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地形(单位:米)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
2、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的地区是()
A.欧洲西部 B.中东 C.澳大利亚 D.亚洲东南部
3、本初子午线是指()
A.0°纬线B.0°经线C.180°经线D.20°W经线4、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B.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地球仪上可画 180 条纬线
5、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6、我国最大的城市是()
A.长春 B.南昌 C.上海 D.拉萨
7、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8、非洲炎热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
9、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10、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绝大部分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
11、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住房、食物、烧柴等需要增加
B.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善会变得困难
C.会带来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发展经济
D.会破坏耕地、森林、草原,使环境恶化
12、有比例尺①1:100000②1:10000,③1:1000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比例尺最大 B.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C.③图表示范围最大 D.若其中一幅是校园平面图,最适用的是③图1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天B.一月C.一季D.一年
1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

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
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大量垦荒,增加耕地面积
15、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理单元,其中我国位于哪个地区()A.南亚B.西亚C.东亚D.中亚
16、甲地位于东经52°、北纬47°,乙地位于西经152°、南纬74°,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
17、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其对河流的流向影响为( )
A.自西向东流入海洋B.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C.自东向西流入海洋D.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18、下列有关西亚地理景象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A.当地人身穿长袍,说着英语聊天 B.一艘艘油轮往来穿梭于波斯湾中C.水果超市里,摆着诱人的椰枣 D.邀数位好友,骑着骆驼,欣赏大漠风光19、2020年我国测出珠穆朗玛峰新海拔为8848.86米,它是()的主峰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20、阿拉伯人属于三大人种中的()
A.混血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白种人
2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
22、下列岛屿不属于亚洲的是()
A.苏门答腊岛 B.台湾岛 C.菲律宾群岛 D.大不列颠岛
23、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纬度位置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
24、下列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对应正确的是()
A.马来西亚——石油B.泰国——棉花
C.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D.菲律宾——蕉麻
25、读四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丁地位于赤道附近
B.甲地全年少雨,丙地夏季多雨.丁地冬季多雨
C.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和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D.乙地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
分,共50分)
1、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全球范围看,等温线大致与______线平行,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大致从______向______逐渐降低。

(2)A地年平均气温是______℃,C地年平均气温是______℃,影响A、C两地气温分布的因素是______。

(3)与A地相比,B地的纬度更______(填“高”或“低”),气温也______(填“高”或“低”),影响A、B两地气温分布的因素是______。

(4)D、E两地,气温差异______(填“大”或“小”),影响D、E两地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

(5)图中低于-10℃的大致范围在______(特殊纬线)以内。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平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某校学生前往福建某区域开展研学活动。

下图示意该区域地形,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形类型以_______为主。

地形部位名称:A是________,B是
_______。

(2)小清河流向大致为_________。

(3)两个研学小组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沿廊道①、②前往观景台。

其中沿途地表比较平缓的廊道是________(序号)。

在观景台用望远镜可看到的出发地是_______地。

(4)乙地兴建度假村有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

3、下面图甲表示位于北纬30°至60°的大陆部分,图乙表示四种气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①②③气候主要分布在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图甲中的字母)。

(2)B、C两地中,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

(3)图甲A、B、C、D、E五地的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 气候,它的气候名称是:。

(4)A、B两地的年降水量都比D地(大、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4、读甲、乙两幅局部经纬网图,根据 A、B 两点的位置,回答下列各题。

(1)A、B两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
____________。

(2)从地球五带看,A位于_____________带,B位于_______________带。

(3)A、B两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B
4、A
5、C
6、C
7、A
8、B
9、D
10、B
11、C
12、D
13、D
14、B
15、C
16、A
17、D
18、A
19、C
20、D
21、C
22、D
23、B
24、D
25、D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
分,共50分)
1、纬低纬度两极 20 10 纬度位置高高海陆因素大地形地势极圈南半球陆地面积比北半球小,海洋面积更加广阔
2、山地陡崖山峰自西向东①乙地势低平,水源充足,风景优美
3、(1)C B A
(2)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D 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海陆因素
4、B A 热南寒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