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对点练习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一模)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
A. 释褐:亦称“解褐”,始任官职,意思是脱去平民衣服开始做官。 B. 食邑:又称采邑、封地。古代国君、士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 C. 平肩舆:古代的一种轿子起初作为山行的工具,后走平路也以之为代步工具。 D.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解析 “封地”错,应为“封邑”;“古代国君、士大夫”错误,应为“古代诸侯封 赐所属卿、大夫”。
10.(2019衡水三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诏狱”是由皇帝直接下诏任命的监狱主管官员,主要负责朝中或宫内的案件。 B.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六部之一,南北朝北魏始设,长官为礼部尚书。 C. “贡市”中国古代一种贸易,指外国或异族商人随贡使到指定地点进行贸易。 D. “引疾”是指中国古代官员们辞去官职的一种方式、借口或原因,指托病辞官。 解析 “诏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罪犯都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9.(2019河北邯郸一模)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避讳:对去世(在世的除外)的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为示尊敬,避免说出或写出 而改用他字。 B. 卿:文中是君主对大臣的称谓,古代还可以指对男子的敬称,也指夫妻、朋友间 的爱称。 C. 学田:我国旧时属于学校的田地。以地租作为祭祀、教师的薪俸和补助学生等的 费用。 D. 河东:文中指地区名,指山西西南部,或泛指山西全部。因本地区在黄河以东而 得名。 解析 “去世(在世的除外)的君主和尊长”错,也包括在世的君主和尊长。
3.(广东省2019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D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表示成年,但因为体犹未壮,故有如此称谓。 B.杖节,指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于四方,给予旄节以为凭信。 C.太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指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力行政官。 D.晏驾,晏,迟;驾,皇帝的车驾。晏驾原来指宫车迟出,隐讳说帝王不上早朝。 解析 晏驾,旧为帝王驾崩的隐讳说法。
7.(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亲策,古代科举考试殿试中以写策论方式进行考试,上官均在皇帝亲自主持的策 试中考取了进士第二名。 B.经义,是古代科举考试巾的一个重要科目,宋代经义文在题型、结构等方面已具 备八股文的一些特征。 C.风宪,是古代掌管风纪法度、检举弹劾百官、整治地方官吏作风和考核治绩的官 职,亦称御史,隶属吏部。 D.枢密院,古代官署名,宋代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大权,其设置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帝对军权的控制。 解析 御史不属于六部。
文 化 常 识
对点练习-巩固提升
1.(2019新课标卷Ⅰ,T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A
A.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 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 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 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解析 “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高三第二次调研)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另外祖父的父亲 也称太祖。 B. 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史上曾是吴、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被称为“六 朝古都”。 C. “幸其第”中的“幸”特指皇帝亲临某地,“幸其第”的意思就是皇帝到他的宅 第去。 D. 卒,在《礼记》中指大夫的死;另外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 “不禄”。 解析 祖父的父亲称为曾祖。
2.(2019新课标卷Ⅲ,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C
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 晋”。 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解析 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
8.(2018年汕头一模)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D )
A. 《尧典》中说:“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这里的“朔方”、“幽都”和 本文的“朔方”一样都是指北方。《木兰辞》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的 “朔”也是指北方。 B. 羌,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个少数民族,在唐朝时期,经常因与争夺资源而与唐朝 政府发生冲突。 C. 太学,即古代的大学,在汉朝时候设立,在唐朝,太学与国子、广文、四门一起 隶属国子监。 D. 逆旅,指住宿的地方,这里指李勉和儒生们在梁、宋两地学习时一起住在学校的 宿舍里。 解析 逆,迎接; 旅,客。“逆旅”即客舍。逆旅是我国古代对旅馆的别称.
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D )(3分)
A.肆,即市肆、店铺,此处指的是瓦肆。瓦肆是随着宋代农业和商业的繁荣而兴起的 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 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 吏部侍郎。 C.金陵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除金陵外,南京还有“建康”、“建邺”、“江宁”、 “石头城”等别称。 D.豪右,指豪门大族。中国古代,右表示尊贵,左表示贫贱,如“位在廉颇之右”; 而“闾左”多指贫苦人居住的地方。 解析 吏部掌管全国文官,兵部掌管全国武官;左右尊卑次序因朝代而不同,大多以 右为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