 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2. 开展多样化的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应用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三、工作重点
1. 持续开展业务学习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座谈会、校本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2. 坚持超周备课,规范化导学案,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易于教学与学习的导学案。
3. 严格把控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在作业设计、布置、批改上,追求“四精四必”原则,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时间,确保作业批改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避
免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现象,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其学习信心,提升学业成绩。
4. 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 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加强新老教师合作,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2. 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信息交流渠道,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升教学质量。
1. 备课:本学期继续推广导学案,教师团队共同探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 上课: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明确教学目标,讲解知识点,确保训练扎实有效,合理分配师生活动时间,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 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设计应控制数量,注重质量,批改要求准确、及时,字迹端正,符号规范,并记录批改情况。
4. 辅导:持续开展提优补差工作,针对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进行有组织的辅导,确保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五、活动安排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____月
1. 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完善相关制度。
2. 检查学生暑假作业并总结。
3. 进行教学常规检查,规范备课和作业批改。
4. 组织教师读书学习活动。
5. 学习新课程标准。
____月
1. 检查作业批改情况。
2. 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3. 学习新课程标准。
4. 开展互学互研、互帮互助活动。
____月
1. 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2. 举办校级公开课。
3. 教学常规检查,学习新课程标准。
4. 举办数学竞赛(包括口算、解决问题等)。
____月
1. 检查教学进度、备课、作业情况。
2. 进行月考质量分析,学习新课程标准。
3. 开展有效复习研讨。
____月
1. 进行常规检查。
2. 组织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