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充高中高2010级高二(下)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命题:陈治全审题:李向阳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2.在我国古代科举制改革中,被王安石变法所排斥的考试内容是()
A.经义B.时政见解C.诗赋D.律令
3.王安石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相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限制官僚地主的经济特权
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D.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摆脱罗马教廷的统治B.反对“赎罪符”
C.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否定基督教
5.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时代的政治与同时代的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统局面出现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6.“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反对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
C.政令不通达,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7.马丁•路德改革和加尔文改革的相似点是()
①都主张“因信称义”②否定天主教的等级制度
③都创立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④改革都在德国进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16世纪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免罪符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9.梭伦改革中最能改变贵族专权局面的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B.设陪审法庭
C.选举产生“四百人会议”D.按财产划分公民的等级
10.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D.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11.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习气”,“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 .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 .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消防
D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12.商鞅变法与李悝和吴起的变法相比,最深刻的不同点是( ) A .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 .加强地主阶级专政 C .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富国强兵 D .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13.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实质就是少数民族的( ) A .内迁过程 B .封建化过程 C .汉化过程 D .农业化过程 14.德川幕府统治日本时。
国家的结构特点是( ) A .居民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B .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体制 C .幕府将军实际上掌握统治权 D .大名绝对服从天皇与将军 15.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 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 ) A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C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互换了地位,但是根本制度还是没变 D .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17.下列关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独立宣言》是《人权宣言》在美洲的翻版 B .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体制 C .都以国家的名义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D .都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最大贡献是( ) A .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B .使中国家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 .使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 19.有关中国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 ②明内阁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而英责任内阁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③明内阁由皇帝任命,英责任内阁则由议会任命 ④明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英责任内阁则是资产阶级的产物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 .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 B .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 D .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
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 )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遵从议会的决议22.下列内容,属1787年宪法的是()
①本宪法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
②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直接税、进口税、捐税和其他税,以偿付国债,提供合众国共同
防务和公共福利……有权铸造货币……宣战……招募军队……
③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④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3.“(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
”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B.实践先进的政治理论
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D.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这表明()
①颁布《临时约法》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②《临时约法》具有十分突出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③突出地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权利的平衡
④其颁布的直接目的是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5.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政治近代化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著《变法通议》,主张中国必须变革社会制度才能够存续
②参与“百日维新”,提出全面变革中国政治体制的要求并实施
③20世纪初,主张中国保留君主,极力维护清朝统治
④1915年发表著名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复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主观题:(共三个大题,共5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
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1)日本能够顺利向西方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向学习西方有什么突出特点?(4分)
(3)材料二对戊戌变法的失败作出了深刻的评析,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坏井田,开阡陌,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逐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
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
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
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
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魏书》材料三:熙宁五年(1071年)八月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
“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
是年此法推行,宋朝在京东、河北、陕西、河东等五路之地清丈了二百四十八万四千三百四十九顷田地,占当时全国征税田亩的54%。
——维基百科(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三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3分)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2分)其影响是什么?(2分)
(3)试分析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三次重大改革或变法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造成这一共同点的原因有哪些?(4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民主思想自古有之,但民主实践却由于各个国家文化传统、民族习惯、斗争方式等的不同,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但哪些是“真民主”,哪些是“伪民主”?需要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辨析:
材料一: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
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
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
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
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材料二: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三: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之所需资格。
……(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
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试根据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概括其对后世的借鉴意义?(4分)
(2)有人认为,材料二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2分)说明你的理由。
(4分)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独立宣言》知识,指出其自相矛盾之处,(2分)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南充高中高2010级高二(下)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BCDCB\AADDB\DABBC\BCADD\CADAC
(一)(共16分)(1)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
(2分)
(2)特点: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
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
习、借鉴。
(6分)
⑶国情:中国清政权顽固势力的强大,而日本则推翻了幕府统治;在日本改革派
的势力强大,而中国的维新派依靠清政府无实权的皇帝,自身力量非常弱小;
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西方列强刚踏上日本领土,势力较小,而戊戌维新时列强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他言之有理也可)(8分)
(二)(共15分)(1)改革或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宋王安石变法(3分)
(2)均田制。
(2分)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
(3)都变革了土地制度(2分)
共同原因:国情相同:中国是农业大国,(2分)
目的相同,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还是缓和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的调整与变革(2分)
(三)(共19分)(1)意义: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立民主制度;②创造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③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民主监督;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6分)《每个小点1.5分》
(2)不同意。
(2分)理由: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4分)
(3)独立宣言》强调人权的平等和天赋人权思想,而材料三却将人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享有与白人相等的选举权,违反了人权平等原则。
(4分)这说明1787年宪法具有局限性,存在种族歧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自由、平等有一定的虚伪性。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