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紫米产业化发展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江紫米米粒细长、糯性好、粘度高,
37
形不成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差。
二是大部分种植户广种薄收,管理不到位,科学施肥水平低;少部分农户在紫米生产中不施肥或施肥率低,有些种植户为了节省劳力,追肥时没有深施,只施于地表且不盖土,使大量的肥料流失;部分农民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增加了农户种植成本。
(三)宣传不到位,品牌保护意识差
对品牌和商标意识淡薄,大多数生产、经营者没有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以传统观念销售紫米,市场不规范,交易混乱,零散销售为主,再加上品种混杂、品质不一,制约了墨江紫米品牌价值的提升,造成紫米价格下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四) 紫米加工企业少而小
目前墨江县紫米加工企业只有墨江地道酒业有限公司、酒江酒业有限公司、回归优质粮油加工厂等,由于规模小,开发加工系列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紫米需求量相应较少,对全县紫米产业的发展带动力弱。
紫米种植户以零散销售为主,形不成订单农业。
三、 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墨江县水资源丰富,结合墨江县实际大兴水利工程,加固坝塘、小水库,修建沟渠、管网和小水窖蓄水工程。
把农业生产与现阶段国家“三农”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争取更多的中央、省、市资金,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抓住国家建设普洱市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契机,争取更多上级资金,加大紫米基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紫米生产条件。
(二) 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加大紫米市场开拓力度
1.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农户的发展形式,加快培植壮大紫米龙头企业,带动墨江紫米产业的发展。
加快墨江紫米深加工产品开发,重点打造绿色、生态、有机食品,延伸紫米产业链,提升紫米附加值。
2.要加大紫米市场的开拓力度,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大紫米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不断拓展紫米产品消费市场。
做好紫米精深加工机器设备的配置建设,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不断提升紫米生产的科技含量。
一是加强优质高产紫米品种培育,与高校、科研机构多方合作,在做好传统优质品种提纯复壮的同时,加强优质高产紫米品种培育。
建立完善推进墨江紫米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激励机制,完善墨江紫米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进紫米生产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
4.加强技术培训力度。
借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引导种植大户、专业户走合作社模式,整合土地资源,连片、连块种植紫米,走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加大宣传,提升紫米知名度
加大紫米品牌的宣传力度。
树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的生产经营理念,借助每年举办的中国墨江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等旅游活动,大力宣传墨江紫米,树立紫米品牌,讲好哈尼故事,叙述紫米特点,使墨江紫米产业走向更大的市场。
(四)加强监管,打造墨江紫米产业健康品牌
为有效保护墨江紫米,规范墨江紫米生产、经营管理,保证墨江紫米质量和特色,根据《食品安全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制定《墨江紫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墨江紫米种植加工综合技术规范》,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紫米生产,树立绿色、生态、健康理念,从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包装、销售、运输等方面规范紫米生产,打造墨江紫米产业健康品牌。
收稿日期:2018-04-24
名言知识是从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
——宋庆龄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