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二中2022年中考语文指导训练 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
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高。
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
服:穿戴。
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第二天。
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
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议论。
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进:偶然进谏。
翻译下列句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
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
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专项练习阅读(一)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答:
答案:9.C(2分,蔽:受蒙蔽的意思)
10.B(2分,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11.D(2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12.(1)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2分)
(2)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2分)
13.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1分),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分)。
(意思相同即可)
2022浙江省绍兴市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① 臣之妻私臣()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③ 王之蔽甚矣()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3 分》
11、① 偏爱② 指责③(受)蒙蔽④ 使……听到;传
12 、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受什么可说的了。
13 、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2022年襄樊市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
10分
⒓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⒔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⒕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⒖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其结果。
⒗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答案:⒓⑴穿戴⑵偏爱⒔B⒕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⒖切身经历齐王纳谏⒗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
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2022黄石市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9.请用“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1分)
今齐地方千里
10.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
一读“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
②作动词,列举。
二读“ hù ”,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
②作名词,规律,气数。
三读“ huò ”,义项有:①多次。
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1分)
读音:词
义:
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1)时时而间进(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2)吾欲之南海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
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
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
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
了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
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2分)
答案:11.B 12.翻译:(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让各位诸侯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我们的国君把鸟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轻。
13.广开言路(纳谏)不杀烛邹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均可)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1-14题。
(15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
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5分)
答案:11.(D)12.①偏爱②实在、确实③担任④离开 13.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14.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
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2022江西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4题。
(12分)
余谓侯①本以中州隽②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③。
齐虏巧负国④,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⑤,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⑥,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⑦,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⑧。
顷赖士祸作,自潭⑨薄于江西,两地震惊,谈笑扫空之。
(节选自洪迈《稼轩记》)
【注释】①侯:指辛弃疾。
②隽:才智出众。
③南邦:指南宋。
④齐虏巧负国:指张安国降金。
后文“赖士祸作”指赖文政发动武装暴动。
⑤毚(chán)兔:狡兔。
⑥间(iàn)关:崎岖展转。
奏:通“走”。
⑦用是简深知:因此被皇帝察知。
⑧“入登九卿”三句:指辛弃疾曾担任的职务。
⑨潭:指潭州。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诵节奏。
(1分)
懦士为之兴起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谓:(2)顷:(3)薄:
11.选出对画线句子“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辛弃疾亲自从五万金兵中捆缚了五十个骑兵出来。
B.辛弃疾赤手空拳带领五十骑兵冲入五万金兵中,擒获叛徒张安国。
C.辛弃疾带领五十骑兵从五万金兵中逃脱。
D.辛弃疾仅率五十骑兵就从五万金兵中擒获叛徒张安国。
12.选文围绕辛弃疾的军事才能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分)
13.选文刻画了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英雄豪侠形象,其中描写辛弃疾率领部下日夜兼程急行军的句子是;表现辛弃疾面对暴乱的严峻形势却能指挥若定,尽显大将风采的句子
是。
(2分)
14.阅读全文并结合你学过的课文,谈谈你对辛弃疾的认识。
(2分)
答案:9.懦士/为之/兴起(1分,画出其中一处即给分,其他处画线均不给分) 10.1 称(或认为)(2)不久(3)逼近(或靠近、迫近)(3分,每小题1分) 11.D(2分)12.(1)勇擒叛徒张安国;(2)平定赖文政武装暴动。
(2分,答到大意即可) 13.至通昼夜不粒食谈笑扫空之(2分,每空1分)
14.(略)
2022浙江省丽水
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略)
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
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注】①赵简子:即赵鞅。
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农夫。
③晋文公:即重耳。
春秋时晋国国君。
④卫:春秋时的卫国。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5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4)赵简子出畋
(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人爵愈贵者愈危。
19.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分)
20.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答案:17.(1)长,身高(2)确实(3)受蒙蔽而不明(4)打猎(5)攀援、爬(树)18.(1)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2)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险。
19.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20.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
2022年沈阳市,完成8~11题。
17分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窥:蔽: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0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
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
11下面是《吕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11分
(1)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
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⑦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
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这里指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通“饰”,修饰⑦论:评定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战:期年:
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
3分
答案:8察看;受蒙蔽 9 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彩美丽。
10 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11 1作战满一年 2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3①这是因为我德行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
“②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4夏后伯启吸取作战失败的教训,励精图治,严于律己,最终使有扈氏顺从。
辽宁十二市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
10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
[注] ①仕: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晏子。
③仄陋:狭窄浅薄。
④维:维系。
⑤弼:纠正。
8.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时时而间进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9.翻译选文中画“”的句子。
(2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9.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4分
二、一8.(1)偏爱(2)间或,偶然(3)侍奉(4)道义(每题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