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方位攻防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行方位攻防法
武术技击的核心内容是要解决如何在攻防中战胜对手的问题。

攻的标志为主动进击,防则表现为被动守避。

攻防之法有三种类型:通称'上乘文居首,中乘术居先,下乘力相拼。

'即智战、术战和力战。

要具备全面的技击本领,必须三者集于一身。

所谓五行方位攻防法,就是运用'五行'说原理,以武术中技能、技巧、技法、技艺与敌手对应,术战攻防。

'五行'说的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试图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上述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

较早的资料主要保存在《左传》、《国语》和《尚书·洪范》等书中。

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

'相生'意味着相互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胜'即'相克',意味着相互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汉代学者刘向编定的《管子》一书中《四时》、《水地》两篇把'五行'、'五方'和'四时'配合起来。

如'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作为自然观,这些都是朴素的摹拟,并没有什么荒诞之处。

五行说中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因素。

一直被保存下来,并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等科学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少北武术(简称少北)继承和运用'五行'说的合理因素来探究技击实践中攻防的客观规律性。

总结归纳出五行方位进招法,五行相生用
招法,五行相克运移法,五行相胜还击法等攻防策略、方法。

这对武术竞技运动有着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一、五行方位在单拳对手(对方为单人)击防中转运身形的表述
首先,自已所在的位置定为'土位',对方所在的位置定为'火位'。

为说明原理,规定自身面南、对方面北,并以右拳或右腿向我攻击。

此时,我如果向东方转移身形,即对方的右臂外侧,称'走木位'。

如在木位还击,称木位进招。

我如果向南方转移身形,即直捣对方内体,称_'走火位'。

如在火位进击,称火位进招。

我如果向西方转移身形,即对方右臂内侧,称'走金位'。

如在金位进击,称金位进招。

我如果向北方转运身形,即后退远离对方,称'走水位'。

如在水位还击。

称水位进招。

我如果在原地,不外运身形,即与对方保持原距、原位,称'走土位'。

如在土位还击,称土位进招。

其次,需要明确的三个问题。

第一、在敌我双方对峙观守,滑移游走之际,不论双方的位置与方向怎样改变,自己所在的位置始终为土位;对方所在的位置始终在我的火位。

第二、如对方以右拳或右足击我,当我向对方的右拳外侧转运身形时就叫走木位;直捣而进就叫走火位;向对方右拳内侧转运身形就叫走金位;原地还击或防护,不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转运身形就叫走土位;如果退步防守或退防中还击就叫走水位。

第三,当对方以右拳或左足击我时,我向其左拳或左足的外侧转运身形是走木位;如直捣对方而进是走火位;如向其左拳或左足内侧转运身形是走金位;原地不动是走土位;后退身形是走水位。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方击我,我向其进击手臂或足腿的外侧转移身形称走术位;向其内侧转移身形称走金位;原地不移称走土位;向对方进身称走火位;向后转运身形称走水位。

二、五行方位进招法
当我主动向对方进击时。

应采用两种进招法,即五行本位进招法和五行相生进招法。

所谓五行本位进招法就是运用步法转运身形于五行方位的任何一方之际,同时用招进击。

其法则是'一眼、二二步、三拳脚'。

首先用眼法探视对手、查虚找破,破露不怠;然后用步法转运
身形,夺占角位。

常言'步运身形夺地利,腿合手臂反人欺'。

夺占角位,就是争夺占据有利自己进击的五行方位,或称利击点。

技击法则是'对峙意寻角,有角可速击,无角不相侵。

'最终实现拳脚相迎,动招攻击,施以打拿擒御导摔等击法。

本位进招法包括走木位,木位进招。

即进步于木位之际,同时用招攻击。

走火位,火位进招。

走金位,金位进招。

走水位,水位进招。

走土位,土位进招。

五行相生进招法是根据五行相生原理,转运身形于某一方位后随即用招冲向对手的进击法。

相生进招法包括,走木位,火位进招。

这是根据木能生火的规律而确定的。

即移步于木位后立刻冲向对方(进火位)进招攻击。

走水位,木位进招(水生木);走金位,水位进招(金生水);走火位,土位进招(火生土);走土位,金位进招(土生金)。

相生进播的基本法则是转运身形到某位后,按与本位相生的方位用招击防。

其条件有两个,一是对手必须已经进入自己的五行阵图中本位相生的方位;二是必须使用符合相生要求的击防技法技术。

实践中攻与防相互连结,互相转化。

一般技击原则是出则进击,回则防守;攻后转防,防后转攻;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但在某一瞬间必有一主一辅。

一明一暗。

如以攻为主必以防为辅,而以防为主必以攻为辅。

明防必暗攻,明攻必暗防。

五行方位进招法的奇巧之功在于虚实。

如虚走木位,实进火位,以虚实走相生方位。

又如虚走水位,实进木位或虚走火位、实进木位等。

总之,以虚实行相生相克的方位变化丽突然闪击。

能使对方迷而不解。

三、五行相胜运移法和还击法
当对方主动向我进击时,我在被动条件'F要运用五行相胜(相克)原理运动转移身形,夺占有利于防守或防中还击的方位。

五行相胜运移法的主要内容:当对疗向我木位(前手足外侧)移身并进击之际,我则迅速向其金位转移身形,即走金位,因为'金克木',这对于我的击防十分有利;当时方向我直冲而来,他属于进火位,我则向水位转运身形,因为'水克火';当对方向我金位转移身形并进招之时,我则直进火位,因为'火克金'。

此外,当对方原地不动或虚逗佯攻
之时,属土位,我则向其木位转移身形,因'木克土';当对方遇走水位时,我当守于原位,即土位,因'土克水'。

五行相胜还击的主要内容:其一,当对方直来击我时,属进他的火位(我的土位),我应向其进击主锋(手或足)外侧移步闪身走木位。

并立即还击,因为在这一位置既属于我的五行方位'木克土',属于他的五行方位'木生火',是我相胜还击和相生进招的最佳地利所在,而且,对方的进击锋外侧属于他的被动、虚漏,薄弱之处,也是我的远击近摔的利击之点。

攻防实践证明,对方直进攻击,我或左或右闪动,走木位防中击要比走其他方位高强且具有反击威力。

其二,对方主动进击,我向后方退步防守走水位之后马上反击,属于我水位克他火位,这是常用的还击法之一。

其三,对方运移我的金位进击,我应速走火位,用火克金技法还击;其四,对方到我木位进击,我则金克木,穆患其金位反击;其五,对方移至我背后从水位袭来,我则土克水,先用腿击、再翻身还招。

走五行方位防中击,尚有两种方法:一是当对方进击时我也进击强敌的火位反击法。

如对击混战、法力相拼。

二是对方击来,我原位防守并进招的土位还击法。

如破打、打锋拿锋及贴靠摔擒等。

由于这两种攻防法取决于双方的法与力相较量的强、弱、中平的态势,又取决于我方对战机的把握程度。

所以,不属于相克还击法有术战范畴。

掌握了五行方位攻防法,也就掌握了技击武术进击和防中击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在此基础上应把各式各样的击防技术,按照五行方位进招法(相生进招法、本位进招法)和相克运移还击法等进行归纳分类,专项训练、反复应用,以达'术欲万遍,始出奇巧'的境界。

事实上所有击防招式技法的产生和活用都与五行方位攻防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