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创先争优突显实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山县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创先争优突显实效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象山县把基层一线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锻炼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大力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措施在一线落实、办法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作风在一线检验、能力在一线提升”“十个一线”工作法,以培育千家规模企业、建设百个重大项目、实施十大提升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对接大桥三年行动计划。

领导在一线指挥,措施在一线落实。

决策在一线落实,落实是工作的归宿,决策的效果取决于落实的程度。

落实的程度取决于制定什么的措施。

只有领导在一线指挥才能提高执行力。

汝城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牢牢抓住提高执行力这一落实的关键因素,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到打开局面困难大的地方,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指挥,去落实。

一是明确责权,领导带动。

实行县级领导“包联一个乡镇,一个创先争优联系点,一个党员示范户,一个贫困村,一个重点项目和一户重点企业”的“六个一”工作机制,要求每月至少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到一线搞调研、解难题、办实事。

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到打开局面困难大的地方,群众意
见多的地方,工作推不开的地方,走访贫困户,召开座谈会。

主动上门为工程项目服务,针对影响、制约和阻碍各项工程进度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做到面对矛盾不畏难,解决问题不过夜,“好事多让基层做,责任多由上级担”。

县委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对当月要做的主要工作向全县通报。

实施“基层党委(党组)书记引领工程”,要求基层党组织书记主动沉到下面,走在前面,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四个亲自”,即亲自研究谋划、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导推进、亲自培树典型,并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全程参与活动,按照“五带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党员的表率。

在四大班子领导影响带动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到基层、到一线、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集百家智、帮百家富,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感情在一线融洽,政绩在一线创造,形象在一线树立。

二是制定措施,责任促动。

县委下发了《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汝城县干部包村帮扶实施方案》和《关于建立县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县级党员领导每个月深入联系点不少于3天,科级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的天数每月不少于5天,每季至少解决2件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和困难;制定完善了创先争优考核评价体系,把干部全年下乡驻村、解决问题情况作为选拔调整干部、评先评优的一项主要依据;出台了《汝城县创先争优“扣分预警制”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措施、文件。

对各单位建立“百分制”创先争优积分卡,采取扣分预警动态管理,实行“即时通报”和“预警教育”,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政务公开制、党员公开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创先争优制度,使各级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县创先办制定了“周点评、月调度、季评估”制度即每周一点评一周工作,制发下周工作提示,每月进行一次工作调度,每季度进行一次工作综合评估。

通过执行这一制度,使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干有目标、查有进度、比有对象、评有结果,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良好氛围。

特别是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本民生、干部作风、社会稳定等工作,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推进方式,实行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专项督查与经常性督查相结合,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督查,一月一调度,年终算“总帐”,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是活化平台,载体驱动。

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大力开展“六联六促六提高”活动,即全县105个县直机关党组织与105个相
对薄弱村结对联建;163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23家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与所在行政村结对联建,23个乡镇党委联系返乡就业的6600多名农民工和653名外出流动党员,60个小康村与相邻贫困村结对联建;千名机关党员技术骨干联系帮扶千户贫困农户,46名县级领导干部重点联系44家非公有制企业和6个新社会组织,推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在机关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查三比三看”活动:“三查”,即查思想高度、查用心程度、查落实力度;“三比”,即比成绩、比贡献、比进步;“三看”,即看亮点、看变化、看后劲。

通过“三查三比三看”,营造出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争创一流的局面。

在全县农村铺开“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在全县党员特别是农村无职党员中广泛开展“建岗争优、公开承诺”活动和“戴党徽、明宗旨,作表率、促和谐”活动,设立了政策宣传岗、党务协助岗、村务监督岗、文明新风岗、环境卫生岗、思想政治宣传岗、带头致富岗等4大类13个指导性岗位。

各乡镇组织村级党组织根据工作实际,确定具体岗位和数量,“建岗争先、公开承诺”对象除外出、病弱党员以外的无职党员,每个岗位上岗党员在3人以上,每人可以多岗,但一般不超过3个。

对于确定后的上岗党员,村党组织逐一指导其拟订岗位目标承诺书,通过
召开党员大会、党务公开栏等形式向党员和全体村民公布党员承诺事项,接受群众监督。

同时积极开展百名书记讲党课活动,在全县党组织中选择100名左右表达能力强,工作业绩好,德才兼备的党组织书记在全县轮流讲党课(各乡镇选择3名左右村支部书记在乡镇轮回宣讲,县直机关单位选择30名左右在各单位进行宣讲)。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县四大班子领导在工作一线召开办公会议30余次,解决企业发展、项目推进、土地征用、招商引资等工作中的100多个难题,各部门、各单位到基层一线现场办公500余次,为农村提供各类致富信息1500余条,解决各类民生问题450余个,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500余件。

全县6109名党员公开承诺事项达到4326项,目前已办结3816项,帮带群众发展农业致富项目140个,带动了3518名持证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顺利就业,帮助7700多名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再就业。

作风在一线转变,问题在一线解决。

实现科学跨越发展,解决问题是关键。

为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持续推进机关干部作风建设。

汝城县通过整合全县各级各单位力量,结合创先色优活动,组织开展了“深入基层解难题,服务中心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活动重点解决好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问题、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问题、项目
建设和优化环境中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问题、“三农”方面的问题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问题等6大类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明确了78个服务对象,分别列出了工作任务。

采取点对点服务形式,对每个服务对象均确定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1至4名县级领导联系,要求对每一个服务象派出一个工作组深入到村组或企业项目开展工作,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

据统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中,全县县级领导153多人次深入基层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各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下基层了解情况,解决具体问题。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610万元,其中投入示范村980万元。

切实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民生保障日益加强,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8元,同比增长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26元,同比增长11.7%。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征缴各项社保基金6822万元,发放支付各项社保待遇4863万元。

城乡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发放低保金18979人834.6万元。

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将管理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了服务保障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整了补助政策,提高了补助标准,参合人数26.87万人,筹集资金802.06万元,参合率达
80.29%,同比增长81.36%。

深入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开展创业培训415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13人。

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半年我县在全省“公众安全感和干部队伍建设”公众评价中排第12位,比去年同期上升22位,排全市第二。

党员干部作风和精神面貌有了新的转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干部在一线创业,成效在一线检验。

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创新为发展的动力,县委提出“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汝城”的决策部署,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上下要努力把汝城建设成为湘粤赣边际中心县城,着力打造开放汝城、活力汝城、生态汝城、文明汝城、和谐汝城。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县委把干部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重点领域进行实践锻炼,着力培养一批懂经济、善管理的综合型、复合型干部。

县委从县直机关选调100多名干部,充实到县重点工程项目指挥部,做好征地拆迁、协调推进等各项工作,既推动了项目建设,又让他们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经受了锻炼。

加大了县直机关与乡镇干部任职交流力度,选派有潜力的干部到艰苦环境、农村基层去经受考验,从基层工作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
级党政机关,畅通了基层干部交流晋升渠道,使他们在更大平台上施展才华的合理愿望得到满足和实现,提升了基层岗位的吸引力。

在防汛救灾、森林防火、综治维稳等工作中,考察干部在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的表现,培养干部的胆识、意志和品质,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同时对有致富能力、致富项目的农村党员,联系劳动就业保障中心通过发放2万元/户小额贷款进行无息还本定向扶持,帮助其带头创业致富和带动群众致富;对观念滞后的困难党员,注重从思想上扶志,通过“一对一”、“多帮一”等措施,促其转变思想;对下岗失业党员,则建立了联系下岗失业党员制度,帮助他们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转变观念,实现再就业;对缺乏技能的困难党员,注重从能力上扶技,借助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远教、在线、家庭、实践”四大课堂,进行延伸、实时、自主和示范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和致富本领。

今年以来,全县建立起46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党员干部实施创业项目1236项,总投资3600多万元,860多名党员成为“双富双带”模范和创业带头人,直接带动5万多户农民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人平增收530多元,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400多万元,扶持1200名党员创办了经济实体,帮助364名下岗失业党员实现再就业,带动群众创业、就业
3500多名。

“一线工作法”使该县党员干部作风发生巨变,社会环境风清气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速,呈现出强劲上升、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

1-9月,全县完成GDP22.98亿元,同比增长1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同比增长6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1亿元,同比增长43%;完成财政总收入3.73亿元,为全年奋斗目标任务的91.77 %,同比增长116.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2亿元,为全年奋斗目标任务的95.82%,同比增长71.43%;实际利用外资2374万美元,同比增长15.46%,占全年任务的86.7%;内联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05亿元,占全年任务的88.16%,增长4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