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套圈》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教案《套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动手动脑”,
详细内容为“套圈”一节。

通过套圈游戏,让幼儿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提高精细动作水平,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掌握套圈的技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能准确判断距离和方向。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懂得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套圈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教学重点: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套圈玩具、教学挂图、磁性白板、磁性套圈。

学具:每人一份套圈玩具。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套圈玩具,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玩过套圈吗?
套圈需要什么样的技巧?”
2.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教学挂图,讲解套圈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演示如何保持
手臂稳定、调整呼吸、瞄准目标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分组进行套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10分钟)
开展“套圈接力赛”,每组幼儿依次进行套圈,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期间,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加油,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套圈》
2. 板书内容:
套圈技巧:保持手臂稳定、调整呼吸、瞄准目标
注意事项: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套圈游戏,记录下每次套
中的数量,比一比谁套中的多。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实际完成情况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幼儿
在套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不同难度的套圈游戏,如增加距离、改
变圈的大小等,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套圈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套圈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教学重点: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

3.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引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

4. 游戏环节:设计具有竞争性和合作性的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5. 作业设计:与家长互动,延伸课堂教育。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
1. 套圈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幼儿如何保持手臂稳定,避免因手臂晃动导致套圈不准确。

教练可以通过示范、分解动作和逐一指导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套圈的基本技巧,提高稳定性。

2. 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
在随堂练习环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别指导。

通过磁性白板和磁性套圈,教师可设计不同的空间布局,引导幼儿判断距离和方向,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二、实践情景引入
1. 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展示套圈玩具的趣味性,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提问方式应富有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套圈技巧。

三、游戏环节
1. 设计具有竞争性和合作性的游戏
在“套圈接力赛”中,教师应确保比赛规则公平,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要关注比赛过程中的安全,提醒幼儿遵守比赛规则,避
免发生意外。

四、作业设计
1. 与家长互动
作业设计应注重亲子互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套圈游戏,
共同完成作业。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家庭作业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辅导幼儿。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教师应认真分析幼儿在套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内容可以包括教学策略、幼儿参与度、教学资源利用等
方面。

2. 拓展延伸
教师可设计不同难度的套圈游戏,如增加距离、改变圈的大
小等,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练习,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
能力。

建议家长记录幼儿的进步,与教师分享,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清晰、简练,语调亲切、生动,以吸引
幼儿的注意力。

2. 在关键环节,如套圈技巧讲解时,可以适当放慢语速,加强语气,突出重点。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游戏环节等各环节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2. 在随堂练习和游戏环节,给幼儿充足的练习时间,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参与。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引导幼儿思考和参与。

2. 针对不同幼儿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展示。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如展示套圈玩具,引发幼儿兴趣,调动课堂氛围。

2. 通过提问、示范等方式,让幼儿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有趣,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助于幼儿掌握套圈技巧和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3. 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各环节是否衔接流畅。

4.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是否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关注和锻炼。

5. 课后作业设计是否与家长互动,是否有助于延伸课堂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