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岛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8分)
1. (6分) (2019高三下·唐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使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必须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
从国内看,安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
既要重视国土安全,又要重视国民安全。
当前,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要和国家安全供给能力之间尚存差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妥善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解决好安全问题的重要前提。
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扣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国家安全的外部环境________,各种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跨国界流动更加迅速,带来的安全挑战尤其是重大安全风险________;另一方面,各领域安全风险和挑战的内外联动、累计叠加效应日益明显,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成本持续上升。
在此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挑战,世界各国是________的命运共同体。
();只有走共同安全之路,国家安全才能持久。
因此,在新时代,对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认识,必须________,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使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B . 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
C . 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使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
D . 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错综复杂日积月累同舟共济居高临下
B . 盘根错节与日俱增休戚与共居高临下
C . 错综复杂与日俱增同舟共济高屋建瓴
D . 盘根错节日积月累休戚与共高屋建瓴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只有每一个国家都安全了,世界才会安全
B . 只有世界安全了,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安全
C . 因为世界安全了,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安全
D . 如果世界安全了,那么每一个国家就会安全
2. (2分) (2019高三上·南通开学考) 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 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
B . 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C . 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肤浅和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才能逐步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D . 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3.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
美国著名的Zipcar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置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Zipcar的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然后会员可自主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淘宝网,其实也是成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成千上万的产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
分享经济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的背后也提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
的问题。
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
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
为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等,能借助分享平台整合价值链、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解决过剩经济时代的供求失衡问题。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参与的大数据分享正在带领人类从分工型经济走向分享型经济。
当然,要让分享经济真正有效地满足人人参与、人人分享,需要每个参与者、分享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其背后也是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体系的考量。
在此情况下,政府通过依法干预和合理监管,确保分享经济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上,也是分享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权衡《分享经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在互联网发展、大数据发展以及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分享经济正在进行着一场经济运行形态的变革。
B . 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使得工业化时代实现产出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C . 分工型经济运行方式虽然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但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
D . 只有市场参与者诚实守信,加上政府部门依法干预、合理监管,才能确保分享经济发展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之上。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分享经济借助互联网平台,倡导人人分享,注重体验,对生产、管理、销售、消费等诸多环节产生了积极作用。
B . Zipcar租车公司整合了大量闲置车辆信息,帮助会员找到距离最近的车辆,并提供车况和价格,便于会员用车。
C . 淘宝网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用户,他们将各类信息公开和分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公平竞争。
D . 分享经济中的消费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一种能提高交易效率,扩大消费需求,为他人消费提供帮助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分享经济的特征是鼓励人们通过分享数据信息,相互提供便利。
因此,分享经济的实现过程体现出“合作共赢”的理念。
B . 发展分享经济能把过剩的资源重新利用,以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有利于中国经济应对过剩和发展模式转型问题。
C . 文章以Zipcar租车公司和淘宝网为例,不仅直观展示了分享经济的消费体验,也有效论证了分享经济不分国界的优点。
D . 发展分享经济需要政府优化监管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分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和法制环境。
4. (9分)(2018·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民间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散发着清新的泥土芳香,闪烁着朴素的哲理光辉,它的巨大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千百年来,从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到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民间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亮丽多彩。
民间文化又是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恰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土壤。
尽管厚植文化的土壤肥沃,但从一部电影《百鸟朝凤》中,仍能看到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化浪潮中受到的巨大冲击。
这并不是个例,由于近些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也在改变,许多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遭遇“边缘化”危机,甚至一些珍责的民间文化遗产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相继离去而失传。
“文化土壤”被蚕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将面临严峻挑战,守护民间文化刻不容缓。
民间文化活动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是群众最真实的生命体验。
传承和振兴民间文化,意味着整理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历史。
实施民间典籍搜集、抢救濒危民间文艺、民间历史文化纪录创作等工程须深入民间生活;振兴传统民间技艺,做好现有的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需行走在民间。
在此过程中,还应坚持辩证取舍、扬弃继承,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鉴别和梳理,汲取优秀民间文化的精髓精华。
总而言之,生活是民间文化的沃土,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发展。
只有深入民间,扎根生活,去粗取精,才能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
民间文化薪火相传,人才是决定因素。
而推动民间文化的现代化转化,首先要做好青少年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创新传统师徒承袭模式,让民间文化事业后继有人。
还需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科技手段,推动民间文艺资源与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有机结合,把民间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打造一批印刻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风范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
传承民间文化就是延续我们的血脉,坚守民间文文化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振兴民间文化,关系中华文化根脉,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摘编自孙金行《传承创新,守护民族民间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民间文化各个门类在我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对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 . 中华文化尽管土壤丰厚,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它的生存仍面临严峻挑战。
C . 整理民族文化生活的历史,扎根生活,是传承和振兴民间文化的一条有效路径。
D . 要让民间文化事业后继有人,就需要废弃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探索建立新模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民间文化遭受到了现代化浪潮的巨大冲击,面临各种危机,是本文论述的前提之一。
B . 文章提出用辩证取舍、扬弃继承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民间文化,并举例进行了论证。
C . 文章从扎根民间、人才培养、运用市场机制等方面对如何守护民间文化进行了论述。
D . 文章从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等角度指出了传承和守护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果能守住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不会再出现问题。
B . 保护民间文化,需要根据各种民间文化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手段。
C . 社会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民间文化也需要跟随时代变迁实现现代化转化。
D . 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需用市场机制和科技手段,说明其途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5. (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寂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
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
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
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
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
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
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
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
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
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
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
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
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
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
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
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
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
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
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
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
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
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选自《梁实秋文集》)
(1)寂寞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第一段中,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使这种虚无的感受能够具体而又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如何理解文中“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3)本文末段中“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中的“稍异于是”指什么?
(4)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然而有人却责备梁实秋这种态度是“人生的一种逃避”,结合全文,你是怎样看待梁实秋的“寂寞是一种清福”的呢?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 (11分) (2019高二上·上高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
祖楷,魏殷州刺史。
父谦,周荆州总管。
彭少孤,事母以孝闻。
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
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
”骑士因执而锁之。
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其从者愕然而去。
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
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
”上曰:“试为我言之。
”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观者以为知言。
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
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
上大悦,赐钱一万。
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
”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
”遂遣之。
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
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
从幸洛阳,彭督后军。
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
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
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
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
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B .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 .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D .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教经典“三礼”。
《诗经》、《易经》、《道德经》也是儒教经典。
B . 践阼,意思是走上阼阶主位。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
在这里指皇帝登基,亦作“践祚”。
C . 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
从汉代起,政府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
唐人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
D . 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
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
周武帝时,官至门正上士。
高祖即位,被任命为监门郎将。
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
B . 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
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
C . 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
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
D . 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
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
到达突厥国中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
②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7. (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同情百姓之情。
B . “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 . “炉存火似红”中的“似红”写出有炉而火不旺,火苗不起,只有一片红光。
背后隐言困城无酒,求碳也
稀的困窘境地。
D . 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 . 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愁苦无奈、牵挂亲人、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8. (3分)(2020·河南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启示人们不必纠结于别人不了解自己,要保持内心的美好。
(2)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统领全篇,表达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怀刘裕,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了时光流逝、英雄居所不复当年的怅惘之情。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9高二上·蕉岭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题为“重量”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仿写一节。
重量
韩瀚
她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