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处理意见:①可利用课本P106活 动,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②可结合小故事《车上的和车下的》帮助 学生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内涵。
出谋划策──她该怎么办?
小乔是父母的“掌 上明珠”,衣来伸手、饭 来张口。住进学校的集体 宿舍后,小乔得到同学的 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 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 渐疏远了她。
教材处理意见:①可以通过小故事如 《鲶鱼效应》让学生了解竞争的重要性; ②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不良 竞争,以及在这种竞争状态下自己的感受; ③结合《香港迪士尼高层:和海洋公园在 竞争中寻求共赢》一文,或游戏《解手链》 帮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在海上捕得
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想得到别人的关 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车上的和车下的》
一个人在慢慢地过马路,任凭身后的汽车 喇叭叫个不停,他却仍然不慌不忙,一副很不 情愿让路的样子,嘴中还嘟囔:“你着急,谁 不着急?有种就开上来吧!”
后来,这个人坐到了汽车上,又非常讨厌 那些不及时让路的步行者和骑车人,甚至动不 动就出言不逊:“怎么?找死啊!”
梁思成(1901-1972),广东 新会人。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 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东 北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中国营造学 社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 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 学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土建系主任,中国 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 副理事长,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 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 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著有 《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
八年级上思想品德第四单元顺境和逆境

顺境与逆境顺境的积极作用1.顺境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条件2.有利于我们安心学习、享受生活、锻炼才智、发展能力3.没有太多的障碍和干扰,我们做起事来得心应手4.有利于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向前发展顺境的消极作用:1.易产生贪图享乐,使我们精神懈怠2.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陷入盲目乐观的危险状态所以文明要居安思危。
(顺境具有二重性)如何做到居安思危,正确对待顺境?1.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成就自己2.常存感激之心,刻苦学习,健康成长,不辜负亲人和社会的殷切期盼和嘱托;3.要时刻警钟长鸣、居安思危。
逆境的消极作用1.阻扰人们前进的步伐2.打击人们的自信3.消磨人们的意志4.摧残人们的身心5.甚至使人们走入迷途,一蹶不振。
逆境的积极作用(为什么逆境有利于人成才?)1.不同的人对逆境的认识和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2.逆境,对于意志坚强、刻苦学习的人来说,就是磨练,是促进,是有益的砥砺,是激发斗志的源泉3.在他们眼里,逆境就是一块垫脚石,是一笔财富,是磨砺人的最高学府,所以逆境有利于人成长如何理解“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面对顺境如果我们贪图享乐,那么长期的顺境容易使我们精神缺乏忧患,陷入盲目乐观的危险状态,顺境也会转换成逆境。
3.面对逆境,懦夫是抱怨、退却是失败,而勇者是奋发、搏击而胜利;对意志坚强、刻苦努力的人来说,顺境也是一中逆境4.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面对现实,把握自己明确目标,拼搏奋进,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造成挫折因素:与环境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有关如何正确认识挫折?1.把挫折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2.挫折并不是一件坏事,处理得好,它也可以成为我们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
3.过于一帆风顺的生活反而会使人耽于安逸、丧失斗志4.我们要乐观地面对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四单元知识点1.什么是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为什么要讲诚信?(1)不讲诚信的危害:A、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B、不讲诚信的人,一旦被识破,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结果害人害己。
C、敷衍了事、弄虚作假,做不好事,更做不成大事。
(2)诚信的意义:A、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B、讲诚信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C、诚信(即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怎样做到诚信?(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2)恪守信用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3)要慎重承诺。
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要轻易许诺,一旦有所承诺,应该努力兑现。
(4)诚信做人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如:不说假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等。
(5)还要遵守诚信做人的守则。
A、坚持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事实(即实事求是),是诚信的出发点和基础。
B、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C、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冲突时,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D、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4.如何正确看待善意的谎言?(1)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
但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
(2) 善意的谎言必须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
(3)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因为诚信的核心是善。
5.怎样学会尊重?(1)要尊重他人。
A、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平等、诚信和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B、还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
(2)要尊重社会。
A、就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
B、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秩序,践行道德、遵纪守法等,这是我们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
2024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四单元

单元体例单元主题学科要素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述,本单元体现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这一总目标。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法治观念,增进政治认同。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八年级下册这一法治专册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
在前面单元以知识为载体进行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悟法治的价值追求,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观念,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其中,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
崇尚法治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保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
因此,本单元的编写对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单元立意高远,从前面单元的知识层面上升到理念层面,基于对宪法和法律相关知识的讲解,引领学生领悟知识背后的内涵,如法治的价值追求、法治的精神,使其真正从内心认同法治,树立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精神。
三、单元学情分析中学生富有生命的活力,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等有待进一步发展,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尚处于懵懂的初始阶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1.什么是国家利益?答:〔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开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平安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平安、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根本保障。
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答:〔1〕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阔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
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辛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3、怎样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结实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开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觉。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4.在行动上,保卫国家利益〔如何保卫国家利益?〕〔1〕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找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保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教材分析课件 (共13张PPT)

四单元主题探究——追求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正义 设计目的: 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意义和 重要性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自 觉努力做一个追求公平、维护正义的人, 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品德高尚的正直的 人,是社会的期望和时代的要求。同时, 通过参与主题探究活动,也能进一步锻炼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九课第二框:维护社会公平
• 第一目: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 主要让学生知道如何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出 • 现的不公平。
• 第二目: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 主要介绍公平合作意识的必要性与具体内容。
• 这一框的教学主要是解决公平的“知”的问题。学生对什么 是公平有初步认识,理解了公平对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社 会意义就可以了。
主题探究注意事项
• 1.选择、确定辩论主题。题目应具有可辩性,同时要讨 论确定辩论赛的基本规则,在辩论过程中严格遵守。 • • 2.要把握“人人重在参与,参与就有收获”的活动原则。 • • 3.担任辩论赛的评委要了解举办辩论赛的目的,熟悉辩 论赛的基本程序和规则,客观公正地担任评委。 • • 4.主题探究的整个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重在引导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主题探究 活动的目的不在于辩论胜负结果,而在于学生参与整个过 程的体验。
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做有正义感的人
正义感是做人的 优良品德
理性看待不公平
公平的合作是互惠的合作 合作是社会正常进 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学生分析:
• 学生面临的问题:
• 学生在公平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尤其对公平及公平的重要性等问题,学 生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清晰的认识,不利于学生树立公平意识。 • 部分学生不能客观认识、处理对自己“不公平”事件。由于学生容易将 公平理解为绝对的公平,往往不能正确、客观地对待和处理,造成心情 郁闷,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过激行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自己 “不公平”的事件是十分必要的。 • 学生在“合作”认识上的偏差及不会合作。现代社会是合作的社会, 大部分学生也希望合作,但相当多的学生只想到通过合作自己能获得什 么,只认识到合作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不懂得良好的、长久的合作需要 相互负担,只想获取利益而不愿意承担负担,致使合作无法进行。让学 生认识到在合作中要合理地分配利益与负担,树立起公平合作意识对学 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篇1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具体看法与认识的集合,它包括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等。
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政治课程标准》等指导性的文件,树立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员发展。
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有牢固的课程目标意识。
政治教学中所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就是全面贯彻落实课程目标。
即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还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学习政治的方法,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更要让学生在政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参与,发展个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换言之,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中的发展,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优化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作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首先我要把教本吃透,认真研究课标,了解学生背好第一节课。
其次要多看一些有关教学的课外书籍,及时的了解政治方面的新观点,开阔视野。
另外还要钻研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在反思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争取全面有机地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
(二)改变过去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
以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公民与社区单元整体备课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公民与社区单元整体备课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以“公民与社区”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公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情感和行为。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掌握社区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提高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社区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掌握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提高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情感和行为;- 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社区建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3.1 社区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社区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 教学重点:社区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3.2 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关心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
- 教学重点: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力。
3.3 公民与社区-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公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 教学重点:公民与社区的关系。
-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情感和行为。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社区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公民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研究状态。
科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复习PPT课件

▪ (4)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
2020年10月2日
6
▪第九课 一步之遥
2020年10月2日
7
▪ 1.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 关系(启示)是什么?(P85)★
▪ 大错大恶是由小错小恶逐步发展而来的。
▪ 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 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 步之遥”。
4
▪ (3)吸毒有哪些危害?(P79)毒品的危害 极大,人一旦吸毒,就是踏上了人生的不归 途。吸毒会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会破坏家庭 幸福,容易诱发刑事犯罪,危害社会治安。
▪ (4)迷信和邪教有哪些危害?(P80)迷信 和邪教是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具有 极大的欺骗性,可以使人丧失正常的思维和 理智,甚至失去人性,导致一些家庭妻离子 散、家破人亡,破坏社会的安定。
▪ 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 正。
2020年10月2日
15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14
▪ 青少年怎样预防违法犯罪?(P93-96)★ ▪ 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
罪的重要途径。
▪ 要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 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 萌芽状态之中。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第四单元复习总结

理解掌 握
特 利。 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
权
以权谋私;
(2)表现 追逐一己之利,逃避法律制裁 歧视: 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等。
危 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原则。 S
O
(1)反对特权。
(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践行平等 (P97-99)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4) 把 平 等 原 则 落 实 到 日 常 的 生 活 、 学 习 和 工
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平等)
举例: 劳动法规定退休年龄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 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 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 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矿山井下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负重的作业。冷水、低温作业、高处作业。
⑴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⑵依法行使权利。
重点知识
平
1、对平等的理解?(难等点)
举例:
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 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 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 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 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男女同工同酬 《劳动合同法》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临时工将与 正式工同工同酬
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 )
A.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 B.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绝对的 C.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D.遵守法律就意味着失去自由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这告诉我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四、本单元教材内容解读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自由平等的真谛
自由平等的追求
无法治不自由
践行平等
法眼看平等
追求
无法治 不自由
法眼看平等
珍视自由
践行平等
引导学生正确 认识自由的内 涵及与法治的 关联。体悟自 由都是有限制 的,并非无限 制的绝对自由, 都是法律之内 的自由,法治 规范和保障自 由,从而理解 自由的真谛。
二、第四单元框架结构
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 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 义,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 法治的基本精神。
明线(作为结构的显性思路):单元—课—框—目。 暗线(落实理念的暗线思路):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治精神。
第 四 单 元 崇 尚 法 治 精 神
自由平等的真谛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一、“崇尚法治精神”标题的解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有了法治的 保障,每个人才能够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自由地追 求自己的人生幸福,共同分享公共资源,获得平等发 展的机会,人们的合法行为得到保护,违法行为受到 惩罚,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让社会充满正义。本单 元的立意:教育青少年体认法治价值,培养法治思维, 引领法治行为。本单元是法治教育专册的逻辑升华, 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
无法治不自由
法眼看平等
自由平等的追求 珍视自由 践行平等
公平正义的价值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认识公平
正义的力量
公平正义的守护 坚守公平 守护正义
三、关键词的解读 自由 法治 公平
平等
正义
法律:是社会规则,是国家正义的象征,包括宪 法、法令、法规、条例等,公民必须遵循
八年级湘教版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湘教版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第一节感受责任1、为什么说人人有责?答:因为(1)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做与各自角色相匹配的事情,即承担一定的责任。
(2)作为社会的一员,责任并不是强加在个人身上的,相反,责任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
(3)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不可能离群索居,每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各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社会和他人。
每个人受惠于社会和他人时,也必然要服务于社会和他人。
2、对于责任,你是怎么看的?答:我是这样看的(1)责任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责任与我们如影随形。
(2)责任产生于人们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3)责任,有的重如泰山,有的普通平凡。
3、“人应各负其责”说的就是(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有所不同)。
4、怎样理解“多重角色,多种责任”?答:这样理解(1)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规定了我们不同的角色、身份,同时也负有不同的责任。
(2)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
(3)但是每个人并不只是扮演一种角色,而是多重角色的“集合”。
第二节学会负责1、怎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责任感的表现)?答:这样做(1)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事对人不漠然。
(2)做一个执着的人,任凭风吹雨打,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忘掉自己的职责。
(3)有奉献精神,紧要关头、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2、有责任感的重要性(责任的意义)?答:重要性体现在:(1)一个国家的人民有了责任感,国家就能强大;(2)一个家庭的成员有了责任感,这个家庭就会幸福;(3)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就能尽职尽责,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得到社会得尊重与承认。
3、我们中学生怎样积极承担责任?答:可以这样做(1)敢于负责:表现:在遇事从不退缩;需要自己承担责任时,也会坦然的承认。
意义:敢于负责的人,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会使自己变得自信,还能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第七课1.自由的重要性:①对个人: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②对社会: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①(自由的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②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③[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④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4.平等的意义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5.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7.怎样珍视自由?(思想上)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行动上)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8.认识特权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表现:①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②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③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已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的制裁危害性: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特权现象践踏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平等的实现。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1.礼貌的含义(P79)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2.文明礼貌的重要性(79)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这些良好品质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础。
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在待人处事的过程中,是否文明礼貌,绝不是私事、小事。
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我们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
3.我们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P80)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语言文明(详见教材第80页)、态度亲和(详见教材第81页)、举止端庄(详见教材第82页)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4.语言文明的要求(详见教材第80页)、5. 态度亲和的要求(详见教材第81页)、6. 举止端庄的要求(详见教材第82页)7.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礼仪的重要性)( P83-84)①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②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③讲究礼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对人的身心的一种陶冶。
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
8.社交活动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容貌清洁,二是服装整洁、美观、大方,三是举止规范。
9.按礼仪要求做的好处:(P84-85)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的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
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四单元

八年级上册思想道德第四单元讲课标说教材大荔县户家乡初级中学胡海军各位老师:大家好!今日,我研读的内容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道德第四单元。
我解读的内容分三部分:一是讲课程标准,包含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二是说教材,包含教材编写体例及特点、内容构造、知识立体整合。
三是说建议,包含教课建议、评论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
一讲课标2011 年版《思想道德课程标准》规定,思想道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指引和促使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办理与自我、与别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这三组重要关系挨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
1. 课程目标思品课标( 2003 年版)关于课程目标的规定分为总目标和分类目标两个部分,分类目标涵盖感情、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层次。
而2011 年版没有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的表述,将其融入一体,详细内容以下:思想道德课程以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为导向,旨在促使初中学生正确思想看法和优秀道德质量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确立基础。
与思品课标(2003 年版)对比, 2011 年版在课程目标中增添了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为导向”的规定,这是极其重要的规定,表现了对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高度重视以及用其育人的重要理念。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道德第四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富权、花费者权》依照课标规定,指引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一)感情·态度· 价值现建立规则意识、法制看法,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心识。
(二)能力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别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知识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认识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2. 内容标准与 2003 年版对比, 2011 年版思品课标在课程内容的规定上做了以下调整:第一,将“成长中的我”中的“学法用法”改为“心中有法”,以表现我与法的关系。
寒假总结:八年级政治第四单元胸怀天下要点

寒假总结:八年级政治第四单元胸怀天下要点
本单元有三课,从社会,到祖国,再到世界,为大家讲解了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就是胸怀天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寒假学习有帮助,快来看看吧。
一、关爱社会
1.什么是社区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结成一个个的生活共同体。
2. 社区的分类(根据人口数量、空间大小、结构功能、组织程度等差别) 农村社区、城市社区
3.建设和谐社区需要每一位居民来共同努力(为什么)
① 我们都是社区的一员② 我们都向往和谐环境
二、情系祖国
1.祖国命运牵动着中华儿女的情感
祖国落后,人民受辱,祖国初步繁荣富强,人民就会安居乐业。
2.祖国的命运激发着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祖国发展,人民有责
三、放眼世界
1)世界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财富。
2)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彼此又息息相通。
3)不同文化有相同的合理内核,即真诚、善良、友爱、和平,这是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
第四单元胸怀天下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的精彩内容会持续为大家更新,希望大家可以在寒假中努力提升自己。
第四单元.doc八年级思品

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一、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1、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公平是在中产生的。
以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公平的合作,必然是的合作。
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公平是相对的,其判定跟选择的标准有关,其实现跟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2、你认为什么是公平?(你是如何理解公平的?)答: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它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3、为什么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哪些作用?)答: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
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合理的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4、社会公平主要表现是什么?答:社会公平主要表现是: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5、如何维护社会公平:(1)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位社会成员的努力。
(2)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6、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我们只能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7、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答:应增强维权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采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曲困惑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当我们见到不公平行为时,应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八年级思品上册第四单元

第七课法律爱惜咱们的权利34、法律:(1)(2)(1)含义、特点: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对全部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标准。
(2)本质:法律是把握国家政权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那么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表现。
35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2)(1)在我国,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身世、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职务高低,都一概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是公民的大体权利,要紧有: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劳动权⑥批评建议权⑦受教育权⑧取得物质帮忙权⑨取得国家补偿权等。
我国其他法律那么具体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其他权利,如民事权利、诉讼权利等。
(2)在我国,公民在依法享有各项权利的同时,还必需自觉履行各项法定的义务。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是公民的大体义务,要紧有:①遵守宪法和法律②保守国家秘密③爱惜公共财产④尊重社会公德⑤遵守劳动纪律⑥遵守公共秩序⑦保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⑧依法纳税⑨依法服兵役等。
我国的其他法律在具体规定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如植树义务。
3六、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2)(3)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性的:(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
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需履行相应的义务。
不许诺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彼此结合的。
在某些条件下,权利确实是义务,义务确实是权利。
例如劳动和受教育。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彼此增进的。
公民的权利越能取得保障,就会越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劳动踊跃性,促使他们自觉履行义务;而公民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越高,就越有利于国家的强盛兴盛,公民的权利也就会取得更多的保障。
37、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1)(2)(1)公民权利的行使必需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教学案
崔楼初中鲁亚东
【学习目标】
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2、知道正义要求每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课时安排】
2课时
【知识梳理】
1、关于公平你是如何理解的?①,②
,③
④。
2、为什么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①
②。
3、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用追求和维护公平了。
对吗?为什么?。
4.、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因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5、为什么公平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6、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
①
②,③。
7、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考题回放】
一、单项选择题
1、生活中正义情感和行为随处可见下列行为中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
A.同学生活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B.拾到物品,据为己有
C.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伸出援助之手
D.同学与人闹矛盾,为同学大打出手
2、2009年11月24日新华网:新疆首个“见义勇为医院”近日在昌吉市挂牌成立,这家医院承诺将建立第一时间接诊见义勇为者绿色通道,并设立了见义勇为者病床。
该医院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正义的行为应当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和支持
②维护公平正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
③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
④社会需要更多的人践行正义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3、在足球比赛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犯规行为,裁判员要出示红、黄牌。
有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用语言和行为表示不满的、连续犯规、故意延误比赛、擅自进出场地的队员也要被出示黄牌。
如果是恶意的犯规或暴力行为要被出示红牌。
故意手球、辱骂他人或同一场比赛同一人得到两张黄牌时,也要被出示红牌。
这些规则的制定 ( )
①只是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②有利于保证比赛公平公正③会打断比赛,妨碍比赛的顺畅进行,不可取④有利于维护运动员的生命健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
4、从2008年春季起,湛江市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135万多名学生免缴杂费、课本费,全年直接减轻群众负担5.56亿元,义务教育迈进真正意义的免费教育新时代。
这一举措()
A. 是分清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
B.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C. 保证义务教育的学生都能成才
D. 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将被杜绝
5、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对现行的高考制度不公提出批评案,代表们说如果情况今年仍没有改变,明年她们将直接提出“质询案”或“罢免案”。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特授的待遇和权力
B、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C、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质询权、罢免权
D、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的面对生活中不公平现象
二、概括题
1、观察右图,进行概括
2、观察下图,进行概括
3、观察下图,进行概括
三、辨析题
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对下列观点尽心辨析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对此,有人认为,绝对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稳定。
四、观察与思考
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
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1)材料一反映我国经济发展中哪些现象?
(2)结合材料谈谈维护社会公平的重大意义?
(3)你了解国家目前正在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社会公平?(不少于三个方面)
2、材料: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
加公正、更加和谐。
”
(1)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意义是什么?
(2)你认为如何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三方面即可)【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