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
1.天麻是我国千年传统的药膳滋补品。
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川等地。
人工种植宜选山区的缓
坡地,土质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
由于气候不宜,北方地区一直没有大面积种植。
2011年在北京昌平区,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实现越冬种植,“南麻北移”成功。
2012年产量达
30万斤,新鲜天麻开始供应首都市民餐桌。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昌平引种天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水源B.交通和劳动力
C.市场和技术D.气候和土壤
【答案】C
【解析】北京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民收入水平高,对身体的保健意识强,对药膳滋补品天
麻的市场需求量大;温室大棚类似于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通过技
术水平的改进或提高,才能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从而适合天麻的生长条件。
故答案C正确。
【2】“南麻北移”成功,改造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
【答案】B
【解析】温室大棚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室内升温,同时阻断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类似于
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气候要素进行调节。
故答案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
12~14℃。
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A.3月B.5月C.11月D.9月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只有当播种月份温度大于收获月份温度时,才会有该作物最佳收获月份。
由图可以看出: 7月份至12月份,前1个月温度大于后一个月温度(如7月温度大于8月温度),所以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播种月份是8月(最适宜温度15~18℃),最佳收获月份是9
月(最适宜温度12~14℃)。
故答案D正确。
【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病虫害少B.离市场近C.水源丰富D.上市较迟
【答案】A
【解析】仔细读图可知:甲地最冷月份1月气温大于0℃,利于害虫越冬;乙地最冷月份1月气
温小于0℃接近零下10℃,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病虫害少,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故答案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3.下图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 )
①耕地面积增加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④科技支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耕地面积在减少。
所以,粮食增产主要依靠政策和科技。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4.图7为“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读图7完成问题。
【1】若图表示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
A.政治B.市场C.技术D.劳动力
【答案】D
【解析】水稻种植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故影响水稻种植业的主导因素即劳动力。
【2】若图中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技术、交通通达度和环境因素,则图示的工厂
或车间可能是
A.雨燕制伞厂B.选煤车间
C.化肥厂D.Ipad设计制造车间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反映影响该工业区位因素的主导因素应为技术,故应为技术指向型工业。
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分)
(1)图①表明,该农场发展花卉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有、
和。
(6分)
(2)图②表明,该农场采用了种植和相结合的混合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有利
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效益。
(3)该农场年收入构成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主要有需求和政府政策等。
(2分)【答案】(1)交通便捷水源充足靠近市场(2)玉米养牛生态(3)市场
【解析】略
6.关于地中海式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分布在地中海沿岸B.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C.属于混合农业D.园艺作物是菠萝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地中海式农业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它地中海气候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型农业。
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7.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41—43题。
【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答案】A
【解析】种植业比重最大,且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商品率低,满足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
【答案】D
【解析】种植业和畜牧业混合发展,商品率高,投入数量少,为混合农业类型,与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业相类似。
【3】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答案】C
【解析】畜牧业比重最大,商品率高,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为大牧场放牧业,可以采取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8.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a、b、c分别表示蔬菜水果、粮食、木材,则影响①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D.科技和劳动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①农业蔬菜水果的比重高,蔬菜水果发展的主要区位是市场和交通。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资金、科技、劳动力,则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B.②
C.③D.以上均不可能
【答案】C
【解析】亚洲水稻种植业为劳动力密集型农业。
③农业劳动力投入比重高,为水稻种植业。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如果a、b、c分别表示原料、能源、市场因素,则下列各点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是
A.①B.②C.③D.以上均不可能【答案】B
【解析】炼铝工业为动力指向型工业。
②能源的比重大,所以最能代表炼铝工业。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若a、b、c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则
A.①代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B.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①
C.③国的旅游业可能比较发达D.②可能代表热带大多数国家的产业结构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①第一产业比重高,②第二产业比重高,③第三产业比重高。
所以③国的旅游业可能比较发达。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9.影响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最主要区位因子是()
A.地形B.交通C.城市化D.气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根据图示距离城镇较近为城郊农业,所以影响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最主要区位因子是城市化。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0.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状况统计表,据此完成31—32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该地森林的覆盖率降低,所以水土流失加剧,土壤的肥力下降,主要原因是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B.风沙危害严重C.大陆性气候减弱D.光照条件变差
【答案】A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河流的含沙量增大。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