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03408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调整 , 带动了基地建设, 延长了农业产业化“ 链 条” 运行 一是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贷
曲 截 成 展 格 帐 2 0 6 . 2
款投人。 截至2005 年6 月末, 全区金融机构对农牧 农牧业贷款超过 70 亿元, 从根本上缓解了农牧民 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贷款余额为41540 万元, 比 贷款难问题, 为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发挥了积极 2003 年末增加2460 万元, 增长6.29%。其中, 扶贫 作用。信贷投向逐步向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服务 贴息贷款余额为 18730 万元,比2003 年末增加 领域倾斜, 引导农牧民从事牲畜养殖、 家访旅游、 9623 万元, 1.06倍。 增长 二是加强管理, 提高信贷 运输、 经商等多种经营项目, 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产质量。 辖区各级银行机构严格按照各自 总行的 正在农牧区形成, 改变了农牧业结构单一、 发展不 信贷管理规定, 加强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平衡的状况。 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人由2000 年的 的贷款管理, 防止挤占 挪用信贷资金。从几年来的 1331元增加到2004 年的1861元, 农牧民恩格尔 实践看, 该项贷款资产质量高。三是严格执行贷款 系数由2000 年的79%下降到 2004 年的64%0 优惠利率政策, 积极让利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 (三)货款低利率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农牧业产 企业。据初步统计, 年— 2005 年6 月, 2003 辖区
4 vt t 从 Y w 匕 匕3& 4x 中 匕 -从 下
金 v 支 持 问 ja 探 金 士
如 但顺林 刘伟兵
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 要基础。农牧民收人水平低、 增收渠道狭窄、 收人 增长缓慢和城乡差距加大,已成为影响西藏农牧 区经济发展与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没有西藏农 牧区的稳定发展, 就没有西藏的稳定发展;没有农 牧区的小康社会, 就没有西藏的小康社会。 在经济 号) 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培育和发展农牧
量失真, 造成部分正常贷款被人为加罚息的现象。 (四) 宽松的现金管理政策促进了农牡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用现金直接在农牧民手中收购原材料 实行宽松的现金管理政策以来, 在农牧区不实 行现金管理,在县城以上城镇实行适度的现金管 理, 弥补了农牧区银行转账、 结算手段相对落后的 不足, 促进了农牧区商品流通, 给龙头企业和农牧 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西藏农牧区社 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据调查、 分析、 测算, 西藏 辖区现金净投放每增加 1亿元, 对西藏生产总值的 总影响为3.89 亿元。 (五)信货资金的大量投入, 推动了农业产业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善金融服 简化 务, 手续, 提高工作效率。
(二) 支农支牧信货政策在“ 三农” 发展进程中
发挥了导向作用
自1998 年以 来,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
《 关于加大信贷投入, 强化信贷管理, 促进农业和 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 西藏辖区各级人民银行结 合西藏“ 三农” 发展的实际, 切实贯彻执行, 使农牧 业和农牧区经济获得信贷服务的面有所拓展, 农 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牧民 “ 贷款难”问题得到缓 解。 农牧业贷款稳步增长。十 五” “ 以来, 西藏农牧 业贷款扭转了“ 五” 九 时期全面萎缩的局面, 增势 迅猛, 全区农牧业贷款由2001 年年初的12.12 亿 元增加到 2005 年 6 月末的31.98 亿元, 增长 1.64 倍, 农牧业贷款占 农行西藏分行贷款比 重的35.
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意见》 (藏政发【 2002]51 号)要求, 主要有:一是明确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
范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 以种养业为基础、 以加工种植为重点、 以当地农牧 业资源为依托, 实施一体化经营、 企业化管理、 能直 落后, 没有多少工业、 交通、 信息区位优势的西藏, 接增加农牧民收人的法人企业。二是坚持“ 区别对 这就客观要求必须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发展长期沿 待、 分类支持” 的原则。 对广大农牧区以农牧民群众 袭的 传统产业发展模式, 发挥农牧业产业化在区 为主要对象, 以农牧户贷款证为手段, 以到户贷款 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自 身的农牧业资 为主要形式, 积极扶持农牧民发展生产, 为产业化 源和农牧业产业化区位优势, 成了西藏农牧区全 经营提供初级产品, 并以此增加农牧民收人;对城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镇或具有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的地方, 积极支持农 一、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与金融服务呈现 “ 双 牧民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 公司+农户”“ 、基地+农 燕” 势头 户”订单农牧业、 、 产学研、 产供销、 种养加、 林下资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关系到农牧业增效、 农牧 源、 药材种植、 菜篮子、 农产品流通等农牧业产业化 民增收和农牧区的社会稳定。西藏农牧业产业化 经营企业, 重点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 起步于2003 年, 截至2005 年 6 月末, 全区已评定 发展。 三是适当放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的贷款 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61家, 其中, 国家 条件。在充分考虑贷款安全的条件下, 其资本金比 信用等级可放宽至 A 级, 抵押率可 级龙头企业3 家, 治区级龙头企业 10 家, 自 地(市) 例可降至 20%, 级和县级龙头企业 48 家。 为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 提高 5 个百分点, 贷款期限可适当延长。四是严格 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 促进农牧业向集约化、 产业 执行中央赋予西藏的贷款优惠利率政策。 对农牧业 化的方向发展, 西藏辖区各级银行机构认真贯彻 产业化经营所需的信贷资金需求统一执行比全国 落实中央赋予西藏“ 五” 十 期间的特殊优惠货币 贷款基准利率平均水平低 2 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 政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相关政策, 不断改进和完 利率, 其中, 对通过合同或订单用于能直接增加农 善金融服务, 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牧民收人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流动资金 的信贷支持力度, 积极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贷款, 执行西藏扶贫贴息贷款利率,年利率为 1. (一)及时出台一系列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08%,比全国扶贫贴息贷款利率低 1.98 个百分点。 的配套政策措施 五是提高授信额度, 减少审批环节。对符合条件的 根 国家农业部等 9 部委 《 关于扶持农业产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实行公开统一授信, 将 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农经发【 2000]8 贷款权限下放至经营行, 允许其循环用信。六是改
曲 截 成 展 格 帐 2 0 6 . 2
款投人。 截至2005 年6 月末, 全区金融机构对农牧 农牧业贷款超过 70 亿元, 从根本上缓解了农牧民 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贷款余额为41540 万元, 比 贷款难问题, 为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发挥了积极 2003 年末增加2460 万元, 增长6.29%。其中, 扶贫 作用。信贷投向逐步向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服务 贴息贷款余额为 18730 万元,比2003 年末增加 领域倾斜, 引导农牧民从事牲畜养殖、 家访旅游、 9623 万元, 1.06倍。 增长 二是加强管理, 提高信贷 运输、 经商等多种经营项目, 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产质量。 辖区各级银行机构严格按照各自 总行的 正在农牧区形成, 改变了农牧业结构单一、 发展不 信贷管理规定, 加强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平衡的状况。 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人由2000 年的 的贷款管理, 防止挤占 挪用信贷资金。从几年来的 1331元增加到2004 年的1861元, 农牧民恩格尔 实践看, 该项贷款资产质量高。三是严格执行贷款 系数由2000 年的79%下降到 2004 年的64%0 优惠利率政策, 积极让利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 (三)货款低利率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农牧业产 企业。据初步统计, 年— 2005 年6 月, 2003 辖区
4 vt t 从 Y w 匕 匕3& 4x 中 匕 -从 下
金 v 支 持 问 ja 探 金 士
如 但顺林 刘伟兵
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 要基础。农牧民收人水平低、 增收渠道狭窄、 收人 增长缓慢和城乡差距加大,已成为影响西藏农牧 区经济发展与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没有西藏农 牧区的稳定发展, 就没有西藏的稳定发展;没有农 牧区的小康社会, 就没有西藏的小康社会。 在经济 号) 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培育和发展农牧
量失真, 造成部分正常贷款被人为加罚息的现象。 (四) 宽松的现金管理政策促进了农牡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用现金直接在农牧民手中收购原材料 实行宽松的现金管理政策以来, 在农牧区不实 行现金管理,在县城以上城镇实行适度的现金管 理, 弥补了农牧区银行转账、 结算手段相对落后的 不足, 促进了农牧区商品流通, 给龙头企业和农牧 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西藏农牧区社 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据调查、 分析、 测算, 西藏 辖区现金净投放每增加 1亿元, 对西藏生产总值的 总影响为3.89 亿元。 (五)信货资金的大量投入, 推动了农业产业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善金融服 简化 务, 手续, 提高工作效率。
(二) 支农支牧信货政策在“ 三农” 发展进程中
发挥了导向作用
自1998 年以 来,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
《 关于加大信贷投入, 强化信贷管理, 促进农业和 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 西藏辖区各级人民银行结 合西藏“ 三农” 发展的实际, 切实贯彻执行, 使农牧 业和农牧区经济获得信贷服务的面有所拓展, 农 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牧民 “ 贷款难”问题得到缓 解。 农牧业贷款稳步增长。十 五” “ 以来, 西藏农牧 业贷款扭转了“ 五” 九 时期全面萎缩的局面, 增势 迅猛, 全区农牧业贷款由2001 年年初的12.12 亿 元增加到 2005 年 6 月末的31.98 亿元, 增长 1.64 倍, 农牧业贷款占 农行西藏分行贷款比 重的35.
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意见》 (藏政发【 2002]51 号)要求, 主要有:一是明确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
范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 以种养业为基础、 以加工种植为重点、 以当地农牧 业资源为依托, 实施一体化经营、 企业化管理、 能直 落后, 没有多少工业、 交通、 信息区位优势的西藏, 接增加农牧民收人的法人企业。二是坚持“ 区别对 这就客观要求必须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发展长期沿 待、 分类支持” 的原则。 对广大农牧区以农牧民群众 袭的 传统产业发展模式, 发挥农牧业产业化在区 为主要对象, 以农牧户贷款证为手段, 以到户贷款 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自 身的农牧业资 为主要形式, 积极扶持农牧民发展生产, 为产业化 源和农牧业产业化区位优势, 成了西藏农牧区全 经营提供初级产品, 并以此增加农牧民收人;对城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镇或具有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的地方, 积极支持农 一、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与金融服务呈现 “ 双 牧民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 公司+农户”“ 、基地+农 燕” 势头 户”订单农牧业、 、 产学研、 产供销、 种养加、 林下资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关系到农牧业增效、 农牧 源、 药材种植、 菜篮子、 农产品流通等农牧业产业化 民增收和农牧区的社会稳定。西藏农牧业产业化 经营企业, 重点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 起步于2003 年, 截至2005 年 6 月末, 全区已评定 发展。 三是适当放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的贷款 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61家, 其中, 国家 条件。在充分考虑贷款安全的条件下, 其资本金比 信用等级可放宽至 A 级, 抵押率可 级龙头企业3 家, 治区级龙头企业 10 家, 自 地(市) 例可降至 20%, 级和县级龙头企业 48 家。 为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 提高 5 个百分点, 贷款期限可适当延长。四是严格 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 促进农牧业向集约化、 产业 执行中央赋予西藏的贷款优惠利率政策。 对农牧业 化的方向发展, 西藏辖区各级银行机构认真贯彻 产业化经营所需的信贷资金需求统一执行比全国 落实中央赋予西藏“ 五” 十 期间的特殊优惠货币 贷款基准利率平均水平低 2 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 政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相关政策, 不断改进和完 利率, 其中, 对通过合同或订单用于能直接增加农 善金融服务, 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牧民收人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流动资金 的信贷支持力度, 积极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贷款, 执行西藏扶贫贴息贷款利率,年利率为 1. (一)及时出台一系列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08%,比全国扶贫贴息贷款利率低 1.98 个百分点。 的配套政策措施 五是提高授信额度, 减少审批环节。对符合条件的 根 国家农业部等 9 部委 《 关于扶持农业产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实行公开统一授信, 将 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农经发【 2000]8 贷款权限下放至经营行, 允许其循环用信。六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