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遵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节日里的遵义老城,宛如一位美丽的新娘,袅娜.()多姿;湘江河如一条流光溢彩的腰带,蜿yán()曲折;岸边一幅幅讲述长征故事的浮雕,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千军万马的年代;jí()使岸上古老的téng()蔓,在彩灯映照下,也褶褶生辉。
【答案】nuò蜒即藤
【解析】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0分)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
②《<论语>十则》:见贤思齐焉,。
③《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
④《满江红·小住京华》:四面歌残终破楚,。
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作的卢飞快,。
⑥《陋室铭》:,往来无白丁。
⑦《海燕》: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⑧《雁门太守行》中体现敌军来势汹汹,守城壮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
【答案】①天涯若比邻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归雁洛阳边④八年风味徒思浙⑤弓如霹雳弦惊⑥谈笑有鸿儒⑦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⑧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注意“雁”“摧”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片段积累——默写李白《行路难》的前四句。
(4分)
,。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逢乘舟梦日边。
【答案】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注意“樽”“馐”箸”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文化积累——阅读下面文段内容,回答问题。
(4分)
对于一匹来自远方的陌生慧马,他们也视之若自己的邻居,使它每到一处,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慧马保持着最高级的礼仪和文明,但并不拘泥于形式。
它们并不溺爱自己的小马,却口传身授关心小马的理性教育。
我注意到,我的主人灰马对邻居的小马也跟对自己的小马一样。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遵循大自然要它们热爱全体族类的教导,只有理性才能使人们有所区别,因为人群中自有德高望重的超人。
①文段选自名著《》,作者是。
(2分)
②本部作品还刻画了一种长相像人的动物,它们具有人类的性格特征。
(2分)
【答案】①《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斯威夫特)②贪婪、嫉妒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青翠的山柔情的水和多彩的文化都是遵义市旅游发展的天赐优势。
十五个县、区、市各具特色,地域优势明显,数也数不完:碧波浩荡的赤水竹海,郁郁葱葱巍峨挺拔的桐梓娄山,云雾缭绕;水清酒烈的仁怀茅台,酱香四溢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语言运用——修改病句。
(4分)
①遵义的夏天是美丽的城市。
修改意见:
②在这次长征故事进校园主题活动中,让我们了解到更多革命先烈的事迹。
修改意见:
【答案】①将“遵义”与“夏天”互换位置,或把“城市”改为“季节”。
②删掉“在……中”一句中的“在”
和“中”,或删掉“让”。
【解析】
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此题②主语残缺。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50分)
(一)(12分)
高贵的“伪证”
李良旭
①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接到法院一张传票,要她到法庭作证,20年前,她是否收留过一个女人的私生女。
传票上特意写明,您的证词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性质。
②看到传票上安迪的名字,一下子勾起多丽丝对往事的回忆。
③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找到多丽丝。
女人俊俏的脸上有些倦容和疲惫,
特别是她左边眉毛上的那颗黑痣
..,很妩媚。
女人让小姑娘站到一边,然后抽泣着对多丽丝说,这孩子的父亲是谁我至今不知道。
现在,我染上了毒瘾,要到戒毒所戒毒,请多丽丝小姐暂时收下这可怜的孩子,让孩子在这里上学,等我戒了毒,就来接女儿。
④多丽丝看了看不远处的小姑娘,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正不时向这边张望着。
不知怎的,就那一眼,多丽丝一下子喜欢上这位小姑娘。
多丽丝郑重地对这女人点了点头。
女人一下子紧紧地拥抱着多丽丝,感激的泪水流淌下来……
⑤从此,多丽丝就将这个叫安迪的小姑娘带在身边。
安迪不仅懂事,而且学习很好,在学校里,就像快乐的“百灵鸟”。
有时,她两眼泪汪汪地望着窗外,好像有什么心事。
多丽丝轻轻问道,想妈妈啦?安迪擦去脸上的泪痕,抬起头,甜甜地说道,不想,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多丽丝吻了一下安迪的脸颊,说道,真是可爱的孩子!
多丽丝发现,安迪的左边眉毛上也长了一颗黑痣
..,像她妈妈一样漂亮。
⑥几年过去了,安迪考取了不莱梅市的重点中学,以后,她俩渐渐失去了联系。
⑦一晃,20年过去了。
如今多丽丝已担任拜罗伊特小学校长。
当她接到法院的传票时,感到很困惑,她不知道法庭让她做什么证。
⑧多丽丝如期来到法庭,在法庭上,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
当看到妇人左
边眉毛上有颗黑痣
..时,多丽丝心里不禁一惊。
妇人看到多丽丝那一刻,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惊慌和不安。
⑨法官西蒙告诉多丽丝,有人指控你,20年前曾收养了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女孩名叫安迪。
现在,安迪被评为不莱梅市形象大使,请您作证,这个安迪是不是这个毒贩的私生女。
如果不是,安迪将担任不莱梅市形象大使;如果是,将取消这一称号。
听明白了吗?现在传被告人安迪到庭。
⑩被告人安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她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她左边眉毛上那颗黑.痣.,很妩媚。
那一刻,多丽丝真想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她,并喊到,安迪,我又见到你了,我的孩子。
但是,多丽丝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她努力保持了内心的平静。
她看到,安迪看到她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⑪多丽丝将右手放在胸前,掷地有声地回答道:我以上帝的名义回答法庭,眼前这两个女人我都不认识,回答完毕!
⑫被告席上,那两个女人紧绷的脸上,顿时闪烁着激动的神色,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⑬法官西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用力敲响法槌(chuí),严肃地说道:证人证言有效,法庭宣布休庭。
⑭庭审结束了,法官西蒙走到窗前,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道:法庭是神圣的地方,无论是证人、被告人、还是原告,都不能欺骗法庭,但是,有一种证言,上帝都会原谅的,那里面蕴藏着一颗高贵的灵魂,它被上帝称为高贵的“伪证”。
(选自《2016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7.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3分)
8.文章多次写到左边眉毛上的“黑痣”,这样写有哪些作用?(3分)
9.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10.标题用“高贵”来修饰“伪证”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
【答案】
7.多丽丝收到传票;回忆收养安迪的过程;到法庭作证;法院判决证词有效。
(答对一题得1分,共3分)8.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写出了安迪和女人的美丽外表;暗示安迪与中年妇女为母女关系;为下文多丽丝作伪证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答对一题得1分,共3分)
9.动作描写。
(1分)“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写出了西蒙对多丽丝的证词感到意外,而考虑是否采用多丽丝证词的矛盾心理(2分)。
(共3分)
10.不矛盾。
“高贵”指多丽丝无私收养安迪,培养安迪,为安迪的前途不惜作“伪证”的品质(1分);“伪证”
指多丽丝的证词与事实不符(1分)。
“高贵”修饰“伪证”突出了多丽丝人性的伟大,灵魂的高贵(1分)(只做判断不得分,共3分)
【解析】
7.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
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
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
此题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赏析语句实际就是分析语句的含义和艺术手法,在小说中的含义注意是反应人物的性格特征,手法除一般的手法对比、衬托、抑扬等表现手法和基本的修辞之外还要注意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是正侧面描写的结合,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层面注意是次要人物和环境的烘托渲染等,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此题主要是细节描写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12分)
说“正”
李建永
①每一个汉字的组成结构部分,往往都包含着丰厚的意蕴。
“正”字由“一”与“止”构成,故其本义乃“守一以止”。
东汉许慎《说文》讲:“正,是也。
从止,一以止。
徐锴曰:‘守一以止也。
’”
②那么,“一”是什么?何以守‘一’?
③《说文》讲:“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其大意与老子《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近。
我倒觉得,由于《易·乾卦》的六个阳爻(yáo),是由六个“一”组成的,因而“一”体现的正是《易·乾卦·文言》中阐释的“刚健中正”。
故我认为,“一”的本义乃“刚健中正”。
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对于生长与天地之间的人来说,刚健中正的“正”来自于“中”,正气来自于中气,中气源自养气,正如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讲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就是从自身的“养中持正”做起,蕴藉涵养胸中之正气,氤氲淳化为道德、智慧和力量,不仅道润自身,裨益家庭,而且成就事业,造福人民。
⑤然而,理论不能只停留于理论阶段,理想也不能仅止于理想化,迄今为止,在塞北的许多村庄,每逢村干部换届选举以及其他事宜的投票活动,仍然沿用老辈人传法,画下一个个“正”字来计票,这种计票方式,倒不完全因为“正”字恰好五画方便计数,其注重并寻求的正是“正”字所蕴含传统政治文化意义。
⑥孔子曰:“政者,正也。
”正直的全部要义,就在于一个“正”字。
而“正”者,“守一以止”,当“止”于“刚健中正”。
“刚健”乃精诚坚守,一以贯之;“中正”乃公平正义,一身正气。
至于“守一以止”的“守”,对为政者来说,既要求人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亦包含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
特别是各级机关单位的一把手——尤其是主政一方或一个方面的主官,“一”与“正”一身双荷,担子艰巨,责任重大,位高权重,影响深远,在其能否“守”“止”之间,不仅关乎一己之荣辱,同时还关系到一项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一方土地乃至一个系统的安危,“政”与“正”相较,多了一个反文旁,意为敲打、敲击、打击。
所以,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等等,也是为政者必须接受的要求。
⑦俗话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可见“止一”不易,“守一”更难;更何况有人明知故犯。
倘若有的人——特别是官员,不甘“守”,不愿“止”,不肯“养中持正”以厚德载物,不能“刚健中正”以自强不息,必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现实中有太多反面教材给人以警示:迷失航向、偏离正道、贪赃枉法、行险侥幸者,
就会像俗语所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⑧其实,做人做官,一个道理。
(选自201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有改动)11.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12.文章对“为政者”提出了哪些要求?(3分)
13.文章对第⑦段划线句作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析其作用。
(3分)
14.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养中持正”。
(3分)
【答案】
11.人应刚健中正(3分)(人应具有正义、正气。
答对1点给2分,共3分)
12.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要秉持公道正义,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1分);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对自己的岗位事业的担当和使命)(1分);接受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1分)(共3分)
13.道理论证(引证法)(1分)。
引用俗语通俗地阐述了不坚守正义,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的道理(1分),进而论证了本文要坚守正义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1分)。
(共3分)
14.实例:要有正气,有责任与担当;要守正气,守住底线,不忘初心,不随波逐流;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与监督,听取别人好的意见。
(每点1分,意近即可,共3分)
【解析】
11.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信息筛选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
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注意明确观点,然后用文中的一些看法作答,再结合实际分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12分)
关于科普
材料一:
2016年9月17日,主题为“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的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拉开帷幕。
又中科协2014年启动的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科普中国”栏目和互联网+科普活动,已经成为科学传播领域的响亮品牌。
“科普中国”各栏目频道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模式,与人民网、新华网、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上线1年的科普信息内容资源已达1.5TB.累计浏览量和传播量达到50亿人次。
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康友所长认为,我国目前有6亿多网民,多数人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平台。
材料二:
科普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
5年前的科普主要依靠文字、展板、场馆等传统手段传播科学技术。
尽管全国建有科技馆155座,流动科技馆220个,科普大篷车1071辆,但与我国十几亿人口和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平台的现状极不对等。
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还存在先进的科学知识仅被少数人掌握,大多数人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较慢的现象。
要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就要转变工作思路,改变过去政府居高临下布道式科普,让互联网公司投身进来。
在传播内容、方式、主题上,思考公众需要。
同时也要根据公众的自我选择意识,化公众被动接受为主动需要,利用云计算、云平台等分析工具,分析公众搜索习惯,精准推送内容,做到因人而异,按菜单点菜。
另外,也要完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
材料三:
材料四:
科普是公益事业,长期以来,政府是科普事业的主导力量。
随着商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在科学传播中越来越受欢迎,开始有声音质疑政府主导效率低,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
要想科普事业持续发展,合理的状态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事业和产业并举,产业是事业的有力补充。
截至目前,我国科普产业总体来说仍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科学家参与传播的机制不够完善,多数科学传播工作还没有变成“有利可图”的事。
美国的商业氛围让科学传播事业有较好的市场保障,一些科普节目就是面向市场盈利的。
同时,美国科学基金资助活动,也让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变得家喻户晓。
15.根据材料,列出我国科普产业存在的问题。
(至少列三点)(3分)
16.分析材料三,归纳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3分)
17.下列内容符合文意
....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目前有6亿多人接受科普。
B.长期以来,政府主导阻碍了科学技术的传播。
C.互联网+的科普模式代替了传统的科普手段。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不均衡。
18.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让科普工作有更好的发展?(3分)
【答案】
15.科普产业总体来说仍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科学家参与传播机制不完善;整体社会氛围不好。
(每点1分,共3分)
16.①科普方式有了新的变化,PPP模式,互联网+已经参与科普;②传统科普方式的占有率下降,人们逐渐通过新的方式接受科普;③公民参与比例迅速提升。
(达到53.4%)④(短短5年),公民的科学素质大大提高。
(每点1分,共3分)
17.D (3分)
18.示例:转变科普方式,积极采用新的科普方式;科普内容上注重公众的自主选择意识,适应公众的需要;
完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大力发展科普产业,用产业推动科普工作。
(每点1分,共3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
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A原文是“我国目前有6亿多网民,多数人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平台”;B“政府主导阻碍了”文中无据;C“代替了”错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要明确观点,然后
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
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
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10分)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资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北.定中原北:②庶竭.驽钝竭:
③臣不胜.受恩感激胜:④临表涕零.零: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1.结合选段,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19.①向北;②用尽(竭尽);③禁得住;④下雨,像雨一样(落下)。
(每点1分,共4分)
20.①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关键词、谨慎、崩、以,倒装句式,整体句意通顺,2分)②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啊)。
(关键词:所以、职分、判断句式,整体句意通顺,2分)
21.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做事谨慎,知恩图报。
(每点1分,共2分)
【解析】
19.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此题重点考核词类活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参考译文】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
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
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
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
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
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
已表明他们的过失。
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
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
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五)(4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分)
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
22.“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23.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分)
【解析】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