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看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格力公开转让国有股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经济 2016年2月(下)
24
浅看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格力公开转让国有股为例
金浩泽 王阳阳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
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2014年2月18日,格力集团发布改革方案,珠海市国资委通过向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入格力地产股权以及债权等方式,将非核心业务进行更为市场化的管理,而在格力电器板块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期激发出企业更大的活力,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放开国有企业竞争业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地方国有企业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打响的第一枪。
本文试图从改革方案提出的背景、格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具体分析以及关于此次改革的几点思考等三个方面展开,浅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
一、格力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与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更加复杂,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如何协调发展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平稳运行,成为了国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针对这一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2014年2月18日,格力集团发布改革方案,珠海市国资委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将持有格力地产股份公司的51.94%股权、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珠海格力航空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公司对格力地产债权等资产注入珠海市国资委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之后,珠海市国资委将不超过公司49%的股权通过公开挂牌转让的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
这是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放开国有企业竞争业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地方国有企业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打响的第一枪。
格力的积极举措向市场大众释放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预示着将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将非主营业务和市场竞争较充分的业务推向市场,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而国有企业则将集中精力经营主营业务。
二、格力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分析
分析此次改革可发现,格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际上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通过无偿划转格力地产、港珠澳大桥及格力航空等股权,剥离了非核心业务,成立一个平台公司即珠海市国资委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经营国有资本;第二步是公开转让不超过49%的公司股权以引入战略投资者。
这一系列的举措后,格力将集中精力经营家电主业,突出经营主要业务,而格力集团则成为一个投资控股平台,集团的非核心业务,如地产业务、航空业务以及相关债权在被剥离后将实现更加市场化的运营管理。
从集团的经营领域来看,格力集团目前拥有三个主要的实体板块,分别为以格力电器为主的电器板块,房地产板块、石化板块。
在这些板块中,电器板块是集团的核心业务,而其他板块的盈利水平相对于电器板块而言,则有很大差距。
通过翻看格力电器2013年报发现,格力电器在集团内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占比分别达到了94.5%和55.1%,这进一步说明了格力电器超强的盈利能力以及其在集团业务领域里的核心地位,同时集团也存在着“母弱子强”的局面。
正因为此,珠海市国资委积极在格力集团层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其目的在于做大做强格力集团,促进格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从集团的控制关系来看,格力电器受多种关系的控制,在改革方案出台之前,珠海市国资委通过控制格力集团分别间接持有格力电器18.22%、格力地产51.49%的股权,对格力集团以及格力电器有着强大的控制力。
此次改革之后,珠海市国资委将对格力地产51.49%的股权注入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并将不超过49%的股权公开挂牌转让引入战略投资者,这将导致其对格力电器的持股比例从18.22%下降到9.29%,虽然其仍对格力集团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并且也是格力电器的实际控制人,但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作为第二大股东,必定会在公司中有一定的话语权。
因此,必须处理好各方关系,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否则一旦公司治理流于形式,可能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此次格力的改革方案核心在于珠海市国资委公开转让不超过49%的公司股权以引入战略投资者,这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一步,但战略投资者是一家还是几家,是纯粹的民营资本还是机构投资者,以什么样的价格进入参股,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必须加以认真分析。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但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国有企业担心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而社会资本却担心在此过程中受到国企管理体制的诸多限制,得不到更多话语权,仅仅成为国有企业融资的工具。
三、关于格力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巩固公有制地位,加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社会得以平稳运行。
格力集团紧跟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对其他国有企业将来的改革方向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但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
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发挥国有企业在市场当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促进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使国有资产得以保值增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针对所有的国有企业,也不是针对国有企业的所有业务领域,这实际上牵涉到一个分类管理的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底线在哪,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地方,如果这些问题不厘清,便可能导致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从珠海市国资委对格力集团的改革方案可以看出,其实际上是希望集团整体能有一个好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格力集团转型为投资控股平台,战略业务更加集中在核心家电行业,而不单单是针对格力电器的改革。
2、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手段。
目前,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了不少社会资本,但在运行机制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就导致了很多社会资本的加入更像是一种“财务投资”,而对国企内部治理结构的作用并不大,只是到了年终分红,这实际上与改革前的区别不大,也与改革的目的不一致。
因此,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不能只注重手段的运用,还应更关注实质性的变化,不是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引入社会资本,而应从实际考虑引入社会资本后是否真的提升了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活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绩效。
本人认为如果格力改革方案最终能够成行,这会是一次很有意义
.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研究
25
江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彭海红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化发展,江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受到社会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的冲击,继而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一种内在修养,属于道德范畴,仅仅依靠外在的规范、制度硬性约制和教师评价体系软性引导,仍然是有欠缺的。
本文基于人文视角,从江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各种施措对师德师风建设予以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 师德 师风
江西省人事厅的课题资助:江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一、江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其核 心内容就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境界,高尚的情操、丰富的学识、坚强的人格力量应该是良好的师德师风之所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状况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江西高校林立,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一直受到公众的关注,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者。
如果江西高校教师的师德和师风不加强建设,不净化这神圣的殿堂,就会造成人们对教育的信任危机,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势在必行。
二、江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律不严 个别教师工作纪律松散、组织纪律不强,霸权主义严重,自由主义泛滥。
只要自由不要纪律,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意识。
平时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注重个人的师德修养,更有人置国家的党纪国法于不顾,为所欲为。
2、觉悟不高 个别教师受当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不讲奉献讲索取,不讲道德讲个性,不讲原则讲交情,不讲正气讲义气,不讲真话讲假话,不讲团结讲利益,不讲业绩讲待遇,喜欢计较个人得失,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有的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丢掉教师人格尊严,不惜损害群众利益。
3、作风不实 个别教师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小成即满,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贪图安逸,怕苦畏难,缺乏勤学苦练、奋发有为的精神。
“手抓一把泥,脚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
4、服务不优
个别教师服务意识不强,对待学校交代的事情装聋作哑,对待周围同事的工作不愿配合,对前来咨询的家长没有好脸色和好口气,对待别人提出的建义和意风置若罔闻,更有甚者,厌教学、烦学生,始终“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把自己的心思花在教书育人之外。
三、解决江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1、教师要充满爱心
“爱”是师德师风建设中最基础的部分,没有爱就没有师德,鲁迅有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发出来的,才能打到
心的深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同志认为,“疼爱
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是爱。
爱是阳光,可以冰坚融化;爱是春雨,可以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
可见,“爱”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换句话说,当好一名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视学生为弟妹、如儿女,
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时刻注意以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和严慈相济的情感教育,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全面成才。
2、教师要务实创新
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从事是创造性的工作,一是来不得半得虚假;二是必须具有创新精神。
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在平凡的教学点滴之中,探索教育的真谛,追求事业的卓
越。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方面,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老老实实为人处世,踏踏实实教书育人,真诚为学生、为社会、为家长服务。
另一方面,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真知、思考问题,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大胆创新教学实践,高度 的尝试。
虽然珠海国资委仍是实际控制人,但其间接持有格力电
器的股权比例已从18.22%下降到9.29%,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其随后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必然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将在公司内
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会更加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提升公司经
营决策效率,增强其竞争力,这也正是格力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
改革的目的。
3、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红线。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而国有资产的
流失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红线。
由于不少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
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不够完善,这就导致在大量的国有资产重
组、退出过程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灰色地带”,这无疑会导
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如果对这个红线问题不加以重点监管,则很
可能使本轮改革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是倒退。
防止国有资产流
失,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回归市场,完善国有资产交易定价机制,
利用社会和企业各方努力,从源头上保证评估质量,另一方面还
应完善法制体制,杜绝交易过程中由于法律监管不到位,体制漏
洞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对于格力集团而言,无论是转让其地产、债券等非核心业务,还是对格力电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都应做好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这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一关。
目前国家也正在酝酿出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相关政策,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才能确保本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并最终达到改革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昉,李周.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1997(03). [2]杨红英. 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宏观经济研究,2015(01). [3]黄速建.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经济管理,2014(07).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会计学 北京市 10004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